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如历史

图画如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所收录的六篇文章,在研究方法上多兼採风格分析、史料解读、和抽样调查与分析,以解析作品表现特色,并解释其图像意涵。各篇研究多所创见,论证详实,极具学术性和参考价值。

  第一篇:〈对大英本《女史箴图》的图文关系、绘画风格、和断代问题的新见〉。作者推断该图为唐末到宋初间摹本;其祖本可能是顾恺之在晋孝武帝康宁三年(375)(或太元二十一年[396])后所作,借此劝诫当时后宫女子的行为。

  第二篇:〈图画如历史:传阎立本《十三帝王图》和相关议题的研究〉。作者发现此图前段(六帝)和后段(七帝)分别作成于十一世纪和八世纪;在后段中标为陈文帝和陈废帝二人,应是梁简文帝和梁元帝;二者的位序应在陈宣帝之前;前段第一人应为王莽(误标为汉昭帝);后段反映唐人对南北朝政权传递的正统观,和《贞观政要》及《帝范》中所见唐太宗对南北朝诸帝在政治、宗教、治国等方面得失的见解;前段为宋初画家摹仿后段图像和位序,表现宋人对汉代以降的正统史观。

  第三篇:〈康熙皇帝的生日礼物和相关问题之探讨〉。作者根据《万寿盛典初集》所录的献物帐,观察康熙皇帝六十正寿(1713)时各界进献的礼物清单,得见清帝国以皇帝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皇室对中国古书画和器物兴趣浓厚;仅此一次祝寿所进献的书画作品便高达六百件左右;由此得知皇室重要庆典的献物是清宫艺术珍藏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四篇:〈康熙皇帝《万寿图》与干隆皇帝《八旬万寿图》的比较研究〉。本文以《四库全书》本为主,比较这两件版画的构图、内容、表现特色、图像意涵。作者发现《万寿图》偏重单纯表现各界为康熙皇帝祝寿祈福的活动;《八旬万寿图》则着意强调干隆时期多元艺术风格的并存、武功彪炳的成就,及人口众多、物阜民丰的现象。

  第五篇:〈康熙和干隆二帝的南巡及其对江南名胜和园林的绘制与仿建〉。本文探究康熙和干隆二帝六次南巡的确切日期、征召江南画家制作《南巡图》和绘制江南美景,以及在宫廷内外和北方各处苑囿大量仿造江南景点和园林的情形。

  第六篇:〈清初江南地区绘画与人文势力的发展〉。本文从区域性的角度观察、统计、分析清初全国画家和进士人才来源的分布状况,得知江南籍画家和进士人数远超过全国其他各地的事实,而且许多来自江南的画家和官员也因才艺出众而受到皇帝重用,参与重要文化活动,由此反映当时江南地区绘画和人文势力强劲发展的现象。

本书特色

  「图画」本身不但是一种艺术品,同时也含藏许多人文讯息,因此也和文献一般,是重要的「历史」物证。我们透过对一件作品的风格分析,可以了解其在艺术上的表现特色,如再加上相关历史资料的辅证,更可较精确地掌握其图像意涵。借此,既可让作品回归其历史脉络,又可因之而反映出相关历史现象。换言之,图画等同于史料,两者都含藏历史的秘密,彼此间可以互证互补,因此我们说「图画」如「历史」。
 
  本书各篇便以这种角度去研究东晋、唐代、和清初一些经典名品,包括《女史箴图》、《十三帝王图》、康熙皇帝《万寿图》、干隆皇帝《八旬万寿图》,和清初宫廷重要的艺术活动。作者除了分别探究这些作品的表现特色、风格来源、年代断定、和制作背景等艺术史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彼此印证发挥,阐明其历史现象;此外也借由统计和分析方法,说明清初江南与宫廷之间某些艺术和文化活动的互动情形。本书在许多问题的探究上见解独到,发前人所未及,信而可征,值得阅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葆真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1969)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中国艺术史)硕士(1974)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博士(1987)

  ◆专业资历
  国立故宫博物院资料室及书画处服务(1974∼197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东亚艺术资料中心主任兼大学美术馆亚洲艺术部助理主任(1985∼1991)
  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专任副教授(1991∼1996)、教授(1996∼迄今);兼任该所所长(1997∼2003;2009∼2011)

  ◆专业领域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中国古代人物故事画;敦煌佛教故事画;南唐历史与艺术;宋、元、明、清绘画史;台湾近现代绘画和摄影艺术等。曾先后发表相关之中、英文论着数十篇,以及专书六种,分别为《陈淳研究》(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古代画人谈略》(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江兆申》(台北:锦绣出版社,1996)、《台湾故事》(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1998)、《李后主和他的时代──南唐艺术与历史论文集》(台北:石头出版社,2007)、《洛神赋图与中国古代故事画》(台北:石头出版社,2011)、《干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台北:石头出版社,2014)。
 

图书目录

导论

1 对大英本《女史箴图》的图文关系、绘画风格、和断代问题的新见
前言
一、〈女史箴〉一文的文学特色
二、大英本《女史箴图》中的图像与文字互动的关系
三、大英本《女史箴图》的绘画风格
四、大英本《女史箴图》的断代问题
结论

2 图画如历史:传阎立本《十三帝王图》和相关议题的研究
前言
一、画卷后段题记与图像的真伪辨识和文本根据
二、画卷后段的图像意涵和文化脉络
三、画卷前段的问题
余论

3 康熙皇帝的生日礼物与相关问题之探讨
前言
一、《万寿盛典初集》中的献物帐和权力结构
二、《万寿盛典初集》献物帐中的书画目与相关问题之解析
三、抽样追踪《万寿盛典初集》献物帐中的书画作品在入宫后的典藏和流传
结论

4 康熙皇帝《万寿图》与干隆皇帝《八旬万寿图》的比较研究
前言
一、康熙皇帝《万寿盛典初集》与干隆皇帝《八旬万寿盛典》二书内容项目的比较
二、康熙皇帝《万寿图》的内容、布局、表现特色、与图像意涵
三、干隆皇帝《八旬万寿图》的内容与布局
四、干隆皇帝《八旬万寿图》的表现特色、图像意涵、与历史意义
五、康熙皇帝《万寿图》与干隆皇帝《八旬万寿图》的综合比较
结论

5 康熙和干隆二帝的南巡及其对江南名胜和园林的绘制与仿建
前言
一、康熙和干隆二帝的巡狩活动和南巡的相关问题
二、干隆皇帝君臣对江南美景的绘制
三、康熙到干隆时期皇家苑囿中所仿建的江南名胜和园林
结论

6 清初江南地区绘画与人文势力的发展
前言
一、张庚的《国朝画征录》
二、胡敬的《国朝院画录》
三、清初江南地区进士人数的激增
四、干隆时期来自江南地区的进士官员和词臣画家在宫廷中受到重用的情形
结论

注释

引用书目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