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书

饕餮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珠儿是个高级料理的理论兼实践者,她思考厨中食材的来龙去脉,也熟谙于烹理的工艺。我有亲身经验可以证明,如果有人质疑生活的意义,珠儿精致的家宴,可以提供最明确的答案,生活之道,无以尚之。--贝淡宁(Daniel A. Bell)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

  「饕餮」是一种古代怪兽,牠和蛟龙、凤凰、麒麟一样,都是虚构的动物,只生存在文化里。龙凤麒麟是祥瑞的吉兽,所以「人中之龙」、「凤毛麟角」都是好的;而饕餮则是贪食的恶兽,望文生义,字形狰狞,「饕餮之徒」当然不是善类。至于「老饕」,看来虽比较亲切温和,但也不像是好东西。

  这本《饕餮书》,说的不是美食,也不是贪吃,而是食物与社会的关系。饮食也许真是一头怪兽,移形换影光怪陆离,可怖可笑又可爱,而不管这怪兽变成老饕、馋猫、foodie还是美食家,始终不停在咀嚼时间,生产意义。 --蔡珠儿

作者简介

蔡珠儿
  南投人,天平座,台大中文系、英国伯明罕大学文化研究系研究所毕业,曾任记者多年,现居香港。着有散文集《花丛腹语》、《南方绛雪》、《云吞城市》、《红焖厨娘》等书,曾获第二十届吴鲁芹散文奖。其中《红焖厨娘》在2005年同时荣获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联合报读书人奖,诚品书店畅销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切一片月亮尝尝
                   
父亲在国营机构管工程招标,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家里常有包商送来月饼和果篮,豪华的六角彩绘礼盒,拨开红灿灿的「金葱」(玻璃纸丝),盒底总是躺着一封厚厚的红包。果篮还有希望留下,月饼翌日就神祕失踪,不管我们怎么吵都回不来,虽然母亲从糕饼铺买来「绿豆椪」和「凤梨月」,但哪里比得上那蜜黄晶亮的失踪月饼。年年如此,因为吃不到,那种想像的美味愈发馋惑诱人,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嗜吃甜腻的广式月饼,而且总忍不住要掀开饼身翻查盒底,看看是否藏着红包。

很少有食物像月饼,既浪漫美丽又俗侩不堪,它不仅是应节食品,更是人际仪式的祭品,馅内包藏着复杂的社交权力关系。一般人买年糕、汤圆、粽子和红龟粿等过节食品,总是带回家吃,但月饼却买来送人或是被送,甚或多次转送,形成一种流动的再分配,而不管最后失踪或留下,月饼都因而衍生出复杂的交换价值。而且汤圆粽子一年到头有得买,仪式意义逐渐流失,月饼却是人情世故的特殊期货,必须掌握契机及时交易,一俟农历八月十六就全面崩盘,充满时令的仪式性。

所以对产销者而言,每年的「月饼大战」都是一场冒险刺激的豪赌,赌景气、赌商机、赌行销策略,赌变化莫测的口味与人心,月饼是华人独有的经济现象,其奥妙远非西方圣诞节的甜馅饼(mincepie)或圣诞糕(Christmas Pudding)能望项背。

当然月饼不是一般投机商品,是以民族神话为原料,经由历史长期烘焙出来的。有人说月饼源自唐代,唐太宗派李靖平定突厥后,长安城里的吐蕃商人献圆饼贺捷,太宗以之祭月后和百官分食,尔后相沿成风。更普遍的传奇则是「杀鞑子」,元朝盐商张士诚秘密串连盐丁和农民,以暗藏纸条的圆饼分送各家,约定中秋举事起义,终于推翻异族统治。你闻到了吗?这两个传说都发散出浓厚的「异」味,抵御异族外侮,维系汉裔的国族神话,政治意味像过多油糖的馅肉,腻人得很。

我尤其怀疑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因为:

1)月饼那么油,高温与油渍会让纸上字迹漫漶,看不清写什么。

2)但如果少用油糖,採用唐人街幸运签饼的烘烤法,就会干硬无风味。

3)那时的汉人社区有派驻监视的蒙古人,如果好死不死,恰巧被个喜欢甜食又懂中文的鞑子吃到了,岂不坏事?

4)没有更好的方法吗,例如密码、暗号、耳语或者血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