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艺雅集:青春昂扬 作家制服照片特刊

2019文艺雅集:青春昂扬 作家制服照片特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青春文学
  • 校园文学
  • 作家
  • 摄影
  • 制服
  • 文艺
  • 2019
  • 特刊
  • 青春
  • 校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那是一首青春昂扬的进行曲
  那是无数笑语撒落的回忆
  且将年华写入诗篇
  寄语:勿忘影中人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2 闪熠的文学风景 /封德屏
05 作家制服照片目录
08 作家照片及简介
蓝善仁 08
黄文范 08
郑焕生 09
潘长发 09
向白明 10
吴东权 10
邱七七 11
杜奇荣 11
汪渊泽 12
柴白扉 12
张植珊 13
张慧元 13
管白管 14
邓镇湘 14
丁文智 15
任白真 15
李白行 16
张腾蛟 16
曹介直 17
麦白穗 17
汤为伯 18
席裕珍 18
张白默 19
葛治平 19
吴白玙 20
周廷奎 20
徐斌扬 21
郭白兀 21
黄庆萱 22
王汉金 22
何耀宗 23
周伯乃 23
傅林统 24
杨允达 24
蓝白云 25
朱学恕 25
梁秀中 26
林宗源 26
赵淑敏 27
李殿魁 27
叶苍秀 28
李魁贤 28
陈文荣 29
隐白地 29
左秀灵 30
岩白上 30
桑品载 31
郭心云 31
陈若曦 32
谢里法 32
钟吉雄 33
李白舫 33
林钖嘉 34
庄万寿 34
黄丽贞 35
雷白骧 35
欧阳子 36
兰观生 36
王邦雄 37
曾永义 37
郑仰贵 38
李重重 38
杨小云 39
吴宏一 39
陈正治 40
曾昭旭 40
冯菊枝 41
六白月 41
吴敏显 42
陈白填 42
落白蒂 43
徐白瑜 43
澍白文 44
王建生 44
陶晓清 45
杨文雄 45
李启端 46
康白原 46
庄伯和 47
许白思 47
陈芳明 48
蔡文章 48
李瑞邝 49
沙白穗 49
邱白杰 50
徐白瑞 50
庄金国 51
莫白渝 51
陈朝宝 52
温小平 52
郑白明 53
简铭山 53
颜崑阳 54
雨 弦 54
陈维贤 55
陈庆煌 55
冯辉岳 56
叶言都 56
刘白墉 57
何寄澎 57
周梅春 58
阿白盛 58
陈亚南 59
陈鸿森 59
陈丽卿 60
廖玉蕙 60
蔡 怡 61
简政珍 61
王罗蜜多 62
白白灵 62
古蒙仁 63
宋雅姿 63
李勤岸 64
胡尔泰 64
徐惠隆 65
张开基 65
黄钖淇 66
李筱峰 66
莫 云 67
零白雨 67
潘台成 68
方白杞 68
平白路 69
林文义 69
林水福 70
封德屏 70
郭明福 71
苏进强 71
郜白莹 72
刘小梅 72
苏伟贞 73
向白阳 73
林央敏 74
喜白菡 74
钟铁钧 75
阮庆岳 75
廖鸿基 76
孟白樊 76
李伟文 77
林明理 77
翁白翁 78
张曼娟 78
巴白代 79
侯文咏 79
宇文正 80
沈秋兰 80
黄惠祯 81
林美丽 81
汤芝萱 82
朱国珍 82
吴钧尧 83
张继琳 83
傅怡祯 84
紫白鹃 84
颜艾琳 85
郝誉翔 85
邱一帆 86
谢明辉 86
许白赫 87
刘承贤 87
蔡文杰 88
郑顺聪 88
杨佳娴 89
田威宁 89
吴妮民 90
林立青 90
陈又津 91
李奕樵 91
盛浩伟 92
杨白婕 92
93 作家姓名笔画索引

图书序言

前言

闪熠的文学风景

封德屏


  进入《文讯》前,我已在杂志界历练了多年。女性杂志、消遣杂志、电视週刊、汽车杂志……等,这些着重封面、色彩、版面设计以及用纸、装帧讲究的刊物,我都结结实实地工作过。除了採访、编辑的基本功,平日也喜欢陪美术设计组的人一起加班,学着割字、改字,帮忙校正,在完稿纸上贴上描图纸……他们也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有关设计印刷的一些问题。当时杂志界美编部门的主管,大都从广告公司美术设计部门挖角过来,这些高手看似稀松平常的指导,日后才深深体会
到收获很多。

  1984年12月来到《文讯》,看到仍是铅字排版、凸版印刷,风格如此素朴,确实有点吃惊。于是和总编辑李瑞腾商量,改为平版印刷,封面也开始彩印。改变制版和印刷方式,为的是让杂志的编排更具美感。工作经验告诉我,文字搭配图片,无论视觉美感或内容诠释,都占有极重要位置。一张泛黄照片、一纸陈旧手稿、一个斑驳图像,往往胜过万语千言。

  刚开始《文讯》还没有专业摄影师,编辑要兼摄影。出门採访或出席一些大型活动,我总是借用先生那台单眼「尼康」。后来焦桐加入团队,就由他兼任摄影工作。记得和焦桐一起採访了何容、吴三连、巫永福。现在《文讯》照片资料库中,早期前辈作家的照片,好几张杰作都出自焦桐的巧手,值得一记。

  喜欢用照片搭配文章,成为《文讯》的一种特色。有时为了文章中叙述的某样物件,千辛万苦才能寻获,也许是一封积尘百年的信函,或是一张风化残破的剪报,都让我们有追踪到真实线索因而破案的兴奋;人物专访时,除了为作家拍摄各种角度的照片,也会央求资深作家提供青少年时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一路行来的风霜雨露。

  同样一件事用文字描述,不同的作者呈现不同的风貌,读者的解读也不尽相同。照片的功能,除了呈现「百闻不如一见」的真实性,一方面舒缓了长篇文字带来的压力及枯燥,也在美化版面、视觉效果上,发挥了极大功效。因此,擅长也惯用照片做为思考主题的《文讯》,这些年来举办了许多温馨有趣跟照片有关的专题,进一步成为可看性很高的展览,有「作家结婚照」、「少年十五二十时」、「亲情图」……。表面上是一张照片,一篇短文,图片说明再长也不过百来字,事实上,从中不仅映照出作家个人的文学历程、生命长廊、家族史,甚至关联到台湾史、民国史。

  去年开始,我们全面盘点「文艺资料中心」近五万张馆藏的照片,希望能加速扫描、诠释的工作。有幸得到「文化部推动国家文化记忆库计画」补助,借重许多资深作家的努力辨识,从去年开始,得以持续稳定地从事照片扫描数位化的工作。本次主题为「制服照片」,是《文讯》负责照片资料库、「重阳文艺雅集」的同仁,提出的集体发想,获得大家的赞同。因受限于时间、经费,又要照顾到品质,只能纳入一百七十张照片。

  「军服」是这次「制服照」亮点之一。不论捍卫社稷,受过严格训练的职业军人,或短暂服预备役的官、士、兵,个个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军中作家确实是台湾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今日提笔,当年执戈,柔弱斯文与英姿飒飒,对比明显。环境和训练,原来可以如此改变、造就一个人!

  照片拍摄的年代,集中在作家十四、五岁到二十岁左右,果真少年英雄、青春无敌,让人艳羡又怀念。纯真明亮的双眸中,已隐然闪熠出可期待的文学风景,也照现出他们创造出即将到来的文学春天。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所传达的“雅集”的意境。它不像是一个冰冷的目录,而是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某个特别的日子里,因为共同的热爱而聚集在一起。这种“雅集”的感觉,体现在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里,从照片的选择,到文字的配搭,都充满了温情和默契。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社群的温暖,一种思想的碰撞,以及一种共同成长的力量。仿佛我本人也置身于那个“2019文艺雅集”之中,与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们一同分享青春的热情,一同感受文字的魅力。这种参与感和归属感,是很多书籍难以给予的。它让我觉得,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精神的共鸣。

评分

拿到这本书,首先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整体质感。纸张的触感非常细腻,印刷的色彩也饱满而富有层次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一遍又一遍地抚摸。每一页翻阅的声音都带着一种仪式感,仿佛在翻阅一本珍贵的画册。书中的排版设计也相当考究,留白恰到好处,文字的字号和行间距都经过精心调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有压迫感。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在细节之处也毫不马虎,比如页眉页脚的设计,或是书脊的装订方式,都透露出出版方的用心。这种对书籍本身品质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内容本身,成为了一种艺术享受。我是一个对书籍实体有较高要求的人,常常觉得好的书籍应该既有思想的深度,也有触感的温度。而这本《2019文艺雅集:青春昂扬 作家制服照片特刊》恰恰满足了我对一本优秀读物的全部想象,它不仅仅是一堆纸张的堆叠,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故事感,那种复古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设计风格,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封面上的“2019文艺雅集:青春昂扬”几个字,传递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作家制服照片特刊”这个副标题更是让人充满好奇。我一直觉得,文字背后的人,他们的形象也是他们创作的一部分,能够一窥作家们在特定场合下的模样,这本身就是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我想象着,那些在书中笔耕不辍的灵魂,穿上制服会是什么样子?是笔挺的西装,还是随性的工装?是学术的严谨,还是艺术的洒脱?这些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切换,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光是封面,就已经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去揣摩,去感受那种“雅集”的氛围,那种“青春昂扬”的气息,以及制服所承载的某种身份认同和时代印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扇通往作家内心世界和他们生活片段的窗口,而这扇窗户,就从这极具吸引力的封面徐徐展开。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的“青春昂扬”的精神。尽管书中收录的可能并非都是年轻作家,但“青春昂扬”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一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在那些制服照片中,我看到了很多作家眼中闪烁的光芒,那种对创作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精神力量,透过书页传递出来,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它提醒我,无论年龄如何增长,都应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作家,更是关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青春昂扬”。

评分

当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时,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心挑选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凝固了一个独特的瞬间,不仅仅是人物的肖像,更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某种精神气质。那些身着制服的作家们,他们的眼神、姿态,都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我看到了严谨的学者风范,看到了不羁的艺术灵魂,看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制服不仅仅是服装,它似乎放大或烘托了作家们各自的特质,让他们在某种语境下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魅力。我常常会在某张照片前驻足良久,试图去解读照片背后的意义,去想象他们当时的心境,去联想他们笔下的文字。这种视觉的冲击和联想,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更加直观和深刻,也让我对这些作家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