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0
弥尔顿《失乐园》中充满丰富的空间想像,有悲惨愁困的地狱炎景,茫茫无涯的混沌深渊,亦有绿荫繁茂的乐园地景及高远的光明天界。这些丰富的地景描写与空间建构,引起学者对于宇宙、地景、空间架构极大的兴趣。《失乐园》空间研究的晚近论述,多从十七世纪现代科学观的兴起,思考《失乐园》中「空间」(space) 与「地方」(place) 的运用,认为弥尔顿虽在诗中反映十七世纪「空间」取代「地方」成为思想主流的趋势,却仍保存了「地方」的重要性。本文探讨《失乐园》中「空间」与「地方」的构成,认为弥尔顿虽保留多种宇宙观的可能性,其所塑造的轮廓模煳、无边无际的「空间」,不能以客观的物理空间视之,而需理解为上帝无限存有的表征。而此「空间」的建构,乃是建立在与「地方」的相对关系,透过个体「所在」的片面视角拼凑而成。最后,本文认为《失乐园》叙事中的「地方-空间」不能单纯以实体经验视之,而是一个透过语言媒介而构筑的隐喻空间,企图以语言的具象能力,间接传达不可见的精神世界,借此彰显上帝创造的奥秘。
评论家将〈游岩〉第一小节意义固着的文体风格定义为「康米风」(the Conmee style) (Williams),此真理至上式的风格与本章所描绘的宗教∕政治霸权相辅相成。然而,同样在本章处处出现的不相连贯的穿插片段、强要使用的不定冠词、公式化的角色标签,以及形式上互为唿应对照的文字风格,皆形成一股离心力,截然不同于第一小节康米风格所企图贯彻的意义向心稳固性,成为文本的「游岩」,阻碍情节合乎逻辑的发展及拟真的动力。
然而,〈游岩〉蓄意使单一向心的观点四散在全章十九个小节或成为更多、更局部、更断裂的穿插片段的同时,这样的叙事方式亦重新铭刻了支撑现代国族主义「领域的神圣不可侵犯」之「绝对必要的领域、空间原则」(Duffy 55, 56)。也就是说,另一种可疑的整体论及纪念碑化作用,反而企图修复受离心作用受损的的文本。乔伊斯在〈游岩〉里所剖析的这种文本自我分裂的冲力,实有如爱尔兰在宗教与政治的意识形态上固有的分歧。
早期的科学学院训练与晚期的迷信思维,我们首先回顾同时代欧陆科学家,尤其是史坦因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对于灵学研究的兴趣;接着论证她对迷信思维的探讨或许弔诡地源自她对于认知科学的兴趣。其后转由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切入,继续考察迷信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着重于詹姆斯在调解科学与宗教的相关看法。最后,借用维斯等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看似非理性的迷信信仰与仪式实际上发挥许多符合理性原则的正面功效,诸如降低死亡忧虑,压缩痛苦的心理时间,创造控制的幻觉,以及借由产生心理满足感获致大于实际「价值」的预期「效益」。在深入探讨迷信思维背后的实用逻辑后,我们认为史坦因在战争书写中运用某种「迷信策略」,提出一种类似实用主义式真理观的另类实在观,企图复兴迷信思维这长久以来被理性∕科学贬抑的另类知识论。如此一来,史坦因晚期的迷信书写并不与她早期的科学训练与兴趣矛盾对立,反而存在更深一层的唿应,并且与当代的灵学研究,认知科学,与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了对话。
作者简介
中华民国英美文学学会
中华民国英美文学学会创立于一九九一年一月,发起人为已故朱立民教授。在此之前,国内英美文学界虽然没有正式的学术活动组织,但是在一九八O年代初,朱教授即发起全国各校外国语文学系(含英国语文学系与西洋语文学系)系主任联谊会,各系主任每年不定期聚会,交换课程改革意见与分享教学经验,并促成自一九八六年起每年(有时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英美文学研讨会。到了一九八九年,为了凝聚学界力量与推广英美文学研究,同时避免研究范畴过于偏向美国文学,而导致对英国文学的关注失衡与研究人才断层,朱教授开始推动成立英美文学学会,作为国内学者互相切磋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朱教授的提议获得朱炎、田维新、齐邦媛、余光中、颜元叔、侯健、胡耀恆、黄美序、余玉照、滕以鲁、林耀福、彭镜禧、张汉良、李有成、单德兴、宋美?、苏其康等四十多位教授的热烈支持。经过一年多的筹设,中华民国英美文学学会终于在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日经内政部核准正式成立,第一任理事长为朱立民教授,总干事(第二届后改称秘书长)为田维新教授。
学会成立之后,主要工作在筹办英美文学研讨会(由各校英∕外文系轮流承办),筹划《英美文学评论》出版事宜,并于第二届理、监事会议时成立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朱炎、滕以鲁等教授),以利刊物的出版,并在第二任理事长朱炎教授任内排除万难,于1993年推出创刊号。从第二期开始,学会情商知名学者出任主编,订定专辑主题,以提升刊物之学术水准,《英美文学评论》迄今已出刊十三期。文藻外语学院副校长苏其康教授主编第十二期及第十三期,这两期分别于2008年6月及12月出版,顺利达成每年出版两期之目标。国立交通大学外文系冯品佳教授于2009年1月1日接任主编,任期两年,主编四期。第十四期主题为「文学与视觉艺术」。
苏其康。〈编辑室报告〉。v-viii。
专题:地方色彩的现代风貌
黄嘉音。〈弥尔顿《失乐园》的空间与地方〉。1-34。
曾丽玲。〈「在我之前是谁打这儿经过?」:《游岩》中稳固性与流动性的辩证〉。35-59。
吕奇芬。〈史坦因作品中的科学主义与迷信策略〉。61-103。
刘于雁。〈跨界失落: 奈波尔小说中的移民与迁移隐喻〉。105-140。
陈淑娟。〈离散神话与西进女英雄再造: 穆可杰《茉莉》的第三世界女性身体经验与变形意涵〉。141-189。
陈福仁。〈任璧莲及罗蓓卡.华克作品中的后现代混杂与身分扮演: 《梦娜在应许之地》与《黑人、白人、犹太人》〉。191-223。
英文摘要
Space and Place in Paradise Lost / Chia-Yin Huang
“Who has passed here before me?”:Dialectic of Fixity and Fluidity in “Wandering Rocks” / Li-ling Tseng
Science and Superstition in Gertrude Stein’s Works / Chifen Lu
The Problematics of Border-crossing:Migrants and Migrancy in V. S. Naipaul’s Fiction / Yu-Yen Liu Diaspora Myth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Heroine in the Frontier Movement:Third World Woman’s Body
Experiences and Meanings of Transformation in Bharati Mukherjee’s Jasmine / Shu-Chuan Chen
Postmodern Hybridity and Performing Identity in Gish Jen and Rebecca Walker / Jen-chieh Tsai
英美文学评论12:地方色彩的现代风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英美文学评论12:地方色彩的现代风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