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译者: 周世箴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06/03/27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原作者简介

雷可夫(George Lakoff)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语言学系教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学问博大精深,遍涉文学、哲学、数学、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脑神经语言学诸领域。在六○年代的生成语义学(Generative Semantics)与七○年代的认知语言学领域均居创始人地位,对语言的譬喻性本质、结构和过程、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认知在其他学科的运用等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

詹森(Mark Johnson)

  奥瑞冈大学人文暨科学讲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University of Oregon)。学识渊博,研究兴趣遍及语言哲学、认知科学、美国哲学、道德理论、康德研究、美学诸方面,目前其研究重点在于认知的感性基础和身体的意义,堪称哲学家中跨域参与最新认知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译注者简介

周世箴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语言学博士,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本科专长为历史语言学与语言教学法,后兼及词汇语义研究以及语言学与文学诠释的跨域思考与实践。近期研究偏重认知譬喻理论的原典译介与导读,并尝试从共时与历时两个向度探讨譬喻思维在文学语篇与日常语言中的运作模式、延伸轨迹及其所映射的文化意涵。

著者信息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作者致中文版序 (9)
中译导读 (15)
1-1 譬喻性语言研究溯往开来 (15)
1-2 Lakoff-Johnson譬喻理论 (18)
1-3 两岸学界的回响 (46)
1-4 本书术语导读 (50)
1-5 当代认知譬喻观点引介 (63)
1-6 Lakoff-Johnson 譬喻理论的展望 (109)
1-7 譬喻认知入门导引 (110)
1-8 本书翻译问题及所採原则 (111)
1-9 譬喻与认知参考书目 (114)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1
序 3
谢辞 5

第一章 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 9
何谓譬喻? 9
概念的作用 9
譬喻的非语言层面 10

第二章 譬喻概念的系统性 15

第三章 譬喻系统性:凸显与隐藏 21
概念的局部凸显与隐藏 21
Reddy的管道譬喻 21
变形与延伸:譬喻的魔力 26

第四章 空间方位譬喻 27
空间方位譬喻之肉体及社会基础 27
结论 37
譬喻之经验基础 39

第五章 譬喻与文化的整体相合性 43

第六章 实体譬喻 47
实体与物质譬喻 47
容器譬喻 53

第七章 拟人 59

第八章 转喻 63
提示功能 64
理解功能 65
文化性 66
系统性 67
以肉身体验为基础 69
转喻特例:文化与宗教象征 69

第九章 对譬喻整体相合性的挑战 71
显而易见的譬喻性矛盾 71
整体相合性vs.整体唿应性 76
小结 79

第十章 更进一步的例证 81
理论与论辩是建筑物 81
观念是食物 83
观念是有机体 85
观念是物像 87
理解是见 91
爱的多元议题 93
财富以及重要性议题 97
身体与情感的关联性 99
人生议题 103

第十一章 隐喻建构的局部偏爱性 107
已用与未用 107
何谓死喻 111

第十二章 我们的概念系统是如何建立的? 113
我们如何了解事物? 113
始原概念来自直接肉身体验 113
何谓「直接肉身体验」 114
方位譬喻的肉体基础 115
实体譬喻的经验基础 116
转喻的经验基础 117

第十三章 结构譬喻的基础 119
以体能上的争斗比喻口舌之争 120
劳力与时间的资源譬喻 125
结构譬喻具文化基础 129

第十四章 因果:涌现与譬喻的合成 131
直接操作:因果之原型 131
原型因果的譬喻延伸 136
小结 141

第十五章 经验的整体相合性结构 143
经验格式塔与经验范围 143
概念与经验相合意味什么? 149
譬喻建构相对于概念次范畴 150

第十六章 譬喻的整体相合性 155
概念的特例面向 155
单一譬喻内部的整体相合性 158
单一概念两个面向间的整体相合性 162

第十七章 跨譬喻的复杂型整体相合性 169

第十八章 概念结构理论的一些影响 183
抽象观点的不当之处 185
同音异义观点的不当之处 187

第十九章 定义与了解 193
语义研究者与词典编纂者如何处理譬喻现象 193
我们如何处理譬喻现象 194
譬喻定义的对象:经验自然类 195
相互作用性 197
范畴分类 200
小结 204

第二十章 譬喻如何将意义赋予形式 207
外形大则内容物亦多 208
接近度是影响力的强度 210
自我第一定位 215
语法中的整体相合性 217
语言的「逻辑」 219
结论 220

第二十一章 新意 225
爱是合作的艺术品 225
爱是合作的艺术品譬喻之余韵 227
纯属意外的化学譬喻 230

第二十二章 相似性之创造 235
譬喻创造相似性的五种方式 240
本书论点与比较论之差异 241
比较论与客观主义哲学 243
本书基本立场 243

第二十三章 譬喻、真理与行为 245

第二十四章 真理 249
为何在乎「真理」观? 249
「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50
投射在真理中扮演的角色 251
真理范畴的角色 252
将简单句理解为真? 257
将常规譬喻理解为真? 261
如何将新譬喻理解为真? 263
理解情境:总结 267
体验论的真理观 271
「客观真理」理论中人类理解的元素 275

第二十五章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神话 279
文化所提供的选择 279
客观主义神话 280
主观主义神话 282
对譬喻的畏惧 283
第三选择:体验论综合体 288

第二十六章 西方哲学与语言学中的客观主义神话 291
对客观主义神话的挑战 291
主流语义理论如何植根于客观主义神话 295

第二十七章 譬喻如何揭示客观主义神话的局限 311
客观主义角度的常规譬喻解释 312
客观论解释错在何处 315
总结 323

第二十八章 主观主义神话的不当之处 325

第二十九章 体验论选择:旧神话装新义 329
体验论保留了促动客观主义的哪些考量 329
体验论保留了促动主观主义的哪些考量 330

第三十章 理解 333
人际沟通与双向理解 335
自我理解 336 惯例 337
审美经验 339
政治 340

后记 343
参考书目 345
译名对照表 347

图书序言

中译导读

  1-1 譬喻性语言研究溯往开来
  譬喻性表达一般被视为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类型,是文章、叙事的修饰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手段之一。由此可见,其定位是在文学语言表达范围,作用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所扮演的角色是语言表达的点缀与修饰。也就是说,它不是语言表达的主角,而是锦上添花的配角。此一定位角度的认定源远流长,在西方可远溯至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其《修辞学》附于「论证、结构、风格」三部分之「风格」之下;其《诗学》附于悲剧六要素之一的「言词」之下。《诗学》第二十一章将词分普通词、外来词、譬喻词、装饰词、创新词、延伸词、缩略词、变体词,后七项均归「奇异词」,譬喻词仅属其小类。亚氏认为「使用奇异词可使言语显得华丽并摆脱生活用语的一般化」。此一定位开譬喻修辞说之先河,延续至今,虽代有更新补强,但基本定位点未变。相关论述及分类也都围绕比与被比的两项在具体语言表达式中的呈现方式。

  当然,不将譬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的自古不乏其人。柏拉图(Plato)以及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如雪莱(Shelley)、华兹华思(Worthworth)等均对譬喻修辞说持贬斥的态度,但其自身却时时运用浑然天成的譬喻而不自觉。此足以证明,他们所排斥的应非譬喻性表达本身,而是那种将譬喻性语言视为语言的外加点缀的观点与作法。浪漫派认为譬喻性语言不是技巧而是本能,是原始人拥有与生俱来的「诗意智慧」(poetic wisdom)(Vico, New Science, 1725),「语言本身充满譬喻」(Worthworth, Lyrical Ballards抒情歌谣集,1798)。人类学家更是直捣譬喻性语言的本源,Whorf 1956《语言、思维与现实》(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认为「隐喻反映现实」。李维斯陀(Levi-Strass)1962《野性思维》(The Savage Mind)一书中更明确指出譬喻性思维与其所表现的社会现实之间具类比关系,认为野蛮人为应付环境而「临场发挥」(improvised)或「拼凑」(made-up)的神话结构,是为了在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之间建立类比关系(analogies)。依其本族「社会逻辑」(socio-logic),通过以图腾方式展开的譬喻性「变形」而进行运作。

  譬喻研究到了现代,与研究人类心智与语言的认知科学及语言学产生了交汇点,更是如虎添翼。有一系列的研究证据显示譬喻性语言在心智作用中的重要地位,并显示出「文化」对于譬喻认知的根本性因素。这一观点将譬喻性语言从修辞的特殊技巧层面还原到生活与思维的基本层面,揭示了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喻性语言不仅仅是文学的修辞手段,不限于文学范畴,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我们思维、语言、行为、历史、文化的基础。

  自七、八○年代以来研究成果颇为可观,尤以美国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1980)《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最具突破性,开启了譬喻性语言认知的新纪元。影响所及,与生活中的各个面向结合,譬喻更成了备受瞩目的论题。对文学理论、语言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以及人工智慧等领域都有其意义。刘静宜(1999)幽默地将此转变比之为:譬喻不再只是文学上的「装饰品」,更是生活中的「日用品」。认知语言学家所用的「隐喻」(metaphor)一词常兼涵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两者,「有关隐喻的规律一般也适合转喻,……类似修辞学所用的figurative(比喻)一词;但figurative这个术语意义更广,可泛指各种修辞格,这恐怕是认知语言学家较少拿它来概括metaphor与metonymy的一个原因。」当metaphor与metonymy并举时,便是metaphor一词的狭义。

图书试读

None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