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經營自己的人設,與目標受眾產生更強大的連結/鄭緯筌
前言
第1章 網路的人氣文章變了
■靠「人的價值觀」,而非東西價值銷售的時代來臨了
傳達人格,遇見「可以長久往來的顧客」
購物時的兩種模式
社群網路不是賣場
■和一位顧客長久往來的結構
建立社群圓環,加強信賴
維持寬鬆連結,就不需要「現在不買不行」
■能把自己到目前為止的心路歷程全化為內容的人才叫厲害
做好商品‧服務後再想「要怎麼賣」就太遲了
以自己獨有的「觀點」和「經驗」作為武器
「把喜歡當成事業」的人常犯的兩大錯誤
試著將箭頭由「自己」朝向「外側」
■今後時代的五種文章寫作方法
u「只為了賣」的文案不受信任
v只會「套用範本與法則」無法打動人心
w「賣東西」的文章和「漲粉文章」不同
x有影響力的文字會因為商品認知度而不同
y比起消耗品型文案,必要的是「成為品牌資產」的文案
專欄 將自己化為內容的事例①
第2章 找出只有自己能寫的內容
■每個人都有只有自己能寫出來的內容
每個人都想知道「對自己來說有價值的內容」是什麼
決定自己發文的立場是「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友軍」
你為什麼在做那份工作?
■找出自己價值觀的泉源
將過去的人生畫成圖表
從自己的獨有經驗中找出關鍵字
■目標設定的誤解
人物誌(架空的人設)沒有意義
目標太有針對性就賣不出去
■無法傳達訊息的人之三大通病
u「我有資格寫這種事嗎?」的病
v必須寫出正確解答的症候群
w專家的小世界
專欄 將自己化為內容的事例②
第3章 建立自己的說法
■對大家用得理所當然的說法存疑
要釐清想說的事,不是說出來就是寫出來
要傳達人格就要跳脫「常見的言辭」
■為言辭下一個你自己的定義
先寫出常見表現,再打磨精修
改變動詞就能創造出新內容
■寫出容易理解的話之三大來回運動
u具體與抽象的來回
v和對立意見的來回(加入否定意見的文章更有說服力)
w和另一個自己來回(後設認知文章術)
■把自己想傳達的事轉換成對方想要的事
許多人不寫場景只寫「概念」
想不出畫面或影像=對方還是不了解
練習將眼睛看到的東西用文字視覺化
那是目的還是手段?
專欄 將自己化為內容的事例③
第4章 將所有的日常瑣事化為內容
■人們會沉迷在主人翁成長的故事中
要成為在社群網路被加油打氣的人,要傳達什麼訊息才好?
失敗的經驗就是最強的武器
■做出結果的人,發文時會連結日常事件和工作使命
方程式u 日常事件×工作關鍵字,擁有自己的獨家觀點
方程式v 日常事件×使命關鍵字,傳達人格
■只有「有用資訊」無法漲粉
方程式w 顧客的煩惱×工作關鍵字
方程式x 顧客的理想×工作關鍵字
方程式y 讀者的興趣×工作關鍵字,成為有瀏覽數的報導
方程式z 老舊價值觀×自己的主張,傳達差異化的重點
方程式{ 使命×活動報告,有助於下次報名
由評論產生內容
■寫出長期受信賴的文章之五大原則
u站在讀者立場,而不是高高在上
v不知道的事不要妄下結論
w小心問句
x給讀者選擇權
y減少情緒化表現
專欄 將自己化為內容的事例④
結語
推薦 經營自己的人設,與目標受眾產生更強大的連結
「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 鄭緯筌
回顧過往的職場生涯,從科技業、網路產業,到媒體、電商領域,我常有機會撰寫各種專欄、報導,以及類型迥異的文章。而近年來因緣際會轉換跑道,我開始以講師、顧問等身分縱橫江湖,也就有更多機會可以深入各大企業、公部門以及大學院校,為大家講授文案寫作的相關課程。
說到文案寫作這件事,我不但有點經驗可以分享,老實說也有些感觸。雖然從小就喜歡寫作,但我也知悉有些朋友很排斥寫作,甚至一聽到寫作就覺得頭皮發麻!但有趣的是,我發現近年來寫作的熱度提升了,需求也增加了。
寫作,如今似乎變成一門顯學。老實說,看到這樣的現象,我並沒有感到很開心。因為之所以會產生這個現象,倒不見得是喜歡寫作的國人變多了,而是因為工作、生活等關係使然,導致「寫好文章」以及「希望自己寫的文章被看見」這兩件事情的需求大幅提升了!
話說回來,也因為以往在兩岸三地的學校、企業與機構教文案寫作的緣故,讓我得以理解社會大眾所遇到的寫作瓶頸與困擾,以及對於「學好寫作」的具體需求。儘管坊間有關寫作的書籍已經可說是汗牛充棟,而這些作者也都各擅勝場,但我卻發現也許是現代社會講求速成與功利的緣故,所以導致很多熱銷的寫作書籍殊途同歸,偏好介紹各種招式與套路。彷彿讀者們只要按照特定的模板或公式來撰寫文案,就可以順利打動人心;而各種難纏的寫作問題,也都能夠迎刃而解。
乍看之下,重視寫作技巧的做法,似乎可以解決大家的困擾,但如果長遠來看,其實這種「只談招式,不重視心法」的做法,反而不利於奠定寫作基礎與打造個人品牌。
特別是因為受到社會變遷與潮流更迭的影響,現在要寫出擲地有聲的好文章,甚至要能夠打動人心,或者想要順利銷售商品的話,重點已經不僅僅在於文筆好壞或者採用哪些套路了!
讀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所以更重要的事是回歸初心,甚至是要回過頭去經營作者自己的人設!
這幾年我除了在各地授課,也在網路上推出了「Vista寫作陪伴計畫」(https://www.vista.tw/writing-companion),以手把手的方式為學員提供寫作診療的服務。
我時常跟學員們提到,讀者的偏好與需求一日數變,所以與其忙著去臆測大眾的善變想法,不如先回歸本質:在開始撰寫文案之前,最好能夠先行盤點資源與個人特質、強項,然後再針對目標受眾的需求來研擬內容策略,進而寫出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案。
對廣大的讀者來說,每個人都不想被推銷,而是想知道「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是什麼?所以,光想著「投其所好」還不夠,作者本身更要設法與目標受眾產生強大的連結。
舉例來說,我有一位學員是身心靈領域的老師,在兩岸三地擁有許多的客戶。她平時不但在個人網站上分享各種專業知識,也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達暖心的關懷。也因為這個緣故,讓她幾乎不曾受到疫情景氣的影響,持續獲得很多客戶的青睞。
而這樣的做法,恰好也呼應了椹寬子這位日本作家在《文案寫出差異化,讓商品被看見》這本書裡所談到的重點,也就是靠人的價值觀,而非東西價值銷售的時代來臨了!
畢業於日本關西大學社會學院的椹寬子,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在大型廣告代理公司擔任廣告文案撰寫人,經手各行業的廣告製作。她不但熟悉各種商品文案的製作流程,對人性的洞悉也有自己的一套。
之前,她曾以《好文案決定你的商品賣不賣》這本書,跟臺灣本地的讀者朋友見面,分享集客、漲粉、商品大賣的文案技巧,教大家如何運用一行字抓住客戶的心。這回,她帶來最新力作《文案寫出差異化,讓商品被看見》,讓我讀了更有感,覺得很適合推薦給有心想要學好文案寫作的朋友們。
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不高談闊論,卻選擇從人性出發。她提醒大家,要在所有商品、服務上頭加上自己或自家公司的人格,這才是和一位顧客長久往來的最佳對策。
我不但認同這樣的看法,也跟我在「Vista寫作陪伴計畫」的教學不謀而合。所以,我很樂意跟大家推薦這本新書,也希望讀者朋友們可以找到寫作的樂趣與成就感!
說實在的,市面上談文案的書多到數不清,但真正能讓人讀完後「馬上動手改」的,鳳毛麟角。這本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不只是教你技巧,更是在建立你對「市場溝通」的底層邏輯。書中關於「顧客心智地圖」的繪製那一段,我簡直是邊看邊做筆記,它教你如何從競品那邊「借力」,找出市場上還沒被填滿的那個小縫隙,然後你的產品就順理成章地長進去了。我以前寫文案常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陷阱,覺得自己產品多好,但這本書讓我學會換位思考,用一個「完全不了解我產品的人」的角度去提問、去質疑,這才是真正的「差異化」起點。而且,它對於網路平台的特性掌握得非常精準,什麼是適合放在IG限時動態的短促有力,什麼是適合在長篇部落格裡逐步建立信任感的敘事方式,都有詳細的SOP可以遵循。如果你正處於產品熱銷停滯期,或是新產品找不到切入點,這本書提供的不只是「怎麼寫」,更是「為什麼要這樣寫」的深度思維。
评分這本電子書的排版和舉例方式非常「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學術書的架高感,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但內容的紮實度卻是頂級的。我特別喜歡它討論到「標題設計」的部分,它把上百種有效的標題結構,拆解成最基礎的幾個模組,讓讀者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快速組合出一個吸睛的標題。以前我寫標題常憑感覺,花費大量時間試錯,但現在我有一張「標題公式清單」可以參考,效率暴增。更棒的是,書中還專門開闢了一個章節來談論「視覺與文字的協同效應」,這點很多純文字的文案書都會忽略。它提醒我們,在網路時代,文案是為圖片服務的,文字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為視覺內容做最佳的註解和加分,這對經營社群媒體的人來說,簡直是神來之筆的提醒。如果你是網路賣家,這本書幾乎可以當作你日常排版、發文的標準作業流程指南。
评分對於我這種非本科出身的行銷人來說,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的「系統化」。它不是零散的技巧集合,而是一個從「市場分析」到「文案產出」再到「成效追蹤」的完整閉環。特別是它對於如何利用「數據回饋」來優化既有文案的章節,讓我明白文案不是寫完就沒事了,而是一個需要不斷測試、調整的動態過程。書中提供的幾個「A/B Test文案設計框架」,對於想要精準優化轉換率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教你如何設計出「對比鮮明」的測試組,確保每次測試的結果都是有意義的。以前總覺得數據分析很複雜,但透過書中的解釋,我發現文案的優化其實可以變得非常直觀和科學。總體來說,這本不只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資深行銷顧問在你身邊一對一指導,讓你從此告別「寫了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焦慮感。
评分我個人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是它對於「信任建立」這一環節的著墨非常深入。在現今這個假消息滿天飛的年代,消費者對廣告的免疫力簡直到了極點,怎麼讓他們相信你不是在「虎爛」?書裡提到了一套「透明化溝通」的寫作公式,強調如何自然地展現出品牌的脆弱面或努力的過程,反而能贏得更高層次的認同感。這跟我過去追求完美、無懈可擊的風格完全相反,但實測下來,這種帶點人情味的文案,互動率真的高出好幾個層次。此外,它對「行動呼籲」(CTA)的處理方式也讓我耳目一新,不再只是生硬地寫「現在購買」,而是設計了一套情境驅動的引導流程,讓讀者「自願」點擊下一步。對於那些常常在文案結尾詞窮、功虧一簣的創業者來說,這部分絕對是教科書等級的範例。總之,這本書讓你從「推銷」轉向「邀請」,格局瞬間拉開了。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真的讓我對文案寫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尤其是那些關於如何從產品本身挖掘出「獨一無二」的故事線,真的很有啟發性。我以前總覺得只要把產品的功能說清楚就好,但讀完後才發現,現代消費者買的不是功能,而是感覺和價值。書裡提到了一個很棒的觀點,就是把產品放進一個「情境」裡,讓讀者立刻能聯想到自己使用時的樣子,這招對我這個做行銷的來說,簡直是及時雨。特別是它教導的那個「痛點放大術」,讓我開始學會如何精準地抓住潛在客戶心裡最深層的不安或渴望,然後用一句話就直接命中靶心。而且,書裡還提供了好多不同產業的成功案例分析,從電商到服務業都有,脈絡清晰,不會讓人覺得空泛,是非常實用的操作手冊。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的文案寫起來總像是老生常談,這本書絕對是讓你「脫胎換骨」的關鍵。我已經開始在實戰中應用書裡的「三段式開場白」,效果馬上就出來了,互動率明顯提升,真心推薦給所有需要靠文字吃飯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