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读者在广泛的会计交易范畴内,关于利率上的利用。
▋内容包含年金、房贷、个人融资、债券和未来投资计画的评估等课题,对会计或商业类学子、会计工作者及投资者皆有极大助益。
本书主要是以实例操作与解说方式来编写。系统架构完整,范例说明深入浅出,图表清晰。个案多以国外的情况为应用范例,但原理、计算、技巧及思维方式皆与我国相同。全书教材可作为高等学府有关「商业计算」、「财务数学」、「财务工程」或「经济行为」相关课程的金融分析工具,及一般商业活动的财务应用个案参考。
作者简介
Petr Zima
现职:任教于加拿大 University of Waterloo
Robert L.Brown
现职:任教于加拿大 University of Waterloo
David M.Knox
现职:澳洲墨尔本大学保险统计研究所教授
译者简介
施能仁 Neng-jen, Shih
学历:中兴大学应用经济博士
经历:
彰化师范大学商业教育系教授
中州技术学院第三任校长
岭东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施纯桢 Chun-Chen, Shih
学历:
亚洲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第一名毕业
UK. Aston University, Master
施若竹 Wakatake, Shin
学历:
朝阳科技大学保险金融硕士
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博士生
经历:虎尾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讲师
1 单利和单利贴现
1.1 单 利
1.2 银行的利息支付
1.3 现 值
1.4 等 值
1.5 分期付款
1.6 保证票据
1.7 总复习
2 复 利
2.1 复利公式
2.2 等值率
2.3 复利现值
2.4 短期的终值或现值
2.5 求利率或相关期间
2.6 等值方程式
2.7 利率变动
2.8 其他复利理论的应用
2.9 总复习
3 年 金
3.1 定 义
3.2 普通年金的终值
3.3 普通年金的现值
3.4 届期年金
3.5 终身年金
3.6 递延年金
3.7 年金总结
3.8 总复习
4 进阶年金问题
4.1 简 介
4.2 找出分期付款
4.3 求出利率
4.4 求出年金期间
4.5 利率的改变
4.6 支付变动年金
4.7 总复习
5 普通年金
5.1 简 介
5.2 改变利率计算普通年金
5.3 找出分期付款
5.4 两种选择方法
5.5 总复习
6 房贷与个人借贷
6.1 简 介
6.2 抵押和其他可降低利率之贷款
6.3 应付贷款
6.4 贷款利率之改变
6.5 比较单一货款的利息成本
6.6 固定利率贷款和第78条法则
6.7 总复习
7 债 券
7.1 简介及专有名词
7.2 计算发行价格
7.3 计算与购买价格
7.4 计算利率
7.5 对债券课税
7.6 溢价与折价
7.7 债券市场和其他证券
7.8 偿债基金
7.9 总复习
8 商业决策和复利
8.1 净现值
8.2 内部报酬率
8.3 资本化成本
8.4 折 旧
8.5 总复习
9 或有负债的支付
9.1 简 介
9.2 机 率
9.3 数学期望值
9.4 或有负债复利付款
9.5 总复习
附录A 指数与对数
附录B 级 数
附录C 线性插值(Linear Interpolation)
附录D 连续复利计算
附录E 一年中每天的顺序数值
解 答 偶数题
词 汇
这本书《财务数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人生导航仪”。它不仅仅教会我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思考。作者以一种非常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读者。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讲解。它不仅仅是让你知道通胀的存在,更是让你理解通胀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侵蚀你的财富,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投资和储蓄,来对抗通胀。书中提供的图表,生动地展示了不同时期通胀对购买力的影响,让我对“货币贬值”有了切身的体会。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养老金规划”的详细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需要存多少钱,更是根据不同的退休年龄、预期寿命和生活水平,给出了一套个性化的规划方案。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图景,也更有动力去为之努力。这本书让我觉得,财务数学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强大工具。
评分读完《财务数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的生活中有这么多隐藏的财务问题,而这些问题,竟然都可以用数学的逻辑来解决。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扎实,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每一个概念。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讲解。书中用一个虚构的小企业作为例子,详细展示了如何构建这两张报表,以及它们各自的意义。我以前觉得这些报表非常高深,但通过作者的讲解,我才明白,它们其实就是我们个人财务状况的“体检报告”,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我们的资产、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情况。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实际,比如如何通过分析个人现金流来发现不必要的开支,或是如何通过理解复利的魔力来规划长期的财富增长。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严谨的财务管理习惯。我还在书中看到了一些关于“期权定价”的入门介绍,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已经让我领略到了金融衍生品的魅力,并为我未来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财务数学”的印象就是一堆让人头疼的公式,总觉得那是金融从业者才需要掌握的技能,跟我的日常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但《财务数学》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讲解风格极其幽默风趣,完全不像是一本“教科书”。他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计算每次聚餐的AA制账单,或是规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预算,来引出那些看似复杂的财务概念。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现金流分析”,作者把它比喻成“给你的钱算算它的去向和来处”,还配上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图,让我一下子就懂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心理账户”对我们财务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财务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克服这些心理误区。这部分内容简直是点醒了我,我以前很多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原来都跟这些心理因素有关。这本书让我觉得,财务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计算工具,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财务状况,并做出更明智选择的强大武器。
评分我一直以为,“财务数学”听起来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堆砌,对那些非金融专业出身的人来说,简直是天书。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金融术语,转化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理解的语言。我记得其中一章讲到“风险评估”,通过模拟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投资表现,来展示如何量化风险,并且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这部分内容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那些抽象的风险概念,竟然可以用如此具体的方式来衡量和管理。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有说服力,它引用了真实世界的投资案例,详细地展示了财务数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比如某个公司通过期权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或是某个基金经理如何利用债券定价模型来优化投资组合。这些真实的例子,让我看到财务数学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更让我欣喜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计算方法时,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数学推导,而是更注重传达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这使得我即使对数学不是特别擅长,也能够轻松跟上思路,并且理解其重要性。
评分这本《财务数学》的出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来都对投资理财抱有浓厚的兴趣,也尝试过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但很多时候都会被其中晦涩的公式和过于理论化的阐述弄得云里雾里。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真正感受到一种拨开迷雾的清晰感。作者在讲解诸如复利、折现、年金等核心概念时,并没有直接丢给我们一大堆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生活化场景,比如计算房贷的利息变化,或是为未来的退休生活进行储蓄规划,来引入这些概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时间价值”的阐释,它让我深刻理解到,今天的一块钱和明天的一块钱,在价值上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正是财务数学的魅力所在。书中的图表运用也非常恰当,那些直观的曲线和柱状图,就像为复杂的财务逻辑点亮了路灯,让我能够迅速抓住重点,理解内在的联系。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如何运用财务数学来评估不同投资项目的潜在回报和风险,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做出更明智投资决策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理论太高深,我学不会”的书,而是充满了实践指导意义,让我觉得这些财务工具触手可及,可以立刻应用到我的个人财务管理中去。
评分翻阅《财务数学》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回了大学时期,又重新体会了一次严谨的学术氛围,但这次,它却少了几分理论的空洞,多了几分现实的温度。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最优决策”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计算,更在于引导你去思考,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做出能够最大化收益、最小化风险的财务决策。比如,在面对是否提前偿还房贷的抉择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个人流动性需求等多种因素,并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计算模型,帮助读者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财务决策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不确定性下的选择”的精彩论述,它介绍了如何运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为每种情况下的可能结果设定权重,从而做出更审慎的规划。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财务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在各种不确定性中,权衡利弊,做出最佳选择。
评分《财务数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世界的大门,而作者,就是那位耐心的引导者。他的讲解方式,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生活的温度。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投资组合理论”的阐释。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分散投资,更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组合,在追求更高回报的同时,有效降低整体风险。书中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为什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及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构建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公司估值”的一些入门介绍,虽然内容不多,但已经让我对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我这种热衷于股票投资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意识到,投资不仅仅是“买入”和“卖出”,更需要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评分我不得不说,《财务数学》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数字”产生了全新的看法。之前,数字对我来说,只是冷冰冰的符号,但在这本书里,它们仿佛都活了起来,变成了讲述故事的角色。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他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抽象的财务概念,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我记得其中一章,讲的是关于“债务管理”的故事,通过一个年轻人如何巧妙地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化解自己的债务危机,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债务的风险与机遇。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拍案叫绝,它不仅仅展示了财务数学的应用,更传递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保险精算”的一些趣味解读,它让我了解到,原来我们身边看似平常的保险产品,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复杂的数学原理。这让我对风险管理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对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之前对“财务数学”这个词,总是带着一种距离感,觉得那是专业人士的领域,与我这样普通人无关。然而,《财务数学》这本书,用它独特的魅力,将我拉近了这个领域。作者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娓娓道来,却又充满了洞察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决策分析”的章节,它不仅仅停留在计算上,更是深入探讨了在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财务选择。比如,书中通过一个关于“是否投资新项目”的案例,详细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收益和风险,并运用决策树等工具,帮助读者清晰地权衡利弊。这让我意识到,财务数学不仅仅是关于计算,更是一种决策的艺术。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行为金融学”的初步介绍,它将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财务决策中会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这让我对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今后做出更理性的财务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评分《财务数学》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与“理性”的对话。作者以一种非常冷静而深刻的视角,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的财务行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机会成本”的探讨。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的财务决策,都伴随着放弃的其他可能性,而理解机会成本,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具前瞻性的选择。比如,当我在考虑是否要购买一件昂贵的物品时,书中提供的思考框架,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笔钱如果用于投资,可能带来的长期收益,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博弈论”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这让我对市场竞争和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利益最大化,更是关于如何理解他人的行为,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最优的策略。这本书让我觉得,财务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洞察人性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