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式各样的表演艺术中,舞蹈具有其独特的地位,除了唯美动作的展现,它还结合了音乐、道具、服装等各种要素,而其他的表演艺术也往往融入了舞蹈动作。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针对中国舞蹈、芭蕾舞、现代舞及娱乐舞蹈作概要性的介绍,除了简述各类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外,也实际带领读者以文字的方式欣赏各类舞蹈中的经典舞作;第五章则是从「架构」、「动作」、「音乐」、「舞者」以及「服装‧灯光」等方面切入,引导读者欣赏舞蹈,并说明「剧场规则」以作为观众进入剧场欣赏舞蹈的基本认识。
作者简介
伍曼丽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主任
国立台湾艺术学院舞蹈系兼任教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音乐科毕业
美国纽约大学舞蹈教育研究所进修
江映碧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国立台湾艺术学院舞蹈系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音乐科毕业
英国国家舞蹈硕士
经历
华冈舞蹈团编导
兰阳舞蹈团主任教师与编导
国光艺校、华冈艺校舞蹈科教师
林郁晶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毕业
美国德州大学艺术学硕士生
陈华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专任教师
国立台湾艺术学院舞蹈系兼任教师
学历
华北大学肆业
经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剧舞院演员
中国歌剧舞剧院主要演员及编导
陈隆兰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艺术副教授
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艺研班兼任讲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音乐专修科毕
郑维怜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讲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舞蹈组毕
赵玉玲
现职
英国拉邦舞蹈学院拉邦舞蹈学、现代舞教师
学历
英国拉邦舞蹈学院舞蹈剧场艺术学士
英国拉邦舞蹈学院博士
赵郁玲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讲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毕业
经历
台南女子技术学院舞蹈科讲师
华冈艺术学校舞蹈科、戏剧科教师
魏沛霖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讲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舞蹈组毕
经历
华冈艺术学校舞蹈科教师
卢翠滋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讲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音乐科毕
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舞蹈组毕
颜翠琴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专任讲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舞蹈组毕
第一章 中国舞蹈
中国舞蹈的发展与演变 / 陈隆兰
唐代舞蹈的发展与风貌 / 卢翠滋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 陈 华
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 陈隆兰
台湾的民间舞蹈 / 赵郁玲
第二章 芭蕾舞
芭蕾的起源 / 伍曼丽
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
新古典芭蕾 / 魏沛霖
现代芭蕾
第三章 现代舞
美国现代舞 / 江映碧
欧洲现代舞 / 赵玉玲
后现代舞 / 赵玉玲
台湾现代舞 / 江映碧
东方的后现代舞-日本舞踏 / 林郁晶
第四章 娱乐舞蹈
国际标准舞 / 朱守凤
爵士舞 / 郑维怜
踢踏舞
第五章 如何欣赏舞蹈
架构
动作
音乐
舞者
服装、灯光
剧场规则
这本《舞蹈欣赏》的文字功底相当扎实,语言风格时而如诗般优美,时而又如分析般严谨,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动”的解读,作者非常细致地剖析了身体在运动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是如何与音乐、灯光、舞台布景融为一体,共同构建出一场完整的视觉盛宴。书中对一些经典舞蹈作品的赏析,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舞者的动作,而是深入挖掘了作品背后的情感张力、创作者的意图,以及不同时代背景对舞蹈风格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时,能够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转化为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并辅以生动的比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领略到其中的妙趣。例如,在描述一个芭蕾舞演员的跳跃时,作者将其比作“羽毛在风中轻盈地划过”,又或是将一段激昂的现代舞动作形容为“内心奔腾的情感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释放”。这种细腻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让我对舞蹈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它教会我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要用心去感受,去体味舞者通过身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一抹灵动的色彩勾勒出舞者的身姿,仿佛能感受到音乐在空气中流淌。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对肢体艺术的深切敬意,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虽然我本身对舞蹈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异常亲切,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娓娓道来。它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吓退初学者,而是从最基础的元素讲起,比如节奏、空间、情绪的表达。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舞种起源和发展的篇章,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历史的沉淀,让舞蹈不再是单纯的动作组合,而是承载着文化、情感和故事的生命体。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舞台,看到了从宫廷到街头,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舞蹈形式在眼前绽放。每一个舞种都有它独特的灵魂,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这些灵魂的精髓。它让我意识到,舞蹈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一种跨越语言的表达。我开始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音乐的律动,去体会肢体的舒展,甚至在简单的行走坐立间,也能捕捉到一丝舞蹈的韵味。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在阅读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艺术领域涉猎不深的人,我通常会选择那些通俗易懂的书籍,而《舞蹈欣赏》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但又没有牺牲其专业性和深度。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灵活,有时像一位温和的导师,循循善诱,有时又像一位热情的评论家,慷慨激昂。书中对一些现代舞作品的解读,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过去总觉得现代舞有些“看不懂”,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解释了现代舞是如何打破传统束缚,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自由表达。作者并没有强求读者去理解每一个抽象的动作,而是引导我们去感受舞者所传达的情绪,去体会作品所引发的思考。我记得其中一章,作者探讨了“沉默”在舞蹈中的作用,我之前从未意识到,舞台上的静止和停顿,也可以蕴含如此强大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在欣赏舞蹈时,去关注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去聆听那些“无声”的诉说。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阅读体验,让我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我一直以为舞蹈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艺术,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舞蹈的魅力展现在我面前。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舞蹈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但处理得非常巧妙。它并没有让你去学习复杂的舞步,而是让你理解这些技术背后所承载的意义。比如,在介绍一些高难度的技巧时,作者会解释这些技巧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某种情绪,或者为了达到某种视觉效果,从而让这些技术不再是纯粹的炫技,而是服务于艺术表达的有力工具。我记得有一次,书里提到一个关于“身体的记忆”的概念,作者说,舞者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身体会形成一种本能的记忆,这种记忆能够帮助他们在舞台上超越理性,达到一种纯粹的表达状态。这让我联想到很多其他领域,原来最精湛的技艺,最终都会回归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去思考身体可以承载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那些在舞台上挥洒汗水的舞者们,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评分坦白说,我对舞蹈的了解一直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直到我读了这本书。它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欣赏”的含义,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够品味其中的细节和韵味。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舞蹈的介绍,尤其让我着迷。从亚洲含蓄婉约的东方舞,到非洲热情奔放的部落舞蹈,再到欧洲古典优雅的芭蕾,每一个篇章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它让我看到了舞蹈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这些舞蹈时,所使用的那些充满画面感的词汇,仿佛我能亲眼看到那些色彩斑斓的服饰,听到那些此起彼伏的鼓点,感受到那些古老仪式中的庄重与喜悦。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舞蹈本身,更是关于人类情感的表达,关于文化的传承,关于生命力的绽放。它让我明白,舞蹈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而这本书,就是一本绝佳的翻译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门语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