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綜合切削中心機程式設計與應用 (電子書)

CNC綜合切削中心機程式設計與應用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金旺 
图书标签:
  • CNC
  • 数控
  • 切削中心
  • 程式设计
  • 加工
  • 应用
  • 电子书
  • 机械制造
  • 工业技术
  • 制造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國的工業已達到自動化的階段,而在大量採用電腦數值控制機械的情況下相繼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投入,因此人才的培養就顯得很重要。我們基於促進工業發展與加強人才專業素質為理念,特此請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的沈金旺老師執筆,以作者豐富的教學與實務經驗撰寫此書,加強圖文解說的鋪陳,並例舉範例供讀者練習,相信能提供讀者豐富的學習內容與正確的學習方向。 
 
本書特色
 
  1.書中例舉之範例循序漸進、淺顯易懂,提供讀者系統化的學習。
  2.圖文相輔,引導讀者建立實際操作之概念。
  3.蒐錄乙級術科檢定試題及丙級學科題庫,為參加檢定考試人士之最佳補助參考書籍。
深入探索现代制造核心:高性能加工策略与先进数控编程实践 本书聚焦于当代精密制造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实操性的加工策略与数控编程(NC)高级应用指南。全书结构严谨,从基础理论的巩固到复杂曲面和多轴联动的精细控制,覆盖了从设计理念到最终产品实现的完整链条。 --- 第一部分:现代精密加工基础理论与工艺优化 本部分旨在夯实读者对现代机械加工本质的理解,强调效率、精度与质量的统一。 第一章:先进切削理论与刀具动力学 本章深入剖析了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远超传统教科书的范畴。内容涵盖了高速切削(HSC)和超高速切削(UHS)中的热力学、摩擦学与材料去除机制。重点讨论了刀具前刀面与后刀面上的应力分布、积屑瘤的形成与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切削参数(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深)来控制切削力、振动和表面完整性。此外,详细阐述了刀具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如陶瓷刀具、PCD刀具的适用范围、涂层技术(如CVD/PVD多层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对刀具寿命和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二章:工件夹持与机床误差补偿 夹持系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第一道关卡。本章系统分析了液压、气动和真空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在对难夹持、薄壁零件进行五轴加工时的特定夹持方案。重点讨论了柔性夹具系统(Modular Fixturing Systems)的应用,如何快速搭建和验证夹持方案,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需求。在机床误差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在测量和补偿静、动误差方面的标准操作流程。深入讲解了系统误差(如导轨摩擦、丝杠螺距累积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来源,并介绍了基于模型的主动误差补偿技术在提高复杂曲面加工精度中的应用。 第三章:切削液管理与排屑系统优化 切削液不仅是润滑和冷却介质,更是影响加工环境和刀具寿命的关键因素。本章侧重于高压冷却系统(High-Pressure Coolant, HPC)的应用机理,探讨了内冷、外冷以及冲击冷却对不同材料(如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加工效率的提升效果。同时,详细讨论了切削液的过滤、循环和状态监测技术,包括PH值、油水分离和生物污染的控制策略,以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制造的要求。高效的排屑系统设计,特别是针对深孔加工和大切深铣削中长屑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了分析。 --- 第二部分:高级数控编程策略与后处理技术 本部分将编程理论与实际软件操作深度结合,强调高效、可靠的程序生成方法。 第四章:几何建模与特征识别在编程中的集成 现代编程的起点是高效的CAD模型处理。本章详细介绍了产品制造信息(PMI)在CAD/CAM集成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特征识别技术(Feature Recognition)自动提取可加工特征,从而指导编程路径的生成。重点分析了参数化建模如何应用于模具和复杂零件的编程,通过修改参数快速生成一系列相似零件的加工程序。探讨了如何处理由逆向工程获取的无缝网格模型(Mesh Models),进行网格优化和误差修正,使其适用于传统CAM的曲面生成算法。 第五章:复杂曲面与多轴联动路径规划 这是本书的核心技术难点之一。本章深入剖析了等值线(Equidistant)、光顺曲面(Cusp-Free)以及三维表面偏移(Surface Offset)算法在刀具路径生成中的差异与适用性。针对五轴联动(5-Axis Simultaneous Machining),详细讲解了工作平面法(Work Plane Method)和刀轴矢量法(Tool Vector Method)的编程逻辑,以及如何控制刀轴倾斜角度以避免干涉,并确保刀尖轨迹的光滑性。着重介绍了残余材料去除策略(Remaining Material Removal Strategy),如何通过残余材料分析(RMA)自动规划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的过渡路径,显著缩短加工时间。 第六章:后处理器的定制化开发与验证 标准的CAM后处理器往往无法完全满足特定机床或特殊指令集的需求。本章将编程的焦点转向了后处理器的内部逻辑。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高级脚本语言(如Python或特定CAM软件提供的API)来定制后处理器的行为,例如:实现自定义的坐标系转换、指令集优化(如G/M码的精简合并)、以及特定机床安全区域的自动校验。同时,详细介绍了仿真与验证流程,包括使用物理仿真软件进行碰撞检测、运动学验证以及程序实时监控的策略,确保代码在实际机床上的可靠性。 --- 第三部分:特殊材料与前沿加工技术应用 本部分面向寻求突破传统加工限制的工程师,介绍了应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解决方案。 第七章: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策略与热管理 针对镍基高温合金(如Inconel 718)、钛合金(如Ti-6Al-4V)和高强度钢(如AISI 4340),本章提供了定制化的切削参数和刀具选择指南。重点研究了热影响区(HAZ)的控制,通过采用低切深、高转速的间歇式切削策略来分散热量输入。详细介绍了振动辅助加工(Vibration Assisted Machining, VAM)和声波辅助加工(Ultrasonic Machining, USM)在降低切削力和改善脆性材料(如陶瓷和复合材料)加工性能方面的应用。 第八章:增材制造部件的后处理与精密加工 随着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成熟,如何对打印件进行后续的高精度加工成为新的挑战。本章分析了金属增材制造(如SLM/EBM)部件的残余应力、孔隙率和各向异性对后续刀具路径规划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打印层理的分层加工策略,以及如何利用电火花加工(EDM)和电化学加工(ECM)来处理增材制造过程中难以使用传统刀具接触的区域,实现最终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 第九章:加工过程实时监控与自适应控制 本章探讨了“智能制造”环境中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力传感器、声发射(AE)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在切削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核心内容是如何利用这些实时数据建立自适应控制模型,使机床能够根据切削状态(如刀具磨损、切削力波动)自动调整进给速率和主轴扭矩,实现“零停机”优化和预测性维护。 --- 本书的读者对象涵盖了高级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从事模具与夹具设计的工程师、专注于复杂零件加工的CNC程序员、以及希望向五轴及以上高精度加工领域转型的制造技术人员。全书以严谨的工程逻辑和大量的实际案例支撑理论,是通往现代精密制造领域高级应用的一部必备参考手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電腦數值控制機械概述
1.1 電腦數值控制機械的演進
1.2 電腦數值控制機械加工流程與經濟性
1.3 電腦數值控制機械之未來發展

第2章 綜合切削中心機及其構成
2.1 綜合切削中心機之種類
2.2 綜合切削中心機之構成與各部名稱

第3章 綜合切削中心機切削刀具
3.1 刀把與拉栓
3.2 各型切削刀具
3.3 刀具預置與儲存
3.4 各項常用加工數據

第4章 座標系統與程式製作
4.1 座標系統
4.2 座標軸之決定
4.3 程式基本概念
4.4 程式指令碼
4.5 程式的組成
4.6 程式製作與G碼介紹
4.7 特殊機能介紹

第5章 CRT/MDI面板圖、簡介、按鍵說明
5.1 CRT面板圖
5.2 機械操作面板
5.3 操作方法
5.4 自動操作說明
5.5 連線使用說明

第6章 CNC銑床乙級檢定試題

第7章 銑床-CNC銑床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試題

7.1 銑床-CNC銑床乙級專業學科試題
7.2 機工類乙級共同科目試題
7.3 不分級共同學科試題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82407
  • EISBN:9786263284821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2.1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