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傳統建築史 (電子書)

閩臺傳統建築史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裕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居研究或傳統建築研究其實潛藏著一些意識形態的危機,正是這種意識形態危機造成民居研究或傳統建築研究長期停留在假客觀的技術研究或假客觀的科學研究上,致使研究成果受到侷限,最少在知識形成的過程與結果上受到了侷限。

本書主要目的有三:其一,透過方法論議題取代研究方法議題,來澄清並避免上述研究的侷限;其二,透過方法論議題的檢證,試圖推論並建構出一種經得起考驗的建築史研究方法;其三,初步整理台灣傳統建築的構造類型。

本書透過長期且系列的研究來說明一個簡單的事實:西方建築原型與中國或台灣建築原型是不同的,所以,西方建築故事與中國建築故事也是不同的。同理,建築史乃至建築的發展與願景當然不同。

著者信息

楊裕富
籍貫福建福州,1953年生於臺灣臺中。

1977年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1982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1982年高考建築工程科合格。1989年獲建築師執照。1992年獲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

曾任: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理事長,國家考試命題委員暨閱卷委員,長期任教於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兼任於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於2018年退休後從事演講著書等事。

著作:建築類,設計類,設計美學類,設計文化類,傳統建築類,社區總體營造類之正式出版書籍三十餘本,研究報告與講義五十餘本。《臺灣設計美學史》,全套三本。

图书目录

目錄
第一論:建築構造類型:一個傳統民居研究方法論的輪廓
摘要
一 前言:民居與歷史建築研究方法論
二 研究方法論層次
三 研究方法展開
四 研究成果記述
五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論:福建建築文化史論
一 前言:福建之地的自然人文發展
二 遠古至六朝:栽柱高床梁柱式與輕薄紅磚瓦
三 隋唐至五代:穿鬬式木構造、夯土建築與石作的成就
四 宋元時期:木構造與磚石構造在形制上的完備
五 明清時期:建築裝飾工法的推陳出新
六 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網站
第三論:台灣傳統建築文化史論
一 台灣的自然、人文發展與建築構造分類
二 顏鄭洋鄭時期建築簡史(1621—1683年)
三 盛清時期建築簡史(1683—1850年)
四 晚清時期建築簡史(1850—1895年)
五 日據時期建築簡史(1895—1945年)
六 光復迄今建築簡史(1945~迄今)
七 代結論:傳統建築匠藝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參考網站
第四論:建築裝飾工藝美學建構與閩派崛起
一 建築工藝論述與設計美學建構
二 傳統建築裝飾工藝系統發展
三 傳統建築裝飾工藝論述:合圖、合字、合意之議題
四 造像與象徵之間:造形藝術法則及其衍生
五 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網站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