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特点是非常完整地陈述旅馆客房部门(客务与房务)之整体原貌。为了充分表现所有作业的细节,所陈述的整体作业,其架构、说明、描述大抵以大型旅馆为基石,这样读者便能一窥深遂的旅馆堂奥,犹如游览大观园一样,该园是一大片建筑的总称,园中包括很多栋房舍,「潇湘馆」、「怡红院」、「蘅芜院」等等,里面还有很多凉亭、假山和水池(人工湖),那么,一座现代豪华、高档的旅馆不也是异曲同工吗!阅读本书能领略到旅馆管理的广泛而复杂,却又饶富趣味。为使读者了解旅馆作业枝节茂衍的程序、步骤,在第一篇就不惮其烦,非常细腻而多方的介绍旅馆的历史、发展现况(包括世界、台湾、中国的旅馆发展新猷)、知名连锁饭店的演进与旅馆名人(学习其智慧与坚持的精神)。
本书的好处即客务与房务的各种标准作业中,都附上英文术语,以便读者能容易了解专业术语含意(例如occupancy rate,国内就有各种说法:住房率、住宿率、住用率、利用率、使用率等)。本书呈给读者的尚有客务与房务篇中,每一章后面都有二、三则个案及评析,让读者深深体会,旅馆实在是大千社会的缩影。所谓旅馆业,其实就是讲究「人」的对应关系,无论员工本身的修为,或是员工对顾客的贴心服务。希望本书带给读者一番新的体验与收获!
作者简介
李钦明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博士
.中国文化大学观光研究所硕士
.瑞士洛桑旅馆学校毕业
曾任
.嘉义嘉南大饭店客房部经理
.台中通豪大饭店业务部经理
.台中福华大饭店管理部经理
.文化大学观光系「旅馆管理」讲师
.环球科技大学观光与餐饮旅馆系主任
现任
.旅馆管理顾问
.环球科技大学观光与餐饮旅馆系助理教授
扬智观光丛书序 i
自 序 iii
第一篇 导 论 1
第一章 旅馆产业 3
第一节 旅馆的定义 4
第二节 饭店的历史沿革 7
第三节 旅馆的功能 43
第四节 旅馆商品的特性 45
第五节 旅馆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 47
第二章 旅馆的类型与组织 51
第一节 旅馆的分类 52
第二节 旅馆的等级 56
第三节 旅馆的组织 65
第三章 客房分类与计价 85
第一节 客房的分类 86
第二节 房价的种类 88
第四章 旅馆的连锁经营 105
第一节 连锁经营的型态 106
第二节 连锁旅馆未来趋势分析 122
第三节 旅馆的客房筹备与培训 125
第二篇 客 服 143
第五章 客务部组织与功能 145
第一节 客务部的角色与功能 146
第二节 客务部的职责与工作内容 153
第三节 大厅的服务设施 175
第四节 个案研究 183
第六章 客房预订作业 185
第一节 客房预订的意义 186
第二节 客房预订的种类 187
第三节 订房组的责任与工作内容 190
第四节 客房预订的服务程序 195
第五节 超额订房作业处理与订房的问题和对策 214
第六节 个案研究 219
第七章 服务中心 221
第一节 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与业务范围 222
第二节 门卫的迎送服务 224
第三节 行李员的服务工作 228
第四节 个案研究 243
第八章 住宿登记 247
第一节 柜台接待的业务与职责 248
第二节 客房迁入作业服务 252
第三节 客房住宿条件的变化与处理 268
第四节 个案研究 279
第九章 柜台问询与话务服务 283
第一节 柜台问询的服务范围 284
第二节 柜台问询服务作业 285
第三节 话务服务 292
第四节 商务中心 300
第五节 个案研究 309
第十章 柜台帐务作业 313
第一节 帐卡的设立 314
第二节 客帐支付方式的处理 320
第三节 住客帐务作业 328
第四节 客房成本费用的控制 336
第五节 个案研究 338
第十一章 退房迁出作业 341
第一节 退房迁出服务 342
第二节 客人离店后未付帐的处理 346
第三节 快速退房服务 348
第四节 退房迁出的后续处理 348
第五节 个案研究 354
第十二章 前台业务管理 357
第一节 客务部员工职责要求 358
第二节 顾客抱怨的处理 366
第三节 保护顾客隐私政策 377
第四节 新进柜台人员的训练 380
第五节 夜间经理的职责 389
第六节 个案研究 394
第三篇 房 务 397
第十三章 房务部组织与功能 399
第一节 客房在旅馆中的地位与作用 400
第二节 房务部的组织 401
第三节 房务人员一日工作解析 413
第四节 客房服务员的素质要求与规章制度 422
第五节 客房的功能与配备 427
第六节 个案研究 436
第十四章 房务管理实务 439
第一节 客房清扫的准备工作 440
第二节 客房的整洁服务 448
第三节 个案研究 470
第十五章 房务部门的维护计画 473
第一节 客房的维护计画 474
第二节 公共区域的清洁维护 478
第三节 公共区域的清洁管理 485
第四节 个案研究 499
第十六章 馆内服务 501
第一节 客房日常接待服务 502
第二节 客房餐饮服务 524
第三节 管家服务 533
第四节 接待服务中的特殊状况处理 539
第五节 金钥匙服务 545
第六节 个案研究 548
第十七章 客房安全 551
第一节 旅馆安全制度 552
第二节 火灾问题与处理 555
第三节 窃盗预防管理 560
第四节 客房职业安全 564
第五节 个案研究 568
第十八章 布巾品的管理 571
第一节 员工制服的管理 572
第二节 布巾类备品的管理 575
第三节 个案研究 581
参考书目 585
台湾旅馆业的发展受到若干热潮的冲击,其一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二为週休二日制的实施,这些对观光旅游利多的消息亦将直接冲击旅馆业的生态。如果将未来两岸直航的因素涵盖在内,旅馆的投资事业势必再掀起一股浪潮。未来的台湾将是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和服务业兴盛的局面,而这三个层面也是互为因果关联的,旅馆业的竞争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局面。竞争的法则“Winner takes all”亦适用于旅馆业,业者宜未雨绸缪,调整经营的步伐。
目前我国旅馆的管理技术已臻相当水准,经过多年来从外国的经营管理技术中淬鍊,而形成一套适合本土的管理模式。旅馆业者的自信与成熟不但在国内逐步发展连锁据点,更雄心勃勃地大步跨足国外,准备以一股奔放跳跃的活力,竞逐于世界旅馆的舞台。正由于国内的产业与生活形态在蜕变之中,国内旅馆投资,无论都市旅馆或是休闲渡假旅馆的筹建也方兴未艾。投资旅馆的好处,除了获取利润外,即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进而发展业主或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但目前业界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专业人才的缺乏。所以旅馆界有一现象,即是每当新旅馆出现,就造成业界人才的大流动,人事的大搬风。究其原因,乃源于实际经营与操作专业人员的缺乏。
笔者基于上述背景,并以在业界工作多年的经验,乃决心写出一本适合各界人士研读的此方面书籍,将此书的重心放在实务作业上,而较少谈理论,供业界人士、学生及对旅馆管理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参考。
本书循着诸前辈辛勤耕耘的精神,以兢兢业业的态度规划此书的编写。本书共分为三大篇,第一篇为导论,希望透过对旅馆的整体介绍,使读者对旅馆产业深入了解。第二篇为客务篇(前台),其撰写编排乃是按照一般人的旅馆住宿程序着墨,从订房开始至登记迁入,以至于退房的全程作业程序与规范。第三篇为房务篇,详细介绍客房的作业与服务方式(包括公共区域)。希望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读者对客房作业的了解。
对年轻而准备踏入旅馆界的朋友们,笔者愿与之共勉,其实这是一份理想的工作,笔者对此份工作的热爱,至今不改其衷。旅馆良好的工作环境、整齐美观的制服、优雅的仪态训练,还可以有学习外文的机会……但实际上,这是一份很辛苦、既劳心又劳力的工作,任何人想在业界闯出一片天空,不能全凭侥倖。在工作中,除了努力外,为人处事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所以抱定在工作中自我成长的信念是很重要的。而对于已在业界服务的朋友,如果想更上层楼,那么除了已具备的专业技能外,多方涉猎管理方面的书籍,如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观光学、心理学等,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将使你终生受益无穷。
偶然间,读到严长寿先生的新着《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内容提到,他主持的新饭店开幕时,有些餐旅学校优秀的学生自信满满地前来应征,且斩钉截铁表达了对工作的热爱与服务的热忱,等到真正进入旅馆工作,才不到几个月,便有一半的同学开始打退堂鼓了。这段描述给我带来深忱的省思,也就是这些年轻人缺乏那份「坚持」,只因理想与实务间落差太大。另一方面,我也碰到许多饭店的中坚干部,对此份工作甘之如饴,将辛苦工作当做享受,把旅馆业当为终生职业,这真令人敬佩。投资家巴菲特说:「为你最崇拜的人工作,这样除了获得薪水外,还会让你早上很想起床。」我们不妨稍改一下:「为你最喜爱的职业工作,这样除了获得薪水外,还会让你早上很想起床。」旅馆工作虽劳心劳力,那些旅馆的经理人不就这样上来的吗?
当此书完成后,笔者如释重负,回首多年来「旅馆人」生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愿此书的诞生,能对业界有点小小贡献。不过,在业界工作期间,并没有留下人生的空白,回忆与同事们共同相处、共同工作的日子,我心中永远感激与怀念,让我的人生充实与丰富。同时我也要十分感谢过去提携与鼓励我的诸位先进,如通豪大饭店的已故老董事长刘文通先生,他是一位可敬的长者;福华大饭店的前总裁廖东汉先生,他的企业家风范,使我在台中福华大饭店工作期间受益良多。我的老长官,前西华饭店副总经理郑学瑾女士的爱护与教导;前全国大饭店总经理陈阿洪前辈对我的多方指导与照顾;前剑湖山王子大饭店总经理李政雄先生,还有作者十分尊敬的观光界耆宿黄溪海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我最亲近与尊崇的环球科技大学校长许舒翔博士,平常总是对此书是否完成的殷殷关切,在此一併致上最深挚的感谢。此外,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的硕士、博士论文指导教授,现任台湾观光学院校长李铭辉博士,不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并在内容筛选与撰写方式方面提供意见和给予协助,在此特别向他致谢。
也要借此机会表达我对内人最衷心的爱与感激,由于她对家庭的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地唸研究所、撰写硕士及论文,到毕业数年间,她茹苦含辛地支撑这个家庭,我愿以此书作为对她的回报以及对小女儿与小儿子的疼惜和爱意。
这本书是在仓促间完成的,虽然笔者以严谨的态度写作,但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各界先进不吝指正是盼。
坦白说,作为一名在旅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触及过的领域,也让我对“客房管理”这个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打扫房间、更换布草,更是关于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为客人创造极致的入住体验。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服务文化”的塑造。它强调了客房服务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品质的追求,一种对客人的尊重。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生动地阐述了如何将“服务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如何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酒店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优秀的客房管理,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软件服务的升级,是人文关怀的注入。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与客人的互动,都是一次展示酒店品牌形象的机会,都可能成为客人选择再次入住的理由。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也为我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客房管理不仅仅是后台工作,更是与前台服务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详细地阐述了客房部与前台、餐饮部、工程部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来提升整体的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跨部门沟通与协作”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而是提供了具体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定期的部门会议、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协同工作流程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目标一致。作者还强调了如何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来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差,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客人的信息反馈”来优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比如将客人对客房服务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前台,以便前台能更好地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种“全员参与、协同作战”的服务模式,正是现代酒店业发展的趋势。
评分我必须承认,《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这本书,让我对“客人满意度”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贯穿于客房服务每一个细节的体现。书里关于“客房设施的维护与更新”的章节,简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总觉得,只要设施还能用,就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及时、有效的设施维护,不仅能提升客人的入住舒适度,更能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从长远来看,还能为酒店节省大量的维修和更换费用。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如何识别潜在的故障,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设备坏了再来修。这不仅能避免给客人带来不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维修成本。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根据客人的反馈来优化客房设施,比如收集客人对床铺、淋浴水压、网络速度等方面的意见,并据此进行改进。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改进思路,正是现代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
评分哇,我最近真是被《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这本书给惊艳到了!以前总觉得客房管理嘛,不就是打扫卫生、铺床叠被,然后把房间弄干净就好。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是从“为什么”出发,深入剖析了客房服务在整个旅馆运营中的核心地位。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客房体验设计”的那一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列举了房间的硬件设施,而是从客人的视角出发,思考每一个细节如何能提升客人的入住感受。比如,灯光的明暗设计,是营造温馨氛围还是商务便捷;床品的材质选择,是追求极致的舒适还是环保健康;甚至是香氛的选择,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客人的情绪和对酒店的整体评价。作者还举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有些是我们自己酒店遇到过的问题,但书里给出的解决方案真是太有启发性了!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都蕴藏着大学问,都关乎到客人的满意度和回头率。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客房管理绝非只是执行层面,更是一门融合了服务心理学、营销学、甚至一丝艺术感的综合学科。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客房部的理解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也更有信心去优化我们酒店的客房服务流程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让我对“成本控制”有了全新的认识。《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在讲解客房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发放时,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导。我以前总是觉得,客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反正最后酒店都会收回成本。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看似微小的消耗,累积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作者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客房用品的成本构成,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精细化的发放流程来减少浪费。比如,关于一次性洗漱用品的设计,除了考虑美观和实用性,还可以从环保材料和适量包装的角度入手,既能满足客人需求,又能降低采购成本。还有关于布草的管理,如何科学地计算布草的损耗率,如何通过有效的洗涤和维护来延长布草的使用寿命,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细致考虑过的。这本书还提到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优化库存管理,比如通过系统来跟踪物品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准确地预测采购需求。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成本控制不是抠门,而是精打细算,是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为酒店创造更大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套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持续学习和优化的思维方式。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介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需要进行质量检查,更是强调了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定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控制、收集反馈信息、以及进行持续改进。作者还提到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识别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并据此制定改进措施。比如,通过分析客人对客房服务的评价,可以找出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员工培训和知识共享”来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质量改进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这种“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正是提升酒店竞争力的关键。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实务”类的书籍不太感冒,总觉得会枯燥乏味,充斥着一些空泛的理论。但《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又极其耐心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把客房管理这件事做得既专业又到位。书里关于“客房清洁的标准与技巧”的部分,简直是我的福音!我一直觉得我们酒店的清洁标准已经够高了,但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细节可以挖掘。比如,作者详细地讲解了不同材质的家具、地毯、窗帘的清洁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各种污渍。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了再去补救。这让我意识到,好的客房管理不仅仅是事后的修补,更是事前、事中的把控。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绿色客房管理”的理念,比如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如何妥善处理垃圾,这不仅符合当下环保的趋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酒店的运营成本。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实用的表格,比如客房检查清单、物品损耗记录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非常接地气。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位对“服务质量”有着极高要求的从业者,而《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这本书,无疑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最清晰的语言,阐述了客房服务中每一个环节的精髓。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的篇幅。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需要培训员工,更是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专业的客房服务团队。作者提出了很多关于员工激励、绩效考核、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这些都让我对如何管理和培养我的团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它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来保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同时又鼓励员工在框架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种“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结合,正是提升酒店竞争力的关键。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本“武功秘籍”,充满了能量和信心去打造一支卓越的客房服务团队。
评分我一直认为,客房服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这本书,恰恰是将“细节”二字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客房安全与应急处理”的章节。以前我对这方面的认识比较模糊,只知道要确保门锁牢固,但这本书详细地列举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电源插座的使用安全、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比如火灾、停电、甚至客人丢失贵重物品等。作者还强调了如何通过前期的预防性措施来降低风险,以及在发生危机时,如何保持冷静、有序地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客户投诉处理”的技巧,虽然听起来不是最令人愉快的部分,但却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它教我们如何倾听客人的不满,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从而将一次负面的体验转化为客人对酒店的信任和好感。这种“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处理方式,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是一个对“创新”和“差异化”有着强烈追求的人,《旅馆客房管理实务(第二版)》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它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客房管理模式,而是鼓励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个性化客房服务”的探讨。它不仅仅是满足客人的基本需求,更是要通过深入了解客人的喜好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比如,作者提到了如何通过收集客人的入住偏好、旅行目的、甚至是一些特殊的纪念日等信息,来为客人提供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这不仅仅是提供额外的付费服务,更是一种“用心”的体现,能够让客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客房管理和服务水平,比如智能客控系统、线上预订与入住服务、以及个性化推荐系统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帮助我们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客房产品和服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