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扬仁义、性善说的宏博经典
孟子、是和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做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絃户诵的书,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醇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孟子的思想,可以说完全继承孔子的,所以后世尊称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孔子说仁,孟子说义,有时仁义兼说;实际上,孟子不过把“仁”阐发得更具体化罢了。孟子最雄伟的地方,便是主张“性善说”,全是阐发孔子论仁的精义。孟子七篇中,便处处强调这个仁字,所以孟子一书又被称做“妈妈经。”母亲最伟大的,就是有一个永恆的慈爱心;慈爱心,即是仁。
本书特色
「古籍今註今译」为台湾商务印书馆与文复会(国家文化总会)、国立编译馆合作出版,为中华文化之精髓,註译者皆为地位尊崇之国学大师,绝对是此类书籍权威之大作!
註译者简介
史次耘
安征合肥人,民前四年生。上海吴淞私立中国公学大学部中国文学系毕业。历任教育部(南京)专门委员兼秘书、资料室主任,国立台湾大学教授,私立辅仁大学讲座教授。着有《庄子内七篇诠释》、《考经述义》、《中庸通义》、《戴望论语註补正》、《抱蜀庐吟草》等书。
拿到这本《孟子今註今譯(新版)》时,就被它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考量所打动。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我深知翻译和注释一本古籍的难度。这本书的编者无疑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译文部分,力求准确传达孟子原意,同时又保持了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做到了信达雅的平衡。注释部分更是令人赞叹,对于每一个重要概念、每一处历史典故,都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解释,甚至引用了历代学者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理解视角。我特别欣赏其中对“民贵君轻”思想的解读,编者不仅解释了其字面意义,更深入剖析了孟子将人民的福祉置于君主权力之上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翻译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孟子思想的学术普及读物,它让我想起了许多过去不曾留意到的细节,也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拿到这本《孟子今註今譯(新版)》的时候,着实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我一直对儒家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古文的晦涩常常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序言部分就详尽地介绍了孟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背景,以及编者在翻译和注释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读来让人心生敬意。随后的章节,更是层层深入,从“告子上”开始,每一个篇章都配有详尽的原文、直白的今译以及深入浅出的注释。注释部分尤其精彩,它不仅解释了字词的本义,更结合了历史文献和现实生活,将孟子那些看似遥远的道理,转化成能够引起共鸣的智慧箴言。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性善论”的阐述,编者通过大量的例子和比喻,将这一核心思想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不再觉得它是一个空洞的理论,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哲学。整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适中,纸张触感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我的孟子之旅了。
评分平时工作繁忙,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实属不易。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孟子今註今譯(新版)》,被它朴实无华但又不失厚重的封面所吸引。翻开来,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的编排方式非常适合我这样时间碎片化的读者。每一个章节,我都可以选择性地阅读,先看今译,快速了解大意,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研读注释。我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段话深深打动。今译部分将这段话的含义解释得通俗易懂,而注释则进一步探讨了孟子对于“义”的理解,即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如何坚守道义。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孟子这里却被阐述得如此深刻。我常常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两难的选择,读到这里,仿佛得到了启发,学会了从更高的层面去审视问题。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它让我明白,即使在喧嚣的现代社会,那些古老的智慧依然能够给予我们力量。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古代哲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经典著作,而《孟子》无疑是其中绕不开的一环。然而,古代汉语的难度,特别是诸子百家的文风,常常让我感到头疼。当我拿到这本《孟子今註今譯(新版)》后,简直是如获至宝。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其“今译”部分,语言通俗易懂,将孟子深奥的哲学思想以现代汉语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迅速把握原文的精髓。而“今註”部分则更加专业和严谨,对于一些典故、历史背景的解释,都引用了大量的学术资料,为我深入理解孟子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仁政”思想的解读,编者在翻译和注释中,不仅解释了孟子提出的具体政策,更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民本思想和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孟子》的门槛,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学习者能够轻松地接触和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评分说实话,我对《孟子》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课本上的片段,感觉非常枯燥。但是这本《孟子今註今譯(新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再是冰冷的古文,而是鲜活的思想。尤其是“万章篇”的译文,将孟子与万章的对话,写得像朋友间的聊天一样,充满了趣味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恒心”的讨论,孟子认为,没有恒心的人,即使有了好的德行,也难以长久保持。这句话让我反思自己的很多事情,比如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但常常因为觉得枯燥而放弃。这本书的译文和注释,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解释清楚,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哲学著作,而是贴近我们生活的智慧。我感觉就像有一个老朋友在和我聊人生,讲道理,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引人入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