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后学所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丛书
礼记,是千年来的经典,为读书人所必读。自北宋时代,礼记便正式列为礼经之唯一要籍,而且一直相沿到了近代。礼记不但是打通仪礼周礼二书之内蕴的钥匙,同时亦是孔子以后发展至于西汉时代,许多孔门后学所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丛书。这部经典突出百家学说,崇礼和乐,构筑一个安世太平所需的秩序;礼记在礼经中虽为后起之书,但所记载的,恰就是那种理想。全文以「记」形式,深说大义为主,从制度、仪节、礼法、乐理、教育、服物、生活与风俗、规范与习俗,不费周折,对于儒家学说理论有直接介绍,义理深微,在当时的环境中,作为修身践言的圭臬,并依其理想,循借这些礼俗仪文来辅导人们走向健康幸福的生活之路。
本书特色
「古籍今註今译」为台湾商务印书馆与文复会(国家文化总会)、国立编译馆合作出版,为中华文化之精髓,註译者皆为地位尊崇之国学大师,绝对是此类书籍权威之大作!
註译者简介
王梦鸥
曾任职于中央研究院,曾任教于政治大学、辅仁大学;并担任政治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其学广涉四部,尤致力《礼记》、《文心雕龙》、唐人小说以及文学批评等。
第一 曲礼上
第二 曲礼下
第三 檀弓上
第四 檀弓下
第五 王 制
第六 月 令
第七 曾子问
第八 文王世子
第九 礼 运
第十 礼 器
第十一 郊特牲
第十二 内则
第十三 王 藻
第十四 明堂位
礼记今註今译(下册)
目 次
第十五 丧服小记
第十六 大传
第十七 少仪
第十八 学记
第十九 乐记
第二十 杂记上
第二十一 杂记下
第二十二 丧大记
第二十三 祭 法
第二十四 祭 义
第二十五 祭 统
第二十六 经 解
第二十七 哀公问
第二十八 仲尼燕居
第二十九 孔子闲居
第三十 坊 记
第三十一 表 记
第三十二 缁 衣
第三十三 奔 丧
第三十四 问 丧
第三十五 服 问
第三十六 闲 传
第三十七 三年问
第三十八 深 衣
第三十九 投 壶
第四十 儒行
第四十一 冠义
第四十二 □ 义
第四十三 乡饮酒义
第四十四 射 义
第四十五 燕 义
第四十六 聘义
第四十七 丧服四制
附录一 庙祭秩序单
附录二 参考书目
第十五 丧服小记
坦白说,我之所以选择这套《礼记今註今译(新版)》,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所吸引。我知道《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其影响深远。而一套好的“今註今译”版本,不仅要做到字字句句的准确传达,更要在思想层面上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读。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性的理解框架,帮助我把握《礼记》的核心思想,理解它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时,我也相信“新版”意味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有所更新和优化,希望能看到一些新的学术成果或解读视角,从而让我的学习过程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评分我对这套《礼记今註今译(新版)》的期待,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它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完整的中国古代社会图景。我常常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历史剧时,对其中人物的言行举止、社交礼仪感到好奇,有时甚至觉得难以理解。我猜想,《礼记》作为一部记录古代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典籍,很可能包含了大量的关于“礼”的细节阐释,而这些细节,正是构成古代社会秩序、人伦关系、道德规范的基石。如果这套书能够通过生动、准确的今译和深入浅出的今注,让我窥见这些“细节”,理解古人为何如此行事,为何如此看待世界,那么我的阅读体验无疑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中华文明的脉络也会有更深的感悟。
评分翻开书的瞬间,就被其精良的装帧所吸引。纸张的质感、字体的排版,都透着一股严谨而又不失温润的学术气息。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其内容,但仅从整体的呈现方式,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和出版方对于这部经典的态度是何其郑重。我尤其期待的是“今註”和“今译”的部分。我深信,古籍的价值在于其生命力的延续,而“今註今译”正是将这份生命力重新注入现代读者心中的重要方式。我希望它能以一种易于理解、贴近现代人思维习惯的方式,解读那些可能被时代隔阂的古代礼仪、制度、思想,让它们不再是尘封的历史遗迹,而是能够引发思考、指导当下的智慧源泉。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爱好者,我购买这样一套书,首先看重的是它的“可用性”。我知道《礼记》内容庞杂,涉及面广,从祭祀、朝聘、婚礼、丧礼等重大仪式,到饮食、起居、言谈、举止等日常规范,无所不包。如果翻译不够通俗,注释不够深入,那么即使是原著再有价值,也可能最终沦为书架上的摆设。这套“新版”给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新”,我猜想,它在翻译和注释上一定有其独到之处,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解决当下读者可能遇到的阅读障碍。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和蔼的老师,耐心解答我的疑惑,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近《礼记》的世界,而不是让我望而却步。
评分拿到这本《礼记今註今译(新版)》上下册,真是感觉像捧着一块沉甸甸的历史瑰宝,又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社会生活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的古籍。过去尝试阅读《礼记》原著,但常常被文言文的晦涩和字里行间的奥义所阻挡,感觉自己像个站在高墙外的仰望者,虽能看到宏伟的轮廓,却无法真正走进其中。而这套新版《礼记今註今译》,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出现,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在不借助大量专业工具书的情况下,领略到《礼记》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