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酱料看似无奇,实则博大精深、缺之乏味,是为料理增色添味的最大功臣,可精简、可随意,堪称餐桌上的丰盛美景。市售酱料及小菜,多半添加太多人工香料与防腐剂、口味咸腻,对健康更是一大伤害。本书食谱希望回归单纯调味,介绍酱料与菜餚相得益彰的烹调方法,学会佐料的千变万用,体验手工小菜的制作乐趣。
酱料与小菜能碰撞出怎样的激情火花呢?本书由酱料谈起,以基本调味料,如酱油、麻油、美乃滋、辣椒、醋、盐……简单调制,介绍家常酱料、卤水、腌泡菜水等17种,适合热炒、腌渍及凉拌。
一碟爽口小菜总是能甦醒味蕾,刚好满足您尝鲜又无负担的胃口,作为开胃菜、下酒菜,或将小菜变主菜也是一绝。加上主厨为道地香港人,因此除了凉拌、腌菜外,还可学会港式风味的小菜作法,精采可期!书中并有小菜制作要领、各式蔬果切法及保存方式,一书在手,家常料理再也难不倒你。
作者简介
王伟诚
笑容腼腆的香港师傅,但只要站上料理台,表情便认真十分。
多年来在中餐厨房训练出精准的抓斤两、配料功夫,对于食谱配方更要求完美确实,绝不藏私,希望借由食谱来传达丰富的烹调经验,让大家都能作出餐厅美味。
现任
芝玉天港式饮茶餐厅行政主厨
经历
避风塘餐厅副主厨
华国饭店副主厨
新竹老爷饭店副主厨
品源餐厅主厨
【作者序】酱鲜味美的家常美馔7
v调味料理台8
v小菜制作要领10
v酱料聪明保存法11
Ⅰ酱料面面观
顶级XO酱14
香茅咖哩酱16
沙拉酱三味18
五香淮盐20
蒜香豆瓣酱21
台式五味酱22
野味蜜椒酱23
豉油皇卤水24
药膳卤水25
腌泡菜水26
麻辣卤水27
辛辣风28
酸醋风30
沙茶风32
酱油风34
Ⅱ一味优小菜
萝卜38
牛蒡40
大头菜42
洋葱44
百香果青木瓜46
五味番茄47
美极辣凤爪48
桂林卤牛腱50
五味酱燻蹄51
花生炒豆干52
豆瓣小生蚝54
盐焗猪颈肉56
酥炸香芋片58
麻辣卤春蛋59
话梅蜜番薯60
Ⅲ随时好腌菜
秘制高丽菜64
韩式白菜心66
味噌大白菜68
广东式泡菜70
生腌小黄瓜71
Ⅳ超人气!主厨推荐
什锦海蜇丝74
药膳醉鸡卷76
手工鸡丝盘78
洋葱鲑鱼卷79
椒盐鸡翅尖80
芝士白花球82
香煎莲藕饼84
奶油田鸡腿86
蜜椒香鸭柳87
Ⅴ小菜压箱?
泰味香鸡球90
小棠菜锅贴92
咖哩牛肉粒94
XO酱鸡柳96
香茅猪颈肉98
蜜椒味鸡腿100
芝麻鲜虾球102
豆瓣炒肉丝103
京都梅花肉104
油盐水鸭胸106
酱鲜味美的家常美馔
很多在台湾烹调美味料理的香港厨师,个个都有独到的拿手绝活,但因为饮食口味各地不同,除了要展现原有的饮食特色,更得观察当地饮食习惯,适当地改变配方,掌握调味绝妙的平衡,以免一些味道浑厚、味重的好料理,因口味不合而失去青睐。
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本书里,提供一些适合台湾人口味的食谱。酱料是家常调味的基本,其实料理任何菜餚,酱料与食材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适量提味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若是调味过头,恐怕就不知菜味了,因此在本书中,我们不选用太多人工调味品,而以基本酱料为示范重点,都是一些家里常有、容易买到的材料,再变化出各式清爽或下饭的精致小菜,融合了港式作法,希望除了凉拌菜外,还介绍给您多种作法极简单、卖相又佳的菜色,让您一书在手,轻松发掘酱料小菜的美味关系!
现在市面上举目皆是各式各样的异国餐厅,多数人常常外食,久了也会感到烦腻不知如何选择,这本书想要教大家简单且好吃的菜式,不妨赶紧走进厨房,磨练一下自己的家常好手艺。
酱料、小菜能激盪出怎样的火花呢?请拭目以待。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打开了我对中式调味品的全新视野。我一直以为中式烹饪的精髓在于食材本身,却忽略了酱料在其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我一步步深入了解各种酱料的家族,从经典的生抽、老抽、豆瓣酱,到一些我之前可能不太熟悉的特色酱料,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用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用”,以及“如何用才能发挥出最佳风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酱料融合的章节,它解释了不同酱料在烹饪过程中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更复杂的香气和口感。我曾尝试书中一道用花生酱和芝麻酱混合调味的菜,那种浓郁的香气和顺滑的口感,瞬间提升了整道菜的风味,让我对手头的各种酱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心。这本书让我觉得,我的厨房里收藏的那些瓶瓶罐罐,原来都有着如此大的潜力等待我去挖掘。
评分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热爱中式烹饪的爱好者,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本关于“味道哲学”的读物。作者在书中非常注重对烹饪过程的细节描述,那些关于火候、时间、调味比例的讲解,都充满了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沉淀。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鲜”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指食材本身的鲜味,更是指经过酱料的巧妙搭配后,所激发的食材更深层次的鲜美。书中有很多菜品,看上去简单,但吃起来却能感受到那种层次分明的口感和回味无穷的香气。我尝试了书中一道用XO酱炒豆角的菜,原本以为会很油腻,但作者的烹饪技巧让豆角依然保持着清脆的口感,而XO酱的鲜香则完美地融入其中,成为点睛之笔。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简单的食材,通过用心的烹饪和对酱料的理解,也能变得如此令人惊艳。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读到的最能激发我动手欲望的美食书籍了。它不像很多菜谱那样,只是冷冰冰地列出配料和步骤,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烹饪的乐趣。作者的文字非常生动,仿佛能听到厨房里滋滋作响的油声,闻到扑鼻而来的香气。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小菜”的选择和解读,它们看似平凡,却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我注意到,很多时候,最简单的小菜,搭配上恰到好处的酱料,就能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亮点。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需要技巧的细节,但它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易懂,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掌握。我尝试了其中一道用豆豉酱拌黄瓜的菜,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凉拌,结果因为豆豉酱的醇厚和黄瓜的清爽,口感层次异常丰富,那种回味无穷的感觉,真的让我惊艳。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烹饪也可以如此富有诗意和创造力,它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粗线条”的烹饪爱好者,做菜也比较随意,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解读了“酱”与“菜”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之前可能只是将酱料当作“调味品”,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作为“灵魂伴侣”的一面。作者在阐述如何将酱料的鲜美与小菜的清爽结合时,展现出的那种对食材和味道的精准把控,让我叹为观止。我注意到,书中很多菜品的命名都非常有画面感,仿佛能看到菜品在锅中翻炒,酱料与食材交织的美妙场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小菜的创新演绎,在保留其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酱料元素,让这些熟悉的老朋友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读这本书,让我觉得烹饪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智慧运用到我的餐桌上。
评分这本书真是出乎意料的精彩!我原本以为只是会讲一些家常菜的做法,但它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首先,作者在“酱”与“菜”的搭配上,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创意和深度。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将酱料淋在菜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酱料的特性,如何与各种食材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激发出食材最本真的鲜美。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自制基础酱料的章节,那些详细的步骤和对火候、时间的精准描述,让我觉得制作酱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难题。而且,作者还会讲解为什么某种酱料适合搭配某种食材,这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能真正理解烹饪的奥妙。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香气的厨房,亲手感受着酱料的浓稠和食材的鲜嫩,那种期待成品出炉的心情,不亚于拆开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这本书让我对中式烹饪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菜谱,而是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酱”与“菜”的绝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