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栽下一颗快乐与力量的种子,与孩子共跳一首自然与希望的圆舞曲!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是自己最美的心灵乐章!
当我们感受到「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存在!
以「书本、朋友、大自然」做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重心的李伟文,满怀热忱的心,书写对自然教育最深刻的观察,对亲子教养全面的省思,对怀抱梦想之人最热情的赞咏,以及对生命价值最浪漫的期许。
全书五个温馨主题:「自然华尔滋」在父亲与双胞胎女儿的问答间,聆听自然界的亲切唿唤;「阳光森巴」带给你有所作为、有所爱恋的乐活态度;「人文探戈」诉说了台湾地方上独特的人文风情;「阅读佛朗明哥」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亲子恰恰」则打破教养迷思,重塑亲子间最佳的相处之道。
阅读此书,一篇篇散文温暖而有力量,就像和煦阳光洒在心上。更别忘了,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会发光,就能为世界增添绚烂色彩。
作者简介
李伟文
身为牙医师,他将开业的诊所,变成拥有四、五千本藏书的社区图书馆,成为另类牙医诊所。他採行预约看诊制,挪出一半的时间从事社会公益,成为多重身分的「自由人」。
他是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是一个拥有超级浪漫思维、超级正向思考的双胞胎爸爸。他曾是公共电视董事、公共艺术委员、国家永续发展会委员、教育部环保小组顾问、行政院青辅会青年行动计画谘询委员、外交部NGO委员会谘询委员等。
他的部落格人次已超过四百万人次,近年来,平均每年有两百多场的演讲邀约。他可以谈非营利组织、乐活心灵、亲子教养、自然生态、环境与永续发展、阅读推广、电影导读,以及青年与励志等主题。
他的座右铭是「一生玩不够」,如今透过演讲,他是「全台走透透」。
他一生最希望拥有的两样礼物是「慈悲」与「智慧」。智慧靠阅读获得,慈悲靠从事公益、服务人群得就。超强行动力的他,用内涵与热情感染老师、家长与许多年轻人。
他更透过写作传达他在各方面的正面思考,计有《国语日报》、《联合报.元气週报》、《人间福报》、《亲子天下》、《康健杂志》、《7-11乐活志》、《有机志》、《文讯杂志》等专栏。
着作则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变世界》、《与荒野同行》、《我在黄昏的日落前赶路》、《教养可以这么浪漫》、《倾听自己的鼓声》、《爱,在荒野流动》,以及童书绘本《陪锹形虫回家》、《帮青蛙找新家》。
李伟文粉丝团:http://www.facebook.com/weiwenfans
李伟文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护协会:http://www.sow.org.tw/
自序 感受自然,也感受自己与世界
【自然华尔兹】 一圈圈优美的旋转,与大自然和谐共舞
生命就是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原来台湾是这个样子?!
台湾有海洋文化吗?
春天吶喊之外的垦丁
鹿群奔驰侯鸟遨翔的垦丁
珊瑚礁的保护之家
让路给紫斑蝶
蜜蜂为什么不见了?
到五股与家燕共舞
寻找自己的秘密花园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阳光森巴】舞动、热力、欢笑,为生命妆点缤纷亮彩
迷路原为看花开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大树开花迎春喜
天堂的形状
有我没我有何不同?
有电影,生活就值得期待
走路,发现城市绿光
阳光洒在心上
不要对别人有期待
留得残荷听雨声
船到江心马到崖
对朋友的一点心意
【人文探戈】甩头回眸,沉醉土地与人文风情的邂逅
老松国小与剥皮寮老街
地中海风情在马祖
西螺大桥前的艺术大梦
古蹟与生态结合的安平树屋
从饮食进入心灵的世界
颠覆想像的高科技新农民
替恐龙做假牙的牙医师
世界变小了,家却变远了
让宗教彼此对话的宗教博物馆
【阅读佛朗明哥】与自我对话,将深沉的灵魂唿喊出来,O Le!
人的诚信是遗传决定的?!
我们有自己的跳舞时代吗?
凯道上的彩虹游行
迷走「温柔酒吧」
爱让我们活了下来
情绪做决定,理智找借口
这就是一般正常人的生活
以恐惧之名
重新看见野地的一扇窗
当孩子不再是「小孩」时
【亲子恰恰】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亲子互动乐融融
没有天赋才华的孩子较容易幸福
帮助别人变成更好的人
替孩子寻找共同学习成长的伙伴
孩子不上安亲班,那要做什么?
成绩考得好就代表在未来有竞争力?
用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大钱?
品格该如何教育?
带孩子探索美学与艺术的源头
透过影像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
表达与倾听是孩子求生的基础
陪孩子面对失败与懂得自处
自序
感受自然,也感受自己与世界
年轻时曾经读过一个着名的禅宗公案:一位老和尚独坐禅房,忽然听见庭院里的青蛙跳入池塘,扑通一声,当下他就开悟了!
当年会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么?那只青蛙怎么如此厉害?如今才了解,重点不在那一只青蛙,老和尚可能已听过千百万次青蛙跳入池塘的声音,却都没事,可是一旦他的心境对了,因缘成熟了,那一声「扑通」,便是引起他身心灵共振的契机。
当我们观看周遭的世界时,花就是花,树就是树,流水就是流水,阳光就是阳光;可是当某一天、某个时刻,我们能够与自然万物共鸣时,就会如同「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John Muir)说的:「让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
多年来,我心中一直有个梦想,想推行一个运动──「给荒野二十四小时」。这个口号是仿效「饥饿三十」,透过实际不进食三十个小时,体验非洲难民在饥饿边缘挣扎时的情境。我想提倡的「给荒野二十四小时」,源自于小时候参加童军考验时,一个人独自移动露营的经验,以及在森林或旷野中守静的仪式。我发现,独自一人在大自然里行走,周围没有任何同伴,视野所及之处没有任何人类,更没有任何人为设施(比如建筑物、电线桿或柏油路),然后没有任何目的性的与这一片自然荒野共处(不为了做调查,也不做特定物种的观察或摄影),这种方式,大概是最能融入自然、感受生命的法门了。
一般来说,不管是自己或带着孩子接近大自然,除了情绪放松,对身体健康也有帮助外,往往也着重在自然知识的探索。当然,这并没有错,人类的食衣住行需求都来自于大自然,甚至也可从大自然里获得源源不绝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但是,若只看到这些具体「功效」就太可惜了。大自然是万物生命的源头,是人类古老的乡愁,自然荒野可以更新我们生命的能量,产生与万物合一的连结。这种超觉经验的体会,可以安定我们的心灵,甚至领悟到生命的终极意义。
这本《让阳光洒在心上》与去年出版的《倾听自己的鼓声》,都是希望忙碌或不快乐的现代人,能够慢下脚步,倾听内心的渴望与来自大自然的唿唤。而这本新书里,更增添了新的视野,有许多我与孩子悠游在自然荒野的心得,以及到台湾各处探访在地人文,看看一群可爱的人,如何将创意与生活、与土地交织成美好风景。这些年来,陪伴着孩子一起阅读自然,阅读书本,阅读生命,让孩子在感受力最强的时候,给予正面且善意的情绪感受,内化为孩子面对各种难题的力量。这股力量乍看似乎毫不起眼,却可能是一个孩子改变的契机。
很荣幸这本书有机会搭配上国内非常杰出、却英年早逝的生态画家黄崑谋先生的画作。总觉得他所记录的动植物或景观,并不只是单纯地画出外形,而是将其内在神韵,以及与环境生态的互动一起呈现出来。之所以有如此功力,我想,并非只是天分,而是他时常蹲在想画的东西前,一天又一天地,经由不断地观看,一直看到与本身的生命经验有所连结,便从「自然观察」进入「自然体验」的境界。
非常感谢老松国小简邑容校长,建中蔡炳坤校长,以及中山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明勇院长的推荐。这几年,经常到各个学校去分享一些心得,也因此认识了这几位我的母校的现任校长院长,看着学弟妹们在曾经熟悉的校园里自由快乐地学习,让我回想起年少时光,也深深感谢一同陪伴我成长的朋友,还有共处的这个环境。
最后,也很谢谢愿意拿起这本书阅读的你。或许我们不曾见过面,但是透过文字与书本,当某个想法可以引起你我情绪的共鸣与理解时,内心的喜悦是很难形容的。这种幽微的感受,往往可以超越时空距离,成为我们面对这悲欢世界的支持力量。我非常珍惜并感谢这份因缘。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唤醒内心深处情感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触动人心的画面,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字里行间的情绪起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时所展现出的细腻与深刻,她能够捕捉到那些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情感波动,并将其放大,让我们得以清晰地看见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子。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我会在某个章节停下来,反复品味其中的某个词句,思考它所带来的共鸣。有时候,甚至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被理解、被看见的感动。它让我明白,原来我的感受并非孤单,原来我内心的挣扎与期盼,也有着相似的回响。这种深刻的连接感,是其他很多书籍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文字要求很高的人,但这本书却完全俘获了我的心。作者的语言功底毋庸置疑,她能够用最简洁、最精准的词语,勾勒出最动人的画面,触及最深刻的情感。我特别欣赏她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方式,没有惊涛骇浪,却有着绵绵不绝的力量。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一颗精心打磨过的珍珠,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读这本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它让我重新认识到文字的力量,重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感到心胸开阔,灵魂得到升华。这本书,已经成为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反复阅读,并在不同的心境下,都能从中找到新的感悟和启示。
评分我常常在睡前阅读这本书,它总能为我带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书中的文字,有一种天然的安抚力量,像温柔的摇篮曲,轻轻地哄着我的思绪,让它们不再奔腾,而是缓缓沉静。我喜欢在昏黄的灯光下,捧着这本书,感受着文字在指尖流淌的温度。那些关于成长、关于选择、关于失落与重生的故事,总能在我心中引起阵阵涟漪,却又不至于让我感到不安。反而,它们像是一种提醒,提醒我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提醒我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内心深处始终有那么一束光,能够指引我前行。读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希望的存在。它不是那种能够瞬间解决所有问题的“心灵鸡汤”,而是像一位 wise mentor,用它深邃的智慧,为我指点迷津,让我能够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总有一种温暖而治愈的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它。封面上那缕恰到好处的阳光,仿佛真的透过书页洒在我的心上,驱散了平日里的阴霾,带来一种宁静和希望。我常常在午后,捧着这本书,找一个靠窗的位置,让阳光轻柔地抚摸着书页,也抚摸着我的脸颊。那种感觉,就像被一个温柔的朋友拥抱,所有的烦恼和不安都在这片阳光中渐渐消融。我喜欢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置身于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小小世界,与书中散发出的光芒一同呼吸。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一个能够让我暂时卸下所有伪装,回归真实自我的地方。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触动着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挑战,还是内心的迷茫,它都能给予我最温暖的鼓励。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的世界。它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没有过于激进的批判,而是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姿态,引导我去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温暖。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日常细节的描写,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比如,一个清晨的露珠,一朵路边的小花,一次不经意的微笑,都能被赋予深刻的意义。这些描写让我开始放慢脚步,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我发现,原来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掘。这本书就像一位启蒙者,用温柔的双手,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宁静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美好的内在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