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基础篇」、「观光与休闲渡假旅馆的设计」、「休闲渡假村的设计」、「休闲俱乐部的设计」、「主题游乐园与休闲购物中心的设计」等五大部分,分别介绍各个休闲事业的缘起与特性、类型、规划设计原则等,希望借由学理与实务的相互印证,能让读者对休闲事业作全盘性的了解。
作者简介
张宫熊博士
现任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
经济部核定旅馆业专家
合作业者(依笔划)
小垦丁绿野渡假村、六福皇宫大饭店、金银岛购物中心、南仁湖渡假集团、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统一健康世界、福华垦丁渡假大饭店、福华垦丁水世界、福华翡翠湾渡假大饭店、垦丁凯撒渡假大饭店、环亚购物中心。
目 录
李 序 i
张 序 ii
自 序 iii
二版序 v
第一篇 基础篇 1
第一章 休闲活动概论 3
第一节 休闲活动的缘起 4
第二节 休闲的定义 8
第三节 休闲的分类 10
第四节 休闲活动的类型 13
第五节 地理、气候与休闲活动 28
第六节 台湾休闲的趋势 31
第二章 建筑与空间美学 37
第一节 建筑美学 38
第二节 空间美学 58
第三节 空间与照明 66
第三章 客房的基本设计理念 77
第一节 室内空间设计原则 78
第二节 客房的设计理念 81
第四章 餐饮场所的设计理念 95
第一节 餐厅的定义与沿革 96
第二节 餐厅与宴会厅的类型 98
第三节 主题餐厅 109
第四节 餐饮场所的设计理念 115
第二篇 观光与休闲渡假旅馆的设计 127
第五章 观光与休闲旅馆的缘起与特性 129
第一节 现代旅馆的起源与定义 130
第二节 我国旅馆的发展沿革 133
第三节 观光与休闲旅馆的特性 142
第六章 观光旅馆的服务内涵与组织 151
第一节 旅馆服务的内涵 152
第二节 休闲观光旅馆的组织与工作要点 155
第三节 客房部职员的工作要点 158
第四节 客房部和其他单位的关系 164
第五节 餐饮部组织与员工主要职责及条件 167
第七章 观光旅馆的类型与基本造型 173
第一节 观光旅馆的定义与业务范围 174
第二节 观光旅馆的分类 175
第三节 休闲观光旅馆的造型 180
第八章 观光旅馆的等级与连锁经营 189
第一节 观光旅馆的等级 190
第二节 旅馆连锁经营 202
第九章 休闲观光旅馆的设施与庭园设计 223
第一节 休闲观光旅馆的设施 224
第二节 休闲观光旅馆的空间设计理念 226
第三节 休闲观光旅馆之庭园设计原则 233
第三篇 休闲渡假村的设计 239
第十章 休闲渡假村的缘起与特性 241
第一节 休闲渡假村的发展背景 242
第二节 休闲渡假村的本质 247
第三节 休闲渡假村群落设计 250
第十一章 休闲渡假村的经营设计 257
第一节 休闲渡假村的类型 258
第二节 休闲渡假村的规划原则 264
第三节 休闲渡假村的设计实例 268
第四篇 休闲俱乐部的设计 275
第十二章 休闲俱乐部的缘起与特性 277
第一节 休闲俱乐部的演进 278
第二节 国内休闲俱乐部的起源与发展 279
第三节 休闲俱乐部的定义 283
第十三章 休闲俱乐部的经营设计 289
第一节 休闲俱乐部的型态与产品设计 290
第二节 不同类型俱乐部产品规划比较 298
第三节 休闲俱乐部的等级 299
第五篇 主题游乐园与购物中心的设计 305
第十四章 主题游乐园的缘起与类型 307
第一节 主题游乐园的起源与定义 308
第二节 台湾主题游乐园的发展史 312
第三节 主题游乐园的类型 317
第十五章 主题游乐园的经营设计 329
第一节 主题游乐园的区位选择与小型游乐园的设计 330
第二节 大型主题游乐园的特性与设计 333
第三节 台湾主题游乐园产品设计实例 341
第十六章 购物中心的缘起与特性 347
第一节 购物中心的发展背景与定义 348
第二节 购物中心的功能 353
第三节 台湾发展大型购物中心的背景与条件 360
第十七章 购物中心的经营设计 369
第一节 购物中心的类别 370
第二节 国内外知名购物中心介绍 379
参考文献 393
二版序
本书自2002年以来,正逢台湾走向一个重视休闲活动的时代。过去国人努力,甚至于是拚命工作的年代已走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着重休闲品味、品质与品牌的时代。
展望二十一世纪,全球各先进国家民众已经由为生活而工作转变成为生活品质而工作,重视休闲、反璞归真的时代已经来临。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也能亲身感受到此一大潮流的更迭,许多的经营观念与方法也在随之调整。
企业管理的学理也在近年来有重大改变,此一改变恐怕不是来自学者在象牙塔中的领悟,而是经营环境的改变所造成。这些改变来自消费者的需求改变、来自竞争态势的改变,也来自经济环境、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休闲产业的经营观念也必须随之调整。
不可否认,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消费者的需求改变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对品质、品牌与品味的重视席卷全球。如何因应此一潮流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核心问题。因此,本书加入休闲事业的创新管理以因应此一挑战。
另外,企业的竞争环境已经产生质变,重视消费者与员工权益、重视企业形象已经成为经营者必须纳入考量的重点。因此,休闲事业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个时代的年轻学子最重要的资产是有颗上进热情的心与源源不断、创新的好点子。本书二版除了更新一些内容外,最重要的便是加入了休闲事业的创新管理与风险管理二章,让关心休闲事业管理的学子能拥有一些新的概念。不求能给他们什么新的知识,但期盼抛砖引玉,为我国的休闲事业共同努力。
读完《休闲事业概论》(第二版),我感觉自己对“休闲”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讲解,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探索休闲事业的广阔天地。书中对于休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及如何评估休闲活动的成效,都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休闲需求”的细致分析,它详细阐述了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休闲偏好和期望,这对于理解和满足多样化的休闲需求至关重要。书中还探讨了休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如何将自然和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休闲产品,这对于我们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发挥休闲资源的潜力,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示。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充实,逻辑严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提升了我对休闲事业的专业认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对于那些希望全面了解休闲事业的读者,《休闲事业概论》(第二版)无疑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入门读物。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逐步认识休闲事业的方方面面。书中对于休闲政策的解读,以及对休闲事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政府在休闲事业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讨论,它阐述了政府如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规范市场行为等方式,来促进休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让我对休闲事业的宏观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书中也探讨了休闲事业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联动关系,揭示了休闲事业的多元化和跨界融合的趋势。我个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现代社会如何通过休闲来提升生活品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来说,这本书都能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书中对未来休闲发展趋势的预测,也颇具前瞻性,让我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评分不得不说,《休闲事业概论》(第二版)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休闲市场的细致分析,尤其是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洞察,让我耳目一新。书中对于休闲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营销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探讨,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体验经济”在休闲领域的应用,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创造独特的休闲体验来吸引和留住客户。这让我意识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休闲市场中,仅仅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远远不够,必须注重细节,打造能够触动人心的情感连接。此外,书中关于休闲人才培养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强调了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为有志于投身休闲事业的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休闲业从业者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强调,这表明休闲事业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肩负着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感的使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相当的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这对于一本概论性的书籍来说非常难得。
评分《休闲事业概论》(第二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论证,为我带来了许多启发。书中对休闲事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充满了前瞻性。例如,书中对于“智慧休闲”的探讨,让我看到了技术创新如何深刻地改变休闲体验。它描绘了一个更加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未来的休闲世界,这让我对接下来的休闲发展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书中还强调了休闲事业的社会责任,呼吁从业者关注弱势群体的休闲需求,促进社会公平。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商业和理论,更蕴含着人文关怀。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休闲创业的讨论,它为有志于在休闲领域创业的读者提供了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从市场分析到商业模式设计,都涵盖其中。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休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它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休闲事业的窗口。
评分读完《休闲事业概论》(第二版)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对我们如何认识和发展休闲事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休闲事业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关于休闲的定义和功能,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打破了我以往对“休闲就是无所事事”的刻板印象。书中强调了休闲在个体身心健康、社会文化传承、乃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我深刻认识到休闲事业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加产业,而是构成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穿插了许多国际化的视野和前沿的研究成果,让我对休闲事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书中对绿色休闲、数字休闲等新兴领域的探讨,都极具启发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可持续休闲的章节,它不仅指出了休闲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思考未来休闲事业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休闲事业奥秘的大门,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