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无法具体说出来到底担心什么事,也不清楚那个工作环节引起压力,但是身心始终处于不舒服的状态,小心!这可能就是长期压力的征兆。
请试着回答以下问题,测试一下你的压力指数。
Q1:你最近是否常感到紧张,觉得工作总是做不完?
Q2:你最近是否老是睡不好,常常失眠或睡眠品质不佳?
Q3:你最近是否有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的情况?
Q4:你最近是否常忘东忘西、变得很健忘?
Q5:你最近是否常觉得胃口不好?或胃口特别好?
Q6:你最近六个月内是否不只一次生病?
Q7:你最近是否常觉得很累,假日都以睡懒觉度过?
Q8:你最近是否常觉得头痛、腰痠背痛?
Q9:你最近是否常和别人有不同意见?
Q10:你最近是否注意力难以集中?
Q11:你最近是否觉得未来充满不确定感?充满恐惧感?
Q12:有人说你最近气色不太好吗?
作者简介
陈庆洲
哈佛健诊专业预防医学中心院长。长期关注国人健康问题,对压力造成人体的伤害感受颇深,希望能借此书提供最有效的纾压处方。着有《微营养大健康》。
经历:
美国压力学院研究员
美国哈佛大学布列根妇女医院交换学者
财团法人恩主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卫生署立台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国立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总医师
私立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毕业
第一章 打开压力的神祕黑盒
第二章 为什么会有工作压力?
第三章 压力的潜在杀伤力
第四章 做一个聪明的烦恼者
第五章 让身心动起来
第六章 上班族的减压厨房
后 记 压力管理的学习应该从小开始
工作是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它提供我们成就感、经济来源。职场的特殊性在于,代表一个人离开父母庇佑,象征独立个体的一种存在状态。包括人际网路、寻找另一半、养育下一代等等,都是从职场生涯所衍生出来的。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缺乏这些难道就不能生存吗?当然可以,但是会变成社会边缘的弃儿。不过别以为舍弃工作压力就可以高枕无忧,边缘人也有自己的社会压力。
职场压力和其它压力有什么不同?
职场压力是现代人在社会生存所必须面对的、承受的。基本上,它和其它压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因为担心、因为改变所引起的身心反应。如果真要严格区别的话,工作压力只是根据社会学的分类。
现代职场讲求大能力,包括语言、谈判沟通…等能力都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管理压力的能力也算是一种职场大能力。因为压力会压抑前脑,而前脑是大脑内主掌理智的地方。一旦我们学会不受压力控制,就不会轻易做出非理性的举动、决策,自然能够让人在职场上表现的更好。
情绪本身是处理压力的一种方式,压力管理很多时候就是情绪管理。任何情绪都是表现的一部份,可以隐藏于内不为人所察觉,也可以透过行为举动外显出来。就像丢一颗石头到一杯液体里面,会激出什么样的水花或涟漪,得由眼前是水、油还是其它成份来决定。同样的状况发生,每个人的情绪反应也会不同,全看人格特质和经验判断的过程。
非理性的反应,容易让人产生悔意。如果老板骂你一句、你回一句,老板拍桌子、你也拍桌子。一时冲动做出的反应会造成后续连环反应,老板可能恼羞成怒记你处份、或是记恨在心常找麻烦,收拾烂摊子的压力更大。
与压力和平相处
压力本身有它正面的功能,适度担心对生活和工作绝对有其必要。更何况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担心,但是至少可以让担心变成有理由,减少无谓的担心,也就能减轻不必要的压力。
压力到底是菠菜还是毒药?关键在于如何「施与受」。
比方说,参加游泳比赛的选手,求胜过程中势必会担心对手的实力、担心自己的表现,适度的担心可以激发体内的贺尔蒙分泌,肾上腺分泌帮助血糖升高、肌肉容易获得营养素,选手可能会有更好的成绩表现。但是万一担心过度,超过界线时就可能产生反效果了,贺尔蒙变成障碍,肾上腺分泌过多引起肌肉僵硬不协调。
真正的压力管理,目标不是将压力完全解除,而是学习调整面对压力的反应。一旦身心处在稳定的状态时,做出的反应才不会失去理智。老实说,再高明的大师都无法教大家,当老板交付额外任务时,你应该回答Yes还是No。
压力管理是要教大家如何把对于压力的反应,调整到身心最适当的状态,并不是要教大家遇到什么事件(压力)时,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也是本书的主要重点,针对压力引起的身心反应,以及如何透过了解身心的受压状态,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调整作息,达到与压力和平相处的目的。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回避压力存在的负面影响,而是坦然地承认了压力的确会让人感到疲惫、焦虑甚至沮丧。但它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巧妙地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压力?这些压力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它鼓励我们跳出“被压力压垮”的思维模式,而是去审视压力的来源,并从中找到可以转化的可能性。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认知重构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在面对挫折时,不再一味地自责,而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寻找解决的突破口。这就像是给我的思绪注入了一剂清流,让我在混乱中看到了秩序。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聊天,他们分享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实操经验。书中穿插了许多案例,这些案例真实而鲜活,让我看到了书中提到的方法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深呼吸练习、写情绪日记,还有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负面情绪在体内发酵。我尝试着在工作之余练习其中的一些技巧,发现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那些曾经让我烦躁不安的情绪,似乎变得更容易掌控了。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际效果的人,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关注它提供的实用性。让我欣慰的是,它确实给出了许多可以立刻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法。从时间管理的小技巧,到如何与同事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再到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和指导。我尝试着在工作中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发现同事之间的误解减少了,团队的协作也更加顺畅。这种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化,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常高,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贴心的“伙伴”,陪伴我在职场生涯中不断前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压力”这个词的定义。我过去总是把它看作是洪水猛兽,恨不得能彻底摆脱它。但这本书告诉我,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甚至可以是一种信号,提示我们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成长。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论述,让我开始思考,那些让我感到棘手的任务,是否也隐藏着让我学习新技能、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它并没有给我一套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而不是被动地承受。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压力特别大的项目周期里偶然翻到的。当时每天都像被巨石压顶,睡眠严重不足,情绪也跌跌撞撞。拿到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想着也许能从中找到一点点喘息的空间。但读着读着,我惊喜地发现,它并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也不是一味地告诉你“要积极乐观”。相反,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许多普通上班族都会遇到的困境,比如被老板误解、和同事摩擦、面对棘手客户时的无奈,还有那种“明明很努力,却看不到成效”的挫败感。作者在描述这些情境的时候,仿佛就坐在我身边,一字一句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