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多部名列《紐約時報》及其他暢銷排行榜的精彩好書,包括:《天纔、瘋子、大字典傢》(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不平靜的太平洋》(Pacific)、《大西洋》(Atlantic)、《美國統一功臣》(The Men Who United the States)、《熱愛中國的洋人》(The Man Who Loved China)、《世界邊緣的裂口》(A Crack in the Edge of the World)與《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
2006年獲英國女王頒授「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簡稱OBE),現居美國麻州西部。
我是在賞玩機器的日子裏度過童年,至今已過瞭半個多世紀,但我仍記憶清晰,懷念那段時光。二○一一年春季的某個下午,一位住在佛羅裏達州清水鎮(Clearwater)的陌生人給我發瞭一封電子郵件。我收到郵件時非常意外,童年時光頓時湧上心頭。信件標題很簡明,隻寫著「A Suggestion」(提議),內文第一段(隻有三行字)不說客套話,劈頭便寫道:「Why not write a book on the History of Precision?(為何不寫一本討論精密工藝曆史的書籍?)」
在我們深入研究其曆史之前,必須先探討精(密)度(precision)的兩個具體層麵。首先,現代人聊天時,隨時都可能談到精密度;其實,在現代的社會、商業、科學、機械和知識領域中,精密度是不可或缺、無庸置疑且似乎至關重要的組成分。它全麵且徹底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其次是(這簡直很諷刺)多數人的生活無不被精密度影響,受其調味、醃製、鹽漬和彩妝;然而,當我們想到它時,卻全然不知何謂精密度、不瞭解其意義,或者不明白它和聽起來類似的概念有何差彆──最常見的,首推準確度(accuracy),另有雷同的講法,譬如:完美(perfection)、嚴謹(exactitude)、正確無誤(being just right)和完全正確(exactly)!
精密度無處不在,要證明這點輕而易舉。
隻需約略四處查看,便可得知這點。不妨瞧瞧咖啡桌上的雜誌,特彆去留意廣告頁麵。你在短短幾分鍾內,便可粗略湊齣時間錶,享受充滿精密度的一天。你可使用高露潔精密牙刷(Colgate Precision Toothbrush)清潔口腔,迎接清新的早晨;如果你夠熟悉吉列(Gillette)的諸多係列産品,可用嶄新的鋒護冰爽(Fusion5 ProShield Chill)係列颳鬍刀,用「精密的五刀片」(five precision blades)減低颳臉頰和下巴鬍須時的「拉扯」(tug and pull)感,最後拿博朗精度修剪器(Braun Precision Trimmer)整理山羊鬍和八字鬍。認識新朋友之前,務必購買上過廣告的機器,運用專利的「精密雷射除紋」(precision laser tattoo removal),免受痛苦便可輕鬆移除二頭肌上暗示前女友的紋身圖案。一旦清乾淨紋墨,便可對外展示肌肉,拿一把「芬德精密」(Fender Precision)低音吉他,嚮女人彈奏一首小夜麯求歡;你也可以替汽車裝上一組新的書麵保證「火石/凡司通精密」(Firestone Precision)輻射層雪地輪胎,於鼕季時駕車帶她奔馳遨遊,無需擔心車子會失控打滑;你可以先在高速公路上展示高超的駕駛技術,讓她印象深刻,然後運用「福斯精密」(Volkswagen Precision)停車輔助科技,嫻熟地將車子停靠於路邊;然後,你可以邀她上樓,打開古老的「史考特精密」(Scott Precision)收音機,播放輕柔音樂(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史考特變壓器公司」﹝Scott Transformer Company﹞「締造瞭諸多世界紀錄,這款收音機又替其非凡成就錦上添花」──普通咖啡桌上擺放的,並非全是最新一期的雜誌。)倘若飄雪稍微緩和,不妨使用配有「精密溫度控製」(precision temperature control)的「大綠蛋」(Big Green Egg)戶外烤爐,於後花園準備浪漫晚餐;然後,你們可以欣賞附近使用「強森精密公司」(Johnson Precision)器具耕種的玉米田,沉浸於夢幻般的田園景緻;最後,你們大可放一百個心,當晚狂歡之後,即便隔日醒來宿醉頭痛或身體不適,也可前往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求醫,服用新近問世的精密藥物來緩解病癥。
隨便翻閱咖啡桌上成堆的雜誌,立馬便能找到前述案例。案例之多,不勝枚舉。未來的英國女王(婚前本名為凱特‧密道頓﹝Kate Middleton﹞)外貌過於齣眾完美,英國小說傢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最近將她描述為「精密製造、機器製造」(precision-made, machine-made,譯注:暗諷凱特王妃是按照精確計製作,猶如機器製造,舉手投足過於精準到位)然而,這位劍橋公爵夫人(Duchess of Cambridge)(其他人也不例外)之所以完美,乃是囿於先天基因和後天教養,必然會展現「不精密」(imprecision);因此,無論保皇黨或工程師,其實都不滿意曼特爾的說法。
「精密」這個詞極具魅力且扣人心弦(precision的第三個音節開頭是s的齒音/噝擦音﹝sibilance﹞,因此帶有這種效果),起源於拉丁文。法語早期廣泛使用這個字,十六世紀時纔首度納入英語詞匯。單字precision最初錶示「分離或切斷的行為」(an act of separation or cutting off),但現今已很少人這麼用(另一個字précis錶示修剪或割掉的行為):如今經常代錶的意思因為使用過度而淪為陳腔濫調,如同《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所述,它代錶做事「準確和精確」(with exactness and accuracy)。
精密和準確的拉丁語起源便暗示瞭這兩個字的本質差異。準確的詞源是錶示「關心和留意」(care and attention)的拉丁文;精密的起源是古代一係列涉及分離(separation)的字詞。乍看之下,「關心和留意」似乎跟切割的動作有點關係,但其實關聯甚少。精密卻與後來錶示「細微和細節」(minuteness and detail)的意義有著更為緊密的聯係。如果你準確描述某樣東西,便是盡可能描述其真正的價值。如果你精密描述某樣東西,你是盡量詳述其細節,盡管這些細節可能並非描述事物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