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靈魂那麼小:聖女小德蘭回憶錄新譯

我的靈魂那麼小:聖女小德蘭回憶錄新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聖女小德蘭
图书标签:
  • 圣女小德兰
  • 回忆录
  • 宗教
  • 传记
  • 法国文学
  • 19世纪文学
  • 精神成长
  • 信仰
  • 修女
  • 自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位沒沒無聞的小修女,1897年病逝於法國里修加爾默羅隱修會,得年僅24歲,然而她生前寫下的自傳,不僅在逝世隔年出版以後旋即銷售一空,時至今日更被翻譯為多國語言,感動無數的信仰靈魂。她,就是最為台灣天主教友所熟知的──聖女小德蘭。

  如何能更貼近這位小修女雋永的精神與優美的文字呢?此新譯本是由台灣加爾默羅隱修會的修女翻譯,書中內容直譯自聖女的法文原文自傳,保留了聖女在手稿中所特別強調的觀念、人名與感受,在內文中以不同字體的方式呈現,嘗試拉近讀者與聖女細膩深遠的思想脈絡。

  而對於譯者而言,聖女就像是一位「小姊妹」,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在修院的祈禱生活,以及天主所賜予的無盡的愛,其實是並無二致的。期望本書能幫助讀者更親近聖女這短暫一生中所領受的奇異恩典。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一位年轻女性在宗教生活中寻求真理与自我发现的传记。 《山涧回响:一个修女的寂静旅程》 第一部:灰烬与初醒 故事始于一战后的欧洲,一个名叫伊莎贝拉的年轻女子,在战火的阴影下长大。她的童年被贫困和无常的家庭生活所笼罩,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和自我保护。伊莎贝拉的心灵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敏感而易碎,对周遭世界的喧嚣和虚伪感到深深的疏离。她渴望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意义,一种能够提供恒久慰藉的庇护所。 十六岁那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接触到了一个位于偏远山区的修道院。那里的生活简朴而规律,空气中弥漫着乳香和古老木材的气味。修道院的院长是一位年迈而睿智的修女,她敏锐地察觉到伊莎贝拉内心深处的渴求。在院长的影响下,伊莎贝拉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她要成为一名修女,将自己奉献给信仰。 然而,进入修道院并非意味着找到了平静的终点,而是另一场漫长旅程的开始。起初,伊莎贝拉被严格的规矩和集体的生活方式所束缚。她必须学习如何褪去世俗的骄傲,如何将个人的意志融入集体的秩序中。她内心的挣扎是剧烈的,一方面是她对信仰的真诚向往,另一方面则是她那不愿被完全驯服的自我。 在见习期,伊莎贝拉被分配到修道院的药草园工作。这片荒芜的土地,在她的辛勤照料下,逐渐焕发生机。在这里,她学会了耐心和观察。每一株植物的生长周期,每一片叶子的纹理,都向她揭示了自然界中潜藏的秩序与美。她开始明白,真正的灵性并非仅仅存在于祈祷的词句中,更蕴藏在日复一日的劳动和对生命细微之处的关怀里。 第二部:寂静中的对话 伊莎贝拉正式接受了终身修道的誓言,获得了她的修道名——“艾丽卡”。她被调派到修道院的图书馆担任助理。图书馆里堆满了古老的羊皮卷和尘封已久的神学著作。起初,这些文字对她而言晦涩难懂,充满了教条和抽象的思辨。 艾丽卡的导师是图书馆的主管,一位专注于中世纪神秘主义研究的修女。这位导师引导艾丽卡,不仅仅是阅读文字,而是要“倾听文字背后的寂静”。艾丽卡开始沉浸于阅读圣徒传记和灵修文献中,她试图在这些先驱者的经验中找到自己的路径。她发现,所有伟大的灵性体验,都伴随着深刻的孤独和对自身局限的认识。 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艾丽卡遇到了一个重要的瓶颈:她发现自己对上帝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理性构建的框架内,缺乏真实而个人的触碰。她的祷告有时显得机械而空洞,仿佛在对一个遥远且不可知的存在说话。 转折发生在一次为期八天的“神圣静默”期间。修道院要求所有修女完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沉浸在极度的安静中。在这八天里,艾丽卡经历了她一生中最痛苦也最清晰的内在净化。她必须面对那些被她长期压抑的恐惧、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寂静放大了她内心的杂音,直到她筋疲力尽,终于崩溃。 在那个至暗的时刻,她没有听到神圣的雷鸣,也没有看到异象。她只感到一种深沉的、无条件的接纳。她意识到,她一直试图“争取”上帝的恩典,却忘记了恩典是早已存在的。真正的信仰不是攀登一座高塔,而是承认自己本已置身于被爱的空间之中。 第三部:重返尘世的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丽卡不再是那个迷茫的见习修女。她学会了在内心的静默中保持平衡,她的言语变得稀少但充满力量。她的目光中带着一种宁静的洞察力,能够轻易穿透他人的伪装,直达其痛苦的核心。 修道院的院长去世后,艾丽卡被任命负责管理当地贫民区的慈善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修道院的原则是超脱世俗,而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政治的倾轧、饥饿和道德的沦丧。 艾丽卡没有选择高谈阔论,而是选择用行动去践行她的信仰。她不再局限于在药草园里种植草药,她开始学习营养学和基础的医疗知识。她组织姐妹们为无家可归的儿童建立了一所简易的学校。 在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艾丽卡也承受了极大的考验。她目睹了人性的自私和残忍,甚至有人试图利用修道院的资源谋取私利。有一次,她帮助的一位年轻人因为政治原因被诬陷,而艾丽卡必须决定是遵循修道院“不干预世俗事务”的古老戒律,还是冒着风险揭露真相。 她选择了后者。她没有使用激烈的手段,而是运用她从古籍中习得的逻辑辩论技巧,辅以她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在地方官员面前进行了有力的陈述。她赢得了尊重,也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这次经历让她明白,真正的圣洁不是逃避污秽,而是敢于在污秽中保持纯净。 尾声:未完成的祈祷 艾丽卡在晚年回首自己的一生,她没有成为文献中记载的那些有着奇迹般能力的大圣人。她的一生,更像是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时而被石块阻挡,时而因干涸而显现出泥泞,但最终总能汇入更广阔的水域。 她发现,她一生寻求的“伟大的启示”,最终只是无数个微小、重复的“此刻”的累积。她不再执着于寻找生命的终极答案,而是专注于当下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帮助、每一次倾听。 这本书记录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典范,而是一个真实的人,如何在信仰的框架内,与自身的局限性、世界的残酷以及对真理的永恒渴望进行着一场诚实而艰难的对话。她的故事,是关于如何将最深沉的内在体验,转化为对世间最具体、最温柔的关怀。她的“灵”或许微小,但她的爱与行动,却在寂静的山谷中,回响悠长。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聖女小德蘭,St. Therese de Lisieux ,(1873-1897)


  法國里修人,天主教聖衣會修女 (又名加爾默羅跣足修會),生長於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因此自幼即深受感召。雖身體孱弱,仍矢志隱修,並渡過短短九年, 簡樸、靜默的默觀祈禱的隱修生活, 在疲病煎迫的修道生活中,琢磨出獨到的「神嬰小道」,為同感平凡的眾生探尋出一條自我惕勵以接近天主的路徑。有關聖女小德蘭的書: 《聖女小德蘭廿一篇祈禱》、《小德蘭的自我奉獻》、《聖女小德蘭最後言談錄(上冊)》、《聖女小德蘭最後言談錄(下冊)》、《聖女小德蘭書簡 (上)》、《聖女小德蘭書簡 (下)》、《聖女小德蘭回憶錄》、《聖女小德蘭的神修精華》。

图书目录

加爾默羅隱修女的生活與使命 005
小德蘭的生命軌跡照片集錦 015
譯者的話 026

第一部手稿寫給可敬的耶穌雅妮姆姆
第一章     亞冷松的童年歲月(1873-1877)035
第二章     在布索納的日子(1877-1881)055
第三章     憂傷的歲月(1881-1883)073
第四章     初領聖體(1883-1886)091
第五章     歸化(1886-1887)117
第六章     羅馬之行(1887)141
第七章     初入修院(1888-1890)169
第八章     發願及自獻於天主的仁慈之愛(1890-1895)185

第二部手稿給聖心瑪利亞修女的信
第九章    我的聖召就是愛(1896)211

第三部手稿寫給瑪利亞鞏撒格姆姆
第十章    信德的考驗(1896-1897)231
第十一章   祢所賜予我的人(1896-1897)261
 
參考書目293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5469351
  • 叢書系列:加爾默羅專輯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