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僧人如何面对《易经》的着作。它不仅详实的将僧史中,僧人曾经引用《易》语之事做了整理分析,并进一步对目前唯一可见从头到尾注释《易经》的僧人 ~ 蕅益大师做了完整的研究梳理。不论是在佛教经典,或是书信杂着,甚至是其专门注《易》的《周易襌解》,只要出现与《易经》有关的讯息,本书都做了深刻且仔细的研究,实是了解僧人如何面对《易经》这部经典的重要阶梯。
作者简介
陈进益
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清云科技大学副教授。喜欢写作,所以到中文系;希望对生命能有觉知,所以研究《易经》与佛教。
如今人到中年,对于哀乐,也就多了一分体会。着有《清焦循易图略、易通释研究》,并主编《清云中文读本》等大学国文教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范畴与方法 5
一、研究范畴 5
二、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僧史记载僧人引用《易》语之考察 31
第一节佛教初传中土及本文引用佛门僧史 31
一、佛教初传中土之概述 31
二、本章引用佛门僧史概说 35
第二节佛门僧人与《易》相涉的几种主要模式 41
一、引《易》语以证儒佛皆谈因果报应者 42
二、引《易》语作为禅门话头 51
三、引《易》语以为其日常用语行文 59
四、引《易经》用语作为自己名字者 62
五、僧人善《易经》卜筮之法者 65
第三节其他佛门僧人善《易》之记载 69
一、僧人史传关于僧人善《易》之记载 70
二、引阴阳五行占卜吉凶语为禅门话头 78
第四节 小结 84
第三章 蕅益智旭佛经着作《易》佛会通考 89
第一节蕅益智旭的生平与主要观念 90
一、由儒入释,以释说儒 90
二、不昧本心,三教皆同;论至究竟,佛仍最高 96
三、世孝非真,悟同体法性,世孝与出世孝为一 111
四、兼通诸宗,不囿为天台子孙 132
五、终归念佛求生净土 138
六、以戒治禅,心统诸宗 148
第二节蕅益智旭佛经着作引《易》考 155
一、《楞严经玄义》 157
二、《楞严经文句》 161
三、《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 166
四、《占察善恶业报经义疏》 167
五、《遗教经解》 168
六、《四十二章经解》 169
七、《梵网经合註》 170
八、《菩萨戒本笺要》 172
九、《重治毗尼事义集要》 173
十、《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175
十一、《在家律要广集》 176
十二、《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177
第三节小结 177
一、以《易经》个别名辞与佛理会通者 178
二、以《易经》五行、八卦与佛理会通者 180
三、论世出世占卜法 181
第四章 蕅益智旭日常杂着《易》佛会通考 185
第一节会通不一不二、界界互具之旨 186
一、引「干知大始,坤作成物」会通之 194
二、以卦爻变化与十界十如会通 196
三、引「天地之大德曰生」会通之 197
四、引「干刚坤柔」会通之 199
五、引「范围天地,曲成万物」、「神?方而《易》?体」、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会通之 201
六、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会通之 208
七、引「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会通之 212
八、以干、复、剥三卦变化会通之 213
九、引「洗心,退藏于密」、「干坤其《易》之蕴邪」会通之 216
十、引「介于石,不终日」会通之 220
十一、引《易经》八卦表四大而会通之 223
十二、引「大《易》略思辩,益以宽居」会通之 226
十三、引「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会通之 228
十四、引损、益二卦与「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会通之 229
十五、引《易经》「变易、不易」之义而会通之 231
第二节引《易》语会通因果报应者 232
一、引「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会通之 232
二、引「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会通之 233
三、引「忧悔吝者存乎介,震?咎者存乎悔」会通之 237
第三节引《易》语或抒己怀,或喻他人者 239
一、引「天地闭,贤人隐」叹佛法之不振 239
二、引「遯世?闷,确不可拔」谓佛法存乎固守 240
三、引「兼山艮」、「夕惕干」赞顿谢尘缘,肩负佛法 241
四、引「居德则忌」、「果行育德」、「履霜坚冰」赞佛教之戒
与贵 242
五、引「损,德之修;益,德之裕」喻病为随缘消业之良药 243
六、引「百姓用而不知」喻大彻大悟人,始可与谈念佛三昧 244
七、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喻缘生无性 245
八、引「剥必复,否必泰」劝人动心忍性 246
九、引中孚、夬、履与「丽泽、丰蔀」喻交友之道 249
十、引「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赞新伊法师寿 249
第四节其他 250
一、引孔子五十学《易》事 250
二、引紫柏赞《易》之事 251
三、引坤卦德性以赞《华严经》 252
第五节 小结 253
第五章 《周易禅解》基本观念与方法论 263
第一节谈《周易禅解》前的几个问题 263
一、历史中曾出现的僧人解《易》之作 264
二、心学《易》影响的迷思 268
三、两部与佛教相关的非僧人《易》作 275
第二节《周易禅解》的版本、成书过程与动机 280
一、《周易禅解》的版本 281
二、《周易禅解》的成书动机与过程 284
第三节 《周易禅解》援佛解《易》观 293
一、一念心为《周易禅解》的中心观 293
二、《周易禅解》主要援用之佛教义理 307
三、《周易禅解》所呈现的几个主要《易》学观 313
第四节 《周易禅解》以佛解《易》方法论 328
一、阴表「定、止、修」,阳为「慧、观、性」 328
二、方法论的实践说明 333
三、《周易禅解》余论 364
第五节 小结 369
第六章 《周易禅解》写作形式、语言模式分析 373
第一节 《周易禅解》的写作形式 373
一、《周易禅解》的基本形式 373
二、《周易禅解》诠解《易经》的三种模式 382
第二节《周易禅解》注《易》的语言模式 395
一、卦辞以「约世道」、「约佛法(化)」、「约观心」注之者 395
二、卦辞以「观心」释之,再于全卦最后统论六爻 434
三、全卦在以世法疏释后,再几全以「佛法释」释之 437
四、全卦仅卦辞以「佛法释」释之,其余无「佛法释」者 450
五、全卦似无佛教相关字眼,然实仍引佛学概念释之者 459
六、以佛法释而无可归类者 474
七、全卦皆未以佛教教义释之者 485
第三节 小结 490
第七章 结论 497
一、僧人会通《易》佛自魏晋开始便不曾中断 501
二、佛门《易》自有其内在发展理路,未必远承心学《易》 503
三、蕅益智旭继承前人之说并全面性大量引用《易》语 505
四、《周易禅解》虽有天台特色,却不应忽视其兼融世出世间
学的全貌 509
五、《周易禅解》建立起佛门《易》的方法论及语言模式,达
到僧人会通《易》佛的巅峰 510
参考书目 515
当僧人遇见易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当僧人遇见易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