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我們的國傢與社會之中,對政治、社會、經濟、與政策諸問題的討論,從民意代錶、學術界、一般人民與輿論界,都以是否閤乎正義,公平的原則來抨擊、論證與影響政府的作為。因而可知,「正義」一詞目前正彌漫盛行於我們當前的社會之中。
「正義」之於我們社會國傢既然如此重要,而且又是當代政治社會思潮所關切的主題。那麼試問究竟何謂正義?正義的基本主題是甚麼?正義的觀念是人與生俱來的嗎?此外,正義隻是一個抽象的理念,當吾人運用它來評價一個社會與國傢種種政策之際,必須有更具體的準繩或原則作為依據,而這些準繩或原則應如何建構或尋求呢?又如何給予這些準繩或原則閤理的論證依據?最後,在實際運作上,究竟何種製度或政策方能落實正義原則呢?
本書對許多當代正義理論傢著作作深入探討與研究,包括羅爾斯(John Rawls)、杜爾金(Ronald Dworkin)、海耶剋(Friedrich Hayek)、麥佛森(C. B. Macpherson)、諾錫剋(Robert Nozick)、布魯斯.艾剋曼(Bruce Ackerman)、達維.彌勒(David Miller)。
作者簡介
餘桂霖
畢業於軍校的政治學係,政治研究所的碩士與博士後,即在國防大學政治研究所,從事當代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論、方法論,與統計學等科目的教學。二十多年的教學職業中,深受韋伯(Max Weber)影響,一直執著以成為政治的哲學傢與科學傢為誌業或職誌。
序言
第一章 「正義」釋名
第一節 正義的界定
第二節 正義概念意義的分析
第三節 正義的優先性
第四節 正義的範疇
第五節 正義與分配
第六節 正義與個人應得
第七節 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八節 正義與平等
第九節 結 論
第二章 海耶剋的社會正義論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論證社會正義的理論根據
一、論自由
二、論法治
第三節 自由社會中的正義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麥佛森的「經濟正義」
第一節 經濟正義概念的興起 、衰微與再興
一、早期經濟正義概念的興起與發展狀況
二、經濟正義的衰微
三、經濟正義的再興
第二節 經濟正義的功能、或任務與意涵
第三節 自由派民主政治的發展與本質
第四節 經濟正義的前景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章 羅爾斯的正義論
第一節 緒 論
第二節 正義論的結構與目的及其探討的主題
第三節 正義原則的建構及訂立
第四節 正義原則的意涵
第五節 正義論的修正與發展
第六節 結 論
第五章 諾錫剋的正義理論
第一節 緒 論
第二節 最小政府
第三節 分配的正義論
第四節 財産權的權利資格理論
第五節 對羅爾斯、平等主義者與馬剋思的駁斥
一、諾錫剋對羅爾斯的駁斥
二、對平等主義的駁斥
三、對馬剋思的駁斥
第六節 結 論
第六章 杜爾金的正義權利理論
第一節 功利主義與自由派的權利觀
第二節 權利理論、形式正義、實質正義與人權
第三節 強烈意義的權利概念
第四節 正義與權利理論的建構
第五節 正義與少數
一、被視為平等來對待的權利
二、平等的關注與尊重的權利
第六節 結 論
一、多數決的原則
二、歧視存在的問題
第七章 布魯斯.艾剋曼的社會正義
第一節 正義的研究途徑
第二節 自由主義與中性
第三節 中性的對話
第四節 中性的限製
第五節 契約的正義
第六節 結 論
第八章 達維.彌勒的社會正義論
第一節 社會正義概念
第二節 權 利
第三節 論功行賞
第四節 需 求
第五節 依社會學研究法的社會正義
第六節 結 論
參考文獻
**閱讀“當代正義理論”,感覺像是在攀登一座思想的高峰,每一步都充滿瞭挑戰,但每一步的風景都令人心曠神怡。** 作者的論證過程極為嚴謹,邏輯鏈條環環相扣,讓人不得不佩服其構建理論的功力。他對於“結果平等”與“機會平等”的辯論,可以說是將正義的睏境展現得淋灕盡緻。一方強調結果的公平,認為不能允許過度的貧富差距;另一方則主張機會的均等,認為個體應該為自己的努力和選擇負責。這種兩難的境地,恰恰是當代社會麵臨的真實寫照。書中還涉及瞭許多關於“權利”和“自由”的討論,比如自由是否可以被侵犯以實現更大的正義,或者個體權利是否應該絕對優先於集體利益。這些問題都引發瞭我深刻的思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正義”並非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充滿瞭復雜的權衡和取捨。盡管有時會覺得某些論述過於晦澀,需要反復閱讀纔能理解,但這恰恰說明瞭這本書的深度和思想的含量。它不是一本速食讀物,而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受益終身的經典。
评分**初讀“當代正義理論”,感覺像是步入瞭一個智力迷宮,每一層都隱藏著新的視角和挑戰。** 剛拿到這本書,就被它沉甸甸的厚度嚇瞭一跳,心想這得是啃多少年的“硬骨頭”纔能消化得瞭。然而,翻開第一頁,一股撲麵而來的學理氣息瞬間吸引瞭我。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僅僅呈現一種既定的理論框架,而是更像一個循循善誘的嚮導,帶著讀者一同探索正義概念在不同時代、不同語境下的演變痕跡。我尤其對那些關於“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兩大陣營的辯駁印象深刻,感覺就像是親臨瞭一場曠日持久的思想辯論會。作者沒有簡單地褒貶哪一方,而是細緻地梳理瞭雙方的核心論點,剖析瞭各自的優勢與局限。他筆下的羅爾斯、諾齊剋、桑德爾等人,不再是冰冷的書本上的名字,而是帶著鮮活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力,他們的觀點如同一顆顆火種,點燃瞭我對公平、權利、義務等基本社會問題的重新審視。有時候,讀著讀著會陷入一種“這是什麼意思”的茫然,但隨即作者又會通過大量的例證和類比,將抽象的概念拉迴現實,讓我恍然大悟。這本書不是那種可以快速翻閱的小說,它需要沉下心來,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其中深厚的思想底蘊。
评分**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正義世界的大門,讓我看到瞭一個五彩斑斕、充滿辯論的知識宇宙。** 作者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枯燥的哲學理論變得生動有趣。他善於運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案例,來闡述那些抽象的概念,讓讀者能夠輕鬆地理解。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社群主義”的批判性分析印象深刻,它挑戰瞭傳統自由主義強調個體自主性的觀點,認為個體是嵌入在社群和傳統之中的,個體的價值和認同也來源於此。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傢庭、民族、文化等概念對於個體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在構建一個公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正義不僅僅是關於個人權利的保障,更是關於社會成員之間關係的建構,以及如何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尋求共識和維係團結。我曾經對一些社會現象感到睏惑,讀完這本書,許多睏惑都得到瞭解答,也讓我對如何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會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場智識的盛宴,每一頁都充滿瞭令人拍案叫絕的洞見,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思想的競技場,目睹著各種觀點的激烈碰撞。** 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時而引經據典,文采斐然,讓人驚嘆於他對學說的精湛掌握;時而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哲學概念娓娓道來,仿佛一位老友在與你促膝長談。我特彆喜歡他對於“分配正義”的深入剖析,從最基礎的“能力”到“需求”,再到“貢獻”,每一種分配原則的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倫理考量,也摺射齣不同的社會價值取嚮。書中關於“矯正正義”的討論也讓我茅塞頓開,明白瞭為何在現實社會中,僅僅追求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積極的乾預來糾正曆史遺留的不公。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深刻改變你看待社會問題方式的書籍,它不僅提供瞭理論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批判性地思考,如何去質疑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觀念。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停下來,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所處的社會,以及我應該如何去做一個更公正的公民。
评分**“當代正義理論”就像一個知識的寶藏,每一次挖掘都能發現令人驚喜的財富,讓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大氣,既有宏大的理論框架,又有細緻入微的分析。他對於“代際正義”的探討,讓我開始關注我們這一代人對未來世代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和資源損耗,這是一種非常負責任的思考方式。書中關於“全球正義”的討論,更是將我的視野從國內推嚮瞭國際,讓我思考在日益緊密的全球聯係下,如何纔能實現真正的跨國界的公平與正義。他沒有迴避那些棘手的問題,而是直麵它們,並嘗試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它鼓勵讀者去獨立思考,去質疑,去建構自己的正義觀。每次閤上書本,我的腦海裏都會迴蕩著作者的觀點,讓我對接下來的生活和學習有瞭新的方嚮和目標。這是一本絕對值得推薦的、能夠深刻影響人思想的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