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文谈

乱世文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时事评论
  • 杂文
  • 时政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观察
  • 思考
  • 民生
  • 国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一个时代里看来是否定的东西,
在一切时代之中却有它的肯定。

  人类生于一个时代,同时也生于一切时代之中。它既然在千万年中存活了下来,这就有它的永恆。是这永恆,使人类能忍受一时代的苦难,并且通过它,一节节开出花来。——胡兰成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波诡云谲,文学与国族、战争、意识形态等百般纠缠,不过胡兰成所留下的许多风格见解独特的文艺评论:提出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揭示「鲁迅之后,有张爱玲」,以及同样风韵独具的散文随笔,却不应因此为现代文学论者所疏忽略过。本书选编胡兰成四○年代文艺创作和评论方面之佚文,有对张爱玲、鲁迅、周作人、路易士(纪弦)等之评论,也谈《红楼梦》、《金瓶梅》,说书法花卉,品评当代思潮,力求还原历史语境,提供真实文本,期能对胡兰成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胡兰成

  原名胡积蕊,一九○六年生于浙江绍兴嵊县。对日抗战时期曾任上海《中华日报》总主笔、香港《南华日报》编辑,后担任汪精卫政权宣传部次长、行政院法治局长,乃中国近代颇具争议性之文人,与当代重要女作家张爱玲的一段恋情尤其为人津津乐道。抗战胜利后定居日本,与冈洁、汤川秀树等学者交游,之后应阳明山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之邀来台讲学,与作家朱西宁往来,并影响朱天文等创立三三集刊、三三书坊,后因汪政权的经历遭解聘返回日本,一九八一年逝世于东京。着有《西江上》、《争取解放》、《文明的传统》、《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等。

选编者简介

陈子善

  一九四八年生,上海市人,曾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舍访问学者。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着有《文人事》、《捞针集》、《遗落的明珠》、《中国现代文学侧影》、《说不尽的张爱玲》、《素描——中国现当代作家印象》、《上海的美丽时光》、《这些人,这些书》等,编有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中国现代重要作家作品集和研究资料多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选者言

【上编】
论张爱玲
张爱玲与左派
谈谈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
周沈交恶
周作人与路易士
谈谈苏青
路易士
寿颜文樑先生
读了《红楼梦》
谈论《金瓶梅》
《曹涵美画〈金瓶梅〉》序

【中编】
论书法三则
皂隶.清客与来者
随笔六则
乱世文谈
左派趣味
人间味云云
「言语不通」之故
瓜子壳
闲书启蒙
说吵架
贵人的惆怅
违世之言
关于花
新秋试笔
「土地的绿」
男欢女爱

【下编】
文明的传统
中国文明与世界文艺复兴
给青年
纪念「五四」
文化的厄运
纪念罗曼罗兰
文艺复兴提示
中国民间
感情的贫困

图书序言

编选者言
陈子善

  编选胡兰成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文艺论着,难免触及「文人与汉奸」这个话题。这是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话题,姑且略陈管见。

  远的不必细说,大家也都知道,明末清初那些「贰臣」,如钱谦益、吴梅村诸人,当年曾为清流所诟病,而今时过境迁,他们的文学成就已为史家所推崇。即便为士林更不齿的阮大鋮,其代表作《燕子笺》也不能说因了作者而在文学史上毫无地位。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表述,一个文人的政治立场、民族气节固然至关重要,但与他的文学艺术成就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是应该分别加以考察和评估的,虽然两者之间常有关联。

  这涉及到中国的一句古话:「文如其人」。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对文人人品与文品的一种诠释而已,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自古至今的中国文坛,文不如其人者,人不如其文者,文远不如其人者,人远不如其文者,都大有人在。人是复杂的,文人的情感、心态和诉求尤其复杂,不是用「文如其人」就能一言以蔽之的,除非你能证明周作人「落水」了,他以后的文字也随之一併「落水」,一无是处。

  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波诡云谲,文学与国族、政见、战争、意识形态等等的关系百般纠缠,「剪不断,理还乱」,文人大都有切肤之痛,身世之感,不同程度的大节有亏也绝非个别现象,特别耐人寻味。周作人的「落水」至今扑朔迷离,真相不能大白,而之所以有论者在抗战胜利后还写下《惜周作人》这样沉痛又颇受争议的文字,是因为周作人有一个辉煌的过去,人们无法回避和否定他在「五四」时期的巨大功绩。

  胡兰成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他早年虽有「说愁道恨」的散文集《西江上》问世,却至今未见真容,了无影响。不早不晚,他在文坛扬名之日,也就是在政坛「落水」之时。这样的「巧合」,这样的身份,自然会遭到更严正的批评,再加上他与张爱玲的情感纠葛所导致的对张爱玲的伤害,也受到「张迷」更严厉的谴责。不过,还是应该澄清一点,没有他自说自话的《今生今世》,没有他后期话题广泛的各类着述,胡兰成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留下的那么多风格独特、见解独特的文艺评论,同样风韵独具、文笔独具的散文随笔,也是值得现代文学史家留意的。他提出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他揭示「鲁迅之后,有张爱玲」,那怕不能算作不刊之论,至少也是颇具启迪的吧?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早已入选他的作品了。

  从「汉奸」的级别论,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的郑孝胥显然要比胡兰成高得多,但这并不妨碍重新公开出版他的《海藏楼诗集》并给予恰如其份的评价。笔者认为对待胡兰成也应持这种态度,全盘的否定和全盘的肯定都不足取,还是不因人废言,「人归人,文归文」比较好。何况作为一个个案,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人某一方面的代表,胡兰成其人其文都应该认真研究,这项严肃的学术工作今天刚刚起步。

  为此,笔者费时数载,多方搜寻,终于编成这部《乱世文谈》,力求还原历史语境,提供真实文本。不敢说已将胡兰成四十年代文艺创作和评论方面的佚文一网打尽,能对胡兰成研究有所裨益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果真如此,笔者的努力也就算值得了。

本书的编选得到了胡纪元先生的热情支持,谨此致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