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正以快速的发展冲向未来。我们的优势是:资讯丰富便捷带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便性,虚拟技巧发达增进我们尝试试验的选择性,生活自由多元孕育我们成就作为的创意性。然而,几近氾滥的资讯使现代人迷失自我,虚拟文化的浸染教人脱离现实,过度自由无羁造成情意上的失控──这些都是新生活的危机。
这是一个胜任自己就掌握幸福的时代。要适应剧变的社会,培养自尊和自我功能,让自己有能力做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能明白事理、看清真实,有一套健全的自我控制系统,是免于掉入生活困境,防杜心理困扰的必要准备。
唯识论中的「善法」就是着力在培养良好的自我功能。学习胜任自己,要从发展自尊(参悟信、惭、愧三种法门)、面对现实(实践无贪、无嗔、无痴三项法要)和学习自律(遵行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和不害五个基本纪律)三个方向着手。要在新世代中享有幸福和成功的生活,唯有做一个能胜任自己的人。
佛教的信仰和修持,必须配合现代生活的需要,信仰和生活相融,才能做到「解」与「行」相应。唯识心理学提供了科学和清晰的解释,让修持者有清楚的实践方法。其宗旨和重心,在发展个人正向的性格、态度、情绪和优点,并引导一个人作正向的人生觉悟(正等正觉),找出有限生命的无尽希望。
唯识心理学目前已完成六部作品,都以唯识论中「心所法」为蓝本,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实务经验,所建构出来。另外五本书分别为:《换个想法更好》、《寻找着力点》、《精神体操》、《过好每一天》与《生命转弯处》。
作者简介
郑石岩
心理学家郑石岩,宜兰县员山乡人,政治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当过中学老师,也在大学任教多年,并担任教育部训育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学校辅导及训导工作,现已退休。从事心理谘询与教学研究三十余年,曾获颁教育部辅导工作优良贡献奖;七岁即接触佛法,对佛学与禅学素有修持;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务农做工经商,人生阅历丰富,是融合心理学、教育学与禅佛学于日常生活应用的倡言人。他理论与实务并具,着作超过四十本,曾获行政院新闻局优良图书金鼎奖,是积极入世,以书文度人的最佳见证。每年有两百场以上的演讲,其着作在海内外广受欢迎,自诩为踏实悦乐的生活者。目前研究与旅行是他的学习方式,写作与演讲是他的工作,助人与讲经则是他的行持。
总序∕我的创作历程 4
导读∕正向的生活智慧:唯识心理学的意义 14
自序∕胜任自己就掌握幸福
壹 发展自尊
1.肯定性的魅力 32
2.自尊的神采 40
3.激励信心 49
4.清醒面对生活 57
5.赏识与自信 65
6.领导重在取信 73
7.克服羞怯 81
8.在反省中领悟 89
贰 面对真实
1.适当的抱负水准 104
2.觉察你的满足感 112
3.不受贪婪摆佈 120
4.缓解心中的愤怒 128
5.保持恬淡的生活 137
6.心平气和的应对 145
7.把握实用的想法 153
8.表明自己的定见 161
9.跳脱悲观的心情 169
参 学习自律
1.力求振作的生活 185
2.涵养工作的毅力 193
3.选择精进的态度 201
4.勇于任事的习惯 209
5.克服倦怠感 217
6.学习自律和自我控制 225
7.做喜欢生活的人 233
8.割舍中求取平衡 241
9.走在宽恕的路上 249
自序
胜任自己就掌握幸福
今天,我们已踏上新的纪元,这是由高科技所引导的生活方式,无论在经济生活上,社会结构上,乃至整个文化型态上,随时都会发生巨大变动。它将直接冲击每个人的心灵,影响每个家庭,并改变生活适应的型态。
这将是一个快速变迁,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资讯像免洗餐具一样,用过就丢;社会变动快,人际支持越来越不稳定;人与人之间接触容易,但彼此疏远;虚拟的意识和观念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却导致许多人脱离现实,有了新的心理困扰。
这是一个具挑战性的世代,我们正面对一个新文明前的蛮荒;它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也埋伏着许多新的危机。我们只有发展更成熟的自我功能,才能适应新的世纪,胜任自己的生活。
每个人是否有所准备?准备更好的自我功能去面对这复杂和变迁快速的资讯社会?是否把提升自我功能当做第一要务?对于下一代的子女,是否做了这方面的教导?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面对着自己与时代变迁竞争的局面。别把生活看成跟人竞争,现在你像掉入大海,是一个E世纪的大海,你要跟海浪搏斗,必须有好的思考、理性和回应挑战的觉察力,否则就会载浮载沈,不知去向,甚至失落或灭顶。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首先面对的是层出不穷的资讯和观念,它成为市场上的商品,是生活现实所必须面临的场景。你不再是接纳它,从一而终,而是如何选择和判断,组合成你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唐朝的马祖大师说:「西江之水只取一瓢饮。」但是,现代人所要面对的是,怎么去取那一瓢?无论在生涯、工作、理财、人际、感情或休闲上,你都要面对洪水般的资讯。所以,要有好的自尊和自我功能才行。
现代人在网路上作交易、交友和交谈,是真实是虚拟?是真是假?你不免有些困惑。成长在虚拟文化的新生一代,现实生活和虚拟之间有更多重叠,以致在生活上有了脱离现实的倾向。然而,生活永远是一个现实,必须面对现实才能活得好。这些脱离现实的人,将成为失落忧郁的一群。
资讯化社会的目的,是让我们透过资讯,更能认清真实;但资讯化的系统,也提供和制造许多虚拟的观念和情境,让人误以为它就是现实生活。目前已有许多青少年,甚至成年,迷失在网路上,用「虚拟的自己」去跟别人的虚拟角色交往,着迷于个中的认同、友谊或时尚,而对于现实生活则越觉得格格不入,他们成为现实生活的逃避者。
要适应这样一个社会,培养自尊和自我功能,让自己有能力去选择和判断,能看清真实,有一套自我控制的系统,是现代人免于掉入生活困境的必要准备。
我从事心理谘商工作,旨在助人胜任自己的生活。眼看着现代社会的变迁,有更多人陷入困境,例如生涯倦怠、情绪失调、婚姻与感情的困扰,乃至因生活上的挫折导致忧郁倾向等等。我总觉得,现代人当务之急就是扩充自我功能。
审视心理学的发展,回顾东方《唯识论》的智慧,不难发现两者有互相启发和互补之处。融和两者,对现代人生活做了更多观察和研究后,我可以肯定《唯识论》所谓的「善法」,对现代人具有良好的启示性。经整理成提升自我功能的原则如次:
●发展自尊:从信、惭、愧三个法门着手,建立正确的信仰和自尊,并从反省思考和探讨中训练理性能力。
●面对真实:实践无贪、无瞋、无痴三个法要,透过真实、冷静和明白事理,去认清和承担生活的现实。
●学习自律:遵行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五个基本纪律,从而建立健全的自律系统,以维持身心平衡。
发展自尊与当代心理学家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所揭示自尊(self-esteem)的理论是可以相通的。自尊是人类心灵健康的根源,面对世界的无常变化,更加需要自我认知,具备充分的能力和健全的价值观。本书在发展自尊这一篇中,论述了八个子题,从肯定性到自我反省,从日常生活讨论到宗教的信念,提供读者活用的实践步骤,以期发展健康的自尊。
其次,面对真实与葛拉塞(William Glasser)的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是相互契合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脱离现实无异是虚幻或生活的脱轨,心灵生活上的诸多问题即是脱离现实所造成的。在面对真实这一篇,从适当的抱负水准谈到满足与幸福感,从情绪的变化到生活的调适之道。这一篇的重点是:认清自己贪婪和愤怒的情绪,学习平心静气,以期看清真实。这是生活在纷繁多慾的社会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修持。
其三,学习自律与佩克(M. Scott Peck)所强调的生活纪律相通。纪律是一套生活的工具,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有好工具就能胜任愉快。我们的思考、情绪和生活回应能力,都需要一套软体,以执行其精密的步骤,确保健康和幸福。因此,良好的自律,是在复杂的资讯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和避免受到诱惑所必须的工具。本篇共计讨论九个主题,从力求振作到保持轻松,从热爱生活到宽恕疗伤。这些都是现代人必备的自律美德。
高科技和资讯化,虽然带给我们更多作为的机会、更好的享受和方便,但相对地也带来新的负担和冲击。因此人人必须警觉,有所调适,否则就会陷入迷失,带来新的苦难。正确的方法就是学习胜任自己,要从发展自尊、面对真实和学习自律三个方向着手。
我们已踏上这个新世纪,面对氾滥的资讯、高度竞争的生活和无常的变化,我们只有一条路,即提升自我功能,去胜任自己的生活,否则就会成为资讯的奴隶,迷失在其中。
这本书结合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心理学,作了系统的阐释,每一个单元都是生活现实中,必然面对的课题。我透过心理谘商的经验,观察社会脉动和趋势,提出建议,供读者培养胜任自己的方法。
祝福你在新世代里,有着成功和幸福的生活。
《胜任自己:培养心力,沃壮人生》这个书名,真的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最难得的事情就是能够真正地“胜任”自己,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也不被内心的杂念所干扰。书名里的“培养心力”,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建设过程。它不仅仅是强调“心态好”,而是更深入地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强大、有韧性的内心世界。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但却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心理建设的秘密。是不是有科学的依据,或者是一些经过验证的练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而且“沃壮人生”这个词,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传递出一种生命力的蓬勃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的生长态势,不只是简单的“生活”,而是要让生命变得丰厚、强大、并且有根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关于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沃壮”的智慧和方法,让我能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活,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力量和意义,并且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评分哇!看到《胜任自己:培养心力,沃壮人生》这本书名,我真的好有感触!最近生活压力真的好大,感觉整个人有点飘忽,很多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应付这一切。书名里的“胜任自己”四个字,简直就是打在我心坎上,好像在跟我说:“嘿,你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尤其“培养心力”这个概念,我一直觉得,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内心的力量更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瓶颈,其实都是源于内心的犹豫、恐惧,或是对外界纷扰的过度在意。如果能真的培养出强大的心力,就像给自己的内心装上了一个强大的引擎,面对风浪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垮。而“沃壮人生”,更是让我充满期待,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通过培养内心来让整个人生都变得丰厚、茁壮。我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提供一些方法,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发掘内在的潜能,一步一步地把生活雕塑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怎么去阐述“心力”的培养,是不是会有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或是案例分享,能帮助我们这些在生活中摸索的读者,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评分收到《胜任自己:培养心力,沃壮人生》这本书,我真是又惊又喜!我一直以来都对心理学、自我成长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读完之后,总觉得好像抓住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抓住,或者说,那些理论听起来很棒,但用在自己身上却有点水土不服。《胜任自己》这个书名,恰恰点出了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胜任自己”。我常常觉得,我们最大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当我们能够真正接纳自己、理解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时候,很多外界的挑战都会变得迎刃而解。而“培养心力”,这几个字真的太重要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各种社会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挑战,像潮水一样涌来,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就被这些洪流冲垮。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方法,帮助我建立起更坚韧的心理素质,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不至于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全盘否定自己。至于“沃壮人生”,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只是要求我们“活下去”,更是鼓励我们“活得丰盛、活得有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引领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沃壮”,让我的生命能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人生。
评分看到《胜任自己:培养心力,沃壮人生》这本书名,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的!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状态一直有点低迷,做事情提不起精神,也经常感到焦虑不安。我总是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变得如此“不胜任”自己?书名中的“胜任自己”四个字,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迷茫的心灵。它告诉我,也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外界,而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是否足够。而“培养心力”,则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心理素质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需要通过锻炼来变得强大。如果心力不足,我们很容易就会被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所击垮,感到无力、沮丧。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建立起坚实的心理防线,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沃壮人生”,更是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它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安稳度日,更是鼓励我们去创造一个丰盛、有力的人生,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找到激活自己内心潜能的钥匙,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真正实现“沃壮”的人生。
评分《胜任自己:培养心力,沃壮人生》这本书的名字,简直太有智慧了!我一直觉得,我们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且能够安然地度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有时候,我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我真的“胜任”我的人生吗?我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吗?“培养心力”这个词,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人生指引。它暗示着,强大的内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我们去主动学习、去刻意练习的。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切入“心力”的培养?是侧重于情绪管理,还是认知重塑,亦或是更深层次的自我觉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力”修炼之道。而“沃壮人生”,更是点出了人生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要活出生命的厚度与宽度,让人生变得充实、有力、并且充满生命力。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能够有勇气和智慧去实现它,让我的生命如同沃土般肥沃,能够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