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农族是台湾原住民族中居住海拔最高的民族,因为不断的迁徙,在工艺的表现显得比较弱些,而在器物以实用性为主。布农族的歌唱和音为台湾岛民族之佼佼者,八部和音名扬全球音乐界。其社会型态行使父系氏族大家庭制度,居住的石板屋为大型建筑物,族内产生许多神话与传说故事,原本原始宗教信仰已经瓦解,基督教与天主教取而代之。
本书特色
史上最详细介绍布农族的一本书,从历史到近代丰富的布农族图片尽收书里。
作者简介
田哲益
籍贯:
.台湾省南投县信义乡人
族籍:
.布农族峦社群卡豆诺兰人
族名:
.达西乌拉弯.毕马
出 生 年:
.1955年4月20日
学历:
.省立屏东师专史地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
经历:
.曾任国立水里商工训育组长、国文科专任教师,南投县政府国语指导员,常民文化通讯轮值主编,原舞者布农乐舞顾问,南投县史馆谘询委员,南投县原住民事务委员会委员。
现任:
.台湾布农文化艺术团团长、南投县布农文化学会顾问、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协会《台湾源流》杂志编辑‧理事、大陆少数民族研究。
学术研究:
.台湾原住民文化、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宗教及其神话与传说、中国佛寺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等。
作者序
布农族民族源流
布农族迁徙史
布农族历史发展与演进
布农族宗教与信仰
布农族祭祀与庆典
布农族社会制度
布农族人口族名与分布
布农族农耕经济与贸易
以物易物的传统交换经济贸易
布农族饮食文化
布农族生命礼仪
布农族乐舞
黑泽隆朝台湾原住民音乐之採录与研究
布农族服饰
布农族建筑文化艺术
必须是有饮水条件且向阳山坡地
布农族器物文明
布农族教育与训练
布农族交通与运输
布农族採集与饲养生活
布农族狩猎与渔捞活动
狩猎是一种生命学习
狩猎是文化的根源
考古与布农族
作者序
布农族文化在台湾原住民族群中,亦系极丰盈美丽,渊源流长,因此孕育出布农族人达观、进取、共享、助人的人格特质。
从古时代,布农族就在台湾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员,大自然母亲的子孙。
台湾的中央山脉是孕育布农族的摇篮,布农人世居在中央山脉中段一带,是南岛语系民族中居住海拔最高的族群,平均在1000至2300公尺的高山地区。长年以狩猎及粟耕为生,塑造了乐天、英勇、豪迈的性格。
由于布农族人笃信大自然的定律,因此对于每颗树、每朵花、溪流、山岳及走兽飞禽等等,都赋予它们一个完整的生命,朝夕生活在一起,在浩瀚的大自然中融合为一体,生生不息。
不过,如今有些布农族的文化,渐被淡忘,例如着名的布农族八部和音(祈祷小米丰收歌),我真怀疑,我们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亲耳聆听?是否要等到完全迷失了,才称颂她的美?还是希望她充满山区,源源不断地演唱流传?当然我们不能让她变成历史,而是希望她继续在山岚漫游,从远远的天边传来肃穆和谐的天籁之声。
任何一个民族实践了千百年的礼俗,必定充满了祖先的经验和生活的智慧,当我们再重复或回忆这些布农族的传统礼俗时,对于珍贵民族文化的吸收维护和传承再生应该也有一份责任吧!
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是布农族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生活之道,布农族的老祖宗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生活的智慧,但是子孙不爱惜,如今面临了传承的困境,几乎达到了缺乏自信而有尊严的生活。
值此之际,必须加强族人的历史观,从教育中抓回被淡忘的历史,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并且有兴趣了解更深入的文化。
我们必须学习容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及生活习惯,人类唯有透过多元文化的相互刺激,整个人类文明才会持续进步。
原住民布农族有许多非常好的生活哲学,如分享的观忿、保育的作法、族群互助与和谐等,都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及学习的。
布农族的文化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已经慢慢消失,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自信心建立在对自己文化的肯定。
近年来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声浪,致力于全面提昇均衡的教育素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成为国家建设中重要的指标。因此,对于族群文化的尊重和宏观的胸襟与视野,照顾少数民族,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自然是现阶段努力的方向。而社会的变迁,乡土文化日益流失的危机,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有其必要性和适切性。
迈入21世纪的时刻,新世纪的族人应具备那些关键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如何培育具有乡土情、世界观的族人?如何唤起族人潜藏心灵深处的族群意识、肯定自己、认同自己的文化,去芜存菁,并为自己创造历史,发挥传统的刻苦耐劳与开创新局之精神,全力以赴,让21世纪的布农族原住民,走出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这些均是当务之急。
为促进台湾原住民族之经济发展,提昇原住民生活水平,恢弘志气,复兴光荣传统,落实布农族的文化耕耘,唤起社区本土文化之觉醒及行动力量,对于原住民布农族的历史、地理、自然、语言、农耕、产业和艺术等,透过全面性的文化调查方案,导引新生代族人认同与爱护本族群之文化,使具有生机与活力。
台湾布农族原住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民族,其特殊的文物、制度等,亦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期望布农文化更闪烁与更具价值与意义。
笔者不是一位杰出的人,更不是一位温文儒雅的一介文人,阅历不丰富,经验不多元,也不具有透析精微的观察力与感触,但是对于原住民文化之日渐凋零与萎缩,深感徬徨与忧心,乃不揣浅陋以为复振布农族传统优良文化的基础。
由于原住民族缺少文字记载,口传便是延续其历史文化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要深入了解布农族历史、文化,实地访问是不可缺少的。田野调查又称为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社会科学蒐集实际资料最普遍有效的方法之一,为直接而有效地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方法。
撰者才识鲁莽,定多疏漏,冀望本书能够对布农族人有所贡献,则无负吾平生之志矣!并祈请国内外学者专家斧正。
田哲益 序于南投水里山水居
2008年11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