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无上元 法师
台湾台南县人。2002年3月于台北阳明山擎天岗岭头喦土地公庙领受老祖启蒙,唤醒先天灵性灵觉,相应天地神灵种种不可思议之神通力量。
2008年起受邀各大电视媒体弘法济世,主持大型普渡及祈福法会,常遇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法会现场万神齐聚,示现种种不可思议之佛光瑞相,神蹟处处,令人赞叹。
法师着重灵元本性的觉醒,强调人类需深化一切善知力量的启迪与发展,才是避免各种灾难发生的不二法门。
太上道祖(老子)特颁『人天道』作为法师毕生行愿济世、弘道扬善的理念宗旨,勉之『行修悟道,劝善助人』八字真言,用以开创利益众生之人天事业。
01 行愿消业,光明再现
╱投资错误 揹上还不完的债务╱钱能解决的问题说简单其实很难╱顶让火锅店 才能还清地下钱庄债务╱乐于做义工实现自己的口愿╱专业评估 重新开始╱电视曝光 生意更加红火╱行功立德 转换负面磁场╱
02 铅华尽退,欢喜重生
╱立志赚钱帮弟妹 坠落红尘╱每个人都想得到利益 却吃不了苦╱土地公庙里感受到神蹟╱借神佛之助 戒菸成功╱转换职场 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魔考连连 咬牙硬撑╱灵体被干扰 由不得自己╱
03 转念,恶习不再
╱笑容下透出淡淡的忧愁╱回家后 却更变本加利╱以为菲佣 原来是陈太太╱土地公显神蹟╱主动前来万元宫闭关╱无极老母赐法号:玄常一╱闭关圆满 已不是原来的她╱懂得服务与付出 生命更真实可贵╱
04 台湾阿信
╱弟弟与小妹染上恶习╱小妹在万元宫戒掉一切恶习╱攸关生死的问题 要由自己决定╱天地开库大法会 普渡众生╱
05 放下,才有机会拥有
╱围事兄弟 婚后决定金盆洗手╱我可以离婚吗?╱叶师兄主动要求会见师父╱身上受到外灵干扰 经常心神不宁╱希望借由闭关 开始新生活╱太太与身边的朋友都不认为他会改变╱持续历练 启发善心善念╱行修悟道 发扬佛菩萨慈悲大爱╱
06 背信的业力
╱妈妈来请示 女儿问题大╱正常少女夜夜失眠╱女儿体内多住两条灵╱背弃承诺的人 不要让她有好日子过╱愿意离去 却走不开╱消除业力前后 判若二人╱
07 忧郁症的灵性因素
╱高贵阿嬷带孙女来求神╱她的三魂七魄无法集中╱自己上网 探索忧郁症病因╱灵体干扰消除 生命重现光彩╱灵界干扰 人世乱象频仍╱
08 难以承受的战争悲剧
╱儿子留级一年 母亲专程回台问神╱为六位指导教授与儿子在台湾点灯╱赴日本为育德化解因果业力╱地藏王菩萨协助 化解前世恩怨╱中山育德终于顺利毕业╱
09 亡者的执着
╱长发女子挡在面前不让我们进入╱老伯伯蹲坐在神龛下 不愿离去╱屋子里还有一些冥界古人相伴╱阳世亲人不愿意再花钱作法事╱自杀过世的父女灵魂 被层层束缚╱菩萨大慈悲愿力 渡无名众生╱
10 因果难解的宿命
╱早产造成听觉受损 成长迟缓╱何种业力 让动物灵紧追不放╱法事之后 感觉还是不大对劲╱冤家宜解不宜结╱
11 神奇的法水
╱案例一:鸡灵缠身 躺在家中十三年╱案例二:医生束手无策 菩萨解困╱案例三:十年毒瘾 如何戒除╱案例四:隔空持咒化 法水去阴解煞╱案例五:法水助小婴儿磁场平衡 不再哭闹╱案例六:佛力显化 让人折服╱案例七:阳寿未尽 法水唤醒╱
12 鬼门关前的约定
╱昏迷下的老奶奶 灵体出窍╱生死簿里 只剩六个月的阳寿╱女儿的孝心 可转化为母亲的福报╱
13 慈悲无国界
╱伊丝有事想请教╱那个店面灵界的力量特别强大╱决定亲赴名古屋处理问题╱准堤佛母要我带降魔剑赴日╱店面路冲 还对上垃圾收集处╱请求不动明王协助弘法利生╱
14 爱的力量,神的所在
╱母亲不放弃的精神 让我感动╱菩萨要我全力帮助这个女生╱连喝三个月菩萨法水后 开口讲话╱爱的力量可以改变业力╱
15 种生基的妙用
╱案例一:种生基可帮助升官发财╱案例二:种生基可帮助学业进步╱案例三:种生基有助于延年益寿╱
序
【编按】
壬午年(民国91年)3月31日,331地震开启了无上元老师的大事因缘,于台北阳明山擎天岗岭头喦土地公庙领受「福德正神」老祖启蒙,证悟了生命来去有无的真相,后于北投行义路创建开山祖庙「万元宫」及创立万元真宗先天玄门,立「人天道」为本门宗旨,以「行修悟道、劝善助人」做为弘法利生、行愿济世的行动准则。「万元宫」成立以来寻求协助者众,乃陆续成立台中「千手观音院」、台北士林「玉虚真武圣殿」、台中「通天大道院」为弘扬玄门之正道正法,接引十方有缘信众广开方便之门。
推荐序 1
善的启迪与行愿
科技文明快速进步,大环境的变迁,人们每天收到大量来自各方的讯息场(电视媒体、电话、电脑网路等),不自觉中被强迫接受烦杂的资讯;加上多元的社会中,一昧追求物质文明的普罗大众,形成价值观严重落差,人文上的冲突与矛盾愈趋明显。
地球整个环境、天候变迁造成地球暖化现象,造成病原菌突变,人畜传染病不断发生,如同宗教上所说这就是末法时期的现象,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需要日益迫切。
无上元老师多年来推演正信宗教信仰,提供道场给有缘信众修身向善,传播善知识,唤醒众生良善觉知的本能,导引诸多面临人生困境、徬徨无助的人们,让他们得到仙佛菩萨慈悲的救渡,去恶存善、消灾解厄、转劫为安。更勉励弟子皆应身体力行,改变自己种种根性的不足,放下我执,落实行修悟道、劝善助人的宗旨理念,护持道场、创造道场正面的价值。
人生种种不足,大都是业力的呈现,不论是感情、亲情、财富、智慧、身体病痛都是。本次老师着书深入浅出,将引导信众突破困厄的亲身历程,分享给我们并开示众生,透过法事科仪来消业障,是消极作法,积极的作为应该是行功立德(布施行善),也就是积福报、积阴德,让自身行善积德的愿力来转换负面磁场,消除业障,开启光明的未来人生。
个人有幸与老师结缘、追随八年,学习无私利他,修心修口,老师鼓励以环保植林为志业,为子子孙孙行功立德,广植「功德林」,植树→造林→抗暖化→救地球!祈愿一切善的力量之启迪与实践,得以消弭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生存浩劫,善在人间,千载永流传!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林克谟
推荐序 2
激发生命能量的中途岛
在我人生的旅程中,有好几个中途岛,回顾起来只有触动更深层的内在感恩,老天爷赐给我的课题是那么的精彩且充满戏剧化的经验,虽然学医起步比较晚,但回首来时路,仍是醒悟前的自己,似乎是沉睡而不知回头路,俗语说:没有饮过泉水的人,怎能知道甘露的甜味。
回来台湾推行不吃药、不打针已10年整,10年前是拓荒者,像极了上山求师得懵懂少年;途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考验,偶然巧遇高人指点,使一身功夫神速进步;而下山后只一心想着普渡众生,且自以为是个救世主。可能在山中学艺日子太久,加上完美主义的个性,一度使自己陷入一种格格不入且不知所措的痛苦之中。但尽管有如排山倒海而来的非难挫折不断的磨练着,却依然无怨无悔秉持一颗『真我』的心与有缘人分享。
回顾这数十年来所经历的一切,觉得像个长期与病魔对抗的战士,先前是为了体弱多病的自己,而现在则是为了帮助许多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自美国返回台湾成立人本自然身心灵调理之后,更觉得自己像个身负重任的园丁,以恩师的启发,研究精华的食疗心得,和个人在中、西医生理、心理加上自然疗法的医学、神经语言学的专长,再用爱心、耐心、韧性,以不断学习的耐力和智慧,来灌溉培育「人本自然」这片园地,更期盼种子落地之后,能绽放璀璨亮丽的花朵,并能结出丰硕甜美的果实。
从事自然疗癒工作这么多年来,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久病缠身的病患,他们必须贯性常期的仰赖吃药、打针、洗肾等等才能稍稍缓和病情,有些甚至遍寻各大小医院、诊所、名医,同时也尝试了各种药物秘方、偏方、求神拜佛,但却仍束手无策的人大有人在。
由于我自小也曾经历一段与病魔对抗的日子,面对他们的病痛确实较能感同身受,也深深期自许要以毕生之所学,尽力帮助他们脱离病痛的折磨,重新找回健康快乐的生活。
人体生命科学是让人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找到自我疗癒的一门科学学问,更是值得我们努力去钻研实行的人生哲学,在二十世纪就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世纪,而在21世纪的今天,已有很多的专家掌握了开启人体奥秘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存在,而我们中国人对于这把金钥匙的探索与运用,已有相当长的研究。
这把开启人体生命科学的金钥匙就是「意念力」。意念力是一种能量,是心念与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一种触能量,心念与事物两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的作用,精神可以转化成物质,物质也可以转化成精神。
人体生命科学是一个新名词,自古以来已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在论述,只是所用的名称不一样而已,如佛教的起心动念,武术家的气功,道家的养浩然之气或是基督教、天主教的祈祷力量等,都是根源于这把金钥匙所延伸出各种不同的名称和表现方式,只要能把二者之间的规则和性质弄明白,就能掌握和运用金钥匙的方法,也就自然能领悟。
几年前,透过好友认识无上元老师,我们对谈灵性沟通之理念非常相近,了解他用不同的方法渡化他人,更是一位正信正念的良师益友。回来台湾十年,出了十本书都在提倡推广不吃药不打针的自癒力疗法,期间碰到千奇百怪的个案多到数不清,我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病患解决身心灵的痛苦,有时候遇到病患有业力太深的问题,也让我感到很困扰。
身边的医师同业会劝我别管太多,但我的恩师们教导我要以医者父母心的态度面对病人,我知道会来找我的病患,通常都是走投无路的重病状况,但是我仍坚持尽力救助。
治癒慢性病是一条漫长的路,很多人都没有真心及耐心去面对慢性病出现的课题,其实所有大病都是小病累积而成,我常对病人说,身体的主人是你自己,既已生病,就要用忏悔与真诚的心去学习如何对待身体。
无上元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不辞辛劳,发心帮助迷途无助的众生,此次无上元老师将许多个案经验集结成书,对能和这本书结缘的读者提供了另一种疗癒的方法。希望本书带给读者的是另一种见地的能量,期盼有缘的读者找到健康幸福圆满的生活,更祝福无上元老师的书能帮助更多有缘的朋友。
我知道所有会来和我结缘的病人都是和我有缘,可是身体病痛是一种肉体途迳的表达,我是医者,不能选择什么宗教的病人,但我会告诉没有信仰的病人,帮你的心找个家(信仰),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家的安住,内心就会空洞、空虚,所以内心自然就会不快乐、没有依靠。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老病死,可是我们可以改变生命品质。「生老病死」要如何解脱呢?必须先要了解自己生命价值,才懂得生命的依归,就如同佛教所说的定、静、安、虑、得。
我诚心感谢所有一切善缘,训练了我有机会忏悔谦卑学习佛法,人一生中都有无数的功课跟着我们直到断气为止,因为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让我无惧的勇往直前。行医这十多年来,虽然遇上很多的磨难,但这也让我我更坚决后半生要积极参与利他,帮助和我有缘的未病和已病患者,走向更健康的道路,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地球造林种树与水、食物的环保志业,因为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我更诚心感念所有引领我的善师善友,一路走来深感自己的幸运,因为我已经掌握了生命的方向盘。感谢所有的善知识,谢谢无上元老师的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同结聚善缘,一起为生命价值加油。
世界自然医学专业医师认证学会会长 吴佩琪博士
推荐序 3
灵性在点点滴滴的日子里进化与成长
虽然这是一本许多生命的经验故事分享,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台湾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声音与思想的天堂,台湾更是在亚洲各宗教最活跃的发源地,所以台湾这个宝岛,在灵性成长与修行上呈现出非常独特与珍贵的氛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走过世界很多地方的我,深深的感觉到,在这整个地球道场上,台湾这个岛,在灵魂的修练或发展的区域性上,应该具有很特别的意义和位置。
所以,在各方面的灵修与心灵发展上,台湾呈现出蓬勃发展且百花齐放的各式样貌,其中当然也充斥者许多假借神佛或命理之名而行诈骗之实的个人或团体。对于真正想在这沧桑世间走出自己灵性之路的人而言,真是如过眼繁花看尽,依然一片茫然在心。不论在思想或理论基础上,看遍或读懂各门各派内容教义或参加各种活动,都还是在门外徘徊的一份子,最后在灵性成长这条路上,还是要自己亲自上路,才是真正第一次起步的开始。
多年来,由于自己工作与成长之路,接触过无数的宗教与团体,看过许许多多自诩的大师,沉浮世间,面对物质与人性的制约,跌跌撞撞走过苍茫路,对这些师父而言,都是种种的考验与成长,不论师父或徒弟,出世或入世,工作或修行,一切都在一体当中,在点点滴滴的平凡日子里互动影响着彼此和整体。尤其不管在任何一个阶段或境界,人性在这物质的世界,要开创出同时在物质与灵性上平衡的一条路,实在是不容易。
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平凡而珍贵的生命,活在这每天的日子里,宇宙最根本的道理,人与天地间最根本的存在,是与自己最根本存在的神或称为“道”的时时一体感悟,是最重要的修行。
所谓的大师,在你我生命中所扮演的,是在他们与我们的因缘中的一个开启点,没有唯一的大师,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路上,有的在前一点,有的在后一点而已,有的在左边一点,有的在右边点,他们只在生命中与我们共同分享生命,分享他们所遇见经历和知道的。以爱帮助我们也同时互相帮助彼此,在最适当与需要的灵性点上,互相碰撞出今生该完成的火花,共同创造完成彼此今生的课业,然而对每个人,最重要的依然是自己,在每天的点点滴滴中的觉知与观照,与自己灵性的同在。在每天的人事物上,不管发生如何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依然全然的接受生命所给予我们的这一切,且积极的创造自己每天的生活,推动着自己每天每天的进步与成长。
我们每一个生命来到这地球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非常珍贵的一瞬间。虽然日子看似平凡,却是我们每个人用全付的身心灵去生活、感知和成长的珍贵时间与空间。有没有师父在旁的引导,都是上苍赐给我们最丰富的资粮。自从认识无上元老师,在彼此的切磋探讨上,让我在道教的文化传承上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接轨,也了解到在我过去所走过的许多路程里,知晓道教的定位与方式。
宇宙的千变万化与多彩多姿令人赞叹,透过各种宗教与书籍,最终极存在的神(或是称之为最根源的“道”,我们乃“道成肉身”),幻化成各式的宗教与学说,唿唤每一颗生灵记起回家之路,引导每一个生命的进化与成长,帮助我们回忆起我们是谁。
奇蹟只发生在有准备的人身上,然而生命的每一天原本就是“奇蹟”。也希望每天的我们,看见自己灵性上每天不断成长的奇蹟,这乃是生命中活着的最大奇蹟!
生命依然有很多待解的课题和功课等待着我们去经历和创造,愿我们以智慧,慈悲和爱为依归,在这灵性的时代里,一起创造无限的可能,愿与所的人共勉之。
资深节目制作人 彭美玲
推荐序 4
都是神佛慈悲的故事
和无上元老师结缘已经是三年前的事,那是和电视台外景队到大甲镇澜宫出外景时中午同桌吃饭,无上元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话不多,但很随和。
一个月后,我随着外景队到台中通天大道院採访老师。老师向我诉说着如何从商人、宫庙信徒及效劳生走上修行之路,过程曲折离奇,但老师语调却始终如一,这和我採访其他宗教人士感觉很不一样。
那一年,通天大道院举办千手印人间渡祈福法会,老师邀请我担任司仪。这一次的机会,让我认识不少大道院的师兄姐,他们对人总是客客气气的,让人觉得很舒服。
往后每年的千手印大法会,牛腿很幸运的都能担任司仪。这二三年的接触,让我对大道院的法门产生好奇,是什么样的缘故能让这些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人,跟随着无上元老师的脚步,在这里同修?
2009年,我筹划第三本书『选对庙宇拜对神』时,希望能採访大道院,老师很快就答应了。这次的採访,主要还是着重在神蹟部份,所以对老师所信奉的法门并未深入。
2010年初,老师打电话给我说:「牛腿师兄(老师很客气的如是称唿我),我得到佛菩萨的圣示,要将千手印的法门出书弘法,你可以共襄盛举吗?」这是难得的好机会,我当然全力以赴。
经过几个月的访谈,这本书终于要出版了。这篇推荐序是我毛遂自荐给老师的,因为我想告诉读者,这本书并没艰涩的文字,也没有长篇大论,有的只是会发生在你我週遭的故事。
无上元老师以这些与信众、弟子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神佛的慈悲,并再三叮咛亲人的大爱、不舍不弃的精神如何转换成化解业力的资粮;还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及生命中的苦与乐,也只是在于意念的转变而已。
祝福读者朋友在融入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领悟老师的开示,更祝福您万事平安。
宫庙文化工作者 林耀煌(牛腿)
作者序
揭示消除业力的重生历程
生命时有来去,看似真实却很虚无,佛家所说的「空性」与道家推演的「无为」观念,每每伴随着人们生死轮回,终其一生不得究竟,而「生、灭、幻、有」的无常法则恰如一面魔镜,照映着你我难以回避的真、假人生。
这些年弘法利他的过程中,看到众生的各种疾苦,了知仙佛菩萨欲渡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悲愿力,整理其中一部份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信众经历,以千手印-人间渡为名将之集结成书,期许十方有缘信众以及欲一探究竟之广大阅书人,共同体验似曾相识或如同发生在我们週遭的每个庶民的人生经历。书中的每篇故事皆是真实案例,故事的主角们都曾亲历生命的虚无与幻想之间,在挣扎与困惑后获得「真实」的感动经过,或借助仙佛慈悲应化得到救赎的心路历程,在见证每个故事与印证的过程中,发现到业力之始本无分男女或贫富,至于解药如何取得,则在于等待以及内心深处被唤起的剎那间。
书中的人物大都是从困境中得到仙佛的指引再加上自身的努力,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俗话说:「三分靠天、七分靠人」,每每从他人身上看到的的良善变化改变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开创未来的人天志业,并在佛菩萨慈悲现世之时,引导芸芸众生从无知与闭锁到求得智慧与生命的价值意义。本书不是强调迷信神通的偏离,而是凸显当生命面临苦楚与低潮,经仙佛接引以及自身毅力与决心,去恶向善转劫为安的重生历程。
壬午年(2002年)3月31日,331地震开启了个人的大事因缘,于台北阳明山擎天岗岭头喦土地公庙领受「福德正神」老祖启蒙,证悟了生命来去有无的真相,后于北投行义路创建开山祖庙「万元宫」及创立万元真宗先天玄门,立「人天道」为本门宗旨,以「行修悟道、劝善助人」做为弘法利生、行愿济世的行动准则。「万元宫」成立以来寻求协助者众,乃陆续成立台中「千手观音院」、台北士林「玉虚真武圣殿」、台中「通天大道院」为弘扬玄门之正道正法,接引十方有缘信众广开方便之门。
在点点滴滴行道证悟的历程中,仙佛菩萨无私大爱,悲悯众生疾苦的大悲愿力,倒驾慈航,在人世间示现种种因缘法门,在每一次法事科仪中,万佛齐聚,显化大量神蹟照片,从一千多张神蹟照片中精选部份,希望能有机缘让读者由心感受、感动与欢喜分享。
一张张仙佛菩萨佛光瑞相显化的照片,启迪内心感受宗教信仰的无限张力,这不是神通的启示,更不是迷信的偏离,而是众生面对天地力量、生命深处的欢喜相应,具体存在感知的喜悦。
大部份的人并无天眼通的能力,无法亲见瑞相,混元圣祖特别圣示众仙佛以此佛光瑞相示现人间,让千万人感受仙佛之灵光,众生得以亲眼体现这时光交错的珍贵画面,透过影像的展现,于「迷、悟」之间,看见神的所在,看见自己、究竟真实。
关于佛菩萨清净法水的应验事蹟多到不可胜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书中仅整理部份与大家分享,饮来平淡无味的水,透过佛菩萨持咒加持注入无比慈悲愿力转换能量磁场,法雨甘露滋润众生,帮助十方有缘众生得到神的恩典与救赎。
回首这些年行愿济世的弘法过程,虽辛苦却喜乐,享受这辛苦喜乐的生命历程是种难得的修炼,一路走来,若能说有点小成绩,那是因为仙佛大慈悲愿力的感召下,唤醒十方有缘信众内心善良的本性,当人们善良本性被唤醒彰显的同时、业力的纠缠也随着减缓,进而转化于无形。感谢林耀煌(牛腿)兄、陈慧观小姐大力协助,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感谢林克谟博士、吴佩琪博士、彭美玲小姐、林耀煌先生等人百忙中抽空写序推荐,谢谢协助此书出版的十方有缘,以及这些年来一路护持的亲人、朋友、玄门弟子、善信大德,愿此书发行得以广结善缘,让展阅各方从每一篇故事中得到启发,真实看待人生起落的种种因缘发生。这些故事,可能是你我自身或者週边的阅历,故事很普通,当事人一路走来,却意义非凡且感触万千,无论书中故事雷同于您的曾经,或是困惑的当下,若有际遇,当是有缘,祈愿娑婆世界众生有情,一切善愿终得圆满。
无上元 于2010年7月
閱讀《人間渡》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趟心靈的旅行,一場安靜的自我對話。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不同生命軌跡中的光影。我特別喜歡作者對於情感的細膩描寫,那些壓抑的痛苦、湧現的悔恨、以及最終釋放的平靜,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例如,書中有一段描述一位渡者,是如何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中,透過對細節的專注與對他人的關懷,逐漸消融內心的浮躁與不安。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常常會陷入焦慮與急躁,而書中的故事,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原來,真正的「排除惡業」,並非轟轟烈烈地去「做」些什麼,而是從內在的「修」開始。 作者在敘事結構上,也做得非常出色。每篇故事都獨立成篇,卻又在某種程度上相互呼應,形成一種時間與空間的遞進感。閱讀時,我時常會被故事中的某一句話觸動,停下來反覆咀嚼,然後在下一篇故事中,找到新的啟發。這本書讓我明白,生命中的許多「惡業」,可能並非我們主觀惡意的結果,而是無知、衝動、或是被環境所迫。然而,重要的是,我們都有能力透過後天的覺察與努力,來轉化這些影響,讓人生走向更寬廣的道路。它不是一本提供標準答案的教科書,而是一本引導你尋找自己答案的指南。
评分拿到這本《人間渡:15個借修持排除惡業的人生歲月記錄》時,心裡其實有些忐忑。畢竟「惡業」這個詞,聽起來就沉重,而「修持」又是比較宗教色彩的字眼,總擔心會不會是一本講述高深道理,難以親近的書。然而,翻開第一頁,那股帶著溫度的文字,瞬間就將我拉近。作者並沒有用說教的語氣,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姿態,分享了書中所提及的十五位「渡者」的人生經歷。這些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也沒有離奇曲折的情節,更多的是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卻影響深遠的選擇與改變。 從故事中,我看到了普羅大眾在面對困境時的掙扎、迷惘,以及最終尋求內心平靜的過程。有一位渡者,為了彌補過去的過失,選擇在最艱難的環境中默默付出;另一位則是在經歷了巨大的失落後,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義,並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作者巧妙地將這些個人經歷與「修持」的概念連結,但並非強迫讀者接受某種特定的信仰,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一些看似簡單的行為,來淨化內心的塵垢,累積善的種子。這讓我意識到,「修持」並非遙不可及,它其實可以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一種與自己和解,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评分讀完《人間渡:15個借修持排除惡業的人生歲月記錄》,我的感受非常複雜,卻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這本書並沒有試圖給你什麼心靈雞湯,也沒有販賣廉價的希望,而是用非常紮實的故事,向你展示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書中的十五位「渡者」,他們的人生軌跡,有著各自的坎坷與磨難,也有著獨特的轉折與頓悟。作者並沒有將他們塑造成完美無缺的聖人,而是真實地呈現了他們在掙扎、迷惘、甚至犯錯的過程。 真正讓我觸動的,是「借修持排除惡業」這一概念。它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自我淨化與成長的過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在告訴我們,生命中的傷害與錯誤,無論大小,都會留下痕跡,但這些痕跡,並非無法抹去的。透過「修持」,透過對過往的深刻反思,透過對未來的積極改變,我們都可以逐漸化解那些沉重的負擔。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惡業」,很多時候,源於我們內心的無知、執著,或是對他人的傷害。而「修持」,就是一種學會對自己負責,學會對他人慈悲的修行。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並在生活中實踐的書。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對於「惡業」這兩個字,我有點迴避,總覺得太沉重,彷彿會招來不好的東西。但《人間渡》這本書,卻用一種極其溫柔的方式,將這個概念融入了生活化的故事裡。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放大那些黑暗的面向,而是著重於生命中的轉折點,以及人們如何透過「修持」,一點一滴地去修正、去療癒。書中有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是一位渡者,因為年輕時的錯誤決定,讓家人承受了長久的痛苦。在故事中,我看到了他如何默默地承擔起責任,用盡餘生的時間去彌補,而這一切的付出,都是一種無聲的「修持」。 這種「修持」的概念,在書中被賦予了很廣泛的定義。它不一定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宗教儀式,更多的是一種內在的覺醒與行動的轉化。也許是放下執念,也許是學會原諒,也許是付出善意。作者透過這十五個不同的人生故事,展現了「排除惡業」的多元樣貌。它不是一次性的解決方案,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在每一次選擇中,每一次的互動中,去實踐。這本書沒有給我壓力,反而讓我感受到一種希望:即使生命中有過陰影,也總有機會讓陽光照進來,讓人生變得更明亮、更圓滿。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人間渡:15個借修持排除惡業的人生歲月記錄》,初聽之下,可能會讓人聯想到艱澀的佛法或是嚴肅的教條。然而,實際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充滿人情味與生活智慧的作品。書中所記錄的十五個故事,每一個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自身生命中的某些片段。作者以一種非常貼近讀者的筆觸,講述了這些「渡者」們,如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面對來自內外的挑戰,並透過「修持」來化解困境、淨化心靈。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修持」的詮釋,它並不單純指向宗教行為,而是更廣泛地包含了個人內在的覺察、反思以及積極的行動。比如,書中有位渡者,雖然經歷了種種不如意,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周遭的人,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修持」。另一個故事,則展現了如何在放下過去的怨恨與不甘,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這種將深奧的道理,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生活實踐,正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它讓人感覺,「排除惡業」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透過日常的点滴累積而達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