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是晚明大儒,其学说以「慎独」为宗旨。所谓「慎独」,包含本体与工夫两个意涵,即「独」与「慎独」,前者关涉的是心性论,后者则是刘宗周工夫论的总名。
本书从各不同角度探讨刘宗周慎独之学,试图使其复杂晦涩的思想面貌得以澄清。在论述上,兼顾文本考据及义理分析,注重经学与理学之间的关联,并着力探求思想概念在实践上的意涵。
作者简介
胡元玲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学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领域涉及宋明理学、易学、佛学、文献学等。学术着作有《张载易学与道学:以〈横渠易说〉及〈正蒙〉为主之探讨》一书,并发表论文及译文十余篇。
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它让我看到了“慎独”并非仅仅是一种消极的自我约束,而是一种积极的内在力量。书中对于“慎独”的阐释,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深入到人性的根本。它让我开始思考,在孤独的时刻,在无人监督的夜晚,我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是否能做到内心的坦荡和无愧?刘宗周先生的“慎独”之学,提供了一个深刻而有效的解答。书中关于“致良知”与“慎独”的联系,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智慧体系。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不做坏事,更是关于如何不断地提升自我,实现人格的升华。我曾以为“慎独”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境界,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阐述,让我看到了它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的启迪,引领我走向更深邃的内心世界,去发现那个从未被真正认识的自己。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它没有哗众取宠的语言,也没有刻意煽情的桥段,只是用一种朴实而深刻的笔触,娓娓道来刘宗周先生“慎独”之学的精髓。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某个书房,与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关于“慎独”的论证过程,严谨而有逻辑,层层递进,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关于道德的约束,更是关于如何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内心。书中对于“诚”与“敬”的阐释,与“慎独”紧密相连,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而自洽的修养体系。我曾困惑于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言行一致”,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独立和清醒,这本书无疑为我指明了方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源自于内心的坚定和对自我的负责。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体悟,仿佛每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我一直以为,“慎独”只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道德概念,只存在于古圣先贤的传说中,没想到这本书竟然能将它如此具象化、生活化。它让我明白,所谓“慎独”,并非是苦行僧般的禁欲,也不是一种刻意的表演,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自觉。书中对“慎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有着非常细腻的描绘。比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如何依然保持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如何对待他人的言语,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心格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寡欲”与“慎独”的关联的探讨,它揭示了许多外在的诱惑如何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内心,而“慎独”正是抵御这些侵蚀的有力武器。读完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面对各种选择时,是否真正做到了“慎独”。那种在无人知晓时,依然坚持原则、坚守底线的感觉,竟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也为我提供了一条通往更强大、更充实自我的道路。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被书名吸引,但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想象。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刘宗周先生的“慎独”之学呈现在我面前。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慎独”在具体情境下的应用分析,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坦荡和真诚,即使面对误解和不公,也能保持一份平和。它让我意识到,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是因为我们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忽略了对自我内心的关照。“慎独”恰恰是让我们回归自我,与真实的自己和解的关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安定感,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喧嚣所扰动。它教会我,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外在的成就,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和自律。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内心世界的书。读完后,我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自省深处的幽径,而刘宗周先生的“慎独”之学,正是这条幽径上最清晰的指引。书中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例子,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慎独”的内涵。从古人的言行事迹中,我看到了“慎独”如何在不为人知时,依旧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严谨。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修养,并非为了向他人展示,而是源自于对自我最深层的要求。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默默回想自己的过往,那些在无人监督下的选择,那些不为人察觉的心思,它们是否也遵循了“慎独”的原则?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给予了多少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激起了我无数的疑问,促使我去探索内心最隐秘的角落。那种与自己对话、与良知共处的状态,原来是如此重要,也如此令人着迷。书中关于“慎独”的论述,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当下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内心的安宁与纯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