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三次大论战为主线,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前后时间跨度80年,内容涵盖西方近十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几十种有影响的理论观点。包括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和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等等。
作者在书中对各个学派、各主要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作详尽评述的同时,重点介绍分析了近20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探索。
作者简介
倪世雄
现职: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教育部社科委委员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副会长
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等众多社会职务
经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际问题研究院首任院长
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着作:
《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文选》(主编)
《冲突与合作》(主编)
《当代西方战略理论》(主编)
《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合着)
《国际人权论》(合着)
《战争与道义》
《曲折的历程-中美关系二十年》(主编)
译作:《人、国家与战争》(合译)
论文:西方国际关系主要流派评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邓小平与中美关系
包宗和
现职:
台湾大学副校长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学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
经历:
台大政治学系客座副教授
台大政治学系副教授
台大教联会理事长
中国政治学会理事长
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委员
台大政治学系系主任
行政院新闻局顾问
台大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华欧亚基金会董事兼欧美所召集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三章 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第四章 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第五章 论战仍在继续-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建
第六章 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
第七章 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Ⅱ)
第八章 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第九章 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
第十章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中国
這本《當代國際關係理論(二版)》我是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推薦,說是對於學習國際關係的入門者來說,是一本非常扎實的教科書。雖然我不是學術圈的人,但因為工作關係,偶爾需要接觸一些國際事務的相關資訊,所以對這塊領域一直保持著一份好奇。我比較在意的是,這本書在介紹理論的時候,會不會過於艱澀難懂,或是充斥著太多我看不懂的學術術語。我比較希望的是,它能夠以比較平易近人的方式,闡述一些核心的概念,並且透過生動的例子,讓讀者能夠理解這些理論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運作的。例如,在討論權力平衡理論時,會不會舉例說明歷史上哪些國家之間的關係,可以很好地印證這個理論?又或者,在講到國際合作時,會不會分析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成立和運作,來展示自由主義的觀點?我一直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夠看到理論與實際案例之間的連結,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一堆名詞,那很難真正學到東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好的老師,引導我一步一步地進入國際關係的世界,讓我能夠建立起一個比較系統性的認識,並且能夠用更深入的視角,去理解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國際新聞。
评分這本《當代國際關係理論(二版)》我是在學校圖書館借到的,當初會選它,主要是因為它標榜是「二版」,想說應該有更新的內容,比較跟得上時代。坦白說,我對國際關係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階段,過去可能主要是看一些新聞評論或是通俗的歷史讀物。拿到這本書之後,翻開目錄,看到裡面涵蓋的理論和議題,感覺內容相當豐富,應該不是那種蜻蜓點水式的介紹。我比較好奇的是,書中對於「理論」的呈現方式。是會逐一介紹每個理論的核心概念、預設、以及代表性的學者嗎?還是會以議題為導向,然後在討論議題的過程中,帶出相關的理論來解釋?我個人會比較傾向後者,因為這樣聽起來比較有連貫性,也比較容易將抽象的理論跟實際的國際事件連結起來。另外,書名裡的「當代」也是個重點,我希望它能涵蓋近二十年來的重大國際事件,像是九一一事件後的全球反恐、金融海嘯的影響、以及近幾年來新興大國的崛起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如果書中能夠針對這些議題,運用不同的理論進行多角度的分析,那會非常有啟發性。畢竟,國際關係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多層次的解釋才能更接近真實。
评分这本书我前陣子在誠品書局翻了一下,封面設計還蠻沈穩大氣的,有點學術期刊的感覺,但又不會太死板。第一眼看過去,就覺得是那種會擺在圖書館大廳,或者是在學術研討會上常見的那種著作。我平常對國際關係這塊有點興趣,但又不是專業出身,所以每次看到這種標題,腦袋裡都會浮現好多問題:像是現在世界局勢這麼亂,到底有哪些理論可以解釋?台灣在這些理論裡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書裡會不會深入探討區域衝突的根源,或者是分析大國角力背後的心態?我特別關心的是,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比較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例子,而不是純粹的學術概念堆疊。畢竟,身為台灣人,我們每天都活在這些國際關係的脈動之中,像是美中關係的起伏、中國對台的軍事壓力、或是跟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比較全面、而且有脈絡的框架,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這些複雜的現象,而不只是零散地接收新聞報導。如果書裡能有結構化的分析,例如從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等幾個主要理論切入,再輔以不同時代和區域的案例,那絕對會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入門讀物,甚至能夠引導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定位與未來。
评分我有一位在政治大學任教的朋友,他最近在推薦一本關於國際關係的書籍,聽他的描述,好像就是這本《當代國際關係理論(二版)》。他當時提到,這本書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國際政治運作的學生和研究者來說,是相當有價值的參考。聽他講,書裡面對於幾個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像是建構主義、批判理論等等,都有深入的探討,而且還會討論到一些比較新的、非主流的理論思潮。他說,這本二版在原有的基礎上,應該有針對近幾年國際局勢的新發展,加入了不少更新的案例和分析。我雖然不是本科生,但對國際議題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在觀察到近年來國際社會出現的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像是氣候變遷帶來的潛在衝突、科技發展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全球化進程中的反彈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理論框架,幫助我釐清這些現象背後複雜的因果關係,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新聞報導。如果書中能夠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不同的理論視角下,理解台灣所面臨的獨特處境,以及我們如何能夠在複雜的國際體系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那絕對會是一本具有高度實踐意義的著作。
评分前陣子朋友推薦我一本關於國際關係的書,說是「二版」內容應該有更新,我一聽就很有興趣,因為近年來的國際局勢變化實在太快了,感覺很多過去的理論可能都需要重新檢視。這本《當代國際關係理論(二版)》聽起來就像是我在尋找的那種,能夠幫助我跟上時代脈動的讀物。我比較好奇的是,書中對於「理論」的介紹,會不會太過學術,讓一般讀者難以消化。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架構,引導讀者了解像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或是建構主義等不同的理論取徑,以及它們各自如何解讀國際政治的現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有足夠的篇幅,探討當代國際關係中最具挑戰性的議題,例如大國競爭的演變、全球治理的困境、以及科技創新對權力結構的影響。畢竟,台灣正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地緣政治位置,如何理解這些全球性的趨勢,並且反思台灣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理論上的基礎,讓我們能夠更批判性地分析國際事件,並且更清晰地認識我們所處的國際環境,那絕對會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甚至能激發更多人對國際事務的關注和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