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第一部:遥远的彼端
地球是宇宙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吗?还是其他地方还有外星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你得相信地球以外的星球还有其他生物存在,我指的是有智慧的生命体。你不是非得相信不可,我们依然很有可能是全宇宙仅有的生物-—无论有几十亿个星系存在,包含了几十亿颗恆星,并且有数不清的几十亿个行星球绕着它们转,我们仍是唯一有智慧的生命体。但是,这种自诩为万物中心的态度,从1500年代开始就逐渐式微了,也让我们从独一无二的星球,降级变成在无数的星系中,围绕着其中某颗平凡之星运行的八个行星之一。
在无法证明其他地方有生命体的情况下,要釐清我们是否为宇宙中唯一的生物并不容易。但有个方法可以处理,这多半要感谢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他在1961年提出了一条德雷克公式(Drake equation)。
德雷克公式是一连串未知数值得相乘。我们可以先感受一下,假如坚信其他地方还存在着有智慧的文明,得要克服哪些问题。公式内容是这样的:N=Rx‧fp‧ne‧fl‧fi‧fc‧L。翻译成中文,N代表目前我们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先进科技文明的数量。这很令人兴奋!N代表生活在地球以外的生物,也就是外星人!
但N会受到方程式等号右侧的所有要素影响。一一纳入右侧的各项条件后,N会逐渐缩小。也就是说,在宇宙中发现另一物种的机率,基本上建构于:Rx(恆星的总数)‧fp(该恆星有行星绕行的概率)‧ne(与绕行之恆星距离适中,且具备生命诞生条件的行星数量)‧fl(确实能有生命体存活的行星概率)‧fi(该生命演化成有智慧生命体的可能性)‧fc(拥有先进沟通技术的可能性)‧以及最后一个要素L(存在的够久,足以让我们找到他们的高科技文明数量)。
德雷克提出这条公式时,其中许多数字只能用推测的。但从那时开始,我们对此又更有把握一些了。
行星会绕着恆星运行,因此,第一步我们必须先釐清宇宙中有多少颗恆星。地球所在的星系-银河系(Milky Way),至少有一千亿颗恆星,而任何星系可能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字。总共大约有一百亿至十兆个星系,因此,假如将这些数字相乘(採用比较大的星系估算值),则会得到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这个难以理解的数字,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