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醫學自修的隨身書,內容包羅萬象,而且蘊含中西閤璧的特色。整本書都與自我的健康診斷緊密結閤,希望讀者能以輕鬆趣味的心情耐心閱讀。
本書內容是從人體的皮膚、毛發、指甲,以及眼睛、耳朵、鼻子、口腔、舌頭、手足、臍腹、前後二陰,甚至是痰涎、眼屎、汗液、小便、精液、月經、白帶等排齣物,加以觀察分析。
希望能從細微的蛛絲馬跡,見微知著,發現潛藏的毛病。蓋人體健康的維護,如果能做到洞燭先機、防患未然,那纔是真正的棋高一著。多加體會及吸收;或許有一天您也能「察顔觀色」:觀察自己和旁人的氣色與徵兆,利己利人。
作者簡介
葉慧昌 醫師
主要經曆: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醫師、教育部部頒大學副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中醫係、學士後中醫係任教
行政院衛生署醫療研究計劃主持人、考試院中醫檢定考試命題.閱捲委員
中華民國中西整閤醫學專科醫師
現任:
颱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係兼任副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推介序:中西醫結閤以造福讀者……002
自序:察顔觀色可以利己利人……004
前言:現代神醫不能隻靠把脈 --- 察顔觀色、四診閤參纔能有效診治……011
你也可以當神醫
第一章 頭部望診觀病因……015
五種臉色代錶多種不同徵兆 額頭寬廣者聰明絕頂但易神經衰弱
三韆煩惱絲有什麼問題 容易掉發最常見
多管齊下纔能設法改善 頭皮屑多因皮屑芽孢菌造成
第二章 從眼睛透視肝腎等多種疾病……041
注意眼白、眼角與眼皮的異常變化
眼白:結膜齣血、發炎與老人環
流目油:不一定是腎虧 滋陰養肝纔能根本治療流目油
眼屎多:通常是熱證 少吃辛辣食物並重視日常衛生
黑眼圈:多為血液循環不良 三種簡易方法告彆黑眼圈
眼睛乾澀:陰虧血虛或發炎
飛蚊癥:現在已有方法治療 常喝杞菊茶保養
凸眼:高度近視或甲亢
眼皮也可診治疾病
眉毛可以看性格與體質強弱
眉形及濃淡與性格有關 也可以測體質與健康
養眼、護眼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第三章 觀鼻形與鼻色可以知健康……080
鼻色為望診準繩
1、山根顔色異常或浮青筋
2、鼻白多為氣血虛
3、鼻紅主脾胃實熱
4、鼻黃可能是大腸病
5、鼻黑麵也黑者難治
鼻形與健康息息相關 配閤觀人中更有效
第四章 耳朵如人體的雷達站……095
耳形:形狀與柔軟度 耳朵色澤變化:與腎氣盛衰有關
還要注意耳朵溫度變化 其他癥狀也要小心
單側耳鳴:小心鼻咽癌 耳朵癢:原因多多
第五章 唇齒舌健康說分明……109
嘴唇:從顔色與狀態可窺齣多種疾病
腎虛胃弱者牙齦毛病多 舌頭等於外露的內髒
舌體大小與顔色代錶不同意義 舌診的重點就在看舌苔
還可從味覺看五髒是否異常
第六章 胸腹部與髒腑關係最密切……149
胸悶不能全歸諸於心理因素
胸痛不見得是心髒病
外傷或發炎也可能誘發 中醫分為六大證型施治
腹脹先分清氣、水或腫瘤
看肚皮與肚臍還能知吉凶
從肚皮看健康 肚臍為腹部重鎮故稱神闕
第七章 二陰如人體的下水道……165
後陰又名魄門,為肺之門戶
前陰:包括男女生殖與泌尿係統
男性從外觀與精液看健康狀態
血精代錶什麼?
牢記注意事項以免復發
女性可從分泌物辨證論治
月經為女性健康的指標
尿液暗藏健康密碼
尿液像濃茶代錶什麼意義?
小便有泡泡可能是蛋白尿
蛋白尿可能演變成尿毒癥
小便混濁未必是腎虧
尿液的鹼性過高是主因
中醫的治療方法
第八章 手腳、指甲透露健康訊息……203
手與腦、內髒都有密切聯係
「手相」包括色澤、長短與掌紋
怎樣從指甲看健康
腳是全身髒器的縮影
手腳冰冷患者比想像的多
多管齊下纔能有效改善
第九章 皮膚為健康明鏡……229
鬆緊、痘疹與斑塊代錶不同意義
皮膚與肝膽係統的關係最密切
汗的顔色、型態和部位大有學問
自汗、盜汗與過度流汗
貼心叮嚀:發現「異象」怎麼辦最好?……255
推介序:中西醫結閤以造福讀者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係董事長 蔡長海
現代醫學學術精深,進步神速,可謂一日韆裏,而中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數韆年來在維護國人健康、裨益民族發展方麵厥功至偉。
中國醫藥大學創校五十餘年,秉持傳承傳統醫藥、作育英纔之創校宗旨及教育理念,既弘揚中醫藥,同時力求科學化與現代化;匯聚中西醫藥學理、融會時代新知於一爐,運用科學方法研究傳統醫學之精微,貫通其義蘊,繼而推陳齣新,窮理緻用,希冀建立一個中西整閤、優異而有績效的醫療體係。
現在的疾病型態無奇不有,有顯露者,有隱匿者,但仍以在人體內潛滋暗長者居多。許多重病因未能察覺,一旦確診已錯失良機而追悔莫及。然而任何疾病都不可能密閉不露,必然有其初期預兆,隱蔽再深的疾病也不免要敗露行跡。凡此種種,問題的癥結均在於患者是否具有高度警覺心。而葉慧昌醫師所著的《察顔觀色斷疾病》一書,正好可以喚起人們的警戒心,防範疾病於未然。
任何一門學問的發展均離不開繼承與發揚,能繼承者斯能發揚,否則便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而且知發揚者始善繼承,否則不免流於抱殘守缺,墨守成規。而「繼承與發揚傳統醫學」想必正是作者所要努力達成的目標。
葉慧昌醫師原本攻讀、執業西醫內科,繼而全心投入中醫藥學理的研究與臨床,成果斐然;後來應聘於本校中醫學係任教,如今已逾二十年。他好學精思,博聞強記,長年於報章雜誌發錶醫學專文,甚獲好評。今將文章集結成冊齣版,書成之際讓我先睹為快,果然旁徵博引,內容豐富而頗有可觀。
能以中醫傳統理論結閤現代醫學進行探索,力圖揭示疾病的先兆與內在髒腑的聯係,此乃作者殫精竭慮,盡其所能之成果。然醫理淵深,浩如煙海,此書正好可以拋磚引玉,鳴鑼開道,號召更多人投入中西醫藥結閤的行列,以提升診斷與治療品質,造福更多病患。謹此推介。
2010.04.23於中國醫藥大學
自序:察顔觀色可以利己利人
葉慧昌醫師
平日除瞭教學、診務,並沒有特彆的嗜好,所以有空就寫寫文章。一成不變的性格,製式化的生活,幾年下來,赫然發現已完成瞭四十餘萬字。
直到瞭知天命之年,有一天心血來潮,想把以前發錶過的文章匯集成冊。首先想完成的,就是這一本《察顔觀色斷疾病》。由於以前的文章是零散的,總覺得無法綱舉目張,於是又花瞭半年的時間來「損有餘而補不足」。
終於,這本書完成瞭,內容是從人體的皮膚、毛發、指甲,以及眼睛、耳朵、鼻子、口腔、舌頭、手足、臍腹、前後二陰,甚至是痰涎、眼屎、汗液、小便、精液、月經、白帶等排齣物,加以觀察分析。希望能從細微的蛛絲馬跡,見微知著,發現潛藏的毛病。蓋人體健康的維護,如果能做到洞燭先機、防患未然,那纔是真正的棋高一著。
這是一本醫學自修的隨身書,內容包羅萬象,而且蘊含中西閤璧的特色。整本書都與自我的健康診斷緊密結閤,希望讀者能以輕鬆趣味的心情耐心閱讀,多加體會及吸收;或許有一天您也能「察顔觀色」:觀察自己和旁人的氣色與徵兆,進而鐵口直斷,未蔔先知,利己利人。
當然,您可能很忙,沒空從頭看到尾,這也沒關係,請翻開目錄,按圖索驥,跳躍式的閱讀,同樣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醫學文章不免詰屈聱牙、深奧難懂,雖然已竭盡所能,期望將其變得淺顯而柔軟,但我知道,仍然未臻圓滿境界。希望能再接再厲,將下一本書整理得更好、更實用。
最後要感謝中國醫藥大學的大傢長蔡長海董事長,以及文壇奇葩、名作傢侯文詠醫師,他們的推介序遮掩瞭拙作的淺陋,使這本書得以「蓬蓽生輝」;我也因之深具信心,為下一本著作孕育瞭更大的能量。
2010年4月18日
這本書從拿到手裏就散發著一種厚重的知識感,雖然內容還沒細看,但單單看標題,就覺得作者必定是在中醫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我一直對中醫的“望診”非常著迷,總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精妙的醫術。人們常說“氣色”,這其中蘊含著多少健康的信息,我們卻往往渾然不覺。這本書的題目“察顔觀色斷疾病”正是點明瞭這個核心,我迫切地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這種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係統化地呈現齣來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讓我能夠理解不同麵色、不同神態背後所隱藏的身體訊息。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有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閤,真正學會如何“察顔觀色”。如果書中還能提及一些中醫的整體調理思路,那更是錦上添花瞭。總之,這本書從名字上看,就充滿瞭吸引力,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之旅充滿期待。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眼就被它的書名吸引瞭——“察顔觀色斷疾病”。這個名字起得既直白又充滿吸引力,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卻道齣瞭最深刻的醫學道理。我一直認為,真正高明的醫術,往往不是那些復雜難懂的理論,而是能夠化繁為簡,從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中找到問題的關鍵。這本書名正是抓住瞭這一點,讓我立刻産生瞭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我腦海中不禁浮現齣一些經典的醫學故事,比如扁鵲見蔡桓公,僅僅是憑著觀察,就能預知疾病的走嚮。這本書是否也像是在傳授這樣一種“火眼金睛”的本領呢?我希望它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讓那些對中醫一竅不通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其中的奧秘。當然,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操作的指導,哪怕是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那就更好瞭。畢竟,知識隻有轉化為實踐,纔有真正的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學習中醫知識的一扇窗戶,讓我能夠更好地認識和關愛自己的身體。
评分這本書的紙張手感很舒服,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而是帶著一點點自然的紋理,翻閱的時候感覺很踏實。書的內容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瀏覽目錄和前言,就覺得作者是個非常認真的人。那種對醫學的熱愛和嚴謹的態度,撲麵而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望而知之”的醫生充滿敬意,總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常人沒有的洞察力。這本書名“察顔觀色斷疾病”恰恰點齣瞭這個核心,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産生瞭極大的好奇。我猜測書中可能會詳細介紹不同麵色所代錶的身體狀況,比如麵色蒼白是氣血不足,還是其他問題?麵色潮紅又可能是什麼原因?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案例分析,讓我們能夠結閤實際情況來理解這些知識?我特彆希望作者能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避免使用過多晦澀的醫學術語,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掌握。如果能有一些插圖或者示意圖來輔助說明,那就更好瞭。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充滿瞭期待。
评分我買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它的名字——“察顔觀色斷疾病”。這個名字太有意思瞭,簡直就像一個引子,把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智慧的世界。我一直覺得,中醫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而“察顔觀色”無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腦海中總會浮現齣那些關於老中醫的形象,他們不需要繁瑣的儀器,僅僅憑著一雙眼睛,就能看齣彆人看不齣的問題。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這種“察顔觀色”的智慧係統化、條理化的?書中會不會包含很多實際的案例,讓我們能夠通過這些案例來學習如何“讀懂”一張臉?我希望它能夠教會我一些基礎的知識,讓我以後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關注傢人的健康,甚至能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如果書中還能分享一些中醫養生的理念,那就更完美瞭。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名字就足以讓我産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我期待著它能給我帶來驚喜。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彆緻的,那種水墨暈染的效果,隱隱透齣幾分古樸和神秘感。光是看封麵,我就聯想到瞭一些關於中國傳統醫學的著作,大概是那種需要細細品味、慢慢領悟的書吧。我一直對中醫的望聞問切之術很感興趣,總覺得古人能通過觀察一些細微之處,就能窺探到身體內部的奧秘,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智慧。我猜這本書可能是在講如何通過觀察人的麵色、神態、甚至是一些細微的肢體動作,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就像是偵探在現場尋找蛛絲馬跡一樣,中醫的醫生們也是在“觀察”中尋找疾病的綫索。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舉一些生動的例子,比如某個人的麵色泛黃,是不是就預示著肝髒齣瞭問題?或者某人總是無精打采,是不是就說明身體陽氣不足?如果能有圖文並茂的講解,那就更好瞭,畢竟“看圖識字”是我這種普通讀者最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總的來說,從封麵傳遞的信息來看,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帶我走進一個充滿智慧的中醫世界,讓我也能學會一些“察顔觀色”的本事,至少能對自己的身體多一份關注和瞭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