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财富管理最夯的话题莫过于信託,信託在未来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主流。何谓财富管理?对很多人来说,普遍认为财富管理就是赚钱,其实财富管理真正的目的系在于风险控管。
.信託如同保险,都是风险控管的工具,不应为了风险控管反而衍生更大的风险,所以风控过程中,财富仍应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应该将保险给付结合信託功能,将管理权与财产权分离,透过信託帐户继续缴付房贷,并借由信託契约的规划,持续照顾、安养家人,甚至应妥善运用保险财务槓桿扩大信託效益。
.父母欲将资产移转小孩的方法委实不少,而国税局的警示系统则由存量推估,纳税义务人就得举证钱从哪里来?千万别认为和国税局「捉迷藏」很容易,如此可能反误触税网。
.国税局能掌握登记性及应税性资产,故而反向思考就对了,于维持既有资产运作及效益的前提下,利用资产转换重新布局以降低风险。
.房屋税、地价税、土地增值税、租赁所得税、遗赠税…之外,尚有维护修缮费、登记规费、代书费…等不一而足,不动产潜藏的税负成本可谓万万税,想蒙混过关何其不易。
.大多数中小企业皆採行书审及扩大书审申报模式,适用扩大书审的企业必须本业加业外的营业额在3千万以下,不然只能书审。
作者简介
李杰克
淡江大学保险系毕业
现任:诚邦企管顾问公司副总经理
【个人证照】
中华民国个人风险管理师
中华民国不动产经纪人
中华民国不动产代理人(地政士)
中华民国人身保险代理人
中华民国记帐士(税务代理人)
美国LOMA寿险管理师
IARFC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
劳委会劳工安全卫生技术士
第一期金融研训院理财规划人员及信託测验合格
【授课内容】
投资型保险行销;信託规划实务;遗赠税法;不动产法规实务;夫妻财产差额分配;退休规划(国保、劳保、团保、劳动法规);所得税务规划(医药师及中小企业主);台商金流及国际控股架构;高额理财讲座。
推荐序
一、提升财富管理绩效
二、有系统地结合保险与信託服务
三、实实在在追求财富
第一部 信託是21世纪财富管理最夯的话题
黑天鹅效应—看不见的5%风险
财富管理的真谛与价值—风险控管
信託粉墨登场 揭开财管新世纪
不动产信託如何办理?
金钱信託应有的考量
建构安全性资产—创造财富
变身大象踩不死的蚂蚁
为自己的财富与国税局周旋
一、含金汤匙也困扰
二、财富乐透不露白?
三、赚钱没人知?
四、不动产万万税
五、企业主的必修学分
六、白道取财是正道
七、后记
八、附录
推荐序1
有助于提升财富管理绩效
1988年8月,本人离开保险业界回到母校淡江大学保险学系任教,同时亦担任该系二年级班导师,当时作者即是该班重要成员之一,此正是本人与作者结缘之开始。
本人担任该班导师长达3年之久,作者资质聪明、反应敏捷、辩才无碍等特殊人格特质,至今依旧留有深刻之印象。在大学学习阶段,作者除充实保险专业学识外,更利用课余时间将学习领域扩大至其他自己有兴趣之学门。
岁月悠悠,历经20余年努力不懈,如今作者学有所成,术业专精,除具备良好保险专业学识外,更涉及理财规划、不动产经纪人与代理人、税务代理人等诸多丰富专业知识,同时并考取多张专业证照,除可印证作者具有多方面才华外,更可显示作者长期以来持续上进与好学之决心与毅力,此些均可作为现今年轻人学习之楷模。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纳税是国民应尽之基本义务,惟因现行税法及其行政规范过于繁琐,经常让纳税人难能通盘理解无所适从,导致报税结果因多缴税成为冤大头心有不甘、或因少缴税款受到裁罚补税怨恨不平,长久以来,「税」可谓是国人共同积存心头之痛,堪称是庶民之烦恼。
如今作者能将自己钻研多年税制心得,无私奉献公开出版「船过税无痕」第一部及「不让你税」第二部,以飨广大读者。综观此两部大作内容,主要系针对目前较重要之税务问题,借由生动活泼案例呈现方式提供精辟分析外,同时并传授纳税人如何在合法范围达到避税与节税之目的,进而为确保纳税人应有基本权益提供其独到之见解。
21世纪可谓是财富管理之重要年代,「税」更是财富管理必须严肃考量重要元素之一,无疑地,此时「不让你税」之出版,将有助于大幅提升个人与公司在财富管理方面之绩效。
廖述源(淡江大学保险学系暨保险经营研究所专任教授、前淡江大学保险学系主任)
推荐序2
有系统地结合保险与信託服务
从退伍不久后就开始踏入金融界,我的工作范围一直离不开消费金融的领域,尤其是在分行及财富管理的学习与历练。这20几年的光阴,恰好也见证了台湾经济与世界局势的所有重大事件,尤其是台湾的财管客户,在这样的环境与时间中,随着银行的经营型态改变,以及几次的经济衰退、週期循环或金融海啸的洗礼,客户本身的成长是非常的急速,对其财富的需求也变得更多样化。
银行的理财专员在最近这短短的3、4年当中,更是在天翻地覆般的震盪后,还能留在业界的,也一定具备了些许不凡的功力。
记得几年前,当我还在某大民营金控任职时,有一次与客户的聚会中,客户提问,若我自己的本业,一年能赚回好几个资本额的时候,我还需要银行的理财专员做什么?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面对高资产的客户时,客户的专业程度并不会输给银行的理财专员,透过银行的平台,我们究竟能提供给客户何种的理财工具?
高资产客户所需要的并不仅只是投资获利,这些客户更在意的是,如何做到资产保全及风险控管,而这些需求,在目前多数的理财专员专业水准或银行的产品平台,并未能为客户做有效的整合与提供。
在杰克老师的「不让你税」此本书中,有系统地将保险产品及信託服务做了非常完美的结合,不仅是对财富管理从业理专,也为高资产客户提供了一个total solution的专业建议。
在7年前某次的投资讲座中,认识了杰克老师,从那次参加讲座的高资产客户口中,真正感受到了杰克老师的专业程度与热情的态度。尔后我在不同的银行任职,只要是举办高资产客户的投资或节税讲座,或是针对top sales所举办的教育训练,首先想到要邀请的讲师一定都是杰克老师,原因如下:
1.杰克老师的内容都会从实务案例中衍生,绝不是枯燥或教条式的上课,从实务案例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客户或学员都能充分体会到节税的重要性。
2.杰克老师的授课内容,没有一次是相同的,不管是在法令规章的更新,或是案例的分享,都可以看见是非常用心准备的,在课前,通常我们也会花许多时间在讨论,客户的属性或预期要达到的目的。
3.杰克老师的教学非常注重与学员或客户的互动,针对问题的回答绝对看不到藏私或留一手的态度,每次讲座或上课结束,即使在寒冬或冷气教室,也总见杰克老师大汗淋漓。
在老师的身上,你永远只会感受到他无穷尽的精力与热情,专业更是无可置疑。透过「不让你税」的出版,我相信一定可以帮助更多高资产客户找到风险控管及资产保全的最佳解决之道,也更能提升银行理专的专业水准。
王大宽 (大众银行财富管理资深经理)
推荐序3
实实在在追求财富
人的一生都在为未来的事业打拚,除了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外,总期盼自己及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在一路往前冲刺的当下,却很少能稍微停下脚步,冷静地检视一下四周的状况—回顾过去、检视当下、计画未来。
每个人都有其专业领域的专长,但是往往跨界到其他专业领域时,总是束手无策,这也是「术业有专攻」的缘由。何况身处目前高度竞争的大环境,早已经不是个人单打独斗的英雄时代了,取而代之的是专业的团队合作,每个专业的环节都是个人或企业不可或缺,因为几乎所有的问题与挑战,都是环环相扣而互相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况且所有人打拚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追求「财富」,虽然有些俗气,却是实实在在,因为财富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困扰,正所谓「钱不是万能,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我们不仅要追求当下,更希望我们的家人或下一代能继续分享我们的成果。因此,如何能累积、保有我们的财富并顺利传承,已经成为当下大多数人最关心的话题,却也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
个人觉得,「财富」有两大天敌是我们所无法确实掌握的—意外及税务。意外即「天有不测风云」;税务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永远搞不懂的正义」,然这两件事却是不争而存在的事实,甚而不断在我们生活周遭神出鬼没。可怕的是,若没有预先准备,事发后一定束手无策。幸好「保险」及「信託」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风险」,但也陷入了另一个深渊,因为市场上充斥着千百种的保险类别,连保险从业人员都有不同的见解,一旦规划后,往往还有不踏实的疑虑。
李杰克,也就是本书的作者,在税法及实务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其本人除了拥有合格专业证照之外,也活跃于保险业及银行金融业的实务教学中,先前已经出版「船过税无痕」嘉惠读者,也因为颇受欢迎、反应热烈,所以继续出版了本册书籍。
由前册的热销反应,正也唿应先前陈述的状况—大家不仅有财富管理的需求,更需要有寻求处方笺的管道。期盼借由出版的机会,不断提出对大家切身问题的建议,透过阅读让百忙之余还能分享专业,也能适时帮助需要协助的人 !
方寒宝(法商仙黛尔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啊,我最近真的是被《不让你税》这本书给惊艳到了!一开始光看书名,我以为是什么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或者是什么教你如何避税的“秘籍”,有点望而却步。但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更像是一场关于“钱”的思维冒险,用一种非常轻盈、甚至带点幽默的方式,带你重新审视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特别擅长用生活化的场景来解释一些可能让人感到头疼的概念。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没有出现那些动辄上百万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让你去研究复杂的金融产品。反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消费选择、储蓄习惯,甚至是“看到打折就忍不住买”这样的心理,都进行了非常细腻的剖析。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个小小的观察,让你自己去思考,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和一位非常智慧的朋友在聊天,一边听她分享见闻,一边自己也在慢慢地成长。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理财”,不只是数字游戏,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如何让金钱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
评分《不让你税》这本书,老实说,刚开始拿到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脑子里已经把这本书归类到了“有点专业、可能有点枯燥”的范畴。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完全错了!这本书的精彩程度,绝对超乎我想象。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而且极具洞察力。他没有像很多理财书籍那样,上来就给你灌输一大堆理论,而是选择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个看似零散,实则暗藏玄机的故事,来引导读者思考。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价值”的探讨。它不仅仅是讨论商品的价格,而是深入挖掘了我们在购买商品背后的需求、期待,以及“为什么我们会愿意为之付出”的心理。很多时候,我们花钱并不是因为东西本身有多贵重,而是它背后所代表的某种意义,或者它能满足我们某种情感上的需求。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思考“我到底是真的需要它,还是只是被某种情绪或者营销所驱动?”。它不是让你变得吝啬,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更清楚钱花在哪里才真正有价值的消费者。
评分《不让你税》这本书,怎么说呢?它就像一股清流,彻底改变了我对“财富管理”这个话题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谈论金钱就应该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孔,各种公式、各种报表、各种收益率……但这本书完全不是这样。作者的文风非常亲切,就像你身边一位非常懂生活、有智慧的朋友,用一种闲聊的口吻,跟你分享她对金钱的理解和感悟。 书中没有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也没有让你去学习复杂的金融模型。相反,它更多地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账”。比如,你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把钱花在了那些根本不让你快乐的事情上?你是否总是觉得“钱不够用”,但又说不清到底花在了哪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照见自己真实的消费习惯和金钱观,然后引导你去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而这些小改变,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守财奴”,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懂花钱”的人,一个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每一分钱,都为你带来最大的幸福感和价值。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叫《不让你税》的书,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很严肃的、关于税务规划的书籍,可能充斥着各种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毕竟书名就带“税”字嘛。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视角和内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颠覆。它没有把重点放在所谓的“避税技巧”上,而是更侧重于一种“生活哲学”的探讨,以钱为载体,来谈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选择与取舍。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时间价值”的阐述。作者通过很多小案例,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以及花费在享受生活、学习成长上的时间,其背后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它并没有劝大家立刻辞职不干,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时间产生更“有效”的价值,无论是通过工作中的提升,还是通过投资自己、发展兴趣。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用一种非常温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告诉你如何与“钱”这个概念和谐相处,让它成为你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有力助手,而不是一个需要时刻提防的“敌人”。
评分哇,最近发现一本蛮有趣的书,叫《不让你税》。虽然书名听起来好像跟税务很有关系,但我一直以为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财税指南,所以一直没太在意。结果有天无意间翻到,才发现它根本不是你想的那种!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特别,它不直接讲冰冷的数字和规定,而是从一个更生活化、更贴近我们普通人角度出发,去探讨“钱”这个话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个章节,作者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把原本听起来很复杂的税务概念,变得像在听隔壁张阿姨讲邻里八卦一样,让你忍不住会心一笑。 而且,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很吸引人,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说教”,而是更像在跟你聊天,把一些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关于金钱、消费、理财的困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记得有一段讲到“小确幸”的消费观,作者并没有一味地鼓励大家省吃俭用,而是辩证地看待,告诉你如何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能保持理性的财务规划。读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该不该花”,或是“花了会不会后悔”,其实都可以找到更聪明的应对方式。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理财”这件事的看法,它不是让你变得抠门,而是让你更懂得如何聪明地运用你的金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