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所有的罪行里,最重的罪是背叛别人,那么欺骗自己的人该当何罪?
十四岁的翠克西疯狂的自残,被强暴的痛楚她无力承受,荡妇、淫娃、贱货的骂名令她崩溃,唯有使力划开手腕,她才能为自己残余的生命找到出口。
那强暴翠克西的男孩该死,但他的死却为翠克西带来另一场灾难,她成了各地警察追捕的嫌疑犯,翠克西知道只有不断地逃亡,她才有可能开始新的人生。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茱迪.皮考特打破父母应该无所不知的完美形象,颠覆父母无所不能的荒谬论调。被强暴的女儿、出轨的妻子冲击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以为对彼此彻底了解、亲密无间的家人,在悲剧发生后,才发现彼此早成了陌生人,他们该如何让脱轨的人生回归正轨?一切是否能无伤的回到从前?
本书特色
★《姊姊的守护者》、《事发的19分钟》畅销作家茱迪.皮考特,又一动人力作!
作者简介
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
1967年生于纽约长岛。普林斯顿大学创意写作学士,哈佛教育硕士。
1992年第一本小说Songs of the Humpback Whale甫出版便造成轰动,目前已出版十余本备受好评的着作: Harvesting the Heart (1994)、Picture Perfect(1995)、 Mercy (1996)、 The Pact (1998)、 Keeping Faith(1999)、 Plain Truth(2000)、 Salem Falls(2001)、 Perfect Match(2002)、 Second Glance(2003)、《姊姊的守护者》(My Sister’s Keeper, 2004)、Vanishing Acts(2005)、The Tenth Circle(2006)、《事发的19分钟》(Nineteen Minutes)(2007)、Change the Heart(2008)。2007年她还为DC漫画出版社写了几期的《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皮考特众多着作中的The Pact、Plain Truth已被改编成电视电影集,而《姊姊的守护者》的电影版已于2008年开拍,由好莱坞当红女星卡麦蓉狄亚领衔主演。
《姊姊的守护者》不仅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赠玛格丽特亚历山大爱德华奖、书籍浏览网站(Bookbrowse.com)2005年钻石书奖、获选为英国理查&朱蒂图书俱乐部2004年十大好书之一,并入围2005年英国书奖,也受到IMPAC都柏林文学奖提名。《姊姊的守护者》及《事发的19分钟》皆由本馆出版中文版,其中《姊姊的守护者》并获诚品选书。身为美国畅销作家的茱迪.皮考特在《姊姊的守护者》中探讨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父母是否有权决定儿女的生与死?」全书对「爱」有深入的刻划及诠释,作者灵巧的解析人与人之间脆弱敏感又错综复杂的关系,深获众多读者好评。《事发的19分钟》叙述一场历时十九分钟的高中校园枪击案,作者剖析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障碍及扭曲的价值观,文中不仅探讨现存的亲子关系及校园暴力问题,也点出人性深层的虚伪与悲哀,出版后便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皮考特擅于写作充满道德争议的小说。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并在四十余个国家发行销售。其在2003年获得美国新英格兰最佳小说奖,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作家之列。《华盛顿邮报》更将皮考特誉为大师级作家。目前皮考特和丈夫及三个子女住在新罕布夏州。网址:www.jodipicoult.com。
译者简介
林淑娟
专职译者,译有《美丽的哀伤》、《把托斯卡尼带回家》、《姊姊的守护者》、《如何成为自信优雅的女人》(以上皆由台湾商务出版)、《万世师表》、《划破地毯的少年》、《我的孤儿宝贝》等。
“第十层地狱”,单看书名就让人不寒而栗,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关于审判、惩罚、以及人类最深层恐惧的画面。我一直以来都对那种能够挑战读者认知、挖掘人性最黑暗角落的作品抱有极大的兴趣,总觉得它们能带来更深刻的思考和震撼。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可能涉及极端道德困境、或者某种形式的“报应”的故事。或许是关于那些在人生中犯下不可饶恕之罪的人,被推向了无法回头的深渊;又或者是描绘了社会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那里充斥着绝望与挣扎,俨然就是人间炼狱。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非常规的叙事视角,或许会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那种绝望;也可能用一种冷峻的笔触,客观地展现人性的扭曲与堕落。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直击心灵的冲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引发我对善恶、对选择、对救赎的深刻思考。
评分哇,“第十层地狱”这个书名,简直太有画面感了!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了各种关于地狱的想象,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或者是某个人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阴影。我一直都很喜欢那种能让人在阅读中思考、甚至有点不适的作品,因为我觉得它们更能触及到真实的人性,挖掘出那些我们平时可能不太愿意去面对的面向。我很好奇,作者会在故事里设计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是如何一步步陷入“第十层地狱”的,又是如何在其中挣扎求生的。是不是会有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闪耀,或者是在绝望中彻底沉沦?我一直觉得,最精彩的故事往往发生在那些极端的情境下,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人的本性会暴露无遗。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冲击,一些关于人生、关于选择、关于救赎的思考。而且,我特别想知道,作者会用什么样的文笔来描绘这种“地狱”般的场景,是那种血腥残暴的描写,还是那种娓娓道来的压抑感?光是想想就觉得有点兴奋又有点毛骨悚然。
评分“第十层地狱”,光听这个名字就够让人心惊胆颤的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脑子里就开始上演各种恐怖片、惊悚片的桥段。总觉得这名字暗示着某种极度的绝望,一种让人坠入无尽黑暗,连一丝希望都看不到的境地。不知道作者会在里面描绘怎样一个人间炼狱,是不是有什么触及灵魂深处的黑暗面,或者是一些挑战我们道德底线的极端情境。我一直对这种能挖掘人性最深处黑暗面的故事很着迷,但同时又有点害怕,害怕那些故事太真实,太残酷,读完之后会有一段时间无法从那种压抑的情绪中走出来。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涉及一些社会边缘人物的挣扎,或者是那些被遗忘在社会角落里,但却有着惊人故事的人们。也许会有一些非常规的叙事手法,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猜测、怀疑,直到最后被作者精心设计的结局所震撼。我真的很好奇,作者到底会如何构建“第十层地狱”这个概念,它会是一个物理上的场所,还是一个心理上的囚笼?我希望它能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内心的黑暗。
评分“第十层地狱”,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浓厚的神秘感和压抑感,让人忍不住想知道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我个人一直对那些能够探讨人性深度,甚至触及社会阴暗面的作品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它们往往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能引发深刻的反思。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想象到了一些可能描绘极端困境、或者某种形式上的“惩罚”的故事。也许是关于那些犯下严重错误的人,在经历地狱般的折磨;又或者是描绘社会上某些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如同地狱一般。我猜想,这本书的叙事可能会比较黑暗,甚至有些压抑,但同时也会包含着人性的挣扎与救赎的可能性。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构建这个“第十层地狱”的意象,它是一个具体的空间,还是某种抽象的、心理上的感受?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并且在读完后,能让我对生活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评分“第十层地狱”,这个书名就已经足够吸引人的眼球了,散发着一种宿命般的、无法逃脱的意味。我向来对那些能够深入探讨人性善恶、或者描绘社会边缘群体困境的作品情有独钟,因为这些故事往往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也最阴暗的部分。这本书名,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些可能是在讲述一个角色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或者是在描绘某种极端、非人道的生活状态。不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构建这个“地狱”的概念,是具象化的场景,还是抽象化的心理感受?我很好奇,故事中会不会有那种让人痛彻心扉的转折,或者是一些出人意料的结局。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对人性和社会产生新的认识。我想象着,这本书的文笔可能会比较冷峻,或者带着一种悲悯的色彩,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呈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地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