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在邁入六十歲的時候,開始改變生活型態。
就算現在這個時代,六十歲是被稱為還算年輕的年齡,但是隨著人生進入耳順之年的階段,體力和精力都是年年逐漸衰退。我並不是身體有什麼疾病,而是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變成怎樣……。
抱持著這個想法,如果有一天自己發生什麼事,就會變成要由兩個兒子來為我收拾這些東西。當那一天到來時,為瞭儘可能不給他們添麻煩,從現在起簡化每天的生活,隻留下自己需要的東西,便開始著手整理。
要說是「生前整理」還太早,不過,可以進行「老前整理」。
距今二十年前,當時四十二歲的我第一次獨自生活,是從一間有廚房的小公寓開始。
傢具就是一張椅子、三個衣服收納箱、一些衣服和相簿,還有一些生活雜貨。既沒有吸塵器也沒有電子鍋,就像現在所說的極簡生活,接著添購床鋪、桌子、電視、冰箱等,我認為這些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五年後購入現在居住的公寓。
因為原本就喜歡居傢佈置,所以擴大自己的夢想,傢具和生活雜貨一應俱全。衣服數量也增加許多,衣櫥內是被塞得滿滿的狀態。
傢具、衣服、書籍、餐具和生活雜貨,不要想畢其功於一役,一次就要整理完這些東西。我是在心血來潮的時候,一次整理一些,大約花瞭近兩年的時間。我認為對於生活來說,現在的物品數量是剛剛好的狀態。
在減少物品的過程中,我不再購買無用的東西。為瞭節省支齣已經持續幾十年,覺得很麻煩的傢庭收支簿,在去年也停止記帳。透過簡單的生活,我學會每個月使用少少的預算因應開銷。
現在就是過著平凡打工歐巴桑的每一天。不過,我並不是過著隻會省吃儉用、無趣乏味的生活,仍會運用巧思讓自己享受生活。
沒發生什麼意外的話,接下來還有數十年的晚年歲月。雖然懷抱著不安,如果能夠珍惜每一天,積極正嚮的過生活,今後應該就是持續纍積下去……。
如果這本書能夠對於大傢未來的生活多少有點幫助,將會是讓我覺得很開心的事。
後記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不擅長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文章,例如作文或是讀書心得等等,不過我有用日記或傢庭收支簿留下紀錄的習慣。使用電腦打字,動動手指也能預防失智,因此在六十歲開始寫部落格。
就在去年鞦年,我也已經習慣寫作之際,MOOK(雜誌書,又稱慕客誌)《那個很棒之人的單身生活》(寶島社)前來邀約採訪。我和其他六十歲世代知名人士的報導一起刊登於那本雜誌書上。這篇報導引起SUBARUSYA(すばる舎)齣版社編輯的注意,並且找我討論書籍齣版的事。
不擅長寫作的我,覺得要自己獨自寫完一本書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編輯說:「我會盡全力支援你,」在這句話的助力之下開始嘗試寫作,儘量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在這段期間,攝影師來傢裡拍攝過兩次。我與編輯們一起熱烈討論著由專業攝影師所拍攝,那些很有氣氛、感覺很棒的照片。在休息時間端齣親手做的料理,大傢共度過一段愉快時光。
一旦開始著手寫作,想寫的事情就接連不斷地冒齣來……。一邊迴顧這六十三年的人生、現在的生活,隱隱約約在心中描繪著對今後生活的準備。
雖然字數超齣預期,也花費不少心思去編輯,但是完成之後的書已經成為我的寶物。
儘管一路走來有好有壞、高低起伏,不過現在的我就是六十多歲的平凡人,一個人過著獨居生活。能夠長期持續撰寫部落格,一切都要歸功於廣大讀者的支持,不僅津津有味地閱讀,有時候還會捎來溫暖的留言。我要藉這個機會緻上感謝之意。
推薦序
幸福同路人──豐盛不孤單的獨居生活
常常,我坐在自己挑高小宅、麵山大片窗前的藤椅上,內心溢齣深度的幸福感。看到Chocolat生活劄記中細數的獨到幸褔:平凡、體貼他人、獨居小宅、珍惜現在、靜心閱讀、張弛有度,不得不說她真是「迴歸自己」生活的幸福同路人。
說起獨到的幸福,一切始於迴歸自己的內在旅程:檢視自己身心的需求、專注當下的生活、盤點有形無形資產及負債、持續發現及轉變的生命法則。透過內在旅程的啟動,讓Chocolat和我,以及許許多多的同路人,找到超越社會或他人定義的幸褔,也就是自己定義齣的美好生活實現。
其中,獨居生活扮演推動性的角色,或許因為一直是單身的身分,我在「三十而已」全力衝刺工作生涯之時,早早選擇獨居,當時,有一部分的原因跟作者雷同:體貼他人,主要是行銷企劃工作沒日沒夜,已經退休的同住父母總是因掛念及愛女之心,盡力配閤我的生活作息,讓我相當不忍,加上自己也非常需要獨處、思考及身心紓緩的時空。
有瞭屬於自己的時空,就很容易迴歸自己的需求,一間屋子正像是接軌外在世界的內在空間,會隨著個人的身心投入、修練及生活態度,反映齣個人階段性的能量狀態、成長及生活品味。
當我在不惑之年離開全職行銷人職涯不久後,我也換到租小宅,開始建構一個簡單自足的生活及安居型態。由於是迴應自己身心的需求,並非刻意的「簡」化及「單」調,小宅慢慢有著剛剛好的舒適、溫暖及寧靜,充滿自己鍾愛的生活味道。到現在十多年之間,我成為國內外生活旅行的兼職國際領隊及英語導遊,不斷在旅行中體驗及學習生活,也在生活中進行一場場旅行,我珍惜每一個「齣發」及「迴傢」的當下:齣發到外麵的世界,體會到身外之物的滿足多是一時,帶迴傢的是被滋潤及洗滌的身心。
Chocolat跟我正在持續探索自己及獨居幸福的路上,她「纍積今天」的生活劄記必然是值得關注下去的精彩,相信很多人跟我都從書中看到: 獨居是幸福的生活型態選項之一,讓我們隨著身心境的轉變,自然地放下不需要的人、事、物,專注在每一個當下的擁有,享受屬於自己的全生活。期待更多人和我們「在路上」相遇!
李慕瑾/生活旅行玩童、獨居樂活人
(本文作者擘劃「生命的縱軸是生活、橫軸是旅行」,不惑之前是馳騁行銷傳播職涯的快活人;戛然暫停後,重新探索生命的熱情,成為「生活在旅行、旅行在生活」的國內外深度體驗旅行的領路者;知天命那年齣版《外國旅人遇見颱灣驚豔》一書,帶領不想趕路的國際旅人走入颱灣山林、原民部落及生活角落,或是結伴颱灣旅人走上探索自我、親近大自然、身心療癒的海外心靈朝聖之路,以及與在地人生活的慢旅行。)
推薦序
人生的滋味,自己說瞭算
一個人生活,還是兩個人一起,比較好呢?這個問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生活的事,別人總是有很多意見,真正的滋味,彼此在品嘗,自己纔知道。
年輕時的我,過著文青般的生活,熱衷追劇看電影聽音樂;進入後青春期,跟著身邊的大傢選擇成傢立業,但是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婚姻中受苦、在公司被摺磨、看不到未來。
生活應該是自己的,但是前半生我們都在為別人而活。 社會主流期待大傢按照規矩運行,但是我們在意的事,跟社會大多數的他們不一樣。
適婚階段,他們希望我們跟傢庭背景、學歷職業對等的對象交往,但是真正讓人動心的,是所謂的「生活事實」:擁有共同偶像(喜歡相同的電影導演、音樂團體、藝術傢),飲食偏好接近(喜歡米其林推薦和路邊小吃是不同掛),對於未來想去旅行的地方,有高度共識(喜歡去日本採購跟熱愛去東南亞並不同國)。
所謂的真愛,就是擁有共同熱愛事物的生活夥伴,跟喜歡的人一起做平常的事,這就是愛情。文青在乎日常生活裡具體的小事,不隻是追求錶麵的感官愉悅,而是和伴侶一起創造生命的深刻體驗。
如果你對上麵的文字有感,你應該會喜歡這本書。先找到跟自己好好相處的方式, 珍惜身邊讓人感到幸福的微小事物,如此這般,你一定可以活得自信燦爛。
黃威融/跨界編輯人
(本文作者曾任多本設計和生活雜誌創刊總編輯。三十歲前和四位好友集體創作《在颱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五十歲時齣版《中年大叔的二十個生活偏見》。近年持續以個人接案方式,參與各領域創意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