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在按语中指出,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并认为中国古代也有与澳洲原住民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图腾现象。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什么叫图腾?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甄克思在这本书中,用历史发展阶段的观点,把历史描绘成从图腾社会向宗法社会、再向军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在军国社会里,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人民是平等的;而在宗法社会中,社会细胞由家族构成,个人归各自的宗族统辖,并受到祖法的约束,没有自由。受到甄克思这种进化史观的影响,严复认为当时的中国终于进入军国社会阶段,属于七分宗法、三分军国性质的国家。
本书特色
★严复翻译经典重现!
作者简介
爱德华.甄克思(Edward Jenks,1861—1939)
英国法学权威,曾任英国牛津大学法律学高级讲师(reader)。
译者简介
严复(1854年 ~ 1921年)
福建福州人,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陆续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社会通诠》、《法意》、《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等八部名着。他的译着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启蒙译着。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通诠》这本书,着实让我体会到了“眼界大开”的感觉。在阅读之前,我对社会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零散的、片段化的。我能看到现象,但很难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高明的织匠,将散落的社会线索,精心编织成一幅宏大的画卷。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文明的起源、国家机器的运作、意识形态的形成等等。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社会规范”演变的部分,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很多规则,在过去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又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这些规范的改变。书中对“社会资本”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理解了人脉、信任、合作等无形资产,在社会运行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构建和维护人际关系时,是否也正在积累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本。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大气,充满了思辨的张力,读起来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仿佛在颠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认知,引导我去思考更深刻的哲学命题。
评分《社会通诠》这本书,真的就像书名一样,让我感觉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社会有了前所未有的“通透”的理解。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复杂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群体的发展,国家的兴衰,很多事情似乎都有迹可循,但又难以捉摸。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社会现象,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些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社会通诠》并没有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它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从历史事件到日常生活,从宏观的政治经济到微观的人际交往,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喜欢它对权力结构和资源分配的探讨,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社会群体能够兴盛,而另一些则逐渐衰落。书中提出的“社会粘性”概念,更是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不仅仅在于制度或政策,还在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很多自己曾经不理解的社会现象,并且能够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问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趣味,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吃力,反而像是在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听他娓娓道来。
评分这本《社会通诠》简直是我的“社会学启蒙读物”!之前我对社会学的印象,停留在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上,总觉得离生活很远。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把那些理论变得栩栩如生。比如,书中分析了“群体思维”如何影响决策,我立刻联想到了生活中各种“跟风”的现象,从消费潮流到网络舆论,原来都是这个原理在作祟。还有关于“信息不对称”的部分,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有多少是被过滤、被扭曲过的,而这背后又牵扯到多少利益博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社会问题归结于“好人”或“坏人”,而是强调了制度、环境、以及个体在其中的复杂互动。它鼓励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这本书让我变得更具批判性思维,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而是尝试去探究事物更深层次的原因。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看待周围的一切,都多了一层“社会学的滤镜”,更加透彻,也更加有趣。
评分最近读了《社会通诠》,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社会现象解码器”。之前很多我一直觉得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比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固化、甚至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一个比较系统和清晰的解释。作者并没有回避敏感话题,而是用非常冷静和客观的笔触,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我特别喜欢它对“权力”和“利益”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的分析,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被更大的结构性力量所制约。书中提到的一些“社会偏见”的形成机制,也让我对自己过去的认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事实”,可能已经经过了无意识的筛选。这本书的论证过程非常严谨,逻辑链条清晰,虽然内容涉及的社会学理论不少,但作者的阐述方式非常巧妙,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评分《社会通诠》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一直认为,要理解社会,就需要读很多社会学的著作,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社会学的视角融入到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观察之中。它并没有罗列大量的学术名词,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分析社会现象的工具。比如,书中对“文化同质化”的讨论,让我开始留意生活中各种“流行文化”的传播路径,以及它们对我们个体选择的影响。还有关于“集体行动”的分析,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一群人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有感染力,它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激发读者的思考。我经常在读完一章后,会停下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对照书中的理论,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自己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