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2001年,美國哈佛大學學生Sumi Loundon齣於對同齡佛教徒狀況的好奇與關注,經過在全美三年的搜尋,編輯齣版瞭《穿牛仔褲的佛:青年佛教徒的聲音》(Blue Jean Buddha: Voices of Young Buddhists)一書,該書集閤瞭28位年齡在20多到30齣頭之間的美國青年佛教徒的故事,他們大多數都受過大學教育。2006年,Sumi Loundon再次編輯齣版瞭一本《佛陀的弟子:更多青年佛教徒的聲音》(The Buddha's Apprentices: More Voices of Young Buddhists),除瞭20多、30歲齣頭的青年佛教徒的經歷之外,此書還包括少量10多歲少年佛教徒的故事以及幾位著名中年佛教徒對早年經歷的迴望。這兩本書反映,對美國的青年佛教徒來說,身分認同問題(identity issues)是他們關注的主要問題,即「我是誰」和「我到底要成為誰」,他們在外來的神祕又古老的佛教信仰與本土理性而現代的西方文明之間並不那麼順利地尋找著自己的身分定位,比如「我是否應當像個僧人那樣來看待生活?」、「我真是個佛教徒嗎?」、「我是不是需要一個老師?」、「我能否修習來自於(佛教中)不同傳統的東西」、「我是否應當努力學一門亞洲語言或者去亞洲?」、「我是不是可以隻修習禪坐?」、「我的父母和朋友們是怎麼想的?」這兩本書探討瞭美國青年佛教徒的現實生活和宗教實踐,編者選取的都是接觸佛教至少好幾年的信徒而非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