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教育: 顺着孩子的天赋,不必顺着爸妈的意志

减法的教育: 顺着孩子的天赋,不必顺着爸妈的意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教育理念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儿童教育
  • 天赋培养
  • 减法教育
  • 尊重个性
  • 自主学习
  • 教育方法
  • 成长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个校长不一样!

  她觉得,每个孩子都是人生的功课,所以,每个人都得自己写功课!

  用正向、积极的态度,去「陪伴」、「等待」与「鼓励」孩子,这门功课将会是最值得的投资!

  焦虑妈妈asks:公婆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这样好吗?

  小胖爸爸asks:天啊!老师嫌弃我的孩子!

  孩子的妈asks:收到孩子失控的成绩单,怎么办?

  幼稚园大班asks:安亲班、才艺课、英文补习班……要怎么选?

校长妈妈说:

  各位妈妈爸爸,你们其实可以不必那么焦虑!

  在教学的现场,爸妈的焦虑好巨大,爸妈也好紧张!

  奔波在保母、公婆、学校、才艺班之间,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担心孩子毕业即失业,担心亲子关系不紧密,担心孩子人际关系不好……

  可是担心那么多,真的有用吗?

作者简介

邢小萍

  06:00 起床。

  07:20 到学校、巡视交通岗、看公文……。

  08:00 开始处理各项校务及开会。

  11:00 有位老师进办公室商讨一项阅读计划,亲自煮一杯咖啡给老师。讨论中有一位主任「插队」来询问关于围墙工程的事情。

  12:00 跟孩子一起用营养午餐,饭后水果是早上削给女儿和自己的苹果。

  13:15 一位家长打电话来讨论班导师的作业。

  13:55 国语文增能班有一份计画需要再确认。

  15:30 打扫完的孩子冲进办公室,因为窗台上一排「好书大家读」的课外书太吸引他们了。

  16:00 在校门口送孩子们放学,紧接着巡视课后才艺及补救教学。

  18:00 送走所有家长班、课后班的学生,然后和警卫一起关门。

  19:10 如果没有会议就得赶紧回家。

  20:00 用完餐后督促孩子们去洗碗,一边跟孩子们聊聊今天学校的事情。

  21:00 拿起自己喜欢的小说,孩子们早已写了一会儿功课。

  24:00 该睡觉了?

  娇小玲珑且充满正面能量,有着一头短发。对培育孩子充满热切,但在看待孩子的教育需求时却得保持客观理性,期许自己能致力于详细规划孩子所需的课程及引导,真正提供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并时时提醒自己:教育需要耐心,孩子的成长不能急。

  目前是台北市立北投国小校长、台北市国语文领域小组辅导员。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陪伴不是栓住
1. 小小孩,需要爸妈的陪伴
2. 学龄的孩子,需要爸妈陪他们一起学习
  【校长PLURK】如何为孩子选择才艺课?
3.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爸妈理性的沟通
  【妈咪BLOG】其实,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4. 少点担心,亲子更亲密
5. 独立为什么很重要?
6. 离家,独立的开始
7. 你尝过孩子亲自烹调的「幸福」吗?
  【校长PLURK】孩子叫不动怎么办?

第二章 成绩,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
1. 为孩子选一所名校、找一位名师?
  【校长PLURK】逛学校有门道,事前一定要做功课!
2. 学校里,学业成绩才是王道?
  【校长PLURK】读懂「评量」的意义
3. 收到失控的成绩单,怎么办?
4. 有效学习,神准猜题
  【校长PLURK】每个孩子都在意自己的成绩
5. 准备考试不用死读书,诀窍在哪里?
  【校长PLURK】「计划表」不是用来使亲子起争执的
6. 如果,我的孩子学得比别人慢
  【校长PLURK】孩子成绩不好就要送他出国念书?
7. 每个孩子都需要表现的舞台
8. 我们都是世界的孩子
9.  孩子在学校一定要学的一课
  【妈咪BLOG】每个人都可以是孩子的老师
10.  大人需要补上的一堂课
  【校长PLURK】请大家一起来爱我们的学校

第三章 顺着孩子的天赋,而非顺着爸妈的意志
1. 大人不同调,孩子怎么办?
  【校长PLURK】管教孩子要趁早
2. 怎么管教孩子最有效?
  【校长PLURK】为什么不该打小孩?
3. 放学后,孩子怎么过?
  【校长PLURK】好安亲班怎么选?
  【校长PLURK】放长假了,孩子可以怎么过?
4. 孩子不写功课,问题出在谁身上?
5. 孩子的天赋,父母不知道?
  【校长PLURK】潜能开发前,先掌握孩子的「气质」!
6. 孩子的英语课程,需要爸妈用心坚持
  【校长PLURK】学英语,请抵抗成绩挂帅的主流价值
7. 什么样的孩子最优秀?
  【校长PLURK】校长的女儿就一定很优秀?
8. 时时肯定孩子需要一点「带种」

第四章 书再好,孩子不读也没用
1. 阅读的起步在家庭
  【校长PLURK】家中定时的「关机」运动
2. 如何打开孩子的阅读胃口
  【校长PLURK】世界各地的书都值得看!
3. 如何利用帮手,活络孩子的阅读?
4. 让孩子真正「读」出来
  【校长PLURK】读得越多,写得越好
5. 写学习单不等于阅读
  【校长PLURK】「读报」运动中的荒谬现象
6. 修辞的考题与背书的迷思
  【校长PLURK】钻研字句≠考高分

第五章 爸妈该如何与学校或教育体制合作?
1. 走入校园,与老师共创教育好环境
  【校长PLURK】走入校园须破除的两大迷思
2.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妈咪BLOG】老师帮她克服了对「蛋」的恐惧!
3. 如何关心孩子学校教育而不越界?
  【校长PLURK】什么时候家长一定要出面沟通?
4. 如果,我家有个资优生
  【校长PLURK】绩优班≠资优班
  【妈咪BLOG】我的女儿曾因无法适应资优班而转学!
5. 如果,孩子要上资源班
6. 我的孩子被霸凌了
7. 学校再好,也无法取代孩子的家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当父母准备好,好孩子就会出现!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副理事长 林文虎

  几年来,每年几百场的演讲和会议,我几乎走遍全台各地,有机会和各种不同背景的家长与教育人员深谈。有几个特定的议题,只要是在较深入的研习中,几乎都会出现。「怎么带好孩子」,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难说清楚的问题。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内心总会隐隐作痛,因为这个问题的提出,通常也代表着有一群人正在「亲职泥淖」的困境中挣扎与煎熬!

  看到《减法的教育》,眼睛突然一亮!这不就是一个担任校长的妈妈的最强教育心法吗?校长妈妈平易近人地娓娓道来三十八个最常见、也最困扰的问题,书中展现的价值澄清,都是真真实实的经验之谈。超过一百三十则透过内省和专业检视得来的好父母、好老师心法,几乎都是能立即出手的妙招,读得轻松也能学得容易。下回再有人问起亲子沟通?问起如何当个好父母?如何做个好老师,甚至是好校长?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本好书,也推荐书中所澄清的所有心法。

  毫无疑问,所有的父母都深知孩子是自己的,但奇怪的是,很多父母总将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来教养,成绩要「不落人后」、动作要「比别人快」、升学要挑「大家」都一窝蜂抢进的学校;还要跟「大家」一样学英语、才艺、补习。每一项作为都逃不掉「别人」的阴影,所以「亲、师、生」三方都在痛苦中沉沦。「每年二十余万的同龄孩子,只有那一个才是自己的宝贝。」这道理其实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需要许多锻鍊:

  要能「看穿」很多谬误传统,如:「将孩子关在围墙中就安全了」;

  要学会很多「正确」的技巧,如:「学会看懂成绩单背后的真相」;

  要能使出很多「有用」的绝招,如:「如何有效地学习?不管是英语还是国文?」

  当父母准备好,好孩子就会出现;当老师准备好;好学生就会出现。

  《减法的教育》是准备好的第一步,请大伙儿一起来。

推荐序2
洞悉核心价值的智慧桥樑
台北市立北投国小资优班教师 黄桂冠

  二○○九年五月,日本讲谈社想要安排《温泉屋小女将》的作者令丈裕子小姐访台,蒐集写作的相关素材。因缘际会之下,三采拜访北投国小,探询校方是否愿意接待日方的作家与出版社相关人员。虽然小萍校长与出版社素昧平生,却很爽朗地慨然允诺;并在实际的接待工作上,倾力相助。除了安排令丈小姐进入教室,深入与北投的小学生互动,并协助联系温泉业者的家长与学生接受访谈,甚至还贴心地致赠令丈小姐一套北投国小的体育服与女生制服,让令丈小姐深深地体会到台湾温厚的人情味。

  借由这件事,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小萍校长的行事风格:处事时能大处着眼,与人相待时却又体贴周到。

  此次细读小萍校长所自述的成长历程,从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十九岁就扛起家庭经济重担,以及初为人母的种种煎熬,终于恍然大悟,为何这么年轻的校长,却能如此成熟深刻地掌握事情的关键,同时又常能宽容体谅别人的不足。原来生命的洗礼,看似残酷无情,却总能将人淬鍊出更圆融的性灵。

  然而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她,最为挂心的还是大多数孩子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从亲子关系到校园学习氛围,甚至到整体社区提供的学习场域,只要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都是小萍校长关切的重点。但她常能穿透表象,洞悉问题的核心。例如,她谈到大人比孩子还在意成绩的现象,就很犀利地质疑道:「孩子学习到底是为了谁?孩子究竟是要过他自己的人生,还是过我们想要他过的人生?」接着她很诚挚地建议全天下的痴心父母们:「我们需要让学习这件事回到孩子身上。」

  除此之外,她也一再显现出看待问题的理性与深刻,例如针对孩子的学习困境与亲子冲突问题,她主张:「管教一定要对治问题的本身,才会起真正的效果。」每位父母都要先从孩子的立场思考,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才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学习力。而每次的冲突背后,究竟是大人的情绪控管问题,还是小孩的问题,这都值得每个大人常常反躬自省。

  小萍校长的文字浅显易读,夹叙夹议中,可以领会到许多实际对治问题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期望每位读者可以体会到她的诚恳与用心。身为一校之长,我相信她很努力想要扮演好的角色,必然是一座智慧型的桥樑,能穿透阻隔在亲子之间、亲师之间、师生之间那重重无形的迷雾与叠嶂;让孩子快乐地成长,父母安心地放手,老师自信而愉悦地享受教学工作。

推荐序3
在热切与悠哉之间
亲职教育工作者 杨俐容

  几年前为了社区和学校的合作方案,去拜访刚接任北投国小的小萍校长。当时她一边亲手烹煮咖啡待客,一边侃侃叙说教育理念,娇小玲珑却充满热切情感的身影,让几位随行的社区伙伴惊艳不已。

  从事教育工作需要热切的情感,教养子女如此,培育学生也一样。在小萍校长的书里,我们可以读到,如「我有点想哭」、「我的担忧太巨大了」这般,坦白率真的人母心情;也可以看到,像「让教育拥有更多的想像」、「好老师要爱自己也爱孩子」这样,令人感动的理念实践。

  从事教育工作还需要悠哉的理性。父母和老师的角色最大的不同,在于情感投入与理性认识的程度。父母对孩子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老师因情感需求的满足主要来自工作以外的生活,因此情感投入较少;父母因自我涉入很深,视孩子如珍宝,以致难以理性面对孩子,老师则为情感距离稍远,必须同时关照许多孩子,而能客观解析孩子的需求与能力,详细规划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引导。

  小萍校长说:「放手很难,但父母得学,要学会『相信』、要学会『等待』、更要学会『给孩子机会』……,要做到『把老师当合伙人看待、关心孩子学校教育不越界』」。她以十几年现场教学、十几年行政经验所累积出来的理性态度,不仅在母职角色中发挥了实效,也在教育工作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热切,所以令人感动;因为悠哉,所以发人深省。看《减法的教育》,或许就可以体会如何在热切与悠哉之间,出入自得。这本书不仅是父母可以轻松阅读的绝妙好书,更可以作为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与学校携手合作的最佳指引。

代自序
说自己的故事 修练人生的功课

  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七年,过去写的大多是「教科书」,很少有机会说说自己的故事。成为老师、成为校长、成为父母,都是我人生重要的功课。也许我曾经在联考时考了高分、通过了公务人员高等考试,还努力地考上了研究所;但是在人生的功课上,我却常常觉得自己不及格!

  我喜欢说话,喜欢找人聊天,透过说话、写作来检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女儿眼中 ,我不过就是个「大婶」──常常发飙、不重形象,「校长妈妈」这个名词,不是她们最想要或是最在意的。在同事眼中,我好像还可以亲近,没有那么权威。在我的专业伙伴(国语科辅导团的姊妹淘)眼中,我是「小萍姐」,是可以说说笑话、分享心事及促进专业的大姐姐。在学生眼中,我是他们在FACEBOOK里的好朋友,可以互相偷菜,还会到他们的网志里留言喔!

  这本书的故事是我的故事,也是许多人的故事,感谢曾经在我生命中提供我思考及写作灵感的好朋友们!再回头看看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又觉得应该还有许多部分可以修正。人生的功课与学习,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要经常更新(Update)!事非经历不知难,以前总以为「当老师」有什么难?不过就是教教书、管管孩子嘛!真正当了老师,才知道原来要当一个「好老师」,还真得要有好几把刷子。看别人当父母一派轻松,等到自己当了父母,才知道──那些书本上说的,大多不怎么管用。

  所以我说,亲爱的读者,每个孩子都是我们人生的功课,书本上说的都可以作为参考,提供一些想法或做法。但是,你的故事还是得自己写,用正向、积极的态度「陪伴」、「等待」与「鼓励」,是最值得投资的功课。

  期待你我一起来!

邢小萍

图书试读

收到失控的成绩单,怎么办?

不知你在看到儿女成绩单的那一霎那,心中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是高兴、是骄傲,还是因期待落空而感到失望,还是一腔怒火熊熊烧起、直冲脑门?你感觉自己就要控制不住,就要对孩子大声咆哮了吗?

大概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方方让我看到的大多是会令人「脑充血」的成绩单。握着成绩单,我总是必须深吸好几口气,换个想法来转化暴升的怒气,才能避免因失控而口出恶言,打坏长年经营的亲子关系。

社团变主业,学业成副业
方方念的是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想当初,她也是高分考进去的。但是当她开始接触社团后,情势丕变,学业成绩就像熘滑梯一样,迅速下滑。原因很简单─她在社团里花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还多。她不只是参加社团而已,还当上了社长,要规划、筹钱、准备道具、筹备演出,还要为团员规划寒训、活动等,每天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有时比妈妈还要忙!

基本上,我是支持她玩社团的,譬如她找不到场地做寒训,我也曾帮她租借场地。我也知道玩社团会耽误功课,所以虽然没办法帮她读书考试,但也想尽办法帮她补救,譬如请数学与理化的家教帮她补习。

但是,她的学业成绩还是没有起色。

眼见她社团的事一波波来,她的确没有时间念书,也没有心思念书!以我当母亲的心情及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当然希望她此时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但她已经不是可以听我摆布的婴幼儿,她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与坚持,也不可能因为我的责骂就能马上改变。所以,现在变成是我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她,我该怎么办?

深吸好几口气后,我想起这条好用的信念:面对困境,既然无法改变事实、无法改变别人,就只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想当年,我也很爱玩
我回想了自己年轻时的经验,我也曾是社团的活跃分子啊!

当年我读的是台北市立女师专,读这所师专的最大好处,就是毕业后分发的学校,都会在台北市的范围内,不至于分到太偏僻的地方去。于是我曾经跟同学一起坐公车,去看当时北市最偏远的几所学校,看到有些有宿舍、游泳池,环境还不错,就安了一颗心。心想:就算书读得不好、成绩不好,最远最远也不过被分到这里,而这里看起来还不错啊!

最坏的情况不过如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于是接下来我就开始努力地玩,曾经一个学期参加九个社团,还利用假日跟同学去学素描与国画,寒暑假时就去参加救国团的活动。当然,我也泡图书馆,但都不是去读教科书,我看的大多是伟人传记、尼采哲学等各式各样的书,阅读量很大,但就是不多读课堂里的书。

专三的时候,我正式加入救国团,到升专四的时候选上学生活动中心的副总干事。那时的我已经算是学校里的名人了,然后又当上「官很大」的国民党区党部常委。那时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多采多姿,青春就该是这样恣意挥霍!

但是,没好好读书的后果还是躲不掉,升专四那年有一科被当掉了,全班都及格,只有我「55分」。那时被当掉的人,姓名都会被公布在公布栏上。由于我小有名气了,被这样公布出来,每个人见了面都会问:「妳怎么了啊」,感觉真的很丢脸。

我在心里问自己:我怎么会让自己走到这个地步呢?我不是一个很会玩又很会念书的人吗?怎么会让自己被当掉呢?

就从那时起,我改变了对「读书」的想法。我开始努力念书,名次冲到全校前几名,这记录一直维持到我后来插班考大学、考研究所,甚至考高考时。正因为自己在求学的历程中有这样的转折,因为一个挫折、一个契机,完全转变了对学习的想法,所以现在的我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把这样的经验套用在女儿身上,而一定要用世俗的标准来跟她一时的成绩斤斤计较?

因为这一转念,使我决定不要採取干涉的态度,而是等等看,看孩子会不会有一天自己跟我说:「我玩够了,我要开始念书。」

父母要练习「等待」
一直到升上高二下学期,方方有一天跟我说,等她把社团交接出去以后,会多花心思在课业上。我听了觉得很高兴,但还不宜高兴得太早,重点是要观察她之后的行动,卸下社长的职务后,她是不是真能收心读书?

之后,她果然也开始会去速食店之类的地方念书了,虽然家人听到的时候大多觉得很质疑:在那么吵的地方有办法念书吗?她爸爸还曾要求我跟他一起去偷看,看女儿是不是真的像她说的是在念书。还好,结果没有令我们失望,她的确在念书,而且看到我们出现也维持好风度,没有对我们的「监看」多说什么。

其实,我可以理解女儿的选择,因为以前我就是这样,考试时一路过关斩将,算是一个会读书、会考试的人,但只要去图书馆那样安静的地方念书,反而容易睡着。对我而言,最有效率的念书场所就是闹哄哄的速食店。

女儿又提出想去K书中心念书的想法,我听了也表赞成,就跟着她一家家去挑、去看,选择一间最适合她的K书中心。虽然其他家人对我们母女选择到K书中心念书还是有很多问号,不过女儿的成绩也终于开始有了起色,证明这选择符合她的需要。

某次考试她进步到全校的一百名以内,这个成绩也许并不耀眼,但是跟她之前的成绩比较起来,进步的幅度是颇大的。但她反而感到压力遽增,她跟我说:「不要再要求我还要进步到第几名!」

我告诉她,妈妈不会要求她一定要考到第几名,因为我已经看到她的进步、她的自信,以及她的确逐渐找到了读书、成功的方法。

我觉得,对于孩子,父母要练习「等待」,虽然等待很难、很煎熬。但能够等待,才代表我们相信孩子,愿意给他们时间摸索,愿意自己按捺住性子持续观察。身为父母的我们只要适时守住底线,其他的就放手给孩子,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与方式,在人生的旅途中学习与成长。如此,成长的果实,才能完全属于他!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