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祖国三千里

寻找祖国三千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吕赫若、郭琇琮和许强之外,最后一位「台湾四大才子」,回返祖国参加抗日战争的传奇人物吴思汉的故事。

  「祖国啊,请你看我一眼,你的台湾儿子回来了!」吴思汉在鸭绿江边唿唤。

  「每个台湾人寻找祖国的经历,都是一部千万行的叙事诗。」李纯青因吴思汉的爱国热忱而感叹地说。

  「其过程一关比一关难闯难越,其曲折惊险,有如希腊神话英雄尤里西斯还乡记。」李纯青比喻吴思汉寻找祖国三千里的过程。

  「字字动人,语语惊心,不禁使人泫然……」李万居发表对吴思汉〈归国记〉的读后感。

  「像吴思汉这等脑袋,不知十年是否能有一个?
  那是大量生产才子的年代,可你若要他们走路,一颗子弹就够了。」

  「当年,他只是凭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不计个人前途,冒着生命危险,忍饥受寒,苦苦地寻找祖国三千里。为什么当权者宁可让这颗心停止跳动,却不紧紧地抓住它呢!」

  颜世鸿医师万分惋惜。

  全书内容分为三辑,〈寻找祖国三千里──殖民地台湾青年吴思汉的身分认同之旅〉为吕赫若、郭琇琮和许强之外,最后一位「台湾四大才子」,回返祖国参加抗日战争的传奇人物吴思汉的故事。〈寻找林如堉的青春之歌〉则是赴祖国求学,参加国民党对日抗战,回台组织热血青年串连,高唱过欢喜的青春之歌的一代人的历史。〈寻找註仔与黑仔的下落〉讲述李中志、张金海两兄弟从在日本苦学到参军,至回台加入地下党的革命活动历程。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起,一连七天,《台湾新生报》日文版刊载了一篇题为〈思慕祖国不远千里── 一台湾青年的归国记〉的文章,作者署名吴思汉。

  通过这篇报导,吴思汉报告自己为了参加祖国的抗日战争,不惜放弃京都帝大医学部学业,只身穿越朝鲜半岛,过鸭绿江,潜入东北、华北沦陷区,再突破前线封锁,深入内地,最后终于抵达重庆的艰难而曲折的过程。

  在光复不久,对祖国的热情犹未冷却的台湾,吴思汉的经历感动了无以数计的读者;尤其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他那寻找祖国三千里的故事随即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一则时代传奇。吴思汉也成了当时的传奇人物。

  然而,五年不到,一九五○年十一月廿九日,二、二八后改组易名的《新生报》却刊载了一则题为「不法叛逆危害党国十四匪谍枪决」的报导;这一次,吴思汉成为「匪党支部书记」,而于前一天的清晨六时,与同案郭琇琮、许强等医界菁英,在马场町刑场「明正典刑」。

作者简介

蓝博洲

  一九六○年生于台湾苗栗。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曾任职《人间》杂志,时报出版公司特约主编,中央大学「新锐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湾思想起》制作人,现专事写作。

  一九八三年开始写小说,一九八五年以短篇小说〈丧逝〉获时报文学奖,一九八九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旅行者》。二○○二年出版长篇小说《藤缠树》,获《中国时报》年度十大好书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

  着有长篇小说《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诞生》、《藤缠树》,报导文学《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幌马车之歌》等,历史报导《红色客家人》、《台湾好女人》、《麦浪歌咏队》、《共产青年李登辉》、《天未亮──追忆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寻访被湮灭的台湾史与台湾人》、《日据时期台湾学生运动,1913-1945年》、《白色恐怖》、《沉尸、流亡、二二八》、《红色客家庄》、《消失的台湾医界良心》、《消逝在二二八迷雾中的王添灯》,散文《战风车──一个作家的选战记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寻找祖国三千里──殖民地台湾青年吴思汉的身分认同之旅
序曲
第一章:还给我们祖国啊!
第二章:寻找祖国三千里
第三章:别再为祖国担忧!
尾声
寻找林如堉的青春之歌
寻找註仔与黑仔的下落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