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的禮物:八思巴尊者傳記與教言

帝師的禮物:八思巴尊者傳記與教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八思巴尊者
圖書標籤:
  • 藏傳佛教
  • 八思巴
  • 宗喀巴
  • 傳記
  • 教言
  • 密宗
  • 修行
  • 智慧
  • 佛教哲學
  • 格魯派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忽必烈的上師,宮廷導師,
  什麼樣的大成就者,
  能令天下第一君心悅誠服,
  求法修行?
  他是——帝師八思巴。

  一篇傳記,二篇經典教言,三位薩迦法王
   
  薩迦祖師、第1任薩迦法王——八思巴尊者的諄諄教言,
  第27任薩迦法王的傳記書寫,第41任薩迦法王的精闢解析,
  古今當代三大成就者,一同帶您認識
  八思巴尊者的傳奇生平、經典教言與甚深法義。

  如彼懷攝他方已,於汝王政下方眾,
  請遍以正法照顧,為法能令世間樂。
  ——八思巴尊者《緻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44頌

  八思巴尊者是最早造訪中國的藏地上師,史上首次在漢地大轉金剛乘法輪,利益不計其數的眾生。在訪漢期間,八思巴尊者為皇傢親眷傳瞭許多甚深灌頂及法教,以佛法為橋樑,讓藏、濛、漢三族的皇族善信者,在漢地皇宮中成為金剛師兄弟。

  青年即受冊封為舉國尊崇的帝師,八思巴尊者開始為王侯皇戚撰寫許多教言,大都成為他告別中國、返迴西藏之前的訣別贈禮。本書收錄尊者至今仍廣受誦讀修持的二篇教言,《勸誡大汗頌》是獻給大汗忽必烈的,為瞭皇太子帖木兒,八思巴尊者則專門撰寫瞭《緻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這部經典。

  二部如珍珠般的佛法洞見,加上第41薩迦法王的逐句釋論,為現代行者講說帝王級的修行指引,與超越時空的佛法精要,包含如何禪修、行者應培植的功德特質、證悟佛果之道次第等,並闡釋如何將法教融入今日的生活。

  本書可以視為眾生2021年齣版《薩迦成佛地圖》的係列作品,亦可獨立視為八思巴尊者的傳世法典,是認識吉祥薩迦傳承經典的入門寶鑰。

  薩迦派五祖師之一八思巴尊者,少年時受邀晉見忽必烈汗,給大汗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很快成為舉國尊崇的帝師。八思巴尊者學識無比、證悟超群,除瞭教導佛法,更堪為當時宗教、文化、經濟與政治等各方麵的導師,並以佛法原則為指引,諦建藏漢之間的和平,影響力深入濛古族精神心髓,直到今天濛古仍虔誠遵行藏傳佛教傳承。本書收錄八思巴尊者傳記故事、兩篇教言《勸誡大汗頌》與《緻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及第41任薩迦法王對原典的詳細釋論。
巍巍昆侖,聖者足跡:一部關於藏傳佛教曆史與哲思的深度探索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人物的生平記錄,而是將目光投嚮瞭宏大的藏傳佛教曆史長河,深入挖掘其思想演變的脈絡、關鍵曆史節點的文化衝擊,以及那些奠定其精神基石的普世哲學。它是一次對“雪域高原”獨特精神世界的立體掃描,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既有曆史深度又不失哲學思辨的知識框架。 第一部分:文明的交匯點——早期藏傳佛教的本土化進程 本書首先追溯瞭佛教自印度傳入青藏高原的早期曆程。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宗教移植,更是一場深刻的文化融閤。我們詳細剖析瞭佛教在吐蕃王朝鼎盛時期,如何與本土的苯教文化進行艱難而富有創造性的對話與碰撞。 政教閤一的時代背景: 探討瞭赤鬆德贊等贊普如何以弘揚佛法為國策,並詳細梳理瞭第一次和第二次佛教輸入的關鍵人物、主要辯論焦點(如“漸悟”與“頓悟”之爭),以及《甘珠爾》、《丹珠爾》等核心經典的早期翻譯工作。 藏語文獻的奠基: 深入分析瞭早期譯師們在語言學上所做齣的巨大貢獻,他們如何創造性地構建瞭成熟的藏文佛學詞匯體係,使得抽象的印度哲學思想得以在高原上紮根生長。 寺院的興起與早期學派的萌芽: 介紹瞭寜瑪派的早期傳承,以及噶當派在覺囊、薩迦等其他教派初創階段所展現齣的地域性和思想差異。重點解析瞭“三支精要”等早期修持方法的社會影響。 第二部分:法脈的重塑與“新密”的浪潮 隨著吐蕃王朝的衰落和後弘期的開啓,西藏的宗教格局經曆瞭劇烈的重組。本書用相當的篇幅,描繪瞭這一時期思想界如何應對曆史的斷裂,並從中湧現齣新的、更具係統性的學派。 阿底峽與噶當派的復興: 重點闡述瞭阿底峽尊者從印度來到阿裏地區後,對藏地佛法産生的影響。他所強調的“道次第”(Lamrim)思想,是如何將龐雜的顯密教法整閤為一個清晰、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為後世格魯派的形成奠定瞭理論基礎。 薩迦派的世俗化管理與“道果”思想: 分析瞭薩迦“五祖”時期,該教派如何掌握西藏政權,以及其核心教義“道果”的精妙之處——將凡夫的世俗經驗直接視為解脫的基石。這部分內容著重展示瞭藏傳佛教在實踐層麵上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寜瑪派的“大圓滿”體係的完善: 區彆於其他新興教派,本書詳細介紹瞭寜瑪派如何繼承和發展瞭本土的教法傳統,特彆是對“九乘次第”和“任運自然”的大圓滿思想的闡釋,展現瞭其在究竟見解上的獨特地位。 第三部分:宗喀巴的體係化革命與格魯派的崛起 本書的這一部分,集中探討瞭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進行的一次深刻的、全方位的“學術復興”運動。 “新噶當派”的理論構建: 詳盡分析瞭宗喀巴如何吸取前代各派的優點,尤其是對中觀唯識學派的深度批判與融閤。重點解析瞭其《三大根本論著》——《辨瞭不瞭義贊》、《緣起性空教授》和《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核心思想,揭示其如何通過嚴謹的邏輯推理,確立瞭“見地決定修持”的指導原則。 戒律復興與僧團管理的現代化: 探討瞭宗喀巴對當時鬆弛的僧團戒律的整頓工作,這不僅是宗教層麵的迴歸,更是社會秩序重建的重要一環。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三大寺的建立,標誌著係統化、大規模佛學教育體係的最終形成。 顯密教義的融貫: 深入剖析瞭格魯派在密宗修持上的特點,特彆是對無上瑜伽灌頂的嚴格要求,以及如何將“資糧道、加行道、正行道”的次第與灌頂後的具體修法緊密結閤。 第四部分:哲學的深度與普世價值的探討 最後,本書跳脫齣教派史的敘事框架,轉而關注藏傳佛教哲學對人類心智的啓示。 緣起性空與邏輯思辨: 探討瞭藏傳佛教如何將印度因明學(邏輯學)發展至極高的水平,並以此為工具,對“自性”和“實有”進行徹底的解構。這部分內容旨在展示藏傳佛教作為一種成熟哲學體係的嚴謹性。 慈悲與智慧的辯證統一: 分析瞭“菩提心”在藏傳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不僅僅是道德要求,更是證悟的必要前提。通過對《入行論》等經典的解讀,闡述瞭如何將利他主義內化為個體解脫的內在驅動力。 當代視野下的傳承與挑戰: 簡要迴顧瞭近代以來,隨著社會變遷,藏傳佛教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它在現代科學和全球化語境下,如何保持其核心精神和思想活力的探索。 本書力求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清晰的邏輯結構,為渴望瞭解藏傳佛教深層思想脈絡的讀者,提供一部既充實有料,又富有啓發性的導讀之作。它描繪的不是單一的星光,而是群星閃耀的夜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八思巴尊者(1235-1280)


  薩迦派第五祖 ,第一任薩迦法王,元朝第一位帝師。八思巴尊者幼年展現宿慧非凡,自幼學習佛法,通曉大小五明,至漢地傳法被尊為國師,主導都城選址規劃,並創製以藏文字母為基礎的濛古新字係統頒行全國,後世稱這套文字為「八思巴字」。尊者對漢藏和平、 濛文化製立、佛教入濛和薩迦派在藏地的興盛等有巨大貢獻。尊者圓寂時得年四十六歲,受追封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

〈傳記作者〉薩迦巴拿旺貢噶索南(1957-1659)

  薩迦派第27任法座持有人。

〈釋論作者〉第41任薩迦法王(His Holiness the Sakya Trichen,1945—)

  第41任薩迦法王生於西藏的昆氏傢族。1951年,年僅六歲的法王已能熟讀背誦重要續部典籍經捲,過目不忘,令聞者讚歎不已,當時即被當今第14世達賴喇嘛認證為「薩迦傳承指定繼承者」。

  1959年法王14歲時正式陞座親政,成為統攝薩迦巴三支派──薩迦、哦巴、茶巴之總持法脈持有者,為薩迦法教之十方共主。同年西藏動盪不安,法王後與隨從們來到印度。1974年時首度訪問加拿大、瑞士、英美、日本等地區,之後應各地弟子請求,陸續於世界各地建立薩迦法輪中心,弘揚佛法。

  2014年,一個革新的法王繼承方式由度母宮與圓滿宮一緻同意通過後,由法王在同年12月公布,於2017年3月正式實施。第41任薩迦法王是一位偉大齣色的佛法大師,他雲遊四方弘法,展現甚深智慧和慈悲,而他對英文的精通與掌握,更使西方學子得以從他的法教中獲得廣大利益。

譯者簡介

〈原典藏譯中〉張福成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係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西藏組碩士。1992至1997年任職於行政院濛藏委員會。1994年通過國傢高等考試二級。現為法會即席口譯及文字翻譯工作者,並固定於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擔任藏文佛典教授,譯作(藏譯中):直貢澈贊法王著《赤裸直觀當下心》(眾生文化齣版)

〈傳記與釋論英譯中〉  高天恩

  曾任颱大外文係教授兼係主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 主任、財團法人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與世新大學英語係客座教授。現任中華民國筆會會長。著有《終極關懷小説傢華剋.波西》、《阿島士.赫胥黎晚期小說中之神秘主義》等英文論文;譯作包括易蔔生之戲劇《海達.蓋伯樂》、史蒂汾.剋雷恩之小説《神女瑪琪》。

圖書目錄

【中文版推薦序】  超越時空的恩賜  /  第43任薩迦法王
【中文版推薦序】您的存在,就是光/  宗薩欽哲仁波切
【英文版編者前言】帝師八思巴的佛法寶藏
 
傳記

不凡齣身
遇見大汗
宮廷灌頂
青年帝師
迴鄉與再訪漢地
上師與弟子的最後告別
超凡成就
著作與教學
圓寂

原典

原典一  《勸誡大汗頌》
原典二  《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

釋論
第 1 章
《勸誡大汗頌》釋論
從齣離到持戒:修行根基

正確的聞法動機
最勝發心——菩提心
前行〔1—3〕
正行:實修的五個主題

主題一:清淨戒律乃修道之根基

守戒的世俗益處〔第4—5頌〕
羞懼心:持戒的推力〔第6頌〕
持戒之善果〔第7頌〕
痛苦的三界〔第8頌〕
拔苦予樂的佛果位〔第9頌〕
精進:拔除障蔽之根〔第10頌〕
金剛乘戒律〔第11頌〕
一切功德成就的基礎〔第12頌〕

第 2 章
《勸誡大汗頌》釋論
前行、正行與增上

主題二:意樂入道乃修道之前行
第一動機:對三寶與上師的信心〔第13—16頌〕
第二動機:慈悲〔第17頌〕
第三動機:意願〔第18—19頌〕

主題三:禪定瑜珈乃修道之正行

成就色身:有對境的禪修〔第20—21頌〕
心性分析:無對境之禪修〔第22—25頌〕
真實禪定的生起〔第26頌〕

主題四:隨念方便乃修道功德之增上
隨喜與懺悔〔第27頌〕
憶念對境非實質〔第28—29頌〕
迴嚮的重要〔第30—32頌〕

主題五:將法與道融滙於一切
諸法空無自性〔第33—36頌〕

相互依存是故無實
無一物有單一獨立存在〔第37—38頌〕
無實存亦無不實存〔第39頌〕
非一亦非異〔第40—42頌〕
離戲虛空,緣起綿延〔第43—45頌〕

請勤串習雙運見地〔第46—47頌〕

修持的善果
善趣福樂、聚二資糧〔第48—49頌〕
證悟心性〔第50頌〕
證得三身與五智〔第51—54頌〕

迴嚮圓滿〔第55—59頌〕

第 3 章
《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釋論
厚德生活:關於俗世行止的建言

前行:禮敬與呈獻〔第1—5頌〕

主題一:世間法的教言
世財與法財〔第6—9頌〕
憶念無常,當勿放逸〔第10—11頌〕
 齣離心〔第12—13頌〕
念父母與勝者世係之恩〔第14—17頌〕
需要特別尊敬的對象〔第18—23頌〕
對眾生慈愛〔第24—27頌〕
放棄害行〔第28—30頌〕
慈悲利益自他〔第31—33頌〕
精進修持、剋服睏難〔第34—38頌〕
治國之善巧〔第39—44頌〕
統禦以慈,明辨功過〔第45—53頌〕
如理受用財富〔第54—59頌〕
力行中道的生活戒律  〔第60—62頌〕
先觀察再行動〔第63—64頌〕
小結〔第65—66頌〕

第 4 章
《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釋論
小乘與大乘的齣世間法道

主題二:關於小乘的齣世間教言

審慎擇師〔第67—73頌〕
皈依三寶〔第74—76頌〕
戒律:一切修行之基礎〔第77—80頌〕
精進於聞思研習〔第81—87頌〕
瞭知痛苦之因而邁嚮解脫〔第88—92頌〕頌〕

主題三:關於大乘的齣世間教誨

利己與利人〔第93—95頌〕
勝皈依 〔第96—98頌〕
勝菩提心寶〔第99—102頌〕
眾生為慈愛境〔第103—108頌〕
首修慈悲〔第109—112頌〕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第113—118頌〕
勝義菩提心〔第119—122頌〕
 
第 5 章
《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釋論
大乘主要修持指引

願菩提心:自他平等與自他交換〔第123—125頌〕
行菩提心:三輪體空的六波羅密〔第126—135頌〕
和止與觀同在的六度〔第136—140頌〕
四攝法〔第141—144頌〕
二資糧與二利〔第145—147頌〕
五道〔第148—158頌〕
十地〔第159—165頌〕
三身〔第166—169頌〕
十力〔第170—172頌〕
四無畏〔第173頌〕
十八不共法〔第174—178頌〕
三十二相與八十隨好〔第179—185頌〕
佛身與本智的無盡加持〔第186—204頌〕
 
詞彙解釋
關於作者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549894
  • 叢書係列:經典開示係列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2 x 1.3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中文版推薦序

超越時空的恩賜
第四十三任薩迦法王


  《帝師的禮物:八思巴尊者傳記與教言》一書目前已經譯成中文,可供無數佛子從自己本國語文中學習佛法,真是可喜可賀。

  這本書包含瞭至尊的第41任薩迦法王對八思巴尊者的兩部開示《勸誡大汗頌》及《緻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的釋論。
 
  在這兩部經典之中,薩迦傳承之第五位祖師八思巴尊者,闡釋瞭佛陀教法的精要:第一部是對濛古皇帝忽必烈的教誨,第二部則是對濛古王子帖木耳的建言。

  雖然是在西元十三世紀為濛古皇宮內的弟子所撰寫,但是兩部法教都是超越時空的钜作,對所有進入佛門實修的弟子們都是無價的修行指南,不論是初機眾或者是老修行皆適讀。而尊貴的第41任薩迦法王清晰而簡要的釋論,則是一份無與倫比的恩賜,對一切眾生普灑智慧與慈悲甘露的無價之寶。

  隸屬於颱灣化育基金會的眾生齣版社,能將此一崇宏佛典努力耕耘而開花結果,我在此深錶欣喜。

  祝願法教引領無邊眾生得登解脫之彼岸。

  祝福!

薩迦智慧金剛
2022年8月2日
第43 任薩迦法王

中文版推薦序

您的存在,就是光
宗薩欽哲仁波切


  在這個真理和能夠引導我們走嚮真理的道路如此貧瘠匱乏的世界裡,事實上是個被虛假和欺騙所轟炸的世界,那些不僅教導著真理並且言行一緻、依其所教誨之道生活著的人,已蔚為傳奇,幾乎不復存在。
 
  然而,即使在這個追求物質、懷疑一切精神性的世界裡,這本結集瞭尊貴的第41任薩迦法王法教的書,象徵著佛陀的慈悲不曾間斷過。同時,這也代錶著眾生一定還有一些福德,纔能得到這樣的法。
 
  如同藏傳佛教的所有偉大傳統和傳承,薩迦教派提供瞭無限的善巧方便、實用建議和口訣指引。從歷史上來看,薩迦派熱忱地堅持聽聞和省思,用適切的知識來裝備我們,已贏得瞭許多人心和至深的尊敬,這其中也包含瞭其他教派。

  此外,薩迦傳承堅守瞭全然的真實性,包括按照金剛乘在其發源地印度的教導和傳統來進行修持。有瞭如此堅實的基礎,讀者會發現在這些教義中,沒有任何摺衷之道。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尊貴的第41任薩迦法王仍然是世上最後僅存的金剛乘大師之一,他是真正的光明源頭,也是在這個已經動盪不安的地球上,一份真正穩定的力量。我隻能發願並祈禱他的長壽,祈願他能實現所有覺醒者的證悟心願。

  身為尊貴的第41任薩迦法王的學生之一,雖然不是最理想的 一位,然而我還是非常歡喜於錶達這些想法,隻因為這讓我有機會嚮其他人介紹這位偉大的上師和他的法教。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探討八思巴尊者生平與教誨的書,從齣版消息傳齣,我就一直抱持著高度的期待。畢竟,在颱灣的佛教圈裡,對於這位在元朝時期扮演關鍵角色的重要人物,深度且全麵的介紹其實相對稀少。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梳理史料時展現的細膩筆觸,他們似乎不隻是在整理文獻,更像是在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特別是對尊者在處理複雜的政治與宗教事務時所展現的智慧,書中描述得極為生動,讓人彷彿能感受到當時的氛圍。尤其是在宗教融閤與文化交流的層麵,這些都是我們現今社會非常需要藉鑒的智慧,書中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尊者如何以慈悲和堅定的信念去引導眾生的描述,讓我深思良久。這種跨越時代的啟發性,遠遠超齣瞭單純的歷史傳記範疇,它提供瞭一個理解歷史脈絡下,個體如何發揮深遠影響的絕佳案例。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在學術考證上的嚴謹度,讓我這個對歷史細節比較計較的讀者感到非常滿意。颱灣學術界對於藏傳佛教的歷史研究一直保有一定的關注度,但像這樣深入到地方行政體係與宗教製度層麵的細節分析,實屬不易。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在多方文獻比對上,讓書中的論述基礎非常紮實。特別是在描述八思巴尊者如何建立西藏教法王製度的過程中,那種權力結構的重組與精神領袖地位的確立,作者的分析角度相當獨到且富有洞察力。這不僅僅是一本宗教人物傳記,更像是一部關於權力、信仰與治理哲學的深度研究報告。對於想從歷史層麵理解藏傳佛教發展軌跡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评分

從裝幀設計到內文排版,這本書的齣版品質本身就透露齣一種對內容的尊重。書頁的紙質拿在手上很有質感,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服,這對於需要長時間閱讀的厚重書籍來說,簡直是福音。在颱灣的圖書市場上,雖然佛教相關書籍琳瑯滿目,但能夠在「內容深度」與「閱讀體驗」上都達到如此高水準的成品並不多見。它不僅僅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更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時時領會的工具書。無論是作為宗教研究的入門,還是作為個人心靈成長的指引,它都能提供豐富的養分。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對歷史、對精神文化,乃至於對如何在這個紛亂世界中安身立命有所疑惑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與啟發。

评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與重塑。書中對於八思巴尊者日常修行與禪思的描寫,那種寧靜緻遠的境界,讓我這個平時在都市叢林裡忙碌慣瞭的人,找到瞭難得的喘息空間。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不落俗套地讚頌,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一位真正的大修行者應有的風範。我特別喜歡書中引述的一些尊者的教言片段,它們簡潔卻充滿力量,像是黑夜中的燈塔,指引著迷失的方嚮。每次翻閱到這些地方,我都會停下來,反覆咀嚼其中的深意,並嘗試將這些教誨應用到我日常的人際關係和工作挑戰中。這種實踐性的啟發,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它讓我體會到,真正的「師」者,其影響力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是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

评分

我嚮來對傳記類書籍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因為很多時候,過度的美化會削弱人物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然而,這本關於八思巴尊者的記述,卻成功地在「崇敬」與「寫實」之間找到瞭完美的平衡點。書中並沒有刻意迴避尊者在麵對睏境、做齣艱難抉擇時的掙紮與人性光輝。這種立體的刻畫,反而讓這位歷史巨人的形象更加鮮活、更貼近人心。我認為,真正的偉大,恰恰體現在那些充滿挑戰的時刻,而非一帆風順的頌揚。這種「去神化」的寫法,讓我們更能從凡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學習他的精神高度,這對提升我們自身的修為,有著更直接的助益。這本書的敘事手法,非常值得我們現今的作者群藉鏡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