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是呈现一地文化特质,诸如思考取向、心思情感的质感等最真实、也最细腻的媒介。对于我们交流密切的日本,除了从时事、商品或旅游观光等点滴拼凑日本的形貌之外,要了解日本人的内涵,文学还是一个最佳的管道。
诚如本书监修者之一的日本国文学学者大桥敦夫所指出,「对于日本是什么样的国家、民族,以及日本人对事物的见解、看法,都可以从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窥见。」尤其是古典文学,不仅是经过世代淬练后精华,也是每一时代人的共相最深刻的写照,传承至今,更是汇聚描摹出今日日本人思想情感、性格、喜怒哀乐的雏形,以及生活习惯、兴趣嗜好的起源。
本书介绍了横跨上代(七○一~八九九)、中古(九○○~一一九八)、中世(一一九九~一五九七)、近世(一六○○~一八七二)将近一千二百年、共二十八部的古典文学作品。其题材多样,描述手法细腻感性,呈现有情之眼观看人、事、物的关系与样貌,以及在时间流逝下兴起的种种情怀。例如鸭长明在体验人世无常下写作的《方丈记》,以散文型式描述与大自然接触的点滴,以及对自己的再发现;菅原孝标女的《更级日记》则是以日记型式描写作者从年少时沈溺幻想到梦醒进入现实的转变;被称为日本物语之母的《竹取物语》(作者不详)里以诙谐讽刺的笔触描写五位贵公子为了成功求婚,在张罗求婚礼物时出现的人性丑陋面与荒谬的样态,相当耐人寻味。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源氏的恋爱故事主轴中,描写人世间情爱的各种面向,体悟悲欢离合的无奈,深深打动不同世代、不论海内外的读者,已被翻译为二十余种语言的译本。
除此之外,日本古典文学中丰富的故事题材与表现手法,也都是当今流行文化取材、或表现概念的来源,例如《日本灵异记》中五花八门的八卦被誉为是综艺节目的起源;前人用以表爱传情的和歌集《万叶集》曾是日本盛极一时的情书教战手册;有趣的《竹取物语》内含的各种传说至今仍是电影、小说、戏剧的上好题材,被重制、改编成各种不同的版本;隽永的爱情故事《源氏物语》中人物性格的传神描写,借景、借物喻情,以及对情感的真挚剖白,也都成了当今戏剧、小说中经常沿用的细腻手法。
作者简介
大桥敦夫
1961年生于长野。毕业于上智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上智大学研究所国文学博士课程修毕,专攻国语史。目前担任上田女子短期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关心近代日语的历史,并于针对外国学习者的日语教育中加入「外界对日文的认知」等主题。着作有《新版文章结构法》(合着,东海大学出版会)等书。
西山秀人
1963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日本大学研究所国文学博士课程修毕,专攻平安文学。目前担任上田女子短期大学国文系副教授。除了研究以源顺为笔头的平安时代中期歌人之外,关于使用综合媒体指导古典的造诣也非常深厚。着作有《千颖集全释》(合着,风间书店)、《歌词歌枕大辞典》(合着,角川书店)等书。
译者简介
陈令娴
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东京学艺大学研究所毕业,专攻平安朝女流文学,硕士论文为「《更级日记》□□□□梦」(《更级日记》中的梦)。兴趣广泛,举凡日本古典文学中的梦到「婚活」、日本社会中的外籍劳工均有关注。译有《神的记事本1》(角川书店)、《向日葵爸爸》(博漫)等书。现居日本,身兼主妇、外语部门编辑、译者和生活观察家数职。
對於《圖解日本古典文學》這本書,我只能說,它的用心程度絕對超出我的預期!身為一個平常對日本歷史和文化都頗感興趣,但對古典文學又有點卻步的讀者,我一直覺得這塊領域對我來說門檻有點高。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這種顧慮。它的「圖解」方式,真的太聰明了!不只是單純的插圖,而是結合了圖像、漫畫、甚至是一些簡潔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遙遠的時代拉近。我尤其對書中對於日本俳句、和歌的介紹印象深刻。以前總覺得這些短小的詩句,要讀懂其中的意境,需要非常深的文化背景。但是這本書透過解釋俳句的結構、意象的選擇,以及搭配當時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圖,我才發現原來這麼短小的篇幅,竟然能蘊含如此豐富的情感和哲思。像是松尾芭蕉的「寂靜的蟬鳴,滲入岩石深處」這樣一首詩,在書裡透過幾幅描繪夏日午後、蟬鳴繚繞山林間的插畫,我瞬間就感受到了那種寂寥、孤寂又充滿生命力的夏日氛圍。它不只是提供文字解釋,更是透過視覺引導,讓我「看見」詩句中的畫面,進而「感受」到作者的情緒。對於像是《徒然草》這種記錄日常隨筆的作品,它也很有巧思地用插畫呈現了當時的市井生活、僧侶的清修,以及一些有趣的社會現象,讓我可以像翻閱一本精美的繪本一樣,輕鬆地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點滴和他們的思考方式。總之,這本書讓我對日本古典文學的學習,從「任務」變成了「享受」。
评分這本《圖解日本古典文學》根本就是為我這種「文學小白」量身打造的嘛!老實說,我平常喜歡看動漫、日劇,對日本文化很有興趣,但一看到「古典文學」,腦袋就自動關機。總覺得那些文字又長又難懂,跟不上時代。結果翻開這本書,驚為天人!它真的太懂我們這種讀者了!第一眼就被書中豐富的插圖吸引,那些畫風細膩又充滿時代感的圖,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歷史故事瞬間變得生動有趣。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平家物語》的講解。以前聽過這個故事,但總覺得戰爭場面、權臣鬥爭聽起來很累。這本書卻用很清晰的圖示,把壇之浦海戰的關鍵時刻、平家和源氏的勢力分佈,還有那個悲劇性的安德天皇,都畫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書中對「祇園精靈」的解釋,用一個小小的圖解,就讓我明白了那種無常、盛衰的宿命感,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深刻太多了。還有,它對《萬葉集》的介紹,不只給了詩歌原文和翻譯,還貼心地附上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像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描寫愛情的詩歌,或是對天皇歌頌的詩歌。書裡還放了一些當時人們生活的場景插圖,讓我感覺自己彷彿置身其中,更能理解詩歌背後的情感。它絕對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書,而是一本充滿溫度、引人入勝的文化導覽。
评分哇,拿到這本《圖解日本古典文學》真是太驚喜了!原本我對日本古典文學的印象,總是停留在一些比較艱澀難懂的學術論述,不然就是日劇裡那些一閃而過的場景,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但是這本書的「圖解」二字,瞬間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尤其喜歡它用非常生動、貼近現代人理解方式的方式,去解構那些古老的故事和詩歌。像是《源氏物語》,我以前聽過,但總覺得人物關係複雜、情節拖沓,光是看文字介紹就頭昏眼花。但這本書透過豐富的插圖,把紫式部筆下的平安貴族生活、錯綜複雜的愛情糾葛,還有那股淡淡的哀愁,都描繪得活靈活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光源氏各種情感關係的梳理,不僅畫出了人物之間的脈絡,還補充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服飾、建築等等,讓整個故事瞬間變得立體、有溫度,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且,它並非只是把故事講一遍,而是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每個場景、每個人物的象徵意義,以及這些古典文學作品對後世日本文化的深遠影響。例如,書中提到《枕草子》裡清少納言對於四季變化的細膩描寫,配上那些描繪自然風光的精美插畫,讓我更能體會到日本人那種對自然細微之處的敏銳觀察和熱愛。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古典文學不再是陳列在博物館裡的古董,而是活生生、充滿魅力的文化遺產,非常適合我這種「入門者」來細細品味。
评分這本《圖解日本古典文學》真的太厲害了!我平常對日本文化很有興趣,但對古典文學總覺得有點距離感,總覺得文字會比較生澀難懂。直到我看到這本書,才發現原來學習古典文學也可以這麼有趣、這麼貼近生活!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圖解」這個概念,但它做得遠不止於此,而是將日本古代的藝術、建築、服飾、甚至是一種生活態度,都透過精美的插圖呈現出來。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枕草子》的介紹。清少納言的觀察力真的太驚人了,而這本書則是用非常生動的插圖,將她筆下的各種「令人讚賞的東西」和「令人厭惡的東西」具象化。像是她描述的「春天,黎明」的景象,書中的插畫就把那種柔和的光線、飛舞的鳥雀,描繪得栩栩如生,讓我瞬間就能體會到那種詩意。而且,它還會補充解釋,為什麼清少納言會這樣形容,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審美觀。對於《竹取物語》這種充滿奇幻色彩的民間傳說,書中的插畫更是將輝夜姬的美貌、竹篩的神奇,以及求婚者們的各種奇特挑戰,都描繪得如同夢境一般。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閱讀,更是一場視覺的饗宴,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和理解日本古典文學的魅力。
评分天啊,這本《圖解日本古典文學》真的讓我徹底改觀!我一直以為日本古典文學就是關於那些貴族、武士,還有一些我聽不懂的枯燥詩句,平常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更別說去理解了。但這本書的出現,完全顛覆了我的想法。它就像一個溫柔的引路人,帶著我走進了一個充滿魅力和智慧的古代日本。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今昔物語集》時的處理方式。這本故事集包羅萬象,涵蓋了佛教故事、民間傳說、奇聞軼事等等,原本光是聽名字就覺得有點難以入手。但是書中的圖解,把每一個小故事的關鍵情節,甚至是一些奇特的妖怪形象,都畫得惟妙惟肖。例如,其中一個關於商人與狐狸精的故事,書中配上的圖,就把那個狡猾又有點可愛的狐狸精畫得活靈活現,讓整個故事充滿了趣味性。而且,它還會解釋這些故事背後蘊含的佛教思想,或是當時社會的價值觀,讓我不僅讀了故事,還能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另外,書中對於日本茶道、花道等傳統文化在古典文學中出現的場景,也做了非常詳細的圖解說明。這讓我知道,原來這些我們現在認為很「高雅」的文化,在古代就已經融入了文學作品中,並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整本書的編排方式,讓學習變得輕鬆愉快,一點也不會感到壓力。
评分我必須誠實地說,一開始我對《圖解日本古典文學》這本書的期待,並沒有這麼高。我總覺得「圖解」這種方式,可能比較適合小朋友,或者只是簡單的輔助工具。但實際翻開這本書,我才發現我完全錯了!它的圖解,不只是簡單的配圖,而是充滿了巧思和深度,而且那些插畫的風格,更是融合了日本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感,讓人賞心悅目。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源氏物語》時,那種細膩的筆觸。書中不僅描繪了平安時代貴族的華麗服飾、精緻的庭園景觀,更透過插畫,將人物之間微妙的情感變化,以及時代的氛圍,都捕捉得恰到好處。例如,描寫光源氏與紫之君相遇的場景,書中的插畫不僅呈現了服飾的層次感,更透過光影的運用,營造出一種既神秘又浪漫的氛圍,讓我對這個故事有了更深的感悟。它也沒有把所有內容都冗長地解釋,而是精選了幾個關鍵的人物、事件,透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讓讀者能夠快速進入狀況。對於像是《保元物語》、《平治物語》這種充滿戰爭與權謀的史書,書中的圖解更是將戰場的佈局、人物的動作,以及那種歷史的厚重感,都呈現得相當到位。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地探索和發現。
评分我真的要強烈推薦這本《圖解日本古典文學》!我平常對日本文化多少有點涉獵,但對古典文學一直覺得是個門檻很高的領域,總覺得文字太難懂,離現代太遠。結果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的迷思!它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那個「圖解」!這不是隨便的插圖,而是非常有考究、而且畫風細膩,充滿了時代感的插畫。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枕草子》的介紹。清少納言那種細膩的觀察力和幽默感,透過書中的插畫,被完全呈現出來。像是描寫「令人讚賞的東西」,書中就畫了好幾幅精緻的小圖,把「早晨的稻穗」、「水鳥」等等,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讓人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種日式的雅致。而且,它還會適時補充一些文化背景,讓我更能理解為什麼清少納言會有這樣的感受。對於《今昔物語集》這種包含許多不同類型故事的作品,書中的插畫更是把故事裡的關鍵情節、角色,甚至是一些奇特的妖怪,都畫得惟妙惟肖,讓原本可能有點難以想像的場景,瞬間變得具體、有趣。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是在「學習」,而是在「玩味」!它讓我重新燃起了對日本古典文學的興趣,並且覺得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術,而是充滿了生活氣息的文化瑰寶。
评分拿到《圖解日本古典文學》這本書,真的讓我驚喜連連!我平常對日本文化很有興趣,但對於古典文學,總覺得有點像隔著一層紗,看不真切。這本書的「圖解」方式,簡直就是為我這種「初學者」量身打造的。它把那些可能有些晦澀的文字,透過豐富、精美的插圖,變得生動、有趣,而且易於理解。我尤其喜歡它對《古今和歌集》的介紹。以前只知道和歌很短,但不懂其中的意境。這本書卻不僅提供了和歌原文和翻譯,還附上了大量描繪當時自然風光、人物生活的插畫,讓我能夠「看見」詩歌中的場景,進而「感受」到詩人描繪的情感。例如,書中引用了一首描寫秋天落葉的和歌,搭配的插畫就是一幅色彩濃郁、充滿詩意的秋景圖,讓我瞬間就領會到了那種「物哀」的情感。它還會適時補充一些當時的社會習俗、風土人情,讓我對和歌的產生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於像是《江戶怪談集》這類帶有奇幻色彩的作品,書中的插畫更是把那些鬼怪、傳說中的場景,描繪得既恐怖又充滿想像力,讓人讀起來心驚膽顫,又忍不住想一探究竟。這本書讓我感覺,學習古典文學不再是枯燥的背誦,而是一場充滿視覺和情感的冒險。
评分我必須說,《圖解日本古典文學》這本書,真的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本購入!我平常對歷史、文學都有點興趣,但對於日本古典文學,總覺得有點望而卻步,總覺得離我們這個時代太遙遠了,而且內容會比較難懂。但是這本書完全改變了我的看法!它的「圖解」形式,真的太讚了!不只是單純的插圖,而是用非常具有藝術感、又充滿時代氛圍的繪畫,將那些文字裡描繪的場景、人物、甚至是器物,都一一呈現出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和泉式部日記》的介紹。原本對於日記這種形式,我總覺得比較瑣碎,不容易讀進去。但是書中搭配的插畫,把和泉式部當時在宮廷中的生活,以及她細膩的情感變化,都描繪得相當動人。特別是那些描繪月色、庭院景致的圖,配合著她文字裡的憂愁和思念,那種氛圍感瞬間就被營造出來了。而且,它並沒有把所有內容都照搬,而是精選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並輔以非常清晰的圖解和背景知識,讓我能夠快速抓住重點,並且理解背後的情感。對於像是《方丈記》這種記錄災難和無常的文學作品,它用簡潔而有力量的插畫,把鴨長春在茅廬中的生活,以及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是在「讀」書,而是在「體驗」書中的世界。
评分這本《圖解日本古典文學》絕對是我近期最喜歡的書之一!我一直都對日本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古典文學離我有點遠,感覺會比較難讀懂。不過這本書的「圖解」方式,完全讓我驚豔!它不只是放上一些圖片,而是用非常有藝術感、又能準確傳達時代氛圍的插畫,將那些文字裡的場景、人物、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都變得鮮活起來。我特別喜歡書中對《竹取物語》的講解。輝夜姬的故事我聽過,但這本書的插畫,把輝夜姬的絕世美貌、她提出的五個離奇的求婚條件,以及最終她升天的場景,都描繪得如同神話一般,充滿了奇幻色彩。而且,書中還搭配了當時的服飾、建築的插圖,讓我能更具體地想像那個時代的樣子。對於像是《徒然草》這種記錄日常隨筆的作品,書中的插畫更是把當時的市井生活、僧侶的日常、以及一些有趣的社會現象,都描繪得生動有趣,讓人讀起來感覺很親切,一點也不會覺得遙遠。它不像一本死板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本充滿故事的精美繪本,讓我在輕鬆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夠深入了解日本古典文學的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