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摇篮

天之摇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魔法
  • 成长
  • 少年
  • 东方奇幻
  • 神话
  • 命运
  • 救赎
  • 悬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疆自古称谓几经变更,在清朝末期被定名为「新疆」,取意「新辟的疆土」。今天,新疆以其多样的民族形态和多元的文化魅力,被称为「世界最后一块文化高地」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

  地貌上,新疆是汇聚「最高、最低,最冷、最热,最荒凉极致又绿意溢透」之地;文化上,维吾尔、汉、塔吉克、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多种族,交融出丰富众多的文化类型。而帕米尔高原整个海拔垂直线的分布,直接影响了植被分布、生活方式、文化区域、衣饰色彩、畜群种类……等,呈现出依据不同海拔高度而生的文化形态,值得人类细细探索。

  本书为知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作品,摄影作品充满古典风格,如同林布兰画面的人物,幽静而深邃;文字部分真诚细腻,描述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年年必经的「转场」大事,及特殊地理环境下,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土地间的紧密和平衡。

  透过作者十多年与他们亲如家人的相处及沉静的描述,让我们对游牧部族有深刻的理解。其实,书中传达的,何曾只是一个种族的生活史;《天之摇篮》带给我们的最大意义,在于世界上有那么一个角落,人与人之间一个简单的承诺,可以是一辈子的信守,彼此以心相抵,溯及远古创生时,人类单纯的关系及纯粹的心意。

本书特色

  帕米尔是上帝在自己伸手可及之处给人类放置的一只摇篮。

  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的太阳部落,
  用他们有限的生命,演绎出一部部重回伊甸的高原史诗。

  游牧族,是相对于中原世代务农,「有土斯有财」观念的相对生活型态。

  所谓「逐水草而居」,对于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来说,其中的涵义比字面上的意义来得深刻许多。

  每年的转场大事,牵动的是一个个家族的纠心挑战,
  提亲与彩礼,往往影响重大到可以让财产重新分配。

  女人一旦出嫁,与原生家庭今生的别离如同永隔,一辈子信守着一个无法想像的承诺。

  男人经过替牦牛和骆驼穿鼻孔的高原成年礼,从此进入动物与人关系的历史节点,维系住高原上生存的可能,也才能长成一条条铁铮铮的高原英雄。

  透过《天之摇篮》的文字,带领读者进入的不只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型态,而是透过这样的进入,接触到每个人心中真正的价值,可以是简单到天开地阔,直达苍穹。

作者简介

刘湘晨

  因《太阳部落》而扬名国际的纪录片导演,驻留新疆五十年,创作了大量纪录片及相关着作,自称是「灵魂早已内化为新疆人的伪汉人」。他一生努力的目标是:为新疆每个海拔带的不同文化类型,留下一些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影像纪录。他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影像叙事令人动容,其中尤以代表作《太阳部族》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连续播放四年而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目前担任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并任中国纪录片学术研究相关职务,获得「中国纪录片十年特殊贡献奖」。

  出版着作
  《独唱》《心之扣》《太阳之下》《太阳部族》《留给你的高原》《寻找大鹏鸟之地》《垂直新疆:从高山堆雪到坎儿井》《天之摇篮摄影集》《帕米尔的血脉沉淀》《阿勒彤古勒罕》《凝瞩之下.刘湘晨自选集》《逐级而上.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手记》。而《天之摇篮》是他出版的第一部繁体中文版作品。

  纪录片代表作
  《太阳部族》《山玉》《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海拔5300米的古那》《大河沿》《驯鹰人》。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名为《天之摇篮》的书籍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的内容与《天之摇篮》这本书本身无关,并且力求详尽,不带有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痕迹: 《星河孤旅》 作者: 艾米莉亚·凡斯 出版社: 寰宇之光文化 出版日期: 2024年秋季 ISBN: 978-1-948-765-32-1 --- 内容简介 流浪的灵魂,永恒的追寻——一场关于记忆、失落与自我救赎的史诗旅程。 《星河孤旅》并非一个关于宏大战争或帝国兴衰的故事,它是一部深植于个体意识与宇宙哲思之中的个人史诗。故事的主角是卡洛斯·维恩,一位在“大寂静”事件后,失去了所有个人记忆的流亡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漂浮空间站“寂寥之锚”上,身边唯一的同伴是一台早已停止运作的、型号古老的仿生人——“欧米伽”。 卡洛斯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自己来自哪个星系,甚至不记得人类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他唯一的线索,是一枚镶嵌着微弱蓝光的旧式怀表,以及一个在夜深人静时,会从他意识深处浮现的、模糊不清的女性面容。 故事伊始,卡洛斯被迫离开了“寂寥之锚”。这个空间站是旧日科技的残骸,漂浮在被称为“虚空之喉”的星域边缘。虚空之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太空,而是一片充斥着反物质乱流和时间错位现象的危险地带。为了生存,卡洛斯必须修复欧米伽,并学习如何驾驶一艘名为“逐光者”的残破飞船,在危机四伏的星域中寻找任何关于“家园”的碎片。 第一部:碎片的收集者 卡洛斯的旅程从一个名为“回音市集”的非法交易站开始。这里聚集了来自各个破碎文明的拾荒者、走私犯和被放逐者。在一次险象环生的交易中,他意外获得了一份加密的数据芯片,里面记录着一段关于“零点协议”的只言片语。根据资料显示,“零点协议”似乎是导致“大寂静”的根源,一个关于时间与存在的终极实验。 然而,追踪“零点协议”的道路并非坦途。卡洛斯很快发现,一个自称为“秩序维护者”的影子组织正在全球范围内搜捕任何与该协议相关的信息。这个组织的成员冷酷无情,他们驾驶着装备有尖端相位武器的舰船,似乎对卡洛斯的记忆拥有比他自己更深的了解。在逃亡的过程中,卡洛斯结识了莉拉——一位来自古老星际游牧民族的航海家。莉拉的种族世代与星辰共舞,对宇宙的能量流动有着近乎本能的感知。她不相信所谓的“秩序”,她只相信方向。莉拉的加入,为卡洛斯冰冷的旅程带来了一丝温暖和一丝对未知的敬畏。 第二部:时间的迷宫 卡洛斯和莉拉的旅程将他们带到了被遗忘的“赫耳墨斯星群”。这个星群以其扭曲的时间场而闻名,不同的星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在其中一颗星球上度过数年,可能在另一颗星球上仅过去数秒。为了破解怀表中的线索,他们必须深入时间迷宫的中心,一个被称为“永恒之钟”的失控能量核心。 在“永恒之钟”附近,卡洛斯遭受了最深刻的精神冲击。他开始经历“记忆回溯”——那些被强行抹除的片段以近乎真实的幻觉方式重现。他看到了那张模糊的女性面容,明白了她与“零点协议”的紧密关联,也隐约触摸到了自己曾经的身份:他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幸存者,而是一个设计或启动了导致灾难的关键人物。 莉拉则利用她的种族天赋,帮助卡洛斯稳定心神,并在时间洪流中找到了一个稳定的观察点。在这里,他们发现“秩序维护者”并非一心想阻止灾难重演,他们似乎更想控制灾难的最终结果,将“大寂静”塑造成一种新的、绝对的秩序。 第三部:存在的边界 最终的对峙发生在早已被宣布为禁区的“创世之界”——一个被认为孕育了所有已知星系的原初虚空入口。卡洛斯、莉拉和修复完整的欧米伽,面对着“秩序维护者”的最高指挥官,一位名叫塞拉斯的、看似永生的存在。 塞拉斯揭示了真相:卡洛斯的记忆并非被抹除,而是被他自己“封存”了起来。他曾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为了阻止一个无法逆转的宇宙熵增,他设计了“零点协议”,试图重启时间的基本参数。然而,实验失控,造成了“大寂静”,抹去了大部分文明的线性历史。塞拉斯,作为卡洛斯最亲密的同事,选择了另一种道路——通过绝对的控制来“稳定”残存的宇宙,防止卡洛斯再次尝试重置。 在最终的抉择面前,卡洛斯必须面对他亲手造成的毁灭,以及他记忆中那份爱与责任的重量。他意识到,真正的救赎不在于恢复失去的,而在于接受现状,并在不确定的未来中,为自己和那些陪伴他流浪的人,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星河孤旅》探讨了记忆的本质、个体的责任与宇宙的冷漠。它质疑了完美秩序的代价,并最终赞美了在黑暗中坚持探索的、微小而坚韧的人性光辉。这不是一个关于回归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学会带着伤痕继续前行的史诗。 本书特色: 硬核科幻与深刻哲学思辨的完美融合。 细致入微的太空场景与独特的外星文明描绘。 多层级的叙事结构,揭示了宏大宇宙图景下的个体挣扎。 适合读者: 喜爱雷德利·斯科特式太空美学、热衷于探索意识与时间主题的科幻文学爱好者。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21【推荐序】天之摇篮里的光影诗篇--苏非教派吟唱诗人的爱恋  陈念萱
25【作者序】边缘的诗意  刘湘晨
32帕米尔高原初识

新牧场穹托阔依
38山父慕士塔格
39水脉
41老吾守尔
42太阳部族
46小妮萨
49买热买提江
51冬窝子库尼黛尔
55哈斯木
58新生命的诞生
60小四轮拖拉机
62分家
63角色格局
66提亲
69彩礼
71能源耗竭
73祷告仪式乃孜儿
75春节:肖公巴哈尔节
77泼水节

转场
83转场仪式
86墓地麻扎
88启程
91塔克拉玛干
92转场第一天
95小阿訇
98高原英雄
103信守
106小妹妹依扎提别给
109霍加那扎尔老人
112山间密道
115依萨布拉克小村
116狼灾
119最后一个放牧点
123翻越喀拉苏达坂
130氂牛
134秃鹫
135打酥油
136发与坚贞
139牧羊天使
144血脉
145奶子泡□
147雪地野花
150净脸
151高原成人礼
154疾病的宿命
158亲族关系
160□毡子
162羊贩子
165瘸腿羊
169麦收

回家
178软皮靴
181女红
182女儿心
185大卡车
188走出大山
191婚礼
196叼羊
200尾声

204【附录】吾守尔□尼牙孜及其家族完整谱系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太阳部族

任何时候去塔吉克人家,进屋首先面对的就是灶坑,这几乎是每天无数次发生的朝觐。当媳妇姑娘们抱着柴进屋架火,先踏入的是略低于周边炕和灶前台阶的屋中凹池,再跨上一步才能走近灶前,形成逐渐递进的一个三阶攀升过程,这是典型表达崇尚的仪轨。灶坑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高高在上,位于中央,是所有祭祀仪式的共同中心。灶火升起,光亮和热可以幅散整个屋内,顶上就是直通天的天窗,由此完成了塔吉克人心里最神圣的表达,和对这种表达最完整的呈现。

远离塔吉克人生存现实的人,永远不会理解一丛熊熊升腾的火,在塔吉克人心理层面的深刻影响和所能有的巨大喜悦。他们是崇拜太阳的子民,我对塔吉克文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第一个将他们命名为「太阳部族」,火则是太阳最直接的指代。塔吉克人至今相信,影响雪情、水情、草情、畜情和生命的终极力量依然是万世普照的太阳。他们恪守所有火的禁忌,有专门拜火的仪式,火和火苗升腾所能竭尽贴近的天,就是他们精神世界两个最重要的、居于最高位置的图腾物象。在肖公巴哈尔(春节)和皮力克(火把节)前,及我曾参加过的两次婚礼,都看到这一家的长孙媳妇塔吉古丽在用面粉仔细描绘着一幅图景。

由于高原的严酷,食物具支撑生命最原本的意义而被视作最神圣。无论在自己家,还是外出做客,即使满桌珍宥足以满足对食物的所有欲望,塔吉克人也会在一开始或最后掰一小块儿馕吃,掰的时候和吃的时候都会满怀敬意,像是在履行一种仪式。他们对食物极致理解的另一件事就是对面粉的运用,婚庆或节日,都不会缺抛撒面粉这个环节,人身上、赠送的礼物、骑的马或骆驼、畜圈,都会被撒上面粉,这是最好的祝福和最极致的祈愿表达。

塔吉古丽在墙上描摹的图画,用的就是面粉。手指沾着水先画图样儿,再以面粉沿图样儿描画,首先画的是一圈一圈的圆,从中心外延逐渐增大,最后完整呈现出一个太阳,这是塔吉克人的终极图腾。由于海拔高,树木稀缺,塔吉古丽仔细描出的第二幅图就是树,在太阳的两边一边一棵,整个画面有版画刀凿的拙与岩画的简单。

一切都被省略了,只有太阳照耀,迎风而立的树在欢悦舞蹈,塔吉古丽用面粉在描述塔吉克人最大的喜悦和最神圣的向往。

用户评价

评分

天之摇篮 ??? 这书名听起来倒是挺有诗意的,但说实话,我还没看过,所以没办法说它具体讲了什么。不过,单凭这名字,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一些画面。 “天”代表着广阔、未知,也许是宇宙,也许是神明,也许是某种超越凡俗的存在。“摇篮”则象征着孕育、保护、温柔,又带点脆弱。这两种意象结合在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猜测,可能是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宏大叙事?或者是一个关于被强大力量守护的渺小生命的传奇? 也可能是一种充满哲思的探讨,关于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为何存在。 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就像一个谜题,让人忍不住想去解开它。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天”与“摇篮”这两个看似矛盾却又意味深长的词汇编织进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的。 是不是会有壮丽的星辰大海,或者是一个被神祇眷顾的角落? 是不是会有无畏的探索者,去触碰那遥不可及的“天”? 或者,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与守护的温暖故事,在广阔的天空下,有一个安全的港湾? 唉,光是想想就觉得心痒痒的。如果有谁读过了,真心想听听你们的分享,别吊我胃口啦!

评分

《天之摇篮》……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很多。它不像那种直接点明主题的书名,反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当我在书店看到它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不是一本平淡无奇的书。 “天”,是多么宽广的一个词,它包含了宇宙万象,也包含了我们对未知的向往;“摇篮”,又是如此温暖的词,它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呵护,但也可能意味着某种依赖和局限。 这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忍不住去想,这本书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被命运眷顾的孩子,在冥冥之中受到上天的庇佑?还是关于一个伟大的文明,在宇宙的摇篮中孕育而生,最终走向辉煌?又或者,它探讨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命题,关于人类如何在广阔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为自己找到一个“安稳的摇篮”? 这种名字所带来的联想,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拥有史诗般的叙事,又或者是一种细腻的情感描绘,无论哪种,都足够吸引我。 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天”与“摇篮”这两个词的深层含义,融入到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中的。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对一些探讨人类精神困境和生存意义的书籍特别感兴趣,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天之摇篮》这个名字时,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了。虽然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我总觉得,这个书名背后隐藏着某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天”,或许代表着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或是我们内心深处对超越的渴望。而“摇篮”,则可能暗示着一种保护、慰藉,又或许是一种束缚。 我在想,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个主角,在追求某种极致的“天”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被某种“摇篮”所限制,或是反过来,在被“摇篮”保护的同时,也在追寻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天”?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探索,往往是文学作品中最能触动人心的部分。 我对它可能涉及的主题充满了期待,比如: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冲突,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觉醒,或者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归属感和意义的旅程。 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触及这些层面,那么即使我还没翻开它,我也已经觉得它是一本值得深思的作品了。 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天之摇篮”这个意象,来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光辉的。

评分

看到《天之摇篮》这个名字,我立刻就联想到了一些非常具象的画面,虽然我还没开始读,但这名字本身就给了我一种强烈的画面感。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幅柔和的,带着一点神秘色彩的画面,可能是一个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大的,散发着微光的物体,就像一个承载着生命或希望的摇篮。或者,它可能描绘的是一个被特殊力量笼罩着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显得安宁而宁静,但同时又暗示着某种等待被唤醒的潜能。 我对这个名字可能指向的故事类型充满了猜测。它会是一个关于奇幻冒险的故事吗?讲述一个勇敢的主人公,在被“天之摇篮”所吸引,踏上了探索未知的旅程?或者,它是一个关于童话般的故事,充满了纯真与美好,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世界? 我也很好奇,这个“摇篮”究竟是什么?是物理的空间,还是某种抽象的概念?它又为何会出现在“天”之中? 这些疑问,让《天之摇篮》在我心中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故事潜力的符号,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想象变成文字,并呈现在我面前的。

评分

我常常会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寻找那些名字能吸引我注意力的书籍。《天之摇篮》就是这样一本,它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我还没有机会翻阅它的内容。这个名字,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带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天”,它可以是浩瀚的星空,无垠的大海,也可以是某种神秘的领域,未知的彼岸。而“摇篮”,则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温暖、孕育、安宁,但也可能暗藏着脆弱和依赖。 我在想,作者是不是想通过这个书名,构建一个充满对比和张力的世界?或许是一个关于新生与终结的故事,又或许是一个关于守护与被守护的史诗。 我对它能呈现出的画面感充满了好奇。它会是描绘一个古老文明的兴衰,还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纠葛?是讲述一个弱小生命在强大力量的庇护下成长的故事,还是一个个体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与命运抗争的历程? 这种名字带来的联想,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具有某种史诗般的宏大感,又或者是一种细腻入微的情感描绘,都非常吸引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