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教育活动,可包括官学、帝王学、私学三大类,此属狭而广的教育定义。官学是教育政策实施之地,理论上是该时代教育活动的代表,但实际上则以私学教育为盛。在制度上,教育与考试是有别的,因此,有关考试或科举制度,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一部中国教育史,可说是由「学」到「庙学」的演变过程。这是中国,或者说东亚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历来有关这一类教育史着作,几乎忽略学校园地中的「庙」制及其教育意义。由「学」到「庙学」的演变,固然有被政治利用的一面,但是在当时专制政体之下,则有其不得不的苦衷。从另一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时,此一历史演变的重点,其实也试图从专制政体下争取教育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在传统时代,无可否认,这是两难的事。只是从教育自主发展的实质表现来考量时,即使在今日,恐怕也不尽如意。本书试由教育史发展的观点,提醒读者,争取教育自主发展,本是历史的使命,传统与现代并未脱钩,在追求全球化之今日,实有必要随时回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