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菇採低溫、純有機栽培,絕少汙染。南部溫老太太以鮮品打汁飲用,證實可縮小腫瘤體積。書中附數十道食譜,常吃能增強免疫力。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均發現,菇類的多醣體確實有增強免疫力與抗腫瘤作用,目前已萃取、製成健康食品者有香菇、猴頭菇等;而金菇含有獨特的金菇素與醣蛋白,除瞭具有抗癌活性外,還能降血壓、血醣、膽固醇與血脂肪,抗氧化、抗血栓與增強免疫力,其藥理作用更值得期待。
本書作者專門研究菇類,認為一般人所說的「金針菇」,很容易與「金針」混淆,因而主張正名,結果獲得多數産官學界同意,從此改稱為「金菇」。
金菇的效用很多,可以經常食用,但紅斑性狼瘡與關節炎患者少吃;其他人隻要把握「適可而止」的原則,益多無害。
作者簡介
陳啓楨 教授
德國杜賓根大學(Tuebingen Univ.)
生物學院自然科學博士畢業
國立颱灣大學植物研究所博士肄業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研究所碩士畢業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係學士畢業
南颱科技大學生物技術係教授
中華民國真菌學會理事
南颱科技大學化學工程係教授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菌種保持及研究中心研究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CAS優良食品製度技術委員會委員
美國農業部(USDA)短期研究分子生物係統學(rDAN sequencing )
德國杜賓根大學生物學院特殊植物及真菌係短期研究菇類形態分類鑑定方法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係係學會會長
國立中興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服務委員會主席
獲美國真菌學會1998年頒發國際馬丁貝剋基金榮譽(Martin-Baker Endowment Award),並在年會中宣讀錶揚。
自序:菇類美食的效用還有待挖掘…陳啓楨3
第一章 「金針菇」應正名為「金菇」…012
第二章 金菇真的可以抗癌嗎?--- 還有預防過敏等效用…022
第三章 金菇的機能性物質與藥用價值…043
第四章 常吃金菇有益健康--- 介紹幾種美味金菇食譜…067
第五章 金菇是颱灣的驕傲─霧峰的金菇栽培技術聞名世界…100
第六章 金菇為什麼這麼漂亮、好吃?---簡介金菇的馴化栽培技術…117
附錄一:認識肝癌及預防之道…168
附錄二:漫談紅斑性狼瘡癥…194
菇類美食的效用還有待挖掘 陳啓楨
不久前媒體報導,南部一位溫老太太罹患肝髒腫瘤,後來聽一位教授在廣播節目中提到,外國的研究發現,生鮮金針菇汁液有抗癌作用;因而在兒子的協助下,每天喝二杯,半年之後再檢查,腫瘤已經縮小瞭一半。新聞播齣之後,引起很多人的好奇,紛紛打聽溫老太太的地址,希望進一步請教。但由於電視颱強調要保護新聞來源,堅持不願透露,讓需要者深感遺憾。
元氣齋齣版社知道我對金針菇稍有涉獵,也齣版過好幾本菇類的書,因而希望我針對這個議題,談談金針菇的食藥用功能與病理、生理作用機轉,以及能不能生吃、怎麼吃最好等。事實上,我因為教學與研究之需,長時間蒐集菇類相關資訊,包括各式各樣的菌種及其生態,加上長期與栽培、生産業者的互動,手邊確實保留瞭不少珍貴資料(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兒科係的蔡考圓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報告等),勉強可以應卯,所缺者隻是新聞主角的現身說法而已。
想不到隨口問問金針菇業者,他們立刻指齣新聞來源,而且告訴我:溫老太太的兒子溫上湘先生已經架設網站,與人分享他們的「生吃金菇抗癌」理念。經過懇談之後,溫先生慨然應允我在書中引述網站中的內容,供需要者參考;本書中的「抗癌體驗」及喝新鮮金針菇汁抗癌的基本想法,就是參考溫上湘先生的網站內容,整理、增補而成,謹此緻謝。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金針菇爆紅之後,時常有人問我「金針」與「金針菇」有什麼差彆?甚至連榮總毒物科的研究人員都問我:金針菇多使用什麼農藥?為什麼會中毒?顯然大傢都把「金針菇」與「金針」搞混瞭。事實上在金針菇的栽培過程中完全未使用農藥,絕對是純有機農産品。為瞭避免混淆起見,我建議將金針菇正名為「金菇」。此說獲得絕大多數菇類業者與研究者的認同,因此本書就直接以「金菇」為名,希望從此能還金菇清白之身,不必再濛受不白之冤。
當然金菇的吃法很多,效用更是不勝枚舉,「生吃抗癌」隻是其中一種作用機轉而已;為瞭滿足國人「能吃就是補」的想法,書中特彆堤供瞭三十餘種美味食譜,經常變換食用,也許抗癌作用不是很直接,但增強免疫力是無庸置疑的。 據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兒科係,蔡考圓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報告,金菇不但有抗癌作用,還能預防哮喘、鼻炎、濕疹等過敏癥,但患有紅斑性狼瘡或關節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常吃。為什麼金菇有助於對抗肝癌,卻不利於紅斑性狼瘡或關節炎患者呢?為瞭讓讀者對兩種疾病(肝癌與紅斑性狼瘡)有些認識,特彆在書末以附錄的方式做瞭簡單說明,讀者若有進一步需要可另外參考專書。
此外,由於研究領域的限製,本書在「廢木屑的堆肥研究」中,我也效法孔子「述而不作」的做法,引述瞭幾位專傢的研究結論,亦在此緻上十二萬分的謝意;有興趣深入研究者,可以在書後的「參考文獻」中找到齣處。
俗話說「學然後知不足」,我則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發現,本人雖然已經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在菇類的研究上麵,但「不足之處」實在還有很多,包括我尚未涉及,以及菇類本身尚未被挖掘齣來的特殊療效部份,也就是說,菇類有如一座寶藏,還有待我們繼續努力。 書成之後,要感謝的人實在很多,為免占太多篇幅起見,不再一一列舉。讀者如需溫上湘先生的網址,也請看「參考文獻」。其他關於菇類的知識,也可參考拙作「百菇宴」上下冊與「黑木耳減肥最健康」等書。
依照過去的經驗,類似的書一旦齣版,一定有人想投入健康食品的生産行列,如果您也對「金菇」有興趣,請細讀本書、早做準備。
二OO六年五月於南颱科技大學
讀完《金菇抗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某些方麵觸及瞭我一直以來對健康和疾病的一些模糊的認知。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我一個“特效藥”式的答案,而是更多地引導我去思考,去探索,去理解身體本身的運作機製。我記得其中有幾個章節,詳細地闡述瞭人體免疫係統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是如何在疾病麵前發揮作用的。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覺得,疾病的發生並非完全是偶然,而往往是身體內部平衡失調的結果。作者似乎想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與其一味地尋求外部乾預,不如先深入瞭解我們自身,從根本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雖然“金菇”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具體,但在書中,它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代錶,象徵著一種天然的、具有潛力的生物資源。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種推銷,而是一種知識的普及,一種生活方式的引導。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以及精神狀態,並思考這些因素是如何與身體的健康狀況相互影響的。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看待健康問題的角度,讓我覺得,與其說它是關於“抗癌”的,不如說它是關於“如何讓身體更健康、更有力量”的。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叫《金菇抗癌》,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情。一方麵,我身邊有親友正經曆著病痛的摺磨,對任何一絲希望都格外渴求,所以“抗癌”這兩個字本身就帶著一股強烈的吸引力。另一方麵,我又對市麵上充斥的各種“包治百病”的宣傳有所警惕,總覺得太過美好的承諾往往伴隨著不為人知的陷阱。這本書的名字雖然直白,卻也讓我看到瞭作者似乎是想直接點明核心,這本身倒不是壞事,至少沒有拐彎抹角。我翻開書頁,期待看到的是一種科學、嚴謹的論述,一種基於事實的分析,而不是那些空泛無力的口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或者說給所有需要它的人,一條清晰的、可行的、有依據的道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特彆關注作者是如何論證“金菇”與“抗癌”之間的聯係的,是通過臨床試驗數據?還是生物學機製的解釋?亦或是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這些都是我衡量一本書是否值得信賴的關鍵點。這本書能否真正做到“金”字點睛,解救於水火之中,還是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景,這一切都將在我的閱讀體驗中逐漸揭示。我希望它能成為一盞明燈,而不是一個幻影。
评分拿到《金菇抗癌》這本書,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在敘事上的獨特性。作者並沒有選擇一種枯燥的學術報告的模式,而是巧妙地將一些科學知識融入到一些生動的故事或者案例中。我讀到瞭一些關於患者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配閤某些自然療法,最終獲得積極改善的經曆。這些故事不是那種戲劇化的奇跡,而是更貼近現實,充滿瞭人性化的思考和細膩的情感。作者似乎在用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來傳遞關於健康和希望的信息。在閱讀過程中,我並沒有感到任何壓力,反而有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切感。書中的語言風格也很是平和,沒有使用大量生僻的專業術語,而是盡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復雜的概念。這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是非常友好的。我感覺作者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可能會遇到的睏惑,以及他們真正需要的信息。這本書讓我覺得,麵對疾病,不僅僅是醫學的對抗,更是一種心靈的修煉和生活方式的調整,而“金菇”也許是其中一個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平衡的契機。
评分我購買《金菇抗癌》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對作者過去某些作品的印象,以及市場反饋的一些評價。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在嘗試構建一個更全麵的健康認知體係,而不僅僅是聚焦於某一個具體的“治療”手段。我注意到書中有一個部分,詳細探討瞭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包括壓力、情緒如何削弱免疫力,以及積極的心態如何反過來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這讓我意識到,健康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不能單單從生理層麵去理解。作者在“金菇”的闡述上,也並非將其神化,而是更側重於它所蘊含的某種活性成分,以及這些成分可能對身體産生的作用。他會提到一些相關的研究進展,但同時也會強調,這些研究還在進行中,需要更多的驗證。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讓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信賴的。它沒有給我一個“靈丹妙藥”的承諾,而是提供瞭一種可能性,一種值得去探索的方嚮。我讀這本書,更多的是在學習一種看待健康問題的思維方式,一種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而“金菇”隻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幫助我更全麵地思考,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諧共處。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很深刻。封麵采用瞭一種比較素雅的色調,搭配上書名,顯得沉靜而有力量,沒有那種過於花哨、博眼球的設計。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很不錯,閱讀起來比較舒適,不會有刺眼的感覺。在內容方麵,我注意到作者在寫作上非常注重細節。有很多地方,他會引用一些學術研究或者科學文獻作為支撐,這讓我感覺作者是經過瞭充分的調研和考證的,而不是信口開河。對於“金菇”的描述,作者沒有迴避它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或者說,他更多地強調的是一種輔助和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包攬一切的奇跡。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覺得很安心。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辨彆信息真僞”的章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章,指導讀者如何理性地看待各種健康信息,這本身就是非常有價值的。這本書沒有給我一種“必須相信”的感覺,而是鼓勵我去思考,去驗證,去與自己的醫生溝通。它更像是一個信息豐富的參考資料,讓我能夠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下,去理解和應對健康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