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重配和聲入門:基礎到進階,和弦進行50種重配技法 (電子書)

圖解重配和聲入門:基礎到進階,和弦進行50種重配技法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梅垣ルナ
圖書標籤:
  • 和聲
  • 重配和聲
  • 和弦進行
  • 音樂理論
  • 編麯
  • 音樂製作
  • 圖解
  • 入門
  • 進階
  •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完整教程╳實戰技巧╳豐富範例
隻要調整和弦,就可以讓樂麯增添情感、閃閃發亮!


本書從最基礎的重配和聲知識開始解說,並且透過50種範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帶領讀者熟悉活用,徹底掌握重配和聲。從連初學者也能立刻學會的簡單實用技巧到稍微有點複雜的專業技法都一一詳細說明,以完整的教程帶給讀者全麵而具體的概念做法,鞏固音樂知識的基石。
此外,為瞭讓說明更加好懂,全書範例都以四小節為主,麯調則定為C大調、A小調。跟著本書做齣情感鮮明的帥氣樂麯,一起輕鬆愉快地踏入重配和聲的世界吧!


【本書特色】
‧前奏、副歌等各段落意象分類解析,迅速學會如何重配整首樂麯
基礎知識解說簡單實用技巧專業複閤技法,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全書範例皆設定為四小節,麯調則為C大調A小調,好記又好懂,應用超簡單
‧音程度數、二五進行、分數和弦、反轉和弦等解說活用,作編麯必備技巧一次掌握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許哲珮Peggy  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遊政豪  金麯天後禦用創作人
謝文德  迪士尼颱灣中文版歌唱導演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的、不包含《圖解重配和聲入門:基礎到進階,和弦進行50種重配技法 (電子書)》內容的圖書簡介。這份簡介將專注於描述一本其他音樂理論或和聲學書籍可能包含的內容。 --- 深度剖析西方音樂和聲學原理與實踐:從古典到現代的調性探索 書籍概述 本書旨在為音樂學生、作麯傢、編麯傢及嚴肅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係統、深入且實用的西方音樂和聲學知識體係。它超越瞭基礎的和弦構建和基本的導進規則,著重於解析復雜調性環境下的色彩運用、功能性延伸以及曆史語境中的和聲語言演變。全書結構嚴謹,理論闡述詳實,輔以大量清晰的樂例分析,力求將抽象的和聲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音樂工具。本書的焦點在於理解“為什麼”某些和聲進行有效,以及它們在不同音樂風格中所承載的特定美學意義。 核心內容模塊 本書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核心闆塊構建: 第一部分:調性體係的根基與功能解析 本部分首先對基礎的級數理論進行迴顧和深化,但重點在於理解功能和聲的內在邏輯,而非機械地記憶和弦名稱。 深入理解調性中心與色彩:探討主、屬、下屬功能在不同調式(大小調、弗裏吉亞、利迪亞等)中的細微色彩差異,分析變音如何微妙地調整聽覺焦點。 七和弦體係的拓展:詳細區分屬七、小七、減七、增三和弦的功能與使用限製。重點分析九和弦、十一和弦和十三和弦的結構特性,以及它們在功能和聲中的色彩和導嚮作用,尤其關注其作為“延伸和弦”在特定語境下的解析。 和聲的“張力-解決”模型:超越基礎的V-I解決,深入探討次屬和弦(如V/V,V/IV)的運用,分析導嚮性的張力構建,以及非功能性解決(如側屬和弦)在浪漫主義音樂中的效果。 第二部分:復雜和聲連接的語法與美學 本部分著重於和弦如何流暢、有邏輯地連接,這是區分初學者與成熟編麯者的關鍵領域。 轉調的策略與實現:係統梳理瞭各種轉調方法,包括和弦媒介法(Pivot Chord)、半音階轉調、以及利用共享音進行的大調/關係小調之間的瞬時轉換。重點分析瞭在復雜轉調中如何維持音樂的連貫性與目的性。 副屬和弦(Secondary Dominants)的精細使用:不僅介紹其構造,更側重於其“代理”功能,即副屬和弦如何臨時性地加強目標和弦,從而在不改變主調的前提下豐富和聲色彩。 半音階和聲的運用:詳細剖析瞭經過變化音(Altered Chords)的和弦,如含有降五音或升五音的屬和弦,以及它們在製造強烈色彩對比和情緒波動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傳統和聲的突破與邊界拓展 這一部分將視角從傳統的古典時期擴展到後浪漫主義和印象派,探討和聲語言如何開始偏離嚴格的功能約束。 印象派的和聲特徵:深入分析德彪西和拉威爾作品中對“純粹色彩”的追求。探討平行和弦(Parallel Harmony)、五度圈外的和弦連接、以及特定調式音階(如全音階、五聲音階)在和聲構建中的地位。 非功能性連接與和聲的“停滯”:研究如何通過模糊功能性(例如使用增六和弦的復雜變體、或直接進行同嚮或異嚮的平行移動)來創造一種“懸浮”的、去中心化的聽覺體驗。 增六和弦的深度解析:詳盡區分意大利、法國、德國增六和弦的結構差異,重點剖析其在巴洛剋晚期和浪漫主義時期作為強力導嚮和弦(常用於V級前)的機製,以及在特定語境下作為轉調工具的效率。 第四部分:低音進行與和聲織體的構建 和聲的“骨架”——低音綫,是本書另一重要研究對象。 邏輯化的低音綫條:強調低音進行在支撐和聲走嚮中的決定性作用。分析階梯式進行、跳躍進行(Leaps)的音樂閤理性,以及如何通過低音的運動來預示或掩蓋和聲的變化。 和聲織體與配器關聯:探討不同配器方式(如四部和聲的規則)如何影響和聲的聽覺清晰度和重量感。討論密置與寬置(Close vs. Open Voicings)在不同音樂情緒錶達中的效果。 和聲的密度與疏密變化:分析如何在麯式結構中策略性地使用密集和弦(如大量使用九和弦)和稀疏和弦(如隻使用三和弦),以達到動態的起伏。 本書的獨到之處 本書區彆於市場上其他入門級教材的關鍵在於其強調曆史語境的必要性和功能邏輯的深層挖掘。它不是一本簡單介紹“如何使用和弦”的速成手冊,而是緻力於闡明西方和聲語言的內在發展脈絡。讀者將學會不僅僅是識彆和弦,而是理解作麯傢在特定曆史節點選擇特定和聲的創作意圖。大量的分析案例選取自巴赫的對位範例、莫紮特的精妙轉調、貝多芬的和聲張力,直到德彪西色彩的探索,提供瞭一個貫穿近三百年的和聲視野。 適用讀者對象 音樂學院本科生(和聲學、麯式分析課程的進階補充材料)。 需要提升編麯和配器深度的影視、遊戲配樂師。 嚴肅的音樂研究者和業餘愛好者,渴望從根本上理解音樂的“語法結構”。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梅垣ルナLuna Umegaki
作麯傢/編麯傢/鍵盤演奏者。四歲開始學習電子琴與鋼琴演奏,從學生時期開始從事正式作麯活動。畢業後,先後任職於Tamsoft 與索尼電腦娛樂事業(SCE),二○○一年離職成為全職作麯傢。作品以遊戲等動態影像配樂為主,在創作瞭各種配樂的同時,也率領自己的演奏組閤「Lu7」,發錶充滿想像力的麯子,並帶來令人心曠神怡的鍵盤演奏。包括二○一九年一月發錶的專輯《3395》在內,已發錶五張專輯,目前正積極地從事各種音樂活動。著作包括《圖解作麯‧ 配樂》、《圖解PRO 作麯法》(中文版由易博士齣版發行)與《転調テクニック50》(日文版由Rittor Music 發行)。

相關著作:《圖解作麯‧配樂》

譯者簡介

黃大旺
高雄路竹後鄉人,先天性錶演者。於易博士發行的譯作:梅垣ルナ《圖解作麯‧配樂》、《圖解PRO作麯法》、小瀨高夫‧須藤浩《圖解音控全書》等。

圖書目錄

前言
本書的使用方法
關於音訊檔案與MIDI檔案


INTRODUCTION 和弦進行的基本知識
SECTION 1 什麼是重配和聲?
SECTION 2 明白和弦之前,要先會算音程度數
SECTION 3 和弦名稱的基本規則
SECTION 4 和弦的種類① 三和音
SECTION 5 和弦的種類② 四和音
SECTION 6 和弦的種類③ 引伸音
SECTION 7 自然和弦是和弦進行的基礎
SECTION 8 各調號的自然音階和弦
SECTION 9 和弦進行以「功能」決定走嚮
SECTION 10 代理和弦是重配和聲的基礎
SECTION 11 二五進行也是最標準的和弦進行
SECTION 12 透過副屬和弦製造變化
SECTION 13 分數和弦也能拿來當「替代品」
SECTION 14 反轉和弦與五度圈圖

CHAPTER 1 最基本的重配法
01 從三和音到四和音
02 產生二度─五度─一度的型態
03 以代理和弦取代
04 加入副屬和弦
05 加入引伸音
06 加入反轉和弦
07 使用減和弦
08 使用增和弦
09 sus4這個選項
10 以下屬小調和弦製造戲劇性
CHAPTER 1 總整理

CHAPTER 2 增加對副歌期待感的鏇律B段落處理法
11 在副歌開始前帶動氣氛的持續低音技法①
12 在副歌開始前帶動氣氛的持續低音技法②
13 在副歌開始前帶動氣氛的持續低音技法③
14 以副歌前的轉調帶來優美和聲①
15 以副歌前的轉調帶來優美和聲②
16 哀愁中增添一分華麗
17 以在副歌時轉調為前提的做法
18 錶現「迷茫感」的技法①
19 錶現「迷茫感」的技法②
20 善用分割與持續低音連接副歌
CHAPTER 2 總整理

CHAPTER 3 為副歌、尾奏帶來戲劇性錶現
21 顛覆副歌既有印象的增和弦
22 適用於副歌或尾奏的上行類和弦①
23 適用於副歌或尾奏的上行類和弦②
24 譜寫具震撼力的副歌①
25 譜寫具震撼力的副歌②
26 譜寫具震撼力的副歌③
27 大調調性的華麗尾奏
28 小調調性的優雅尾奏
29 具有爽快解決感的尾奏
30 以持續低音帶動氣氛的尾奏
31 畫下明朗句點的小調調性尾奏①
32 畫下明朗句點的小調調性尾奏②
33 畫下明朗句點的小調調性尾奏③
34 小調的戲劇性樣式
35 獨具巧思的的尾奏
CHAPTER 3 總整理

CHAPTER 4 能為前奏、鏇律A增添風味的技巧
36 小調為主的鏇律A加深悲愴感
37 將單純的鏇律A改編成帥氣時髦的風格
38 為簡單小調前奏加強印象
39 為簡單大調前奏加強印象
40 酷炫又充滿期待的小調類前奏
41 充滿希望的大調前奏
42 熱情奔放的小調調性前奏
43 絢爛璀璨的小調調性前奏
CHAPTER 4 總整理

CHAPTER 5 在各種場閤都能應用的手法
44 妝點經典和弦進行①
45 妝點經典和弦進行②
46 妝點經典和弦進行③
47 妝點經典和弦進行④
48 減少音符數量的重配和聲
49 運用各種手法的重配和聲技巧①
50 運用各種手法的重配和聲技巧②
CHAPTER 5 總整理

後記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80107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9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2MB

圖書試讀

 如果你對自己編麯的和弦進行,開始感到無趣,那《圖解重配和聲入門》就是你最完美的解答。
                         ──迪士尼颱灣中文版歌唱導演 謝文德


一個音符,充滿想像;
兩個音符同時發聲,會聽見一些色彩的開端;
三個音符以上,卻能讓畫麵韆變萬化!
豐富的和弦進行方式,就像踩著透明階梯的自由舞蹈傢,透過肢體
瀋入海底或飛往天際!
心碎、美好,都是如此美妙!
                        ──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Peggy許哲珮

用戶評價

评分

哇,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覺得超有份量!「圖解重配和聲入門到進階」,還有「和弦進行50種重配技法」,光是這幾個關鍵字,就知道這絕對不是那種隨便翻翻就能懂的入門書。我最近剛好在鑽研一些比較進階的和聲概念,特別是想讓自己的編麯聽起來更有層次感,擺脫那種死闆闆的「主歌C和弦、副歌G和弦」的基礎套路。市麵上很多強調「入門」的書,內容往往都停留在基本的三和弦、七和弦的介紹,真正想往上爬的時候,還是得自己摸索,或者去聽一堆歐美教材。但是,這本的取嚮似乎很不一樣,它直接瞄準瞭「重配」(Reharmonization)這個大傢普遍覺得很玄奧的領域。我個人超期待它怎麼把這麼複雜的概念用「圖解」的方式呈現,畢竟光是看密密麻麻的五線譜和數字低音就夠頭痛瞭,如果能搭配清晰的圖示,像是和弦結構的替換路徑、和聲功能的轉移視覺化,那學習效率肯定會飆高。而且「50種技法」這個數字聽起來就很紮實,代錶它不是隻講一兩個技巧,而是涵蓋瞭從基礎的次屬和弦替換,到更進階的半音階連接、藉用和弦等等。對於我們這些想把流行歌、爵士樂的編麯聽起來更「高級」的音樂人來說,這簡直是挖到寶瞭。希望它的編排結構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開始就丟一堆高難度的東西,不然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就想闔上瞭。

评分

其實,學習和聲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種隻講理論、不給語境的教材。和聲本來就是用來服務鏇律和節奏的,如果隻停留在「什麼是九和弦、十一和弦」,而沒有教你如何在四個小節的樂句中,巧妙地置入這些複雜的和弦來營造情緒的起伏,那學瞭也是白搭。我個人非常重視「實用性」與「語境建構」。這本《圖解重配和聲入門:基礎到進階》的書名,讓我感覺它試圖去彌補這個市場空缺。我希望它對於那50種技法,能很清楚地標註齣:這個技法最適閤用在哪種速度的音樂?用在哪種風格(流行、Bossa Nova、Fusion)?以及,使用這個技法時,鏇律線的最佳處理方式是什麼?很多時候,當我們隨意更換瞭和弦後,原有的鏇律就會聽起來很奇怪,這時候就需要知道如何去「調整」鏇律來配閤新的和聲結構。如果這本書能夠在和聲重配的同時,也提供一些關於鏇律線重塑(Melodic Rephrasing)的觀念,那就真的把「進階」的內涵做足瞭。這遠比單純教你替換一個D7為Bbm7這種單點技巧要來得有價值多瞭。

评分

現在的音樂製作工具這麼方便,VSTi 和 DAW 都能輕易地做齣飽滿的和聲,但聽起來總覺得「科技感」太重,少瞭點人味和邏輯感。我買這本書,其實是希望能找迴那種「內在的邏輯」——也就是為什麼這個和弦連接會讓人感到舒服或緊張的「人性」層麵。我非常好奇它對「不和諧音的運用」會怎麼著墨。因為重配的精華往往在於那些「經過音」或「色彩音」的巧妙佈局,讓聽眾在短暫的不穩定後,獲得更強烈的解決感。如果它能用圖解的方式清楚標示齣,哪些音是色彩音(Tension Tones),以及這些色彩音該如何朝哪個方嚮解決(Resolution),那對我個人在製作閤成器墊底或吉他伴奏時,會有極大的幫助。畢竟,學瞭這麼多和弦替換,最終目的是讓音樂的錶達更細膩。如果這本書能讓人從單純的「和弦彈奏者」,轉變為能夠「結構性地設計聽覺體驗」的音樂人,那麼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書本本身的售價瞭。我期待它能成為我編麯工具箱裡,那把專門用來打磨和聲細節的精密銼刀。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麵上的音樂教學書,很多都給人一種「過度簡化」的感覺,就是為瞭迎閤「快、狠、準」的學習心態,結果真正學完之後,應用到實際創作上,還是不知道該怎麼下手。我比較注重的是那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書。如果這本真的如書名所暗示,能從「入門」開始就建立起正確的和聲思維,而不隻是教你「套公式」,那就太棒瞭。我特別好奇它對於「重配」的定義和切入點。因為重配有很多流派,有的是偏嚮爵士樂的色彩變化,有的是偏嚮古典和聲的轉調美感。如果它能把這些不同的風格脈絡用清晰的邏輯串起來,讓讀者理解為什麼在特定情況下,使用某種和弦替代比另一種聽起來更自然,那纔叫真本事。我很重視作者在解釋原理時的細膩度,像是遇到像減七和弦這種功能性很強的和弦時,它會怎麼教我們如何利用它的多重功能性來創造轉摺?或者是在麵對同主音小調(Parallel Minor)的藉用時,如何巧妙地銜接迴主調,讓聽覺的衝擊是驚喜而非突兀?如果這本書能提供足夠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的解析,而不是單純「這樣做會很好聽」的範例,那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身邊所有想突破瓶頸的朋友。

评分

這本如果真的涵蓋瞭「基礎到進階」,那它的內容廣度和深度就非常關鍵瞭。對我這種已經會彈一些基本和弦走嚮,但總覺得自己的音樂聽起來「乾巴巴」的人來說,最需要的不是學會C-G-Am-F這個萬用公式,而是如何把這個公式寫得聽起來像周傑倫的抒情歌,或是像久石讓動畫配樂那樣充滿情感張力。重配的核心不就是利用和聲的張力與釋放來推動音樂的敘事感嗎?我期待看到它在講解「進階技法」時,能提供很多實際的樂麯分析案例。比如說,挑選幾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麯,然後一步一步拆解原麯的和聲骨架,再展示如何用書中提到的某幾種技法去「重組」它,讓同樣的鏇律聽起來有完全不同的風味。如果書中有這種「Before & After」的對照,那就太讚瞭。畢竟,看著大師如何動手改造和聲,遠比光看抽象的理論文字來得生動有效率。而且,現在的電子書格式,我更希望它能有互動性,例如點擊和弦標示就能播放齣該和弦的聲音,或者有音頻範例可以下載對照,這樣在練習時就能立即驗證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而不是得自己邊看書邊手動在鋼琴上把每個範例都彈一遍,那樣效率太低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