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濛古……
教科書都說他們野蠻殘暴、毀壞中華文明!
但事實上,他們纔是橫跨歐亞大陸的文明創造者──
結閤地圖+年錶+史料,96篇遊牧民歷史主題的權威研究
首部以中央歐亞為舞颱,全麵記錄兩韆年草原文明變遷
教學與研究必備──第一本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
【市麵唯一!結閤中亞史、中國史、世界史,教學與研究必備!】
◆颱灣首部──中央歐亞史主題的全彩地圖集
◆深入淺齣──介紹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的遊牧民族二韆年史
◆打破中國中心看歷史──教科書的「反派角色」成為世界舞颱的主角
◆引進韓國史學傢視角──藉鏡韓國對歷史教育推廣的重視
【以騎馬遊牧民為主角,翻轉你對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認識!】
•匈奴帝國與漢帝國一北一南抗衡,不是個隻懂騎馬打仗的國傢!
匈奴帝國並不完全依賴遊牧生活,也包括瞭為數不少的農耕民,是一個同時與中國文化、歐亞大陸西部文化有著密切接觸的草原政權。
•「五鬍十六國」與「南北朝」被中國史書歸類為國傢分裂的時代,說法不準確!
這種說法呈現瞭中國史書以中國史為本位的問題,立場偏頗。事實上,在四到六世紀中央歐亞整個區域、包含遊牧民族的民族大遷徙時代,漢人的勢力縮小到淮水以南,而中央歐亞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則從濛古草原擴大到中國北方一帶。
•東突厥歸降、設立羈縻體製,唐太宗「鬍越一傢」的心意隻是一場騙局!
「羈縻」原指控製牛和馬的繩子,羈縻體製可視為唐太宗主動統閤、支配異族的的手段。而被稱為「突厥降戶」的人超過一百萬,就管束在「羈縻」體製下,實與「鬍越一傢」的說法有所齣入。
•與中國歷代王朝有所接觸的遊牧民族並不全以漢化為目標!
女真的金世宗就反對女真社會過分漢化,曾積極推動女真本位主義的相關政策,例如為瞭恢復女真人固有的精神與風氣,每年舉行狩獵活動、透過熟悉軍事技術來加強尚武精神。
•「世界」這個超脫居住區域或文明範圍的概念,就誕生於濛古治世!
西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以濛古治世和大旅行時代為背景,成就瞭空前絕後的文化大交流,世界地圖的齣現、世界地理和世界史相關的書籍也相繼齣版。而這現象與忽必烈統治時代推進國際貿易事業、濛古帝國的地圖繪製相應擴展有關。
【透過全彩圖解地圖與年錶,深入淺齣重現草原文明演變!】
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是以所謂的中國中心看歷史,從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到女真與濛古,都隻是中國史舞颱的配角。如今終於有一本以遊牧民為歷史主角、以中央歐亞為地理中心的的歷史敘述,原本的西域、新疆,如今站在歷史地理的中心,傳統教科書的地理中心(西安、洛陽、北京)反而變成瞭邊陲。
所謂的「中央歐亞」——「亞細亞的中央」雖然是一個地理上的用語,但同時也包含瞭歷史、文化的概念,若是要用一句話描述中央歐亞的特徵,「遊牧─綠洲文化圈」就是最適當的定義。中央歐亞草原既是絲路的中心區域,同時也是巨大遊牧帝國的故鄉,因此對周邊的文明影響深遠,成為歷史上不容忽視的重要文化圈。
本書作者金浩東是韓國中亞學會會長、也是全球知名的中央歐亞史專傢,著述甚豐,本書是他第一次麵嚮一般讀者書寫的歷史普及作品。事實上,單純用漢文史料,無法呈現中央歐亞的真實圖景,因此金浩東廣泛利用突厥、滿、波斯、漢、英、土、俄以及德、日等語言資料,勾勒齣中央歐亞的政權、國傢間此消彼長和最後轉化政體的歷史。
本書研究範圍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從西元前分布歐亞大陸東西方的斯基泰人和匈奴人寫起,一直寫到19世紀中後期、中央歐亞世界被兩大強權(清、俄羅斯)納入勢力範圍為止。全書結構分成五大章、共96個研究主題,言簡意賅,涵括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以地圖、年錶、史料圖片呈現中央歐亞史的豐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