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李可 中醫的脊樑 10餘年前,我透過靈石縣縣長張棨的介紹,認識瞭靈石縣中醫院院長李可,並拜他為師。現在,《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癥經驗專輯》即將齣版,我深深感到這本書的份量。
李師擅長治療疑難大癥,我早在青年時代就目睹耳聞。當時我傢在靈石縣兩渡鎮,我的朋友張延宗之母患甲狀腺癌瘤,狀若饅頭之大,經李老師用重劑治療後,頓然消失,直至80高齡亦未復發,鄰裏訝為奇事。
李師治病,常是一劑知,二劑已,遐邇聞名。更值得稱道的是,李師尤擅長用中藥搶救瀕危病人,使數以韆計的垂危病人起死迴生,其中有案可查、被西醫下瞭病危通知書者,亦有百餘人。
時下各醫院急救都是西醫的事,中醫則是靠邊站。然而,在李師任職靈石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時,急救卻是中醫科的事,這在全國各醫院中可謂絕無僅有。
我曾問過西醫,麵對垂危病人搶救無效時,何不請中醫來會診?答曰:非吾等不請也,乃爾等不敢也。何以中醫不敢?原因有兩個:
一是迴天乏術,現代中醫甘當「慢郎中」,把自己鎖定在治療慢性病範圍之內,麵對垂危病人確實束手無策;二是怕承擔責任與風險,因為西醫搶救無效,則病人死就是應該的,而中醫搶救若有閃失,難免會招來諸多非議與官司,讓你吃不瞭兜著走,甚至丟瞭飯碗。因此,麵對急危重癥病人,中醫常是避之惟恐不及。
李師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麵對病人生死存亡之際,他從不考慮個人安危得失與風險,像孫思邈所稱道的蒼生大醫那樣「一心赴救」,並常以數百剋附子,挽救病人於無何有之鄉!使劇毒之品變成瞭救命仙丹。無怪乎廣東一位老中醫稱贊李可為中醫的脊樑!
在治療急危重癥疑難病的實踐中,李師最為推崇張仲景。他認為仲景上承內難,博採百傢,開創瞭中醫辨證論治的先河,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是中國醫學寶庫之中的寶庫,傷寒六經辨證之法,使我們洞悉病源,統病機而執萬病之牛耳,則萬病無所遁形。
他常常告誡我們,病可以有韆種萬種,病機則不齣六經八綱之範圍。臨證之際,不但不要固執於西醫的病名,有時連中醫的病名也無須探究,據四診八綱以識主證,析證候以明病機,按病機立法、遣方、用藥,如此則雖不能盡癒諸疾,庶幾見病知源,少犯錯誤。他常說,仲景學說是中醫學活的靈魂,也是破解世界性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匙。「難癥痼疾,師法仲景」,是他一生的座右銘,也是對我們中醫界晚生後輩的諄諄教誨。
李師不僅纔識超絕,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他治病從不論富貴貧賤,皆一視同仁。他常年奔波在貧睏山區,以悲天憫人之心,救治窮苦百姓。遇到不識字的病人傢屬,不能按醫囑服藥時,他常常是深夜守候在側,親自為病人煎藥、灌藥,直至患者脫離危險,方纔離去。
他常自謙地說自己不是中醫科班齣身,一生涉獵頗雜。實則他是從實際齣發,群眾有什麼病,他鑽研什麼病,一切為瞭解除患者的痛苦。他白天看病,晚上攻讀醫書,幾十年來從未在夜晚2時前睡過覺,至今已70多歲高齡,依然如是,每次外齣,他都是背著厚厚的書包,利用診餘攻讀不輟。他視解除病人痛若為己任,視振興中醫為天職,完全達到瞭忘我的境界。
本書承濛中醫界泰鬥鄧鐵濤在病中題詞,給予李師極高評價,這不僅是對李師及其弟子們的巨大鼓勵,也是對山西科學技術齣版社的巨大支持,我僅代錶本社同仁嚮鄧老錶示衷心的感謝!
郭博信 於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