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作品均完成于作者创作颠峰时期,写灵肉间的抉择、男女间龃龉以及家庭与社会脱序等问题。文笔细腻,却不愠不火,在黯淡哀怨的气氛中,常突显小说之趣,自成一格。〈船夫与猴子〉写出对孤独心灵的关怀,〈失败的人〉娓娓道出夫妻之间的纠葛遭遇和哀情,〈磁石女神〉证明一个人的的未来,完全操纵在自己的掌握中。在看似怪诞的人物、荒谬的情节中,描绘人性的善良,剖析善恶朦胧间的微妙关系,发人深省。
本书特色
★增录石丽东报导蔡文甫从作者转为出版的过程一文
得奖纪录
作者曾获中山文艺奖、多次金鼎奖以及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暨新闻局金鼎奖特别贡献奖。并荣获金石堂「2008年度出版风云人物」
作者简介
蔡文甫
曾主编《中华日报》副刊多年。创办九歌、健行、天培等文化事业并设立九歌文教基金会。着有长短篇小说集《雨夜的月亮》、《没有观众的舞台》、《解冻的时候》、《小饭店里的故事》等十多部。曾获中山文艺奖、多次金鼎奖以及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暨新闻局金鼎奖特别贡献奖。
蔡文甫的文字魔术
石丽东
─从作家到出版人
如果你向台北出版界的朋友提起九歌老板蔡文甫的名字,圈内人十之八九连带会告诉你「蔡一街」的别号,为什么「一条街」和「出版社」连上了线?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早在创办九歌出版社之前,蔡文甫的职业与工作都和文字结下不解之缘。民国三十八(一九四九)年抵台之后,他在军中便致力小说的创作,一共写下两部长篇,十一本短篇小说集子。
数年后,他自空军退役,凭着高考及格的资格前往汐止中学教授国文并兼掌教务主任,一九七一年他应楚崧秋社长之邀,负责主编《中华日报》副刊,直到一九九二年从报社退休,方把主编的棒子交给了应平书。
一九七七年底,他在好友王鼎钧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九歌,由于作家和编辑的双重体验,使他认识到读者及市场的重要性。
「蔡一街」别号的由来正与「书库」息息相关。蔡先生解释:当初为了存放印好的书籍,所以在同一条街买下几栋房子做书库,「当年买的时候是为了堆书」,但如今「书库」的增值率比「书」高出许多,有一回《中国时报》开卷版的一位记者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蔡九栋」一词,不久就被同行从「蔡半街」说成了「蔡一街」(编按,那是记者夸大的写法。因为九歌有二家书店、书库,再加办公室,好像满街都有九歌的房子)。
其实任何响亮的别号,都不免透露了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底蕴,蔡文甫一生从事文化工作,在其事业巅峰却冠上一个和房地产有关的别号,想必也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这别号一方面代表台湾经济起飞、台北市地产狂飙的结果,另一方面或许是文化界的朋友有意声东击西,以此凸显由作家转行经营企业成功的一个特例。
原籍江苏盐城的蔡文甫,于一九四九年随陆军抵台,然后调空军服务,他和目前旅居洛杉矶的华文作家周愚在当年一个做地勤的通讯、一个在空中飞行。
他回忆自己文学创作旅程之中喜欢找新题材,尝试新的形式,他有一个二十一万字的长篇叙述十二小时之内所发生的一段故事,名叫《雨夜的月亮》。
曾经担任台大外文系主任及文学院长的朱炎教授形容蔡文甫所写的短篇故事,感性极高,而且微妙得一如风奏之琴……蔡文甫笔下的人物、好像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之下,都有超升的希望和勇气。
朱教授并举出〈天堂和地狱〉一文中,妓女四巧走进教堂遇见熟客的情形;「四巧走进教堂里,脖颈也挺得很硬,她陷在地狱里是因为自己有一个不正当的职业,那个男人生活在天堂里,为什么要制造罪恶,既然他能嘲笑她,她也可以用同样的态度侮辱他,等进了教堂,她要找一个邻近他的座位,看他如何向上帝交代?」
蔡文甫当年把一些短篇作品投递到白先勇主编,并极获好评的《现代文学》杂志,根据该杂志一项量的统计,在所採用的来稿中,以七等生的十三篇居首,蔡文甫的十一篇居次,足见蔡的笔耕之勤。
蔡文甫自军中退役后,曾负责中华文艺函校的教务(校长是李辰冬教授),而后进入汐止中学教授国文,并兼教务主任。现定居北加州,本行电脑又写得一手好文章的陈汉平即是蔡老师门下的一位高徒,数年前他借《世界日报》园地纪录了这段师生缘。
陈汉平笔下的蔡老师「很像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风度翩翩」但教学态度极严,蔡老师接受本篇访问时,立即询问笔者是否和陈汉平及吴玲瑶夫妇相识?他说陈汉平是很聪明的一个学生,后来考取建中、交大,一直到现在还鼓励他多动笔写文章(陈汉平在九歌曾出版《生活方程式》和《在硅谷喝Java咖啡》两本散文集)。
谈起他教作文的方式「首先着重行文通顺,一个星期安排好几堂课让同学一起讨论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直到通顺为止,此外还从题意、结构、词句上加以讲解。」
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那时候汐止中学的一个年级八个班,参加全省三百多所中学的数学比赛,获得团体组第一名,所以在当时台北县的教育圈,蔡文甫也就成为很有名的教务主任。这是他接受笔者访问过程中,唯一面露「成就感」的时刻。
最后应聘到《中华副刊》工作的蔡主编说:他从读者来稿的故事中,发觉读书以升学为主的坏处,因此他家中三个女儿的成长过程,父亲只教读书、作文,其他的事都由母亲来管。
经常阅读中文报的人都知道:副刊和其他版面相比是一个比较静态的园地,虽然也有配合时事的动态题目,但究竟只是一年之中的几次例外。但蔡先生口中的主编工作却忙碌异常,难得有闲,他说白天要在社里处理行政事务,参加会议,坐办公室的时间,常被杂务打断,长稿只有拿回家看,在家里的时间一部分花在和作家联系,其中包括与海外各地回国的作家见面,说借着这些机会能够认识海内外的文友,如琦君、杨牧、夏志清、刘绍铭、喻丽清等,也是工作中的一大乐趣。
蔡文甫的人生道路上,从作家到教师,到副刊主编,其间三阶段的客观环境相继改变,但工作的主体仍是「文字」,接着再往下一步自主编跨行创办出版事业,虽说成品仍然是「印刷文字」,但所涉及的技术面却扩展到企业经营,笔者请他谈一谈跨出这一大步的原动力。
他说当时见到许多作家办出版社,大多没有成功,后来专栏作家王鼎钧极力怂恿,并慷慨借钱凑齐资本,同时专为九歌创业写了一本书,于是才决定开办九歌。蔡文甫说如果当初没有王鼎钧的鼓励和支持,也就没有今日的九歌出版社。
九歌开业之前,他找出过去若干作家办出版社铩羽的原因是发行问题,所以他对首批发行的书籍费了许多心思,并商请尔雅的主持人隐地先生帮忙发行,因此打下了九歌的基础。
根据先前服务于《中时》副刊编辑室的作家应凤凰女士说:其实习惯上被人称作五小的规模都不小,尤其是近年来的九歌「事业愈做愈大」,她推测当初「五小」的由来,很可能因为这五家的出版路线走的是纯文学的路子,而且版本以三十二开的小号书为主,另一种说法是「五小」乃相对正中、商务、中华、台湾、世界等五大书局而言,曾在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园攻读文学博士的应凤凰说:在她的印象当中,九歌可说是台北出版界获得文学奖最多的一个出版社,原因蔡先生非常努力于推广自己作家的出版品,凡是各方面举办的文学奖,他都尽力推荐九歌作家参加。
说到蔡先生的「热心」与「干劲十足」,应凤凰还有一个切身的小故事。「数年前,蔡先生担任中国文艺协会常务理事的时候,因为我替文建会编纂《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于是推荐把『文学史料』奖颁给我,当时觉得自己不够分量领这个奖,于是去函婉谢。」
结果蔡先生找到我说:「年轻人真不懂事,我们辛苦设了这个奖,觉得妳最合适,居然拒绝我们的好意,」接着叫她赶快收回那封信,应凤凰说那时候实在是「年轻得很」。
现在回头续说九歌出版社的「规模」,目前它只是九歌关系企业的一部分,该组织之中还有健行出版社、天培出版社及九歌文教基金会四个部门。
九歌基金会目前有五百万台币作基金,但利息所得并不敷开支,他个人另从九歌企业中每年约捐出一百万元,提供九歌少儿文学奖的征文奖金,还曾开设三个月一期的小说写作班共十期。他说每期有两百多人报名,最后约三十人左右毕业,训练十分严谨(编者按,近年又接办《中华日报》主办的「梁实秋文学奖」)。
在九歌企业中,健行出版包括两性、保健及生活等三大类,九歌出版社则以文学作品为主,除了儿童文学,九歌也翻译外国名家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及但丁《神曲》全译本。
九歌先后于一九八九及二○○三编纂「中华现代文学大系」一、二辑,把台湾近四十年来最重要的文学作品集成十五及十二巨册,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评论五个类目,每辑均聘请余光中、张晓风等十六位专家讨论、投票以期做到「相当的公正」。
蔡文甫说他对九歌企业的构想很多,但办企业首先要站稳脚跟,不能不谈生意经,但话又说回来,他对目前台湾出版界的趋势感到十分忧心,由于近年来社会财富增加,但书店的数目并没有增加,全省大致有四千家出版社,平均每月出书超过三千本,一年超过四万本新书问世,各种类型新书以及翻译作品充斥市场。见创作文学书籍市场日见萎缩,九歌每年出书超过一百本,所聘用的编辑和员工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间。
一九九三年恰是蔡文甫与妻子结缡三十载纪念,该年八月,他俩随着一个台湾作家访问团前往加拿大参加一次中、加文学研讨会,在一回晚宴上,寓居加拿大的吴三连文学奖得主东方白(《浪淘沙》作者)站起来致辞说:他早年动手写《露易湖》长篇小说,是得到在座蔡文甫先生的鼓励,当时蔡先生担任《中华日报》副刊主编,给予连载机会。
东方白接着说:作家除了自身努力,还必须有编辑和出版家的提拔及赏识,这一席话又由东方白自译成英文,使在座的中、加文艺工作者无不动容,同时也给异国友人找到了一个心神交会的共同点。
众所皆知:一个私人企业的成功全赖主持人的企划与执行,究竟蔡文甫先生的经营哲学何所本?他说他的人生哲学是:「做事时虚心学习,态度要谦卑。」
中国先贤的一句教诲说:「满招损、谦受益。」综合蔡文甫以上所言,「谦受益」似乎正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座右铭。 ─原载美国《世界日报》星期周刊
本文作者石丽东女士,政大新闻研究所硕士,曾任第十一届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旅居美国多年,现任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副会长。着有《当代新闻报导》、《成功立业在美国》等书。现正编《全球华文女作家散文选》一书,即将由九歌出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