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傢╳動盪時局中的音樂革命先鋒
融閤後浪漫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
【天生的革命作麯傢】
生於動亂時期的蕭斯塔科維契聽著「曙光號」的炮聲,經歷瞭那段激昂燃燒的歲月,革命的洗禮讓他堅定自己成為作麯傢的使命。在音樂學院就學期間盡力汲取知識拓展藝術視野,優異的天賦讓音樂學院的院長──葛拉祖諾夫提供全額獎學金,政治的劇變讓他麵對經濟與精神上的雙重打擊,不得不到晦澀陰寒的電影院為默劇即興配樂,鮮明的音樂畫麵感讓他在為默劇電影配樂時獲得廣大迴響。
【鋼琴傢還是作麯傢?】
人生首部交響麯作品是他在聖彼得堡音樂院的畢業作,嚴謹的樂麯結構和高明的配手法,發錶當下一躍而為樂壇備受矚目的作麯新秀。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上的失利,他便不再公開演奏「他人的作品」,至此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音樂創作上,徹底放棄瞭成為一名專職鋼琴傢的理想。
【為戲劇而生的人】
童年時期初遇歌劇便深受啟發,他懂戲劇、愛戲劇,也酷愛文學。歌劇、芭蕾舞劇、話劇音樂與馬戲音樂⋯⋯音樂形象富於細緻的心理刻畫和戲劇性衝突,為各項體裁的創作都添上點睛之筆。
【惹怒官方的交響麯英雄】
歌劇《穆森斯剋郡的馬剋白夫人》(Ledi Makbet Mtsenskogo uyezda)成為蘇聯和世界音樂藝術的巔峰作品之一,其內容卻引起官方的斥責與封殺,同年發布的《第五號交響麯》(symphony No. 5)孕育著人類意誌的無比威力及其由深深的疑慮帶來的痛苦、憤懣和悲傷。這裡有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與痛苦,有透過鎮壓迫不及待地獲得政權的敵人的鐵蹄聲,符閤當局對音樂的強烈要求,一夕之間成為國傢樂壇英雄並重新站穩腳步。
【極權製度下的音樂奇纔】
蕭斯塔科維契的音樂是實驗性的藝術創作,對不和諧與刺耳聲響得巧妙處理與想像力跟著音符流動的哲學性意涵,在戒備森嚴的「紅色恐怖」的時代,本應在音樂界大放異彩的存在,時而獲獎,時而受罵,反覆無常的際遇使精神大受摺磨。雖然身陷迫害,但他仍數度榮獲象徵國傢榮譽的「史達林獎章」,在獲得「蘇聯國傢獎金」同時還獲得瞭「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活動傢」的稱號。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瞭「交響麯的英雄」蕭斯塔科維契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終其一生,我們可以從其作品中看到他的革命熱情和憂鬱特質,可以聽見音樂忠實描繪齣他的生活與時代,用音樂替代文字演奏齣強烈的個人情感,音樂中蘊涵的激昂,超越瞭政治的桎梏,展現齣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