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干癣与干癣性关节炎

认识干癣与干癣性关节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干癣
  • 银屑病
  • 干癣性关节炎
  • 皮肤病
  • 关节炎
  • 免疫系统疾病
  • 疾病预防
  • 健康科普
  • 医学科普
  • 皮肤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干癣与干癣性关节炎的真正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先天体质受到后天环境诱发所致。就症状言,前者(干癣)常自觉痒、刺激感、灼热或刺感,皮肤敏感、痛、出血,以及碰水不舒服。而后者(干癣性关节炎)好发于手指、脚趾、脚踝、膝盖及嵴椎、荐肠骨等部位,患者常自觉关节疼痛、僵硬,或有明显的疲倦感。

  治疗方面,干癣主要以外用药膏、口服制剂、浸泡或照光疗法、生物制剂注射缓解;而干癣性关节炎的治疗是全方面的,包括物理或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书中详述各种药物的作用与禁忌,患者或有遗传顾虑者一定要细读。

作者简介

蔡呈芳
台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美国医师考试通过 (ECFMG)
台大皮肤部住院医师、 总医师、省立台南医院主治医师
美国Jefferson大学皮肤病理研究(Dr. Bernard Ackerman)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修皮肤老化及皮肤保养
行政院卫生署化妆品咨询委员
第一届美容师乙级考试召集委员
美发乙级及丙级考试委员
美国皮肤科学会、欧洲皮肤及性病学会会员

现任:
台大皮肤部主治医师
台大皮肤科助理教授
台湾皮肤科学杂志主编
台湾皮肤科学会理事
台北护专皮肤科学会专科医师考试委员
台大医院美容讲座负责人

特别门诊:
落发、干癣、果酸换肤、 除皱、止汗及色素移殖
首先引进:肉毒桿菌素美容注射、皮肤科PDT光动力疗法、落发评估照像评估系统、台大医院脉冲光治疗(Vasculight)、玻尿酸美容注射。

规划设立:
皮肤生理检查室、皮肤门诊照光治疗中心

目录 第一章:皮肤的奇妙世界 1.1 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 1.2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1.3 皮肤的防御机制:抵御外界侵袭 1.4 皮肤的常见问题与识别 第二章:探索免疫系统的奥秘 2.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2 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 2.3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 2.4 免疫失调:失衡的代价 第三章:关节的构造与运动原理 3.1 骨骼、软骨与滑膜:关节的基石 3.2 关节的运动机制与生物力学 3.3 关节的营养与修复 3.4 关节的常见退行性变化 第四章:呼吸系统的日常维护 4.1 呼吸道的结构与气体交换 4.2 肺部:生命的动力源泉 4.3 呼吸频率与深度的调节 4.4 维护呼吸系统健康的日常习惯 第五章:消化系统的精密运作 5.1 从口腔到肠道的旅程 5.2 消化酶的作用与营养吸收 5.3 肠道菌群:我们体内的隐形伙伴 5.4 关注消化系统的信号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的动力与节奏 6.1 心脏:永不停歇的泵 6.2 血管网络:物质运输的动脉与静脉 6.3 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6.4 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基石 第七章: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 7.1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与脊髓 7.2 周围神经系统:信息的传递者 7.3 感觉、运动与自主神经功能 7.4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适应能力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的调控艺术 8.1 激素:身体的化学信使 8.2 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 8.3 代谢、生长与生殖的调控 8.4 认识内分泌失衡的常见表现 第九章:泌尿系统的净化工作 9.1 肾脏:体内的精密过滤器 9.2 尿液的形成与排泄 9.3 水盐平衡的维持 9.4 膀胱的储存与排空功能 第十章:肌肉骨骼系统的力量与支撑 10.1 骨骼的形成、重塑与矿物质 10.2 肌肉的收缩机制与能量供应 10.3 肌腱与韧带:连接与稳定 10.4 应对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初步措施 --- 第一章:皮肤的奇妙世界 1.1 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这个覆盖我们身体表面的“外衣”,远非一层简单的屏障。它不仅是我们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更是体内稳态维持的关键参与者。本章将深入探讨皮肤的多层结构,揭示其在保护、感觉、调节温度乃至维生素合成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将从最表层的角质层,到富含血管和神经的真皮层,再到底下负责储存能量的皮下组织,全面解析这一复杂器官的工程学奇迹。了解皮肤的正常生理状态,是识别任何异常变化的基础。 1.2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被划分为清晰的三个主要层次: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负责更新换代和防水功能;真皮层则承载着汗腺、皮脂腺、毛囊、感觉受体和弹性纤维,赋予皮肤强度和柔韧性;皮下组织则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起到缓冲和保温的作用。我们还将讨论皮肤附属器——如头发和指甲——它们虽然看似次要,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保护和辅助功能。 1.3 皮肤的防御机制:抵御外界侵袭 皮肤的防御能力是多维度的。首先是物理屏障,角质细胞紧密排列,阻止病原体入侵。其次是化学屏障,皮脂膜的弱酸性环境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更重要的是,皮肤内存在着成熟的免疫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它们是皮肤免疫反应的第一道哨兵。本节将重点介绍皮肤如何通过这些机制,抵抗物理损伤、化学刺激和微生物的侵袭。 1.4 皮肤的常见问题与识别 皮肤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许多内部的系统性疾病都会首先在皮肤上显现出蛛丝马迹。本节将概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皮肤问题,例如干燥、瘙痒、皮疹的常见形态(丘疹、斑块、水疱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初步的视觉和触觉特征,判断问题可能的方向,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打下基础。 --- 第二章:探索免疫系统的奥秘 2.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网络,由淋巴器官(如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构成。它的核心功能是区分“自身”与“非自身”,并清除威胁健康的入侵者。我们将描绘这个复杂系统的运作地图,理解不同免疫细胞的分工合作。 2.2 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 免疫反应分为两大阵营:固有免疫(快速、非特异性)和适应性免疫(缓慢、高度特异性)。固有免疫如同快速反应的警察,随时待命;而适应性免疫则像需要时间训练的特种部队,一旦被激活,能产生长久的记忆。本章将对比这两种免疫反应的启动机制、作用分子和应答速度的差异。 2.3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不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的能力,这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一旦耐受机制被打破,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将自身的健康细胞和组织识别为敌人,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我们将探讨调控免疫耐受的关键环节,以及免疫系统失控的潜在后果。 2.4 免疫失调:失衡的代价 免疫系统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表现为身体对无害物质(如花粉、食物)产生过度反应。功能低下则使机体容易受到感染。理解免疫系统如何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至关重要。 --- 第三章:关节的构造与运动原理 3.1 骨骼、软骨与滑膜:关节的基石 关节是连接骨骼的枢纽,是实现运动的基础。本章从解剖学角度剖析一个功能完善的关节所必需的要素:提供支撑和连接的骨骼、起到减震和润滑作用的关节软骨、以及产生滑液以滋养和减少摩擦的滑膜组织。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组件的生物学特性。 3.2 关节的运动机制与生物力学 关节的运动并非简单的骨头间的摩擦,而是涉及复杂的肌肉牵引、韧带稳定和软骨的弹性变形。本节将引入基础的生物力学概念,解释关节在不同负荷下如何分散压力,以及正常的运动范围是如何被精确控制的。 3.3 关节的营养与修复 关节软骨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依赖于滑液的渗透和压力变化带来的“海绵效应”。我们将探讨关节软骨的代谢特点,以及它在损伤后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解关节的脆弱性。 3.4 关节的常见退行性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或过度使用,关节会发生自然磨损。本章会描述最常见的关节变化,例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这些变化是关节功能退化的普遍现象,是认识所有运动系统疾病的起点。 --- 第四章:呼吸系统的日常维护 4.1 呼吸道的结构与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从鼻腔到肺泡,形成了一条高效的气体通道。本章详细描述从上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到下呼吸道(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的结构分工。重点阐述肺泡这一微小结构如何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高效交换。 4.2 肺部:生命的动力源泉 肺部作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其弹性和血供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肺部的血流分布特点,以及呼吸肌群(如膈肌)如何协同工作,驱动每一次呼吸运动,确保机体持续获得必需的氧气。 4.3 呼吸频率与深度的调节 呼吸并非完全自主的行为,而是受到脑干的精密控制。本节将介绍化学感受器(检测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水平)和机械感受器如何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动态调节我们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以适应运动或休息状态。 4.4 维护呼吸系统健康的日常习惯 良好的呼吸习惯和环境管理对肺部健康至关重要。本章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戒烟的重要性,以及适当的胸廓活动性锻炼,以维持肺功能的最佳状态。 --- 第五章:消化系统的精密运作 5.1 从口腔到肠道的旅程 消化系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消化与吸收管道。本章将循序渐进地介绍食物从入口开始的整个过程:机械和化学消化在口腔、胃部、小肠和大肠中如何分工协作,将复杂的食物分子分解成可供身体吸收的营养素。 5.2 消化酶的作用与营养吸收 消化酶是分解食物的生物催化剂,它们在不同pH环境下发挥作用。我们将聚焦于关键消化酶的功能,并探讨小肠绒毛结构如何优化吸收表面积,实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有效吸收。 5.3 肠道菌群:我们体内的隐形伙伴 肠道微生物群落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这些共生的细菌对营养的最终消化、维生素的合成乃至免疫系统的成熟都起着关键作用。本节将阐述肠道菌群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5.4 关注消化系统的信号 消化系统异常常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形式表现。了解这些常见信号的潜在含义,有助于早期识别消化道功能是否出现偏差,是维护身体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的动力与节奏 6.1 心脏:永不停歇的泵 心脏被形象地称为“生命的发动机”。本章将细致描绘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的精确开关机制,以及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如何确保血液被有效、协调地泵送到全身。 6.2 血管网络:物质运输的动脉与静脉 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中流动,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运输网络。我们将区分动脉(高压输送)、静脉(低压回流)和毛细血管(物质交换中心)的结构和功能差异,理解血液循环的回路。 6.3 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血压是驱动血液循环的必要力量,但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损害器官。本节将解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生理意义,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如何实时微调血管张力和心输出量,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6.4 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基石 心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本章将强调规律的有氧运动、健康饮食(如低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维护血管弹性、降低血脂和管理血糖的重要性,它们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策略。 --- 第七章: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 7.1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与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大脑和脊髓的集合体,负责处理信息、做出决策和控制行为。我们将概述大脑的各个主要区域——如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及其各自在认知、运动协调和生命维持功能中的作用。 7.2 周围神经系统:信息的传递者 周围神经系统(PNS)是连接中枢与身体各器官的电缆网络。它包括传入神经(收集感觉信息)和传出神经(传递运动指令)。理解神经传导的电化学原理是认识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基础。 7.3 感觉、运动与自主神经功能 神经系统控制着从疼痛感知到肌肉收缩的方方面面。本章将探讨感觉信息是如何被编码和传输的;运动指令又是如何精确调控骨骼肌的;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如何无意识地调控心跳、呼吸和消化等内脏活动。 7.4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适应能力 神经系统并非一成不变。神经可塑性意味着大脑和神经通路可以根据经验和学习进行重组。这种适应能力是康复训练和技能习得的基础,也是理解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潜力的关键。 ---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的调控艺术 8.1 激素:身体的化学信使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远距离调控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些化学信使通过血液循环,精准地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本章将介绍激素作用的“锁与钥”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8.2 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 我们将逐一考察主要的内分泌腺体: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指挥”)、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重点解析它们分别分泌的关键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皮质醇)及其在维持体内平衡中的核心作用。 8.3 代谢、生长与生殖的调控 激素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核心作用。从童年的生长发育、青春期的性成熟,到成年后的能量代谢和应激反应,都离不开内分泌系统的精细调控。 8.4 认识内分泌失衡的常见表现 激素水平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引发显著的生理变化。本节将介绍功能亢进(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功能减退(如糖尿病)可能导致的常见症状,帮助读者识别这类系统性问题的早期迹象。 --- 第九章:泌尿系统的净化工作 9.1 肾脏:体内的精密过滤器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其功能远超排泄废物。肾脏的数百万个肾单位每天过滤和重吸收大量的血液,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本章将深入肾脏的微观结构,理解其过滤的效率和选择性。 9.2 尿液的形成与排泄 尿液的形成过程涉及三个关键步骤:肾小球的超滤、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我们将追踪血液中代谢废物(如尿素)是如何被清除的,以及水和必需物质又是如何被高效回收的。 9.3 水盐平衡的维持 肾脏是调控体液容量和盐浓度的主要器官。通过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等激素的精确作用,肾脏确保我们不会脱水,也不会因水潴留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9.4 膀胱的储存与排空功能 泌尿系统还需要一个可靠的储存和排泄机制。本节介绍膀胱的肌肉结构如何实现高容量储存,以及复杂的神经反射如何协调膀胱收缩和括约肌放松,完成正常的排尿过程。 --- 第十章:肌肉骨骼系统的力量与支撑 10.1 骨骼的形成、重塑与矿物质 骨骼是身体的支架,它是一个动态的组织,不断地被分解(破骨细胞)和重建(成骨细胞)。本章将探讨骨密度的维持机制,以及钙和磷等矿物质在骨骼强度中的关键地位。 10.2 肌肉的收缩机制与能量供应 肌肉组织赋予我们运动能力。我们将解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丝滑行理论,这是肌肉产生力量的分子基础。同时,讨论肌肉在不同强度活动下如何利用不同的能量来源(如ATP、糖原)维持运作。 10.3 肌腱与韧带:连接与稳定 肌腱连接肌肉与骨骼,是传递力量的绳索;韧带连接骨骼与骨骼,是关节的稳定器。理解它们富含胶原蛋白的特性,有助于认识过度拉伸或撕裂对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0.4 应对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初步措施 本章最后将概述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如扭伤和拉伤。介绍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等基础急救措施,强调在专业诊断前如何稳定损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恶化。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识干癣
1、何谓干癣?是不是就是牛皮癣?
2、干癣与一般的癣有何不同?与俗称的红孩儿又有何不同?
3、干癣的皮肤结构和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
4、干癣成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诱发?
5、什么是第一型及第二型T细胞免疫?
6、干癣与异位性皮肤炎有关吗?
7、我的干癣似乎与照片上的不一样,请问干癣是不是有好几种不同类型?
8、什么是寻常性干癣?
9、什么是红皮症型干癣?
10、何谓脓疱性干癣?有何症状?
11、什么是点滴型干癣?
12、什么是掌跖疱症。
13、受到干癣影响的指甲与灰指甲有何不同?
14、干癣会不会引起掉发?
15、医生说我是「类干癣」,类干癣是不是干癣?
16、干癣是不是一种癌?干癣患者是不是比较容易罹癌?
17、干癣患者怀孕、哺乳时要注意那些事项?
18、怀孕和月经期间会加重干癣病情吗?
19、干癣会不会痊癒?
20、干癣的罹患率有多高?为何黑人的罹患率偏低?
21、干癣会不会诱发其他皮肤疾病?或併发内脏疾病?
22、干癣对生活品质有何影响?
23、什么是SF-36?
24、干癣会不会遗传?
25、干癣基因研究的价值何在?
26、干癣是遗传性的,为甚么家人中只有我被遗传到?
27、干癣患者常有的困扰是什么?
28、干癣基因的研究目前进展如何?
29、干癣有哪些诱发因素?
30、压力如何诱发干癣?
31、干癣患者会不会比较容易併发其他皮肤病,例如皮肤癌?
32、生殖器干癣有何特点?
33、最近有很多朋友被诊断为「干癣性关节炎」,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吗?
34、干癣患者是否可以免除兵役?
35、小儿干癣与成人有何不同?
36、干癣的西方医学饮食观如何?
37、健康食品对干癣是否有益?
38、中医如何看待干癣?
39、感染与干癣的关系如何?
40、干癣有哪些免疫异常?
41、抽菸与干癣关系如何?
42、饮酒与干癣关系如何?
43、什么是超级抗原,与干癣有何关系?
44、何谓第一型及第二型干癣?
45、何谓干癣的同形现象?
46、为何消炎药会导致干癣恶化?
47、神经病变与干癣成因有什么关系?
48、人类乳突病毒与干癣有什么关系? 49、干癣患者能否结婚生子?
50、情绪是否会影响干癣?

第二章 干癣怎么治疗?
1、干癣如何治疗?
2、干癣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3、干癣患者洗澡时应该注意哪些情况?
4、住院治疗干癣会不会较快好?
5、以类固醇治疗,要注意些什么?
6、如何判断外用类固醇强度?
7、以维生素D治疗效果如何?
8、外用维生素A酸有什么使用宜忌?
9、外用免疫抑制剂有哪些?如何使用?
10、什么是焦油?如何使用?
11、何谓短期接触疗法?
12、何谓照光疗法?
13、照光疗法利弊为何?
14、照光疗法为什么有效?
15、什么是光化学疗法?
16、照光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7、照光前能不能擦药膏或乳液?
18、干癣照光疗法是不是与日晒相同?
19、窄波段UVB治疗有何优劣点?哪些医院有311UVB照光机?
20、维他命A酸的效果如何?
21、抗癌药也可用于治疗,但是否安全?
22、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Neoral新体睦)用于治疗干癣的效果如何?
23、什么是Fumaric acid esters?
24、如何治疗头部干癣?
25、指甲也被侵犯时要如何处理?
26、干癣病不是癣,为什么曾听说有人用「癣药」治好过干癣?
27、治疗干癣「不能打针」吗?
28、何谓干癣的日间看护疗法?
29、干癣能用雷射治疗吗?
30、干癣能否用冷冻、电烧等方法直接去除、破坏病灶?
31、光动疗法在治疗干癣方面的效果如何?
32、中草药如青黛对干癣方面的效果如何?
33、中医对干癣患者有何食疗建议?
34、常见的PASI是甚么意思?
35、干癣合併关节炎时,治疗上有无特别考量?
36、在治疗生殖器干癣方面,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37、报告中曾经提到哪些药物会诱发干癣或使干癣恶化?
38、干癣有哪些药浴治疗法?
39、如何选择干癣口服药物?
40、什么是生物制剂?
41、用于治疗干癣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42、Enbrel如何使用,疗效及安全如何?
43、如何使用Raptiva,疗效及安全如何?
44、Amevive如何使用,疗效及安全如何?
45、Remicade如何使用,疗效及安全如何?
46、Humira如何使用,疗效及安全如何?
47、各种生物制剂间优缺点比较如何?
48、以干癣生物制剂治疗的一般共识为何?
49、什么是人体试验?
50、还有那些新疗法?

第三章 认识干癣性关节炎…
1、什么是干癣性关节炎?
2、历史上何时发现干癣性关节炎?。
3、干癣性关节炎患者差不多有多少人?
4、干癣性关节炎的成因为何?
5、干癣性关节炎有那些遗传因素?
6、有无遗传因素可预测干癣性关节炎的严重度?
7、没有罹患干癣,会不会出现干癣性关节炎?
8、干癣性关节炎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9、干癣性关节炎患者皮肤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10、干癣性关节炎除了侵犯皮肤及关节外,患者还有哪些症状?
11、干癣性关节炎有哪些的表现方式?
12、干癣性关节炎会时常出现颞颚关节痛吗?
13、什么是「骨接点」病灶?
14、如何诊断干癣性关节炎?
15、干癣性关节炎需与那些症状作鑑别诊断?
16、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17、如何诊断僵直性关节炎?
18、如何诊断骨关节炎?
19、甚么是Reiter氏征候群?
20、什么是反覆性风湿症?
21、什么是纤维性肌炎?
22、什么是HLA?
23、干癣性关节炎的 X-光检查有何特点?
24、干癣性关节炎在组织病理学下有何异常?
25、干癣性关节炎在血清及免疫学上有何异常?
26、干癣性关节炎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27、干癣性关节炎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
28、什么是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 ?
29、有哪些常见的NSAID?
30、甚么是肿瘤坏死因子?
31、常用于干癣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有那些?疗效如何?
32、各种生物制剂对干癣性关节炎疗效有何不同?
33、常用于治疗干癣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有那些副作用?
34、如何评估干癣性关节炎药物的疗效?
35、甚么是HAQ?
36、甚么是Sharp scoring?
37、什么是ACR?
38、什么是PsARC?
39、什么是DAS28?
40、如何选择不同的干癣性关节炎治疗方式?
41、在那些情形下,干癣性关节炎可能会迅速恶化,需要进行积极治疗?
42、干癣性关节炎患者怀孕时可以服药吗?
43、干癣性关节炎的病程及预后如何?
44、干癣及干癣性关节炎的关系如何?非常密切吗?
45、感染与干癣性关节炎的关系如何?
46、爱滋病干癣性关节炎与传统干癣性关节炎有何不同?
47、干癣性关节炎在小孩子的表现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48、还有哪些药品可能对干癣性关节炎有用?
49、干癣性关节炎患者需不需要服兵役?
50、皮肤科医师在治疗干癣性关节炎上扮演何种角色?

图书序言

自序

关心有苦难言的干癣患者  蔡呈芳医师

  自从负责干癣特别门诊,基于干癣卫教的重要性,陆续编写了干癣治疗患者手册,及干癣问答集。由于干癣研究的进展迅速,手册更新的速度赶不上相关研究,因此成立了卫教网站,之后并扩大内容包括一般及美容皮肤问题。多数患者的问题其实都能在网站中找到答案,唯一缺乏系统性整理的就属干癣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在干癣门诊中其实是相当常见的,只是多数患者由于临床疼痛感较轻微,所以并未被重视,但也因此导致部份患者门诊就诊时已经产生严重关节变形。传统的治疗只在消炎止痛,但目前由于干癣性关节炎的观念及药物都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许多关节破坏其实都是可以早期侦测及预防的。除了用药,复健及心理调适也很重要,因为痛的感受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十分明显。干癣性关节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要保持耐性,不要轻易放弃,也不应轻信偏方,并且学习放松心情。由于干癣患者国内原本就不多,特别是干癣性关节炎的患者族群更少,市面上并无较完整介绍的书籍,因此除收录原先两本手册内容,并大幅改写,加上详细的干癣性关节炎介绍,希望这本专书能够对希望进一步了解干癣及干癣性关节炎的医师及患者有所帮助。由于发行量不多,短期内可能不会迅速更新再版,但新的相关资讯会在个人网页上即时更新。

图书试读

P.17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中国大陆统一改称,这种用法是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干癣的误解,而且较易令人望文生义,可以反映这种皮肤病的特征:具有特殊红斑和干白色鳞癣等,但也有病友发现以注音输入法「银屑」成为「淫亵」,也不见得较好。从以上的分析看来,古籍中的「干癣」一词是不是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干癣」其实大有疑问。

2. 干癣与一般的「癣」有什么不同?与俗称的「红孩儿」又有何不同?
干癣与一般的「癣」有什么不同呢?通常西医都把「癣」定义为「霉菌感染」,甚至《辞源》中也将干癣解释成「系由一种病菌寄生而起」,其实是极大的错误。因为「干癣」与一般会传染的「癣」并不一样(不会传染);在医学上,「癣」这个字也用在非霉菌感染疾病之上,如「红癣」就是细菌感染。
引起更大误解的是俗称红孩儿的「鱼鳞癣(ichthyosis)」,出名的「穿山甲人」,就是一种鱼鳞癣。这是一类表皮角化异常疾病,轻微者只有小腿会在冬季或寒冷时出现鱼鳞般的固着性皮屑,但严重者一出生就全身包裹在厚皮

P.62
善,效果往往也无法维持。另外一种号称「男性青春荷尔蒙」的DHEA也一样,虽然患者的数值较低,却无良好的使用研究报告。至于国内流行的引藻片,可能因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及PPAR活化济。在成大医院皮肤科曾有临床试,似乎对干癣性关节炎有些效果。
当红健康食品
其他当红的健康食品还有免疫力增强剂,例如灵芝、巴西蘑菇、冬虫夏草、桑黄、蜂胶等,不仅业者努力推广,连政府都在宣导增强免疫力以对抗禽流感;在防癌文宣中,「活化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论点。其实免疫力并不是愈强愈好,太强反而会造成人体的负担;在干癣的治疗上也一样。

研究者最初以为干癣的成因是表皮代谢过快,现在则普遍相信问题主要出在免疫机转上免,亦即免疫过强,不是免疫不足。而且除了 TH1的活性增强之外,一些原始的免疫力也有增强现象。在这种免疫力已经过强的情况下,如果再盲目予以活化,只会让皮肤内已经蓄势待发的TH1发炎细胞火上加油。在体外研究中,灵芝会让IL-12上升得特别明显,而IL-12正是引起干癣致病细胞TH1活化的上游因子。老鼠脾脏细胞的体外研究也发现,冬虫夏草萃取物会使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及IL-12增加。而正常饮食中的菇类,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问题应该比较小,但最近也有媒体指出,金针菇具有活化免疫的效果,螺旋藻似乎也具有相似的功能。至于蜂胶,虽然有活化TH1细胞的效果,但也会增强调节性的TH3细胞

P.79
一般,此时单凭外用药已经不足以控制,当然需要迅速投予全身性治疗。
前面说过,干癣的治疗与保健存在着相当明显的个别差异;治疗时并不是用药越重越好,而需依照病程的进展,区分进展期或静止期;再依照病灶的范围大小、厚薄,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等等因素多方考虑。否则刺激过度,可能会在治疗或停药时出现红皮病或脓疱;当然对于静止期的肥厚干癣病灶,就可以尝试用勐药。临床上常有患者提到,某人的「牛皮癣」以特殊的民俗疗法或刺激物质治疗,「烧掉了一层厚皮」以后竟然痊癒了,以后也未再复发。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牛皮癣」,很可能只是神经性皮肤炎或厚皮型足癣,而不是干癣病。因为干癣的病灶有同形化现象,刺激愈严重,愈容易恶化;有时甚至刺激了正常皮肤以后也会形成干癣,所以要小心。

2. 干癣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治疗干癣的方法很多,目前大致可分为外用(包括浸泡)、口服药、照光及生物制剂注射四大主流,但往往合併使用(combination therapy),尤其是以口服药及照光治疗交替进行,以减少副作用,称为交替疗法(rotational therapy)。一般的治疗大都优先使用外用药,如果病灶的范围较广或疾病不稳定时,则採用照光疗法、口服疗法或生物制剂注射。病情严重时才先用较强的药物,以后稳定了就慢慢减少用量,称为阶段式疗法(sequential therapy)。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是个很注重健康的人,平常也会看一些关于常见疾病的科普书籍,但对干癣和干癣性关节炎这类疾病了解不多。这本书的书名“认识干癣与干癣性关节炎”听起来就很有导引性,好像能帮助我们这些“门外汉”建立起对这个疾病的基本认知。我特别好奇,干癣和干癣性关节炎这两种疾病,它们的发生机制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不是说,得了干癣就一定有得干癣性关节炎的风险?书里会不会解释清楚这种因果关系或者关联性?我希望作者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比如,为什么会有这种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他们最需要了解的医学常识有哪些?比如,关于治疗,有哪些常见的药物类型?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是什么?有没有一些关于药物副作用的提醒,以及如何应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疾病,更能给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告诉他们虽然是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生活的。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干癣”这个词不算陌生,但总觉得它离我有点远,或者只是觉得是皮肤上的一些小问题。然而,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就被诊断出患有干癣性关节炎,他的变化让我非常震惊。他不止是身上有红斑鳞屑,更严重的是关节开始疼痛、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的时候,感觉全身都动不了,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看到他受到的折磨,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复杂和痛苦。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干癣”和“干癣性关节炎”,这让我觉得它应该会很系统地介绍这两种疾病。我非常想知道,对于像我朋友这样已经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有没有一些专门的治疗方案?这些治疗方案和单纯治疗皮肤干癣有什么不同?除了医学上的治疗,书中是否会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在情绪管理、压力应对方面,患者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与疾病共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具象化的指导,比如,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关节不适,应该如何判断是否与干癣有关?或者,在饮食上,有哪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炎症,哪些食物则有益于控制病情?

评分

我对这类疾病一直抱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我曾在社区医疗中心工作过,接触过一些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病人,深知疾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很可能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我特别想了解,书中会如何解读“干癣性关节炎”这个术语?它仅仅是指干癣患者同时罹患关节炎,还是说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过程?我希望作者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比如基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来探讨疾病的成因,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另外,在诊断方面,书里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干癣性关节炎早期迹象的建议?例如,有哪些特定的关节疼痛或僵硬的特征,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我尤其关心他们的长期管理和预后。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如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指导?还有,对于疾病的管理,除了医学治疗,是否会涉及一些社会支持、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评分

我一直对医学科普类的书籍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可能遇到的疾病,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最近刚好在留意关于风湿免疫疾病的内容,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干癣我算是有点认识,知道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但“干癣性关节炎”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皮肤的问题。我很好奇,为什么有些干癣患者会发展出关节炎?这两种疾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书里会不会解释这种病理机制?我特别想知道,干癣性关节炎在早期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信号,以及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疾病在症状上有什么区别,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对于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非药物的辅助疗法,比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或者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能对病情起到积极作用?毕竟,长期的药物治疗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如果能有更多元的治疗选择,对患者来说会是很大的福音。这本书的副标题“认识干癣与干癣性关节炎”感觉很扎实,希望内容也能像名字一样,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两个疾病的方方面面。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就像是及时雨!我身边就有亲戚被干癣和干癣性关节炎困扰了很久,一开始只是皮肤痒痒的、有鳞屑,后来发展到关节肿痛,走路都变得困难。看他们受苦,我们做家人的也跟着揪心。市面上关于这类疾病的书籍不算少,但大多都比较专业,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多术语都看得一头雾水,很难真正理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感,反而有一种温暖和希望。我特别期待里面能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解释清楚干癣和干癣性关节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之间的关联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只有皮肤问题,有些人还会影响关节。而且,我最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实际可行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生活上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饮食上有没有什么禁忌或者推荐?运动方面,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要避免?这些都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如果能有一些患者的真实案例分享,或者专家的一些暖心鼓励,那就更好了,毕竟,疾病的治疗,除了医学上的干预,心理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