前几年引进了Chris Anderson 的《创客:新工业革命》。自此开始流行起「创客」风潮。「创客」这个词果真是一个洋气的舶来品,很多人把它视为硬体创业的预备役。但是大洋彼岸原生地的人们倒是朴实得可爱:织个毛衣,弄个室内蔬菜棚。高科技类的自然少不了乱玩一下机床,焊一块板子,这更像是一种DIY 的怀旧文化:更加纯粹和快乐。做一名纯粹的创客并不容易,毕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直到现在我依然惦记着自己那台完成一半的 3D 粉末印表机,而它就静静地躺在储物箱里。当时的我已经开始为创业做前期准备,但商业专案和自己在创客空间玩的东西无关,终究自娱自乐和商业是有差别的。
遇见 Allan 的时候,他也在努力从创客转变成创业者。我很惊诧于他虽然技术娴熟,也曾负责NXP 产品技术与市场,却依然对技术保持着孩童般的初心。离开NXP 后,Allan 决定成为一名自由业者。靠着扎实的技术,从前端到后台,从硬体到软体,他一个人做起物联网的专案和产品。我们时不时线上谈论可行的产品和市场策略,虽然我对硬体不熟悉,但是由于自己当时就职于PTC,拥有些许物联网后台软体的认知,就这样我们相互参照着学习,并努力将其付诸实作。
2015 年5 月,我离开PTC 并投身于机器视觉领域的创业,但依然保有对物联网的热情,尤其关注工业物联。 Allan 则在这几年的实作中累积了全端开发的经验。终于有一天,他觉得是时候将他独自一人的全端开发经验记录下来,并传播给这个领域的开发者。我自然非常支持他,但是独自写一本技术类的书,这是多大的考验!之后和 Allan 的交流变少了,半年后,这本书的初稿终于扎扎实实地完成了。
创业者和分析师们总爱重复地问一个问题:物联网的风口(趋势)有没有来?我们很难精准地去预判某个时间节点,假如物联网是一个不远不近的方向,我们当下唯一能够做的便是顺着产业的脉搏而跳动。类比一下 PC 和行动网际网路,我们依然处于物联网大规模商业化的早期,但是最后会迎来万物互连。让我激动的是万物互连的基础架构成熟后,在各个企业以及各个利基市场将涌现出各种「新物种」,推动着商业和产业进一步提高效率、打破边界。对希望投身于这个业界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尽量抛弃这些华丽的时髦术语,回归技术本身。这本书平实地记录读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它从单一语言全端开发的概念出发整理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全域观的整理能够更进一步地帮助技术人员去了解技术的本质。
技术总是在高速地发展,书本记载的技能需要不断地升级更新。但是我能感受到 Allan 更希望传达的创客精神。创客愿意从零开始建一栋楼,他们或许不能建成一座摩天大厦,但至少也会筑成一幢别具一格的小楼房。这种纯粹的乐趣只有从动手实作中才体会得出来。但人们的生活节奏总是很匆忙,有这么一本类似「宝典」的书,可以加快读者动手的速度和效率。但愿您能享受从零开始架设一个物联网专案或产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