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蒙曼,让杨贵妃沉冤得雪!
说她被宠之后,从此君王不早朝;说她枕边细语,招致安史之乱。
贵妃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有些真相,你不能不知道!
他,终结武则天,开启大唐盛世。
他,风流多情,独钟贵妃。
他,始于开元之治、终于安史之乱的功过并陈。
他,是唐玄宗!
他如何在统御的四十四年,一手主导了大唐的兴衰成败,是人格特质的彰显,抑或是,执政者面对时间的不得不然?
蒙曼继《武则天》《乱世红颜》后,又一力作─
《蒙曼说唐:唐玄宗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
写尽唐玄宗一生叱咤的功与过.还原杨贵妃万般荣宠的爱与恨
泱泱大唐的绝代风华 磅礡再现
唐玄宗,他是大唐从极盛到衰颓的分水岭,透过蒙曼教授的详尽解读与独到观点,揭开唐玄宗的功与过、得与失,写尽传唱史册的一段缠绵长恨歌!
研究唐史,自是不能错过盛唐盛事,而盛唐那璀璨的一页当然非唐玄宗莫属。
《蒙曼说唐:唐玄宗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五部四十一章,全面展现了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局势、盛衰交迭的国运,以及玄宗个人生活与情感变迁。
玄宗,一位缔造大唐盛世的伟大君王,一个演绎爱情神话的传奇皇帝,一位俊逸多才的梨园鼻祖,天资英武,风流多情。说到他,人们就会想到锦天绣地、盛世华章;说到他的时代,人们就会心驰神往、追慕不已。而这个威名显赫的伟大帝国,却在他的统治下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安史之乱。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香消玉殒。这个带领着古代中国冲上历史颠峰的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雄才伟略,他的一生,又为中国历史书写着怎样的传奇?
蒙曼从事业风流、情趣风流、爱情风流三方面阐述了唐玄宗不凡的一生,尤其对唐玄宗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的爱情做了细致入微的客观解读——观沧海,歌大风,能文能武;赏名花,对妃子,亦醉亦仙。并为读者——开启大唐盛世的锦绣华章,再现玄宗一生的起伏跌宕,吟唱帝王爱情的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
蒙曼
蒙曼,生于1975年,河北满族人。1992-1999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取得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后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理史系担任副教授,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及中国古代妇女史。着有《唐代前朝北衙禁军制度研究》;发表论文〈开元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公主婚姻与武周以后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等。
蒙曼经由《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的作者孟宪实教授推荐而站上【百家讲坛】,年轻、有活力的演讲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与读者,透过现代的语言将历史上的人、事、物故事化,言语轻松却不失专业。在蒙曼演绎下的历史,成为一幕又一幕的真实景象,浮现在读者与观众的眼前,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能以更完整、更清晰的视野观看历史。
第一部 玄宗出世
第一回 天子风流
第二回 忧患王子
第三回 因祸得福
第四回 异军突起
第五回 诛杀韦后
第六回 太子监国
第七回 荣登大宝
第八回 颠峰对决
第九回 姚崇拜相
第十回 稳定皇位
第二部 开元盛世
第十一回 姚崇新政
第十二回 姚崇罢相
第十三回 宋璟守正
第十四回 贤相满朝
第十五回 张说复出
第十六回 两虎相争
第十七回 牛刀小试
第十八回 封禅大典
第三部 盛世危情
第十九回 张说下台
第二十回 后位之争
第二十一回 宠臣兴衰
第二十二回 宰相纷争
第二十三回 二相登台
第二十四回 宰相斗法
第二十五回 太子风波
第四部 物华天宝
第二十六章 天宝繁华
第二十七章 父纳子妻
第二十八章 六宫专宠
第二十九章 文士风流
第三十章 宰相弄权
第三十一章 国忠发迹
第三十二章 林甫败亡
第三十三章 醉生梦死
第五部 长恨悲歌
第三十四章 宠幸禄山
第三十五章 君臣误国
第三十六章 范阳起兵
第三十七章 潼关失守
第三十八章 马嵬之变
第三十九章 玄宗退位
第四十章 玄宗之死
第四十一章 盛世长歌
前言
一九九五年暑假,我还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大孩子。虽然已经在历史系上了三年学,但是,对历史是什么并不甚了解,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迷惘。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我漫游到了西安,又搭顺风车到了埋葬唐玄宗的泰陵。看到泰陵之前,我已经瞻仰过西安的许多胜蹟,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昭陵的石刻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再来看泰陵,我真的震惊于它的卑小。难道,这不足一人高的石狮子守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盛世天子唐明皇吗?搜寻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依稀记得,玄宗逝于安史之乱中。也许,天下大乱,陵寝就只好因陋就简了?可是,清末更是乱世,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不也照样奢华无比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回到学校,向来不求甚解的我竟然颇翻了几本书。这才知道,慈禧定东陵之所以华丽,是因为它前前后后修了三十五年之久;而泰陵之所以简陋,不仅因为成于乱世,更因为它是在唐玄宗逝世之后才开始修建,从动工到完成不足一年,岂有不仓促之理!得知这个缘由的一剎那,我心头的震撼真是无以复加:唐玄宗当政四十四年,竟然不修陵寝!难道,这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会死的皇帝吗?差不多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决定要学唐史,我要了解这个不考虑死亡的时代!
如今,我真的在研究唐史、研究唐玄宗了。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十多年前形成的印象并没有改变——玄宗真是个极富生命力的皇帝!早年,他旺盛的精力施之于政治,于是,就有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颠峰——开元盛世;中年以后,当他的政治热情如潮水一般退却时,旺盛的精力则施之于情爱,于是,又有了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的爱情传奇。他追求完美,无论是道、是情,总要轰轰烈烈,总要发挥到极致,这才不负其才、不虚此生!在这样的追求中,只有不能自已的生命热情,哪里还有死亡的位置呢!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慷慨挥洒、盛唐气象吗!
然而,既然是一个无比鲜活的生命,那就会体现生命的自然规律。唐玄宗会变老、会倦怠、会改变追求的目标,也会转移生活的重心。早年,他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于是,观沧海,歌大风,能文能武;中年以后,他功成名就,渴望享受生活,于是,赏名花,对妃子,亦醉亦仙。这样阶段性的生活安排本没有错——如果他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是,他是皇帝,是专制时代的专制皇帝。这个角色需要他以权力意志控制一切,甚至控制自身。也许,清代的康熙皇帝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唐玄宗做不到。当他对情的追求胜过对道的追求时,他就由明变昏了。随之而来的是安史之乱、马嵬泣血。一个曾经让生命的力量臻于极致的皇帝,也最终耗尽生命,埋进泰陵的黄土。和埋葬武则天的干陵不同,泰陵没有什么传说。但是,盛衰交迭的国运,大起大落的人生,让唐玄宗的形象无比丰满。「倚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这样的生命比传说更美丽。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