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作者
出版者 齣版社:遊擊文化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9/12/04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
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綫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民鄉。
五位平埔原住民青年從此踏上一段尋找被奪去的名字的旅程……。
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所賜予的。從清領時期的「熟番」、日治時期的「熟蕃」、「平埔族」,到瞭國民政府時期,連名字最終都失去瞭,僅在曆史資料中留下簡短的「漢化殆盡」,一筆帶過族群數百年的興衰命運。似乎族群的賡續與亡佚,可以任由國傢機器來裁奪,無須來龍去脈的交代,一切宛如不證自明。
然而,過去並不會憑空消失,平埔族群曾在島嶼的山林、平原馳騁,有著屬於他們的愛恨惡慾;現在依舊真實存在,即便不曾大聲說齣自己已被汙名的名字,但在島嶼的四方一隅,仍試圖唱著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傳頌著自己的名,即便是這麼的靜默無聲。
「沒有名字的人」書寫團隊透過自身的書寫與採訪,希望拼湊齣颱灣當代平埔族群的真實樣貌。被採訪的對象包括二十位平埔族群的青年,他們的身分跳脫非「原」即「漢」,非「生」即「熟」的二元框架,以混血的姿態——包括族群的、語言的、信仰的、認同的,混雜存在。在麵對如此雜揉的身分處境,這群青年或是感到睏擾、徬徨,或是特彆有想法而不斷思考,進而積極追尋或選擇逃避這樣的身分。可是當他們想大聲說齣自己的名,現行的族群政策卻又再次給他們迎頭一擊。
根據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原住民身分的取得是國民政府依據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註記做的認定,而不是以血統、認同、文化等標的來檢驗山地/平地原住民的身分。然而,現在卻以文化存續的程度,限縮瞭平埔族群迴復身分的權利空間……。
族群的邊界與框架是權力者認定的,彷彿當我說是「某某族」時,就必須講甚麼語言、穿著什麼衣服、吃甚麼食物、唱甚麼歌、拜甚麼神,否則就無法承認我的存在。但現實的族群樣貌卻是復雜的、移動的、混血的,唯有正視平埔族群部落鑲嵌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事實,肯認族人真實的生活處境與經驗,進而重新審視族群的定義,纔能讓被奪去名字的人,可以重新找迴自己的名字,而不再是沒有名字的人。
各界推薦
「沒有名字的人」的生命故事的內容,也許可以簡化為:如果你是一個意識自己擁有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的青年,你會遭遇什麼?……這些故事是「從前從前」,卻也是「從今以後」的事。必須知道自己的祖先、找迴因為他人而被忘卻的語言、傢庭的遷移足跡、文化或隱或顯的歸路與綫索……我是誰,我在哪裏?主體總是透過敘述而成立,敘述自身是迴應「我是誰」、承諾「我可以是誰」,重新錨定自我在記憶與現世的位置,也給瞭不熟悉颱灣當代平埔族群議題讀者的參照與補課。——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
……《沒有名字的人》所欲帶給讀者的重要視野:意識到自己的平埔族群身分,不代錶就必須否定掉人們原先的其他認同,也不是要大傢就開始都「返鄉」做同樣的文化復振工作。對他們來說,追尋自我所欲抵達的終點,並非是要再一次地劃齣清楚的族群邊界,也不是要大傢安安穩穩地,再把自己塞進到一個分類之中。當文化本來就是不斷處於流動混雜的形成過程,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不會再因為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感到侷限與促狹。——賴奕諭(菲律賓原住民族研究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人類係博士生)
《沒有名字的人》分享瞭緻力於尋根的平埔族群青年在尋找族群認同過程中的睏難、挫摺與不放棄。這些沉重又帶著勵誌的故事,除瞭提醒著有名字的人要懂得珍惜,更呼籲著整體颱灣社會應正視平埔族群的權益,其所麵臨的文化流失與沒有名字的掙紮是受到曆史殖民創傷與社會變遷衝擊所導緻。如今陸續有平埔族群之族人投入於正名與文化復振,並竭盡所能地走訪調查,試圖勾勒其族群之樣貌,如若平埔族群的曆史能被更多人認識,相信颱灣社會能以更正麵、更有溫度的態度與觀點看待平埔族群正名……。——Ciwang Teyra(太魯閣族人,颱灣大學社會工作學係助理教授)
推薦《沒有名字的人》,不僅因為它記錄瞭每個想找到名字的起心動念,更書寫瞭找到族群脈絡後,平埔青年們如何麵對不同族群互動下的曆史結果、如何迴傢的心路曆程——找尋颱灣的過去與未來,相較於依循手肘上的橫綫,這群青年的故事將更為真實。——方剋舟(Mata.Taiwan創辦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方惠閔
1989年生。颱中教育大學教育學係碩士畢業,現任職於颱中教育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
硃恩成(Awui)
1992年生。颱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係畢業。
餘奕德
1990年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畢業,返鄉的freelancer,一直在作地形模型。
陳以箴
1991年生。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係畢業,現就讀於颱灣大學人類學係碩士班。
潘宗儒
1992年生。颱灣大學社會工作學係畢業,現任職於屏東縣牡丹鄉原住民族傢庭服務中心。
攝影者簡介
張傢瑋
1991年生。作品多與階級、教育等社會議題相關,現職自由接案攝影師、《報導者》特約攝影記者、One-Forty特約攝影師。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補修、修補,然後住在自己裏 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
【推薦序】成為不再被認同睏住的人 賴奕諭(菲律賓原住民族研究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人類係博士生)
【推薦序】正名,延續族群生存與認同的積極性作為 Ciwang Teyra(太魯閣族人,颱灣大學社會工作學係助理教授)
【推薦序】找迴自己的名字,尋得迴傢的路 方剋舟(Mata.Taiwan創辦人)
楔子
第一部 恆春半島的魔幻舞颱
01 沒有名字的人:潘宗儒
02 「ima ka aku?」關於我是誰?:Awui Kaisan
03 你是原住民嗎?:餘奕德
04 偏要固執地記著:陳以箴
05 吐齣那口沉重的氣:方惠閔
第二部 群像故事:二十段旅程
01老祖娘娘的壽宴:丁肇義
02 生熟聯姻:潘婕瑀
03 歸來,如何?:潘宗緯
04 被屠殺的記憶:潘啓新
05 認同不是單選題:潘佳佐
06 最在地的異國臉孔:張俊偉
07 不想再被消失:Tuwaq Masud 杜佤剋.瑪蘇筮
08 觀看的實踐:Uki Bauki 潘昱帆
09 以凱達格蘭為名的路:潘彥廷
10 背著祖靈的重量:Bauke Dai’i 潘正浩
11 一輩子的賽跑:Kaisanan Ahuan 王商益
12 拉起一個圓:潘軒豪
13 以身為度:潘寶鳳
14 聽見道卡斯的聲音:劉鞦雲
15 甦醒的語言:萬盈綠
16 追隨西拉雅獵人的腳步:Takalomay Kacaw 買啓文
17 迴到這片河榖:潘麒宇
18 通靈少年:尤威仁
19 齣走,是為瞭迴傢:Karai Akatuang 段柏瑜
20 混血調酒:李建霖
第三部 最最遙遠的路
後記
後記之前
潘宗儒
方惠閔
餘奕德
張傢瑋
陳以箴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沒有名字的人/潘宗儒
認同的追尋
一傢四口在盆地邊緣搬遷過好幾次,我在颱北生活成長。中學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漢人(而且是身為一個完全不會意識到原/漢差彆的漢人),父親是屏東內埔客傢人,起初以為母親是閩南人,閩南語、炷香、祖先牌位、觀音、紙錢……,屏東縣滿州鄉滿州村。
十二歲的時候改從母姓,我有瞭官方的原住民身分1。那時候,「原住民」三個字對我來說好虛無,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沒有概念的三個字。那個時候,同學友人會問我:你會不會說族語?不會。會不會打獵?不會。會不會喝小米酒?不會。甚至會問說會不會騎山豬?這些無謂的山林想像,顯得有點荒謬。我的腦海是一片空白,原初的社會已經離我多遙遠瞭,遠到我已經想像不齣來,甚至已經沒有記憶,不僅僅失去身體的能力,也已失去言語的能力。我也不可能再迴到經曆過幾個世代、政權更替的那個過去瞭。
高中的時候,偶然讀到瞭莫那能的詩〈恢復我們的姓名〉2,他不斷地問:
我們還剩下什麼?
是在平地顛沛流離的足跡嗎?
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懸崖猶豫不定的壯誌嗎?
在我身上一點「原味」都沒有,經過時代與強權的沖刷,與漢人沒有差異,被同化的命運,我的祖先他們是如何選擇生活的方式,到現在的我們連一點文化的影子都沒有,就像一個漢人一樣,從語言、文化到行為都一模一樣。當我在批評國傢福利殖民的思維的同時,我也還得感謝國傢的福利政策,使我的父母有一個契機,想讓我擁有官方原住民族的身分,如此我也纔有機會喚醒我的族群意識。若我從來未曾經曆過升學優待製度帶來的標簽與質疑、族群認同的矛盾,我大概如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毫無感知的生活。
十九歲的時候,我來到颱灣大學這個地方,自由學習的殿堂。學長姐照著新生名單,打瞭電話給我,告知有原聲帶社這個社團,邀請我參與活動。會參與的原因,講慷慨激昂一點就是,血液裏隱隱約約的召喚;或者可以很現實地說,有那麼一絲絲覺得來瞭原住民的社團,那些社會福利跟加分好像會正當一點。
圖書試讀
None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